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圣山文摘

不教导孩子的父亲

二、不教导孩子的父亲 在诸多可能导致长老会家庭敬拜衰败的原因中,其一就是十九世纪兴起的主日学,这会使今天的福音派人士感到震惊。 1.主日学的起源 主日学是由罗伯特·拉凯斯(Robert Raikes)在18世纪晚期的英国创立的。当时循道宗人士相信,基督徒的圣洁必将带来社会行动,所有的人都会得救。循道宗人士认为,社会环境是拦阻人得救的最大障碍。这种信念激发了各种各样的改革社会的努力。而拉凯斯倡导的主日学运动就是源于这样的改革社会的努力。 拉凯斯认为,主日学是帮助穷人孩子的管道,这些孩子的父母已经抛弃了对福音的信仰。这种机构可以在那些贫穷的孩子不工作的那一天,为他们提供基础性教育,教导的内容不一定是宗教性的。当初第一个主日学老师是个妇女。 在监狱改革方面的失败,促使他思考,最后他得出结论,认为“邪恶是可以防止的”。25年后,在他40岁时,他开始了一个“新实验”,他称之为“研究人类本性。”他进入城郊,在那里有许多青年在工厂里劳动。他的心被这群愤怒、悲惨而又可咒的孩子们震动了。他了解他们的父母、家庭和习惯,这些人的父母从未有一人进入上帝的家。向这样的父母发出呼吁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沙夫—赫治新宗教知识大词典》,第11卷,第153页。 与英国一样,在美国,第一批主日学很快由循道宗人士建立起来;但是,主日学的扩展并不受宗派的局限。1790年,第一个主日学联盟在费城建立。1820年,美国主日学联盟建立,成为那时发起的许多有心改革社会之人的团体之一。由此,主日学运动在美国作为一个超教会的团体出现,发誓要在当时教会已有的结构之外,进行社会变革(见《詹姆斯·亨雷·斯维利作品集》,第4卷)。 到1818年,在弗吉尼亚州所有较大的城市,都已建立了主日学校。许多主日学校都是在各教派的资助下建立起来的。托姆森,第1卷,第237页。…

蒋佩蓉:挽救我婚姻的7个转折

她说,为什么要在一个育儿杂志讲婚姻,而不是育儿呢?因为她喜欢做“防火”工作,而不是“救火”工作。育儿过程最关键,也最艰难的一关,就是婚姻。要是夫妻关系美好,夫妇同心合一的一起养育孩子,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就不会有太多需要摆脱的阴影,也有能力自己建立一个健康,相爱的家庭。但是要是婚姻关系出了问题,无论孩子成绩再好,再有成就,总会有很多内心的伤害要处理和修补。 蒋佩蓉,出生在台湾的传统大家庭,基督徒,11岁随父母移民加拿大,后就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麻省开放、合作、交流的治学理念对其影响深刻。婚后生育三个孩子,她放弃了IT行业,投身于教育,在社区和学校从事青少年辅导、父母培训有20多年的经验。近日,她会定期在国内知名育儿杂志《时尚育儿》上刊登自己结婚23年下来的一些经历与心得。 很多婚姻都在孩子诞生以后脱轨,因为孩子成为了家庭中心,配偶很自然的就被忽略了,而且这个时候也是所有原生家庭深层问题开始出现的时候。要是在这个关键的期间能够有人提醒新爸爸妈妈不要忘记满足配偶的需要,也可能会停止一些婚姻往下滑,走向破裂。蒋佩蓉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成为新妈妈们的逆耳忠言,不断的提醒她们:不要等到出事了才挽救婚姻。定期保养的婚姻虽然看起来需要花费已经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长期来讲,会节省你很多后面的心碎和头痛。 在本文中,她列举了七条拯救婚姻的方法。 原文: 近来,许多人都十分羡慕我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但没人知道一路走来也曾经历了诸多艰难选择。当我回想过往,在我婚姻发生危机的重要时刻,我获得了一些关键的帮助和想法,这使我能做出一些至关重要的决策来挽救我的婚姻。 我想将这7个挽救我婚姻的转折与大家分享: 1.不留后路 在没有开始和我的丈夫为千约会之前,大半个大学时期我都是和另外一个男朋友在交往。为千对我们的恋爱很认真,他充满热情、信誓旦旦的特质吸引了我,最终我决定与他共度一生。但是,也正是这些优点在我们婚后带来了一些问题。…

家庭敬拜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戴维斯 ( Samuel Davies )著   「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 (提摩太前书5:8) 伟大的造物主创造了好交际的人类,并让人类建立公民和宗教的社会,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其中最为核心和基本的单位就是家庭,而家庭又是教会和政府的摇篮。起初,仁爱的创造者因使那喜爱交际的男人不致孤单地生活,就给他造了一个帮手,并使他们以可亲可爱的婚姻关系结合起来,这就是在伊甸园里所建立的没有罪恶的社会。此后,人类便不断地繁衍,从而形成了公民政府和宗教团体。如果没有这些,人们就不能公开聚众敬拜上帝,而且人们的自由和财产也得不到保障。如果人们的生活中缺乏这些,就会很快变成缺乏宗教﹑没有情感及不顾他人的野蛮人。公民和宗教制度的社会也就因此得以持续,人们也因而得享它们所带来的许多好处。然而这些并不排斥家庭的重要性,而是以家庭为它们的组成部分;况且,既然家庭是教会和国家的基本单位和根基,那么家庭如何,则教会和国家也就会如何。因此,对教会和公民社会来说,家庭具有良好的秩序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家庭就能够培育出优秀的成员,给予教会﹑国家,尤其是永恒的世界。…

福格特:孩子教育的两方面:教导与控制

  福格特   孩子教育的两方面——控制和教导———基本上要平行于孩子发展的不同特定阶段。教育的控制方面对应于「少年」阶段﹙十三岁以前﹚,而教导方面则对应于「青少年」阶段﹙十三岁以后的大孩子﹚。一个少年必须被告知去做什么;一个青少年需要被教导为什么去做。       孩子还处在少年时期时,父母应该要求他们逐字逐句地照着父母的命令去做。孩子的这一发展期具有不成熟的特征,需要大人常常的约束和管教,也需大人最大限度的外在控制。这时期要给孩子制定规则和标准,教育他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大人需要给孩子施加足够的压力,促使他们不去违反并学会遵守这些规则。       等孩子到了十三岁,他就应该顺从并尊重父母支配他的权利。他应该以自己的言行来证明自己尊重的态度。他应该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即他应拥有较强的控制自己欲望的内在力量。对于在整个少年阶段正确地控制了孩子的父母来说,摩擦和冲突应已不再发生了。       当孩子进入「青少年」期以后,父母仍然应该要求他们服从。然而,现在的服从应出于甘心情愿,而不是被迫的屈从。在这一发展阶段,父母应该教导孩子,让他们明白遵守规则的背后原因是什么。这些原因涉及到,他们为什么该去做或不该去做某事。 …

预备婚姻预备心

索引: 本文建议教会尽早开始婚姻预备,在单身者没有找到想要结婚的对象之前就要开始。这才是明智的选择。婚前辅导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涉及需要讨论的每个问题。恋人们把过去各种关系的包袱都带入了彼此的关系中。或者他们彼此选择的方法也是随机和错误的。 文/欧尼 #8226;贝克 译/王培洁 校/煦 史黛西倍感挣扎,她还能找到共同牵手,承诺一生的人吗?她每天向主倾心祷告,但是一切还是老样子。主会预备满足她需要的人吗? 然后就这样发生了。一天她下课后,看到一个俊朗的小伙子坐在花园墙上,手中在读的书很像是圣经。这是来自于神的印证吗?祷告的回应已经出现在她眼前了,只能是出于神的!她走过去,做了自我介绍,简单聊了几句,邀请他去教会,结果发现对方是基督徒。但是史黛西不久就发现,因为彼此教会背景不同,双方存在着很大的教义差别。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这段关系没戏了。 史黛西想,神在拿我开玩笑吗?神真的在乎我吗?他在惩罚我吗?我还能找到“白马王子”,与他牵手一生吗?我到底有什么问题?绝望、焦虑甚至愤怒再一次全部浮现了出来。她再次落入她的恶性循环里,努力去信靠神,接着开始幻想教会中几个可能的配偶候选,跟着就是担心自己最后会变成没有人要的老姑娘。…

传道人婚姻生活的圣洁——访谈高真牧师

文/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 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中,居高不下的离婚率经常成为人们谈论和关注的焦点。而在神的教会中,婚姻生活的忠贞与圣洁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事情,对于服事教会的传道人来说,更是如此。本刊近期以 “ 传道人婚姻生活的圣洁 ” 为主题,采访了高真牧师。相信高牧师在这方面的思考和经验,可以带给我们许多的提醒和帮助。 一、传道人婚姻生活的建造 本刊编辑部(以下简称“编”):为什么传道人的婚姻生活这个问题特别需要关注?…

反思传道人的婚姻生活

索引::社会上每天的离婚率不断上升和失败家庭的不断重组,可怕的程度已经侵蚀到教会,甚至涉及到部分传道人的婚姻。我们面对这些事情总是不断地指责这个社会人心败坏,素质低下。然而,其真正的沦丧是从家庭开始,从婚姻关系开始,敢问一个婚姻失败的传道人是否有权利站在讲坛上滔滔不绝教导《圣经》中所阐述的婚姻关系?本文将从婚姻实况、建立关系、回归《圣经》、实践理论等四个方面反思传道人的婚姻生活直接影响事奉。 一、婚姻实况 曾经有一位婚姻辅导人士问:“你们身边有没有一对让你们羡慕的夫妇?”听课的大多为传道人,他们低下了头,开始思想身边所认识的一对对夫妇,发现了,好像没有。最后肯定,没有。这是一件多么让人失望且心寒的事情啊!钱锺书在《围城》(1)中描述唐小姐与方鸿渐一见钟情,两人情投意合,但是方鸿渐却和孙小姐结合了,其婚后所发生的矛盾与冲突也是意料之中。方鸿渐在矛盾与冲突中感叹!站在围城外面的想进去,站在围城里面的想出来。我们像方鸿渐一样,站在婚姻里乱了阵脚,没有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在惊慌失措中寻找急救方法,如离婚,婚外情,暴力等。这个社会就用这样真实的谎言欺骗我们,没有感情为基础的婚姻是对人性的摧残,应当尽早离婚,或是迫于舆论压力,避开离婚,寻找婚外情弥补那份失落或残缺的感情。自以为接受高素质,高学历的教育更能体现人性关怀,敦不知已经远离了婚姻的本真。据有关数字表明,90%的人对自己的婚姻不满,70%的婚姻里充满了不等程度的暴力。我们开始感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一般人的婚姻观纯粹是肉体的。它基本上建立在肉体的吸引力,性的满足上。”(2)必然,这样的吸引是短暂的,也难怪90%的人对自己的婚姻不满。“人们根本未正视婚姻,他们完全受本能和欲望控制。” (3)“随意嫁娶”。 (4)《圣经》中真实地记载着婚姻是神所设立的,任何人都不得破坏神圣的婚姻关系。(5)但事实上我们很多人已经远离了《圣经》的教导,我们的生活里到处充斥着离婚、婚外情,冷暴力的压力。也开始逃避和拒绝婚姻里的问题,开始用一些自己的方式来压制,没有人愿意分享自己的婚姻,也没有人愿意寻求教会里的帮助,也没有人愿意多花时间把婚姻放进祷告。问题依然存在,依然一个接着一个生发,成长,伤疤越来越多,开始泛滥,直到千疮百孔。生活里拒绝与人交流,不愿意走进教会,主日里先生与妻子坐得远远的,散会后酸溜溜地自格儿回家。吃饭时只有筷子与碗发出的声音。谁也不愿意先说话、先放下自己。表面上安然无事,先生也没有大发雷霆,太太也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邻居也以为他们两口子恩爱。唯独自格儿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中国式离婚》(6)非常贴切地把这个年代里的婚姻描叙的淋漓尽致。宋建平和林小枫结婚时,两人知识水准和工作状况都不相上下,妻子是中学教师,丈夫是外科医生,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干得很好,一家三口也其乐融融。但是,慢慢地,他们的婚姻生活里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会,各种各样的诱惑也在不断地刺激着他们脆弱的神经和心灵,社会,思想,生活……经历改变与选择和,感情也不知不觉中变了,当初的“爱”也变得面目全非。“于是林小枫明白了。她放开宋建平,打开随身带来的包,从里面抽出了她带来的离婚协议书。”(7)林小枫最后的觉悟就这样以婚姻的失败和放弃自我发展的沉重代价来换取。若一开始林小枫知道这样结局的话,她肯定不会那样“望夫成龙”,也不会自觉得平庸生活会把她排斥在现代的大都市之外,也不会有丈夫辞去国营医院的职务,去了外资医院,也不会发生后来的两人差距悬殊而失去安全感后,盲目地猜测,盲目地疯狂,以至于“这一次,宋建平没摇头也没点头。”(8)婚姻里的不和谐,不宽容,不理性所带来的就是伤害与疼痛。我们当中有很多传道人也正在经受着这样的婚姻生活的煎熬和威胁。也在不断地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建立关系 “没有任何非基督徒能够对婚姻有正确的观念,但是基督徒却不难明白婚姻真义。”(9)但是我们身边仍然不乏婚姻一团糟的夫妇。他们也接受婚姻辅导,定期去书店翻阅相关的书籍。任何一本与婚姻有关的书籍描摹的东西都是大同小异。如托尔斯泰所言,天下的幸福的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各有不幸。 有一个很贴切的比喻这样形容我们基督徒,我们是电灯泡,基督是电线,能量(电源)来自上帝。《中国式离婚》中的宋建平林小枫夫妇,在没有上帝的婚姻里,林小枫内心的空缺无法由物化的东西填满,林小枫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群,感到自己被这个大都市排斥。其实这个大都市没有排斥她,而是因为她没有上帝,她从开始就是一个孤儿,灵魂上的孤儿。宋建平也因着她的原故,辞掉了国营医院的职务,但很快的,林小枫的新一个欲望开始了,宋道平无法跟上她欲望的脚步,最后,在离婚中收场。林小枫的婚姻里,没有上帝那里源源不断爱的源泉,宋建平永远无法满足她,最后爱枯竭了。就像蜡烛,“蜡炬成灰泪始干。”(10)婚姻也到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