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解经与神学”

500岁的加尔文

. 加尔文500岁了,这位改教领袖,影响了他当时的世代,也影响着他以后的世代,直到今日…… 1509年的7月10日,他诞生于法国巴黎东北部约100公里左右的诺昂,他的时代,是群星灿烂的时代,在众星中,加尔文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冉冉升起,是上帝的话语掌管着他的生命,也唯独让圣经中上帝的话语所得着的人,才会有着恒久的生命,走完在世寄居的短暂的有意义人生。 我们今天纪念这位改教领袖,是为了从迷雾中走出来,归回到圣经中神的话语中,更是为了审视我们所处的世代,和我们人生的意义。 在2009年的一年中,我们都要不断的寻索和探讨,不断的反思和更正。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因为基督的爱在不断的激励着我们,在耶稣基督里的生命要不断的长大。正是加尔文主义的5要点,把我们从自义和骄傲中敲醒,使得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本相是何等的不堪。在上帝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 今年我们要举办各种类型的研讨活动,并把研讨成果在年底的时候汇集出版——《纪念加尔文诞辰500周年文集》。 来搞和联系邮箱为: jiaerwen500@gmail.com 本帖最后由…

纪念加尔文诞辰500周年的意义和目的

. 加尔文所宣讲的古老真理,奥古斯丁宣讲过,保罗宣讲过,也是我今天必须要宣讲的,否则我愧对我的良心和我的上帝。我不能修改这个真理,我也不知道什么叫做“去掉棱角”。约翰诺克斯的福音就是我的福音,那曾震动整个苏格兰的,必定要震动整个英格兰。 ——司布真 在 2000 年的世纪结束的时候,评价对当今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人物,公认的是马丁路德,马丁路德在 1517 年于威丁堡大学教堂大门上贴出的《 95…

布鲁斯:罗马书第五、六章注释

D 随称义而得来的福份:和平、喜乐、盼望、爱(五1~11)   保罗阐明了神称罪人为义的方法,并且建立了其圣经基础之后,便列出了一连串福份,就是那些以信算为义的人自然会得到的祝福。第一项是与神和好。因基督的死,从前与神处于敌对状况的人,现在与他相和了。保罗在别处也曾说,神的旨意是要藉基督「叫万有……都与自己和好」,而最首要的,是要与那些从前「与神隔绝……心里与祂为敌」的人和好(西一20~22)。基督已经成就了这和平,历世历代的信徒都亲身体验到此事实。神已经藉基督使这种和好生效了,祂呼召人来白白领受,享受其权益,与神相和。   这和平带来亲近神的权益;从前的叛徒不仅得到赦罪,免受刑罚,并且还被赋予神宠爱的地位──「现在所站的这恩典」。藉基督,他们得以进入蒙恩的地位,同样,藉基督,他们也欢欢喜喜地盼望将来的荣耀。和平与喜乐是福音所带来的双胞祝福;曾有一位传道人说:「和平是喜乐在安息;喜乐是和平在跳舞。」   这里提到三种喜乐的因素。第一个是荣耀的盼望。第八章对这种荣耀将作更清楚的描述。神的荣耀是祂创造人类的目的(参三23注释{LinkToBook:TopicID=136,Name=A. 神的預備(三21~31)}),而藉基督救赎的工作,这个目的终必达成。祂子民仍在肉身之中时,只能盼望这荣耀,但这个盼望是确实的,必然会实现,因为存这样盼望的人,已经因圣灵的恩赐得到保证;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他们心里。   喜乐的第二个因素却出人意料:「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第3节)。若我们觉得这点很奇怪,不妨提醒自己,新约认为受苦是基督徒的正常经历。初信者就受到教训说,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徒十四22);而他们一旦遇到困难,(这是常有的事),就不能埋怨自己没有得到装备。但是,患难不仅只是信徒不可避免的命运,更是真信仰的特色,成为一种记号,表明神算那些忍受患难的人配得祂的国(参帖后一5)。此外,患难也会使经历的人磨练出可敬的德行,就是忍耐与老练,这些德行与信徒的信心衔接之下,盼望就更升高了。   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信徒学到以神为乐(11节)。未来的荣耀不是只为补偿现今的苦难,而且是苦难所带来的成果(参八17下,林后四17)。凡认识在苦难中有荣耀盼望的人,都会同时以这两者为乐,但最主要则是以神为乐──正如诗人所说,神是「我最喜乐的神」(诗四十三4)。   而为何不以神为乐呢?祂的子民已经藉基督的死与祂和好,现在每天藉基督复活的生命经历脱离凶恶的自由,至于未来,他们满怀信心地期望神荣耀的显现,不再恐惧神会将怒气倾倒在他们身上。他们将所得到的一切祝福,全归诸于神的爱。由于神的爱,基督在他们还软弱、有罪、全不可爱的时候,就为他们舍弃自己的生命。人的爱最多能为自己所爱的人而死,绝没有人愿意为不可爱、又不爱自己的人牺牲。然而神的爱就是在此大放光芒;在我们还与神为敌的时候,基督就为我们死,这就是神向我们保证祂爱我们。圣父与圣子既完全合一,后者的自我牺牲便可成为前者爱的标记。基督的死的确将神的爱展示得淋漓尽致。若以为基督为人而死,是要使神能够爱人,这种观念大大曲解了神的本性!由于基督的死,人与神的关系有了改变,这一点圣经清楚的教导,不仅此处提及,别处也曾提到;至于神爱的本质,却一点没有受到这件事波及。   因此,爱、喜乐、和平、盼望,这些圣灵的果实,就成了在神里面因信称义之人生活的标记。过去的过犯一笔勾销,未来的荣耀充满保证,现世的生活中,圣灵的同在与能力带给信徒足够的恩典,来忍受试炼,抗拒罪恶,表现出神所称为义的人应有的生活。…

布鲁斯:罗马书第十五、十六章注释

C 基督的榜样(十五1~6)   保罗列举基督的榜样,作为他论基督徒自由与相爱的结语,谁比基督更不受禁忌的限制呢?然而谁又像祂那样谨慎地承担别人的软弱?良心清洁的人,在采取行动之时,何等容易对别人的评论毫不在乎,说:「我自己喜欢就好。」他们所做的固然没有错,但这却不是基督的作法。祂的作法是先考虑别人,斟酌他们所关怀的,并在各方面尽量帮助他们。甚至「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如果祂求自己的喜悦,在某些方面祂的生活与工作很可能会与祂所曾做的不同。基督并没有要求自己的权利;祂总是将别人的益处放住自己之前(参腓二5~8)。但是,也许保罗在这里的意思是,祂总是将神的旨意摆在第一位;这种看法源自他引用的诗篇六十九9。   这段引言之后的话,含括了整个新约到处可见的一项原则:凡引用或提及旧约之处,都是应用此项原则,旧约圣经谆谆教诲的恒忍功课,以及其中对信心的鼓励,对基督徒持守盼望产生很大的激励。保罗也指出,它对助长弟兄的合一,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他祷告说,愿那教导祂子民恒久忍耐,又藉圣经鼓励他们的神,赐他们同心同意的心,使祂因他们合一的见证而得荣耀。   1. 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参加拉太书六1~2:「若有人偶然被犯过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2. 使他得益处,建立德行。NEB 作:「要考虑那些事对他有益,可以建立所共有的生命」。参十四19,及腓立比书二3~cs164。   3. 「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引自诗篇六十九9下。约翰福音二17曾引用9节上半,指耶稣洁净圣殿的事227。前文曾指出,教会早期便将诗篇六十九篇解作基督的受苦,以及报应会追上逼迫祂的人。这里所引的话(正如此篇诗大部份的话)是向神说的,由此可见,耶稣对神的忠心令祂遭受辱骂与侮蔑;而如果祂选择一条容易的路,就可以避免这一切。   4. 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哥林多前书十6、11陈明同样的原则,可参照。圣经(当然,这里是指旧约)对神的信实有充份的证明;因基督应验了经上的话,在这亮光中读圣经,更能有所体会;因此这里豉励读圣经的人,将盼望放在主身上,并耐心等候祂。   5. 叫你们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稣。见十二16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69,Name=Ⅲ.…

王志勇牧师译注: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

导 读 《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是在一六四七年英国威斯敏斯德会议产生的。一六四八年七月为苏格兰大议会采纳,同年九月由英国议院审查批准,直到今天一直为改革宗教会广泛使用。它用字审慎、字义明晰,在宗教改革所产生的众多信条和教理问答中堪称奇葩。它既可作为教导孩童和初信者的指南,也是信徒研究神学最好的入门书。它所集中讨论的是基督教的教义,而不是事实,所以它的结构不是按圣经记载中历史的顺序,而是按教义内在的逻辑顺序。正如著名改革宗神学家华菲德博士(Benjamin Brekinridge Warfield,1852-1920年)所言,威斯敏斯德议会所留给后代的是“迄今为止人所撰述的最详尽的教义陈述”,始终散发出“属灵宗教最美的香气”。在威斯敏斯德会议制定的文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它作为教导基督教信仰的简介,将基督教的教义简明扼要地阐明,是教理问答中的杰作。目前,此教理问答仍然是改革宗教会的教义标准之一。 1.引言 “引言”部分共有三个问题,直接涉及人生的三个大问题:生活的目的、生活的标准与生活的内容。可见,基督教教义是与人的生活直接相关的。 第一问是在改革宗教会内最著名的问答之一。这一问首先将“人生的首要目的”提了出来,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乃是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甚至是明白真道的基督徒与稀里糊涂的基督徒之间的分水岭。“荣耀上帝,以祂为乐,直到永远”这一清楚而响亮的回答,显明基督徒的人生已经从自我中心开始转向以上帝为中心。“惟独上帝的荣耀”,这也是宗教改革的口号之一。 第二问立即提出了“准则”或“标准”的问题,旧新约圣经中的全部圣言乃是我们基督徒信仰与行为的最高准则。此处既强调了圣经在基督徒生活中的权威性,也强调了旧新约圣经之间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今日华人教会普遍注重新约圣经,忽视对旧约圣经的研读和讲解,在信仰与生活上造成诸多的偏颇之处。而教理问答的主要作用就是使信徒对基督真道有一个全面并平衡的看法。…

吴功青:保守主义与相对主义——凯尔苏斯对罗马传统的辩护

第39辑文章推荐 | 吴功青 基督教文化学刊JSCC 2020-09-26 本辑学刊出版于2018年春 图片 吴功青,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中国古典学会理事。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西方哲学史、文艺复兴、近代哲学和教父哲学。代表专著有《上帝与罗马:奥利金与早期基督教的宗教-政治革命》(2018),代表论文有《奥利金的自由意志学说:以“形质论”为中心》(2017)、《存在与一:皮科 #8226;米兰多拉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一致性》(201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