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府消息 2009年7月30日, 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彰1972年为主殉道的中国宣道士倪柝声(Watchman Nee),肯定中国基督教界这位伟大先驱的浩瀚属灵成就。倪柝声虽已为主殉道三十多年,但他的为人和事工仍然持续影响着中国上百万的更正教基督徒。如今中国境外有超过三千处的教会,包括美国国内的几百处,都将倪柝声视为他们属灵和神学上的创始人之一。 据估计,中国有一亿以上的基督徒,其中有数百万基督徒认为自己是倪柝声的属灵后代。倪柝声是第一位对西方基督徒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基督徒,许多西方教会领袖以倪柝声对全球属灵文化的贡献为荣。议员们希望有朝一日,倪柝声的著作能在中国自由地出版发行。 (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彰中国宣教士倪柝声全文如下) 美国国会记录 Vol. 155…
圣山文摘
邓琳姊妹日记:为秋雨之福教会奉献新堂的主日崇拜感恩 主日 2009-8-16 天气:晴 今天是秋雨之福教会特殊的一天,教会奉献新堂的一天。 自从我们被拦阻在户外后,长执会决定购房建堂。在短短两个月内,感谢主,让教会完成了所有手续和基本的装修改造。但从两个星期以前,我们的新堂地点“被”知道后,执法部门几次到大厦物管处了解情况;几次致电享有购房名义的弟兄,并到其公司与其谈话;至少两次进入正在装修的会堂里面“参观”。派出所、街道办等部门真是高度关注啊。上周星期五,草市街派出所出面,组织了执法部门与部分长执的会面。感谢上帝,籍着这一切,让有关方面进一步了解我们这一群人到底在干什么。也给了他们较为柔和的态度,互相之间有较为良性的对话。 在文庙西街与执法者打交道过程中,我在自己的经验中还是积累了一些不信任和恶感,这次得到一些纠正:目前与我们打交道的执法者们,的确还是在按照法律程序执行他们的任务。为此感谢神。 但是在文庙西街所经历的一切,让我实在有忧虑:8月16日这一天,我们可以进到我们的新会堂,进行渴望了近两个月的献堂崇拜吗?我们会不会遭遇同样无理的拦阻? 一方面相信上帝掌管一切,一方面是明天的道路如何,我确实疑惑、不确定。带着盼望、焦灼、疑虑,还有紧张,盼到了主日,8月16日的到来。…
分类:Victor Guo 的原创文章 搜索引擎: http://www.is777.com 综合 古旧福音:http://www.old-gospel.net/index.php 活水网站:http://www.livingwater4u.com/ 约拿的家:http://www.jonahome.net/…
教会如何掌握互联网发展为牧养传福音所用? 网络媒体日新月异,从Web 1.0进到Web2.0,Msn, Facebook,Blog, Twitter大热,成为了重要的沟通工具。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对教会的牧养及传福音有何影响?日前香港互联网协会会长莫乃光于基督教协进会主办的教牧讲座上,分享了现今互联网的现况,并提出意见帮助教会更好使用互相联。 莫乃光认为,使用Web 1.0的成人与使用Web 2.0的年轻人处于两个世界,前者从上而下接受资讯,以网络工具方便通讯,体现为较相信权威;而后者则从下而上去编辑咨询,他们容易接触不良资讯,教导他们有分辨好坏的能力成为重要的一点。…
近年来, 基督教在农村比较盛行。以晋南A 村为个案对这一现状进行实证研究, 以期对农村社区居民信仰基督教有理性认识, 努力挖掘村民信仰宗教的社会意义, 引导居民正确信仰宗教, 避免宗教的负功能, 努力建设和谐的农村社区。 关键词:…
| 来源:原创 作者:admin 最后修改时间:2008-12-27 14:50:32 编辑:admin|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 近年来,我市宗教活动总体态势发展平稳,但在农村和城市出现了部分私设聚会点,严重干扰了我市宗教活动的正常秩序。根据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山西省宗教事务条例》,结合原平市实际情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一切宗教活动都在党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09-11 发表评论 摘要:本报告首先总结了2008年度中国基督教会内发生的若干重大事件,其中包括基督教“两会”换届、中国教会对汶川地震及北京奥运会的回应、纪念神学思想建设十周年等,并着力分析了这些事件凸显出来的意义。其次,本报告从基督教史研究、当代基督教研究、基督教神哲学思想研究等诸多方面概括了2008年度中国内地学界基督教研究状况及特点。报告在最后部分从三自教会、非三自教会、准三自教会三个方面探讨了目前中国教会组织的多元存在格局,并初步分析了其中蕴含的各种张力。 关键词:基督教 现状 基督教研究 多元存在 一…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09-11 发表评论 4.突出两会的服务功能 以往基督教全国两会往往以领导管理者面貌出现,很少有服务基层两会和教会的意识,由此难以起到原本应当起到的政府与信徒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新一届领袖们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看到如不改变以往的衙门作风,两会就会越来越脱离信徒群众,为此他们提出应该突出两会的服务性,而不是以前强调的管理性。这反映在有关章程的修改中,如《三自章程》第二章第八款中增加了本会“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提供服务”,《基协章程》第二章第九款中增加了本会“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督教协会提供服务”,《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的总则第四条中,也将“服务”这一条补充进去,使中国基督教协会在教务方面的责任不像以往那样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务组织”只是“负有联系、指导与督促的责任”,而改为“负有联系、服务、指导与督促的责任”,其中“联系和服务”的责任排在“指导和督促”之前,这些都表明“服务”的重要性已为新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全国三自主席傅先伟多次在会议上提到,两会能否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关键在于其整体凝聚力和威信。而这种凝聚力不是来自于说教,更不是来自于权力,而是取决于两会能否切实服务基层教会和信徒,使信徒感到两会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由此他提出要把两会建设成服务的两会,而不是机关化的两会。 5.新一届更加注重加强与基层两会和教会的联系 为增加整体凝聚力,基督教全国两会成员加强了与基层地方教会的联系,开展了深入实地的调研活动,了解各地教会情况及存在的实际问题。新班子自产生起至2008年底曾走访了四川、甘肃、陕西、广东、内蒙、江苏、浙江、湖北、安徽、山东以及北京、上海、天津等许多教会。特别是2008年7月1~8日间深入广东进行东南片的教会调研,对广东省教会治理的基本情况,包括基层教会存在的几种基本模式,广东教会管理中的好经验和问题,以及东南地区五省一区普遍存在的问题都作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在这次调研的基础上,两会调查组进而对如何做好教会治理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6.更加注意发挥两会教会性的功能 如何使教会成为教会,而不是政治团体,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却是长期以来困扰两会的一个事实。新中国成立初,为了切断与西方帝国主义的联系,中国教会发起了政治色彩较浓的“三自革新运动”,并由此建立了三自爱国会。由于三自爱国会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因此这个团体自然也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改革开放后,中国基督教会全面复兴,考虑到三自爱国会只是一个中国基督徒的爱国团体,是政治运动的产物,缺乏教会性,在丁光训领导下,中国基督教会成立了基督教协会。丁主教很希望中国教会最终能以基督教协会取代三自爱国会这个群众性的组织,因此提出三自爱国会是脚手架,认为三自爱国会任务完成之后,脚手架就应该拆除了。但他的设想因时机不成熟而未能实现,但如何加强两会的教会性则是丁光训主教一直关心的问题。…
(三)中国基督教会对汶川大地震及奥运会的回应 2008年全中国最重大的事件就是汶川大地震及奥运会,中国基督教会对这两件大事都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1.对汶川大地震的回应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当晚,基督教全国两会领导通过电话慰问了四川基督教两会,了解灾情,并鼓励四川基督教两会全力以赴抗震救灾。5月14日基督教全国两会为四川灾区举行祷告捐款活动,共得捐款1?1万多元,当天下午便将此款连同基督教全国两会100万元捐款一起交给红十字会。5月20日基督教全国两会向各地教会发出了“为灾区教会重建奉献一份爱心的倡议”。5月22日,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召开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会议,传达中央有关抗震救灾精神。基督教全国两会对此十分重视,当即成立了由全国三自主席傅先伟和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负责的抗震救灾工作组,并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督教两会发出通知,号召大家为抗震救灾再献爱心,得到了各地教会和信徒的积极响应。 在这次抗灾救灾中,基督教全国两会先后多次派人深入甘肃、陕西、四川等重灾区察看灾情和教会受损情况。四川基督教两会更是积极组织各地信徒互救、自救,并将大量的救灾物资,包括帐篷、棉被、刚出厂的衣服、矿泉水、方便面等直接送到灾区人民的手中。教会在赈灾中的表现,感动了不少群众,纷纷“对教会给予他们的关怀表示称道和赞许”①。 到2008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基督教两会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和教会捐款累计超过人民币1?5亿多元,各种物资难以计数。②这次捐款创教会历史之最,表明了广大基督徒忧人所忧的无私爱心,也是对圣经教导“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的最生动实践,从一个角度体现了神学思想建设的成果,基督徒对社会的关心和融入度有了前所未有的呈现。③过去信徒常会提出的“这捐款是否给灾区信主的人用?”的这类问题在这次汶川赈灾中已很少存在了。 面对这次大地震,《天风》和网站安排专栏报导抗灾情况,发表了许多感人的文章,其中有亲临地震灾区的教牧人员和记者的纪实文章,有为这次灾难所写的祷文,有通过这次灾难的自省和对生命新的体悟文章,也有有关灾后的心理辅导的文章。特别要指出的针对在灾难面前信徒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如灾难来临时,上帝在哪里?地震是否是神的惩罚?如何认识苦难?如何帮助正在受苦的人?《天风》均有专文从圣经和神学上对此做出积极的解释,帮助信徒树立正确的观念,端正心态,使之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救灾赈灾之中。 一些过去不相信教会外有真善美的信徒通过对地震的反省,尤其是看到了地震中涌现大量的为了拯救他人而牺牲的感人事迹,改变了看法。有文章说,“回想前几年教会开展的神学思想研讨,有的同工为基督教外有没有真善美而争得面红耳赤。在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灾赈灾中,我们看见到处涌现着人间质朴的爱心,看到人们对生命的尊重,感受到了人们对受灾民众的恻隐之心”,“在大地震过后的反思中,我们看到了人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有更深一层的理解。除此之外,神还让我们看见基督教外也有真善美……”④以往有些基督徒常常把自己当成审判官,给不信者定罪,在这次大地震中也改变了态度,与非信徒一起直面苦难,有信徒说:“在生还者身上,我们看见不凡的生活中显出生命的闪光点,我们也可以期望基督徒在平凡的事上显出基督的爱。至少我们对四川人民的支持不是做一个审判官,而是一个帮助者,苦难的同行者,与他们一起走出人生困惑。”⑤正是这种变化,使基督徒主动融入了中国社会。 ①李栋:《把主的爱带给灾区教会》,《天风》2008年7月上半月刊,第20页。…
(四)纪念神学思想建设十周年 2008年是自1998年济南会议提出神学思想建设以来的十周年。在这十年中,中国基督教在神学思想建设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为此基督教全国两会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 1.围绕着神学思想建设十周年总结报告开展的活动 基督教两会多次召开各种类型的会议广泛征求对该总结报告的意见,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经16次易稿,于11月11日神学思想建设十周年纪念大会上面世,由高峰宣读,题为《继续加强神学思想建设,努力办好中国教会》。①它总结了十年来在神学思想建设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取得了推动神学思想建设重要性的共识、活跃了教会的神学思考、深化了信徒对信仰的理解、丰富了教会的讲台信息、弘扬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增强了基督徒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十年来的主要经验是:立足圣经是推进神学思想的基础、坚持三自原则是推进神学思想建设的前提、健全的基督教两会是推进神学思想建设的组织保障、回应现实是推进神学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对未来展望是:进一步推进神学思想建设要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要以各地基督教两会为依托,要以神学院校为基地,要以讲台为转化重点,要以中国优秀文化为沃土,要以实践信仰为要务。该稿是新一届集体领导的产物。 2.神学思想征文活动 征文活动由全国两会发起,共收到论文214篇,另有学者论文3篇,其中有21篇获奖。裴连山的《教会自我建构中的神学思想建设》、汤士文的《圣经诠释与讲台信息》、陈企瑞的《在地如同在天——从德国敬虔主义运动的社会事工服务浅析基督徒的社会责任》获一等奖;耿卫忠、杨联涛、黄凤想、林曼红、张克全获二等奖。获奖者中绝大多数是神学院中青年教师,也有各地教会较年轻的教职人员,充分地体现了神学思想建设是以神学院为基地,但已逐渐向基层教会推进的特点,神学思想建设有着越来越广泛的群众基础。 3.各类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召开 目前,全国18所神学院校分为全国性、大区和省级不同的层次。在校学生1800多人,专职教师260多位。近30年来,已毕业学生约1万人,正因如此,很有必要对神学教育作一个总结。针对于此,“神学教育与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于2008年9月23~25日在南京举行。会议围绕着“神学教育与课程设置”、“神学教育与中国教会”、“神学教育与中国文化”、“神学教育与社会责任”等四方面展开,共有36人大会发言和宣读论文。另外,基督教两会于11月11~13日举办了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十周年纪念大会暨“神学思想建设与讲台信息”研讨会。会议除了教界外,还有政界与学界参加。研讨会主要围绕着神学思想建设与成果转化、和谐社会、社会关怀、传统文化等四个方面展开。 从这次围绕着神学思想建设十周年发起的活动中发表的论文以及征文论文看,不管是在数量和质量上较之前些年均有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造就了一批中青年神学院教师和各地两会青年教职人员。这些神学文章题材广泛,真正体现了陈泽民早在1956年就提出、后由丁光训主教所推广的命题——“神学是教会在思考”:这些文章中有对生态恶化的神学思考;有探讨中国教会在自己的处境中为普世神学所作出的独特贡献;有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提出基督教要去除西方化,还原福音本质,与中国文化社会重整;有从教会学的角度探讨三自;有些从教会制度上进行了神学思考;有从海外的宗教运动的社会事工联系到今天中国基督徒应负的社会责任;有从圣经和神学传统中论述基督徒关怀社会的必然性;有根据自己的学习心得与体会提出了释经的原则;有从“经文、传道人和听众”三个讲道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初探处境化的讲道神学理念;有探索用比喻的方法使高深的神学理论转化为普通信徒所喜闻乐见的讲章;有对中国当前农村教会现状、问题及解决的办法作了探讨;有些对妨碍基督徒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问题进行神学思考;有强调神学思想建设与中国文化的对话;有探讨基督教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有些结合汶川大地震,看到拓宽讲台信息、爱的维度的重要性;也有从圣经伦理学的角度,对如何构建信徒和谐家庭进行神学思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