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提摩太 #8226;凯勒(Timothy Keller) 译 / 赵刚 我们第三份论祷告的“大师作品”,是在约翰…
Posts published in “灵修生活”
三、从神的名字看但以理得力的秘诀 (一)权能的主 但以理是被尼布甲尼撒掳往巴比伦的犹太青年才俊,他和他的三个朋友在外邦国家为神作了荣耀的见证。他(们)得能力的秘诀何在?从但以理书中神的名字即可窥其端倪。这卷书提供了神的许多不同的名字或称呼,它们如何在当日加强了但以理和他的朋友们的信心,今天也照样叫我们藉此学习当怎样地为神刚强,并模成基督的形象。 在属灵的见证与争战中,对于神的所是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而神的名字则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神的所是。本文对该书中神的七个名字作了详细的剖析,值得我们深入地加以领会。 读经:“惟独认识神的子民,必刚强行事”(但11:32) 这是但以理所说的话,并且奇妙地应验在他的生活中。因此我们能从他身上学习到一些宝贵的功课。 这卷书头一个提到的名字就是“主”或“权能的主”(但1:2),其原文是“亚多乃”(Adonai)。这个简单的称呼除了第9章以外,在本书的别处没有再提到;而在第9章里却出现了好几次。但以理每次提到它,总是和一个更亲昵的称呼——“耶畏”(中文作“耶和华”)——合并使用的。当时巴比伦人也曾用“主”这个名字来称呼我们的神(但2:47),但他们所用的是另一个不同的字;只有真正的信徒才能体会到“权能的主”的实际意义。 1、完全的降服 对于但以理而言,“主”不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他每天生活的实际。在第1章就开宗明义地使用了这个称呼,这是要让我们知道,但以理和他的同伴的生命从一开始就在神的管理之下。对他们而言,那种被掳的生活是可以忍受的;因为他们看到,临到他们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有神的手的存在。只有具备这种信心的人,才能像但以理那样地得胜。神的确是一位权能的君王。为什么他们心爱的城市——耶路撒冷——竟然会被骄横得不可一世的尼布甲尼撒所征服?为什么神的殿中那些神圣的器皿会落在这位外邦征服者的手中?无他,乃是权能的主的许可。后来,圣经告诉我们,神如何保守了这些“圣物”(但5:2),并使它们安然无恙,直到古列王再次把它们送回耶路撒冷(拉1:7,8)为止。又为什么但以理、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这些人会遭受人生的苦难、被掳到黑暗的巴比伦去,一辈子的光阴都在那里消耗掉,最终客死于远离故都的异乡?其原因也是因为“主”要这样作!信心决不承认有第二种说法,信心坚决主张:既然神是主,祂也必定是每一件事的主,祂的道路可能对于我们是奇异和难解的,然而祂的权柄却是绝对的。…
圣女大德兰 著 赵雅博 译 灵 修 经 典 台湾光启出版社…
(五)回答几个问题 长久以来,许多解经家对于行传里的一些事件,在解释上见仁见智,颇不相同。本人自感浅薄,不敢凭己意断定孰是孰非。但既然弟兄姐妹们在交通中提出了一些问题,要求解答,就在此综合一下属灵前辈的意见,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1、问:马提亚是否能算为使徒 答:彼得提议立一个人加入使徒的队伍中,来代替犹大,这事应该说是神的旨意。不过,他们用摇签的方式决出马提亚,这种作法是否合理?又马提亚在行传中“无声无息”,能否真算为十二使徒之一? 答:我们知道,摇签选举有较浓厚的旧约背景,如确定亚干犯罪(书7:16-21)以及在开往他施的船上确定逃避神旨意的是约拿(拿1:7)等。在使徒行传第1章,圣灵尚未降临,所以这种作法是无可厚非的。况且这里所作的不同于以上所举的例子,不是一开始就摇签,而是经过祷告,在所选出的两个人(马提亚和犹士都的约瑟)中,用摇签作为最后取舍的根据,结果摇出马提亚来;也就是让神自己印证,这件事是神所认同的。圣经并没有表明彼得所作的不合宜,只是把补选的结果忠实地纪录下来。我们认为,补选使徒这事是对的,马提亚也是被承认的;因为圣经明说:“他(马提亚)就和十一使徒同列”(徒1:26),又说:“彼得和十一个使徒站起来,高声说……”(2:14)。 马提亚被选立,除了见过主的复活以外,还有一个条件,就是“主耶稣在我们中间始终出入的时候,就是从约翰施洗起,直到主离开我们被提上升的日子为止,必须从那常与我们作伴的人中立一位与我们同作耶稣复活的见证。”(1:21、22)显然,上述两个人都符合这个条件。 有人认为,保罗的职事比马提亚大得多,应该成为十二使徒之一才对。但这是人的想法,圣经尚无足够的资料显示这一点。我们当信服神的安排。 2、问:主耶稣在世时,祂的门徒是否已重生得救?他们对于圣灵的经历和我们的有何不同? 答:主耶稣在世时的门徒(卖主的加略人犹大除外,因为主明说他是魔鬼,见约6:70),应该说是已经得救的,虽然他们对主自己“似识不识、似悟不悟”,但他们都是主所拣选、接受主的呼召而跟从主的。不过,那时主尚未从死里复活,圣灵亦尚未降临,所以他们对圣灵的经历就与我们的不同。要说重生,他们好像是提前地“支取”了这一福份。如上所述,他们对圣灵的经历是分为两段的:在主复活后的那一天晚上,当主向他们吹一口气时,他们接受了内住的圣灵;但是要等到五旬节,才接受了圣灵的浇灌。然而,我们基督徒则是在信主时,一次地得着了上述两种经历的。…
主啊求祢賜福給我,在這預苦期。 主,讓我真實的禁食,得到益處, 藉著在祢靈裡的陡鎭眇j養我, 讓我看見自己,在祢聖潔光中。 絕不要讓我以為, 我已經有這麼多知識,以致不需要教導, 我已經有這麼多智慧,以致不需要糾正, 我已經有這麼多才幹,以致不需要恩典, 我已經有這麼多優點,以致不需要進步,…
(四)从使徒行传看羔羊的脚踪 “我心所爱的阿,求祢告诉我,祢在何处牧羊?晌午在何处使羊安歇?我何必在祢同伴的羊群旁边,好像蒙着脸的人呢?”(歌1:7,8)这是雅歌中童女向所罗门王说的话。我们知道,在那里,童女预表基督徒,所罗门预表基督,因此我们把经文中的“你”改为“祢”。现在这童女要看见王在哪里作工(牧羊),因为她的工作是王的工作的一部分。在这个祷告中,她所要的,不是工作,乃是王(主)自己。 使徒行传就是让我们看见主的羊群的脚踪,看见教会在地上持守属灵见证与争战之路;藉着这个找到我们的主。 1、耶路撒冷教会的脚踪: (1)救赎工作的完成是教会建立的前提:如同羊群一样,教会是“生”下来的,不是“组织”起来的。教会的根基是基督的生命,因此,祂才能说,我要建造“我的”教会(参太16:18)。教会开始于信徒的重生,重生就是从圣灵生,而得着一个新的灵、新的生命。我们的主在地上时就宣告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太16:18);但是,主说这话时,祂的救赎工作尚未完成。祂还必须经历生产之苦——为我们上十字架,流血、受死、从死里复活。此外,五旬节那一天也是一个大的痛苦,好像一个妇人分娩的时候一样。 (2)教会的生活包括了遵守使徒的教训与交通、擘饼、祷告等。这里要注意的是,“使徒”一词是多数的,而“教训”和“交通”却都是单数的;因为它们只有一个。使徒的教训就是主的教训,使徒的交通也是在基督里的交通。凡是主所接纳的,我们都要接纳;主所拒绝的,我们也都要拒绝。只有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才能保守教会的合一。 在交通里的操练,把他们带到共同的生活里。当时他们对“身体”的感觉很强,对“肢体”关系的认识也很深。他们不宝贵自己的财产,把属于自己的都交出来。从第2到第4章,两次提到教会的弟兄姐妹们把田产卖了。“没有一人说他的东西有一样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4:32)这说明,这些“羊”在献上自己的事上不断地更新,也不断地在程度上进深,这实在是教会生活见证的重要环节。 以后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神的儿女不可能聚居在一些比较集中的地区,凡物公用、各取所需的生活方式就有所改变;但是,这种生活的原则并没有停止。在以后的日子里,安提阿教会供给犹大的弟兄(徒11:27-30),马其顿众教会供给圣徒(林后8:1-5)等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3)大有能力地见证主的名:到了第3章,彼得和约翰上圣殿里去祷告。在美门门口,躺着一个瘸子,要求进殿的人周济。使徒对他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于是拉着他的右手,扶他起来,他的脚和踝子骨,立刻就强壮了。哦,这是何等的能力!这能力的源头不是别的,乃是复活升天的基督。通过瘸子得医治的事,彼得又一次传扬了基督耶稣的福音;他指出这福音不仅是为了建造教会,更是为了国度的降临。使徒们大有能力地见证了主的名,就招来了撒但的反对。正当他们说话的时候,撒但就鼓动抵挡主的人来干涉了(4:1-3)。这些人审问使徒说:“你们用什么能力、奉谁的名作这事呢?”(7节)可见他们的态度和言语显然都是针对主的。感谢主,祂在有需要的时候,就藉着圣灵的充满来供应祂的见证人,叫他们有胆量为主站住,亦有合宜的话来应付,使那些人无言可驳。…
五,书籍和媒体简介 第729篇 残奥会乒乓球冠军德国牧师 莱纳·施密特是七届残奥会乒乓球奖牌获得者,德国残障运动联盟顾问与发言人;毕业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神学院,是德国福音教会牧师,紧急心灵咨询顾问,莱茵区教育神学中心讲员,自由作家。 他2009年时45岁,出生于波恩附近的加德洛特,一生下来,就没有双臂,左上臂上部有个小肉瘤,就是他的大拇指。右腿比左腿短30厘米,走路需要穿戴义肢,还带有红绿色盲。 对他的父母来说,他的残障真是一个天大的震憾,但是人家很乖啊。在这样的身体限制下,他却成为一位成功的残障乒乓球国手,为德国勇夺七届残奥会乒乓球奖牌(4金3银),七次世界杯及十次欧洲杯,获奖无数。 2008年帕奥(为尊重残疾人,对残奥会paralympic的另一种译法)盛赞他为‘七朝元老,赛场英雄,生命强者。’ 2008年后,他对自己的生涯规划,渐渐地由幕前退居到幕后,他喜欢和青少年一起打球,是一个充满热情的乒乓球业余教练。他受邀到各处演讲,是企业和学校欢迎的心灵咨询及教育训练讲师。他还是一位讲道风趣的牧师,以及笔触幽默、人生观豁达的畅销书作家。 他虽然身体有这么多的不方便,但他都想尽办法一一克服。如把梳子固定在墙上以方便梳头发,特制穿衣棒自己穿衣,擦澡布也是特制的。自学学会打电脑,自己开车上班去。施密特说:“车是设计给‘想开’的人用的,不是只设计给会开的人。”…
(三)五旬节和教会的产生 1、对五旬节的认识: (1)五旬节是神的应许的应验:利未记第23章有耶和华的节期,说出了神对人类整个的计划。其中逾越节预表神的儿子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流血、受死,使我们不致灭亡,反得永生。除酵节表征我们重生得救后,要过着无罪的生活。接下去就是初熟节。圣经说:“你们到了我赐给你们的地、收割庄稼的时候,要将初熟的庄稼一捆带给祭司。他要把这一捆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使你们得蒙悦纳。”(10、11节)初熟节预表我们的主从死里复活,成为初熟的果子。初熟节是五旬节的根基。 (2)五旬节又是主的应许的应验:主在离世前对门徒说:“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祂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为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祂,也不认识祂。你们却认识祂,因祂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约14:16,17)由于主的复活与升天,神就将圣灵浇灌下来,所以,有一句话说:“没有各各他,就没有五旬节。” 2、关于圣灵: 主又说:“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祂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约14:26) (1)圣灵来,是为基督作见证,圣灵从不荣耀自己,我们可以向父祷告,也可以向主祷告,但不可以直接向圣灵祷告。灵恩派高举圣灵超过基督的作法是错误的。 (2)严格地说,圣灵第一次来到地上,不是在五旬节,而是在七日第一日的晚上、门徒们聚集的时候。主站在他们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这才是第一次。不过,这里的圣灵是进入里面作生命,或称“素质的灵”;而五旬节的圣灵是降在外面,为着见证和行动的。 (3)圣经中关于圣灵的表号:…
清心的人才得见神 奥古斯丁 请你洗耳恭听,让我靠着祂的帮助来解释给你们听;并求祂让我们明白以上每一件事以及其赏罚。每一件事岂不都有合适的赏罚吗?因为贫穷虚心的人看来是与任何国度隔绝的,所以祂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因为与世无争、温柔的人很容易被人剥削土地,所以说:“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其他的举例较容易明白,无须详细解释。我们只要提到“哀恸的人有福了。”就明白哀恸的人最需要安慰,因此说:“他们必得安慰。”“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又有哪一个饥渴的人不寻求饱足的呢?所以祂说:“他们必得饱足。”“怜恤人的人有福了”,每一个怜恤人的人都希望上帝悦纳他们的工作,能从上帝那里得回所付出给贫穷人的。所以祂说:“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所以每一个赏赐都完全配合每一种情况,而且配得合适。主要的概念是:你是“虚心的人”,赏赐的“天国”必是你的;“温柔的人”,就有“承受土地”的赏赐;“衰恸的人”,就有“得安慰”的赏赐;“怜恤人的人”,就有“得蒙怜恤”的赏赐;所以“清心的人”,就有“得见上帝”的赏赐。 切不要以为,你一听到“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上帝”;就以为虚心的人、温柔的人、哀恸的人、饥渴慕义的人、怜恤人的人,都不得见上帝。不要以为只有清心的人才得见上帝,而其他人都不能,因为有这些特征的人都是同一批人,他们都必得看见;但并不是因为他们虚心、温柔、哀恸、饥渴慕义、或怜恤人,而是因为他们都清心。引用我们四肢的例子来看,我们会说:拥有双脚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行走;拥有双手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工作;拥有声音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可呼叫;拥有口舌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说话;拥有眼睛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看见;主安排我们的四肢按功能行事,祂也照样地组合我们心灵的每一部分。拥有天国的资格是要虚心;承受土地的资格是温柔;得安慰的资格是哀恸;得饱足的资格是饥渴慕义;得怜恤的资格是要怜恤人;得见上帝的资格是清心。 我们凭什么才能洁净眼睛来见上帝呢?又有谁不想洁净眼睛来见自己梦寐以求的上帝呢?圣经清楚记载:“以信心洁净自己的心。”对上帝的信心洁净人心,而清心的人就得见上帝。但这信心有时被误用了,以为只需要相信就足够了(有些信了但生活不检点的人。也以为上帝应许他们得见祂与天国);使徒雅各反对这样的看法,愤怒地说:“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或者因为有这样的信心而觉得庆幸,人都信诸神,而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你以为这些人得见上帝吗?只有清心的人才得见上帝。 (选自《新约选读之讲章》,陈廷忠译
“难道你忘记了……奶牛棚、马厩、谷仓及其它这种地方了吗?上帝在这些地方造访了你的灵魂。”——约翰·班扬 通常,衡量一场运动的方法是考察这场运动的发言人就不同论题说了些什么。但是同样有启发性的方法是剖析贯穿这些论题的基本原则。 让我们来思考一个例子:清教徒肯定被造的物质规律原则上是好的。这一原则影响了清教徒对下列话题的想法:工作、性、政治、社会行动、家庭和金钱。 本书前面各章分别研究了单个课题。本章我们进行总结,我将试图剖析背后的基本原则。由于每项原则都可应用于前述的一整套话题,我相信本章内容可以对全书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最终印象。 以上帝为中心的生活 清教徒对生活中优先次序的意识是他们最大的强项之一。将上帝置于首位,重视每样和他相关的事物,这是清教徒经常性的主旋律。 清教徒知道,只有上帝能给人最深层面的和恒久的满足。约翰·温思罗普写道:“只有耶稣基督成就的一切、还有天家的盼望,才能给我们真正的安慰和安息。”因此他“要靠着上帝的恩典,决心……不再让我的心在救恩安慰以外的任何事上寻求享乐,以免自己的心受到伤害。” 托马斯·谢泼德写信给他上大学的儿子:“记住你人生之目的,就是回归上帝,并与上帝团契。”塞缪尔·维拉德认定上帝为“宗教信仰伟大的终极对象”,并得出结论说:“有关他的知识是首先需要追寻的。”根据这种价值优先次序的观念,人所犯的最大错误莫过于“忽略他宝贵的灵魂”。 对清教徒前言,属灵的实在是人生伟大的绝对必要条件,是终极重要的因素。塞缪尔·维拉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