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8日上午,成都秋雨之福教会的王怡长老和一位教会同工,受教会长执会的委托,主动前往青羊区民政局,询问该局是否根据成都市民政局的行政执法监督决定,撤消了6月21日作出的取缔“秋雨之福教会”的“行政处罚通知单”。该局办公室主任唐伟收下了《投诉信》,表示会转交领导,给出答复。 投诉信中,请求青羊区民政局在适当期间内向秋雨之福教会负责人作出是否撤销取缔决定的正式决定或答复。教会若无法得到一个书面的合法决定,就不知道自己是否仍然处在被取缔的法律状态。教会将被迫作为被处罚的当事人,向法院提起对两级民政部门不作为的行政诉讼。信中还特别提到最近在北京、上海等地发生的民政部门参与打压和“取缔”家庭教会的恶性事件。秋雨之福教会在信中指出,民政部门不应参与长期以非法手段打压家庭教会的宗教政策,而应立足于中国公民社会的建造和形成,为自己能在未来家庭教会合法化的历程中,扮演一个公平、开明和中立的政府角色,留下空间。 附:投诉信全文 成都青羊区民政局刘永局长: 在2009年6月21日,我们举行的基督徒集体聚会并会友投票中,收到你局执法人员黄伟签发的无编号、无预定格式、预先打印内容的“行政处罚通知书”,宣布取缔“秋雨之福教会”,并强制解散我们的聚会。 我们以通知书送达的当事人“秋雨之福教会”的名义,于2009年6月26日向成都民政局提出行政复议请求。成都市民政局于2009年7月1日作出了不予受理的决定书。 我们不服这个决定,但并不希望立即起诉民政部门。因此根据《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和《行政复议法》第20条之规定,于7月10日向成都市民政局递交了《对青羊区民政局执法人员黄伟等人的举报》,并向四川省民政厅递交了《对成都市民政局的投诉书》。希望民政部门能够自行纠正错误,不参与长期以来以非法手段打压家庭教会的宗教政策,为自己在未来家庭教会合法化的历程中,扮演一个公平、开明和中立的政府角色留下法治的空间。 我们于7月21日,收到成都市民政局政策法规处(办公室)的电话通知,他们已作出行政执法监督决定,建议青羊区民政局撤销6月21日的错误行政处罚决定。 但迄今为止,我们未曾收到你局的任何书面通知,告知是否已撤销6月21日以“秋雨之福教会”为行政相对人的取缔决定。因此,我们不清楚自己是否仍然处在这一“被取缔”的法律状态。我们仍在进行的基督徒的集体崇拜与信仰生活,到底是否违反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Posts published in “教会新闻”
2009-11-24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加快发展和转型,社会成员的信仰问题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显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精神和信仰上的需要是一种客观社会存在。正因为是客观需要,事实上,宗教在中国的发展相当快速。在当代世界,中国可以说是宗教力量发展得最快的一个地区。对很多西方宗教来说,具有庞大世俗人口的中国是宗教发展的最后一块乐土。与中国不同,西方世界的很多国家,宗教文明的世俗化一直在进行,信教人数尤其是虔诚信教者在减少。西方尽管有完全的传教自由,但因为世俗化趋势,传教显得相当困难。在欧洲,人们不难发找到往日的教堂演变成为酒吧等娱乐场所的案例。 除了西方传入的宗教,中国社会本身所有的宗教的发展也相当迅速,例如佛教。也不容忽视的是,各种各样的邪教也在层出不穷,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邪教的出现当然不是当代的事情。邪教在中国有长久的历史。不管政府对邪教采取怎样的举措,各种邪教还是会产生。这和西方社会没有多少的差别。但在中国,因为正教的发展受到控制,这为邪教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中国具备与宗教对话的经验 中国有关当局对这些发展应当说是有清醒认识的。但在行动方面,除了一些相当无效的控制手段之外,从宗教发展角度来说,是采取回避问题的态度的。很显然,回避终究不是长远之计。不当的压制和控制反而会导致激进化,增加政府和宗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社会的发展要求适时和有效的宗教政策。例如采取有效的开放和鼓励发展宗教政策,才能控制和减少邪教的空间。 有人说,中国的执政党已经应付了一个重要的挑战,即民营企业的发展和民营企业家的入党,下一个需要应付的问题就是宗教了。这种说法具有相当的道理。这里有两层的含义。一是执政党必须直面宗教问题,因为宗教是客观存在的。二是执政党有能力应付和解决宗教和与宗教相关的问题。中国文明和各种不同的内生的、外来的宗教互动了数千年,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对解决宗教问题的信心应当是有的。 但信心不等于现实。在信心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在不同时代,因为不同的内外背景,当政者在应付和处理宗教问题必须有适合于这个时代的新的方法。那么,在当代的中国,应付和处理宗教问题会面临怎么样的挑战。挑战众多,并且是深层次的。在笔者看来,有三个重大的挑战尤其显然。 第一是中国世俗文明和宗教之间的矛盾。很多人简单地把中国宗教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看成是官方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这种看法并不十分确切。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看法有待探讨,但在中国的文明环境中,世俗性和宗教之间的紧张在历史上一直是存在的。中华文明尽管不排斥宗教,但文明本身是世俗的。与世界上其它文明相比较,世俗性是中华文明的最大的特点。在世俗性的前提下,中华文明体现出理性、开放、包容性和和平性等特点。大多宗教文明是排他性的。排他性经常导致不同宗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西方历史上,不同宗教之间出现过大规模的冲突和战争,而在中国则没有这样。中华文明没有拒绝宗教,而是在理性的态度下,包容了各种宗教,逐渐使得宗教成为自己世俗文明的一部分。 世俗化与宗教的紧张关系…
博客中国 作者:斛建军 最近看到一些关于基督信仰的评价,好多人其中包括大学者对于基督信仰的恐惧,在他们的文字下基督信仰好像一股洪水猛兽,一下子就能把中国文化吃掉似的。以至于出现了这样的声音:“基督教才是最后颠覆中国的核武器,倘不未雨绸缪,则中华民族的大灾难,还在后头呢”(孔庆东)。我以前对于基督信仰也没有多少了解,也对于其有抵触心理,认为好端端一个中国人信那洋玩意干甚。后来读了一些关于宗教哲学和历史的书籍,对于基督信仰有了一些了解,发现基督信仰并不离我们很远,反而离我们很近。基督信仰的“人性”吸引了我,我主动找到附近的基督信仰小团队,变成了一个基督徒。几个月来,在参加基督徒活动的同时,也通过阅读各种关于基督信仰的文献,对于基督信仰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因此,就希望以一个基督徒和社会学者的双重身份,来谈谈我对基督信仰在我国当前社会文化方面遇到的问题上的积极作用的看法。 在我看来,我国当前的社会出现了一个“失德、失范、失序和失链”的情况,失德就是从国民的道德层面来说,我国当前国民的道德水准严重下滑,包括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和社会道德等;失范是指随着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的转型,社会规范、道德意识等产生混乱,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力降低甚至消失,而变化的社会又会使得人的欲望不受约束,使个人的需要不受限制。获取财富是社会衡量成功的主流标准,但是获取财物的手段对于不同阶层的人而言却是不同的,从而产生失范。失序指因社会转型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社会失范所引起的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或一定范围的紊乱。失链就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处于一种“原子化”的状态,个人被孤独感和抛弃感严重困扰,个人感觉被社会抛弃的一种心理和身体处境。 而执政党对于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还是老一套的道德说教,包括国家最高领导“八荣八耻”号召,政策层面的“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各种英雄人物的不断出笼,而效果却不大明显,连党内人士都不把这些东西当回事。国民对于党的老一套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已经普遍产生腻烦,而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又一时不能对国民发生影响,在这种双重缺位下,基督信仰是一种及时和可靠的资源,而且这种资源的加入必将对于我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带来新鲜血液。 基督信仰中的“上帝与个人同在”的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新鲜的思想,这种观念给基督徒一种自律,使他(她)感到上帝一直在自己身边,这样当基督徒有了坏心思的时候,就能通过这种上帝监督从而避免做出违反社会规则的事情。而中国传统里的观念是“山高皇帝远”,中国人一直认可皇帝的权威,只有皇权对其具有实实在在的约束力,而皇权一旦远离个人身体,个人就可以胡作非为。中国人的“耻感”文化是从事后被别人发现而自己“丢人”的角度出发来避免胡作非为,而基督信仰是“罪感”文化,认为每个人都有罪,因此每个基督徒都对于自己的罪充满忏悔。基督信仰强调基督徒都是上帝的子女,抛弃了那种狭隘的家庭、地域等特殊关系理念,这就出现了基督徒都是“弟兄姊妹”的情况,因此基督徒之间不存在特殊与一般之分,基督徒把上帝对自己的爱平等地分给每一个人。而中国人强调的“特殊关系”使得个人只在熟人圈子内注意自我形象,只对熟人表达爱,而一旦走出熟人圈子就可以胡作非为。权力监督和别人监督就可以出现“万一”的情况,而上帝的监督却时时在位,这正是中国人需要的,也正是当前这种“失德”行为需要的。 基督信仰鼓励基督徒追求永恒的东西,追求在精神和灵性层面提高个人。我国当前的社会处于成功学(即金钱衡量一切)的天下,每个人都在追求无限制的金钱和权力以及声誉,而这些资源却很有限,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成功。在这种成功欲望的支配下,社会的各个层次的人物都在用尽心思追求成功,这就出现了一部分希望“走捷径”的人物,于是各种社会问题就出现了。加上社会对于成功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有奶便是娘”的衡量标准更加剧了这种“走捷径”的成功行为,于是“失范”行为就出现了。基督信仰鼓励通过正当的手段在世俗中成功,以正当的手段努力工作来荣耀上帝,正是纠正这种“失范”行为的良药。 我国当前的转型社会,在失范的同时,也面临着失序的困境,这是一种伴随现象。社会失范引起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或一定范围的紊乱,这在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法律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国民对于这种失序深恶痛绝,但是却也参加进这种失序中,否则自己就无法生存,这样整个社会都陷进了这种制造失序的恶性循环中。基督信仰中的“上帝归上帝,凯撒归凯撒”的观念,是基督徒在处理信仰和世俗生活中的指导,而我国当前的失序正是这种理念的反面。 基督信仰的“聚会生活”使得基督徒能有一个固定的交往群体,这种群体对于个体的关怀使其对于个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无形中充当了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我国当前个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也在转型中,人们交往的理性化在加深,传统的亲友体系在解体,加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特殊生存背景,使得一部分人出现了“交往真空”,个人在城市生活中好像掉进了人海,孤独感时时伴随着,在这种个人与社会“失链”情况下,各种后续问题就涌现出来。基督信仰的社会支持功能在这种背景下应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已有的经验也证明它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310b20100g0z2.html(2009-11-22)杨凤岗2009年11月20日,美国基督教三大传统的大约150位领袖联合发表《曼哈顿宣言:发自基督徒良心的一个呼吁》,呼吁基督徒以“公民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的决心,抵抗违背神圣原则的国家法律和行政命令。宣言开头指出:“基督徒秉承两千年的传统,宣讲上帝的话语,在社会中寻求正义,抗拒暴政,关爱贫穷人、受压迫的人和苦难中的人。……我们作为东正教的、天主教的、和福音派的基督徒,从2009年9月28日开始在纽约聚集一起,共同起草并签署这份宣言。”签名人包括美国东正教总教长,15位罗马天主教主教,基督教福音派全国联盟主席,数位基督教机构的负责人,多位基督教教派的负责人,几所著名神学院的院长,以及几位大学教授。宣言申明,签署者并不是代表各自的组织机构,而是代表一群基督徒个人,来自社会各界,并且向社会各界和当今的美国政府和国会宣告,基督徒必将不妥协地捍卫人的生命的神圣,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的尊严,以及良心和宗教自由的权利,因为这是基于基督教信仰的几个根本性的原则问题。 美国的主流媒体一向喜欢对于宗教团体的言行做当下时政的解读,这次也纷纷猜测《曼哈顿宣言》主要是针对美国国会正在激烈辩论的医疗保障改革方案。不过,《曼哈顿宣言》从酝酿到起草再到公布,其实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上个星期五(即20日),他们在国家新闻俱乐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从中可以看出,虽然这个宣言确实具有对于当下激辩的医改方案的关切,但这群基督徒领袖更忧心的是近年来美国及各州一系列的法案、法例、法规,正在朝着背离《圣经》神圣原则的方向发展,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种严重地步,不得不呼吁基督徒的良心,并且宣示基督徒为了捍卫根本原则问题而甘愿做出种种牺牲的坚定信念。宣言指出,过去几年来同性恋运动到处要求把同性恋关系在法律上定义为婚姻,而任何组织或个人只要对此提出批评,便会受到很多的攻击,甚至法律的惩罚。目前正在讨论的医改方案,也有可能强迫教会医院及教会的社会服务机构接受同性恋、堕胎、安乐死等违背信仰和良心的事情。他们觉得,如果这个时候基督徒还不站出来公开发出反对的声音,他们的良心自由和宗教自由也有可能逐渐失去。签名者宣告,无论是文化的势力还是政治的权势,都不会吓倒他们,不会令他们保持沉默或屈服。他们将不服从任何这样的法律和法规,必要时不惜辞职或坐牢。 《曼哈顿宣言》可以说是半个世纪前马丁·路德·金牧师所发起的非暴力抵抗运动在当代社会的一个回响。在美国南北战争取消了奴隶制度以后,黑人仍然遭受着各种各样的歧视,包括在公共场所划定白人和黑人相互隔离的区域。上个世纪50年代,从抵制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公司的种族隔离制度为肇始,基督教浸信会牧师马丁·路德·金领导黑人民众,举起了“非暴力抵抗”的旗帜,号召备受歧视的民众,“我们要抵抗,因为自由从来不靠恩赐获得。有权有势的欺压者从不会自动把自由奉献给受压者。”但是,“仇恨产生仇恨,暴力产生暴力……我们要用爱的力量,去对付恨的势力。我们的目标,绝不是击败或羞辱白人,正相反,我们要赢得他们的友谊和理解。” 当金博士的家被白人种族主义者炸毁以后,金博士对闻讯赶来的手持武器、群情激动的支持者发表演说:“冤冤相报的暴力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要以和平对待暴力,记住基督耶稣说过: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无论那些白人对我们怎样,我们要爱他们,如同兄弟。耶稣不是说过‘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逼迫你们的人祷告’吗?我们要以恩报怨,以爱报恨。”正是这样一个公民不服从运动,用非暴力的方式抵抗那些没有正义可言的法律法规,经过多年的不屈不挠的抗争,其中包括众多的黑人和白人抵抗者失去工作和抓入监狱,最终促成了美国国会在上个世纪60年代通过民权法案,从而赢得了种族隔离制度的根本废除。在美国国家新闻俱乐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为《曼哈顿宣言》起草人之一的普林斯顿大学法学教授罗伯特·乔治说道:“金博士明确强调非暴力,我们也将坚持非暴力。” 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基督教领袖一致呼吁基督徒都来签署这份宣言(宣言内容可请见http://manhattandeclaration.org/)。这个呼吁究竟会得到多少回应,能否影响美国政治和法律的走向,以及有多少基督徒真的会加入到“公民不合作”行列当中,值得人们拭目以待。
2009年11月23日 16:34学习时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关于当代中国政教关系 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 王作安 宗教关系是我国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不容忽视的重大关系,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需要处理好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我国大多数人不信仰宗教,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人信仰宗教,需要处理好信教者与不信教者之间的关系;我国正处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宗教出现增长势头,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有所扩大,需要处理好宗教与社会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张无神论,特别需要处理好政教关系。在以上涉及宗教的诸多关系中,政教关系无疑最重要,也最为关键。正确处理宗教关系,必须处理好政教关系。…
Verna Yu Nov 23, 2009 Shanghai police detained six…
2009-11-03 http://www.shwchurch1.com/images/email.jpg http://www.shwchurch1.com/images/print.gif http://www.shwchurch1.com/images/dgb.jpg 一、为守望教会的聚会和建堂的祷告(点击下载) 1.既然神定意要他的守望教会进入到旷野之中,我们盼望神在这一段时间特别保守教会的聚会,“白日用云柱,夜间用火柱”。求神让他的百姓能够有力量面对北京冬天零下十几度的天气。我们盼望神能够保守教会每一位他的儿女能够与教会同行,不发怨言,生命与教会一同得到历练。我们相信,尽管我们不配,但神定意要让我们所经历的这一切都是为了造就和使用他的教会; 2.求神让我们时常警醒,不致中了撒但的诡计。这诡计之一就是要让教会在户外的临时聚会被渲染上一层“政治”的色彩。教会在户外聚会是不得已的。在一时没有聚会场所,分散聚会又违背神对守望教会的带领,按圣经的教导我们又不可停止主日崇拜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谦卑地求神保守我们暂时在户外的崇拜。我们不是为了抗议而走到户外的。这是我们在神的面前所存的良心。我们求神给我们智慧,让我们的聚会不致因为某种“政治”理由而受到影响; 3.我们盼望教会在户外的聚会是临时的。我们恳求神怜悯他的守望教会,让教会能够早日进入他应许要赐的迦南美地。求神继续带领教会的建堂进程,帮助我们能够早日进入新堂。由于目前北京楼市的高价格,我们还需要一千万的资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继续地仰望神的供应,并恳求神在这个时期保守弟兄姊妹的奉献。我们相信神要将他的教会带到更美的地方,为此,求神让我们大家一同仰望等候,心存耐心与感恩。 二、为在上执政掌权者的祷告…
卷首语“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 歌罗西书 3:16a 从改革开放到如今的30年中,中国基督徒和教会经历了圣灵的奇妙工作,快速成长。我们看到从农村教会蓬勃发展到大量知识分子归主,城市教会兴起;到了目前城市家庭教会寻求合法化、公开化,走向主流社会的运动。许多人认为未来的15到30年是基督信仰参与中国文化重建,建立新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伦理的关键时刻,是“各种宗教信仰逐鹿中原的时刻,之后,宗教的人口比例就会定型”。最近在一个会议中,看到一个韩国基督徒人数逐年统计图表,经过韩战结束之后40多年间的惊人成长后,韩国的宗教人口比例就逐渐形成定型 ,基督徒保持约占30%的比率,直到如今。虽然中 、韩国情不同,教会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不同,不可以把韩国的模式直接引用到中国。但是,自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是同样的一个史无前例的快速变迁、巨大转型的时刻,不仅是在经济、人口、教育、信息的社会环境架构上,更重要的是在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伦理的文化层面和灵魂深处的重建更新。中国面对类似的挑战,具有同样的机会来得着广大的未得之民。 我们深信也期待中国各地教会合法化、公开化,基督信仰迈入主流社会,生根成长的时刻,必然在神所定的日子快快来到中华大地。教会要预备好迎接大丰收的来临,尤其80后的群体;由于都市化的脚步加速,城市教会更是责无旁贷。估计中国目前至少已有8千万信徒,以一位牧者带400位信徒来算,就需要20万工人。现在工人十分缺乏,有人叹说,即使把全球总数2万位华人传道人移到中国,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满足不到1/10的需要,更无法想象将来2、3亿的信徒(15%到20%中国人口)的牧养需要。毋庸置疑的,装备大量的工人来牧养和造就信徒是当前的迫切要务。传统的神学院教学方式和差派老师到当地密集式的培训远远达不到量的需求。网络教学似乎是唯一可行的方案。然而目前我们自主式的网络教学可以有上千位学生,但是学习品质无法保证;引领式有导师督导学生,但是局限于目前事工的规模,每年的结业学生十分有限。 上周有位长年从事多媒体事工的主内前辈对我们的网络教学提出一个新的‘量’ 和‘质’的挑战:网络神学院的引领式教学应该有计划在未来达到多等级、多班次、学生人数达到每学期一万人上课,并且毕业生的成绩可以被正统的神学院接受。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必需思考多年计划,不仅需要改进我们的招生、注册、学习管理系统、辅助教学工具、服务器和网站等等;课程和教材设计的升级、与神学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储备一两百位有使命的网络导师更是决定性的因素。求神赐给我们智慧、技术、伙伴和资源来回应这个时代庞大的工人培训需要,不断更新升级网络神学教育和教会领袖培训,求神使用,装备主的工人去收他的庄稼和牧养他的羊群。热烈期待中国福音化的来临!
转自普世社科网 徐慧 彭时容 高校教师信教的主要原因是爱和归属需要的缺失和传统信仰的断裂带来的信仰真空的出现。高校教师信教问题虽不是普遍现象,但是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和态度: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放任自流。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尊重为先,引导为主。高校教育机构应该创造有利于高校教师成长的人文环境,增强高校教师的归属感;高校教师也应该不断加强自我教育和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 高校教师;基督教;信仰 宗教是人类最早的文化形态之一,它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现存的三大宗教之一,在西方文化的兴起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学界对于基督教的研究工作不够,以至于长期以来给人们所造成的印象是,似乎基督教在我国已经“寿终正寝”了。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我们选取了江西省某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进行研究,以期探讨高校教师选择基督教信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背后折射出什么样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高校教师中基督教信徒的基本情况 我们通过对某高校一个家庭教会中6位高校教师基督教信徒的电话访谈和其它4位高校教师基督教信徒的个别深度访谈,所了解的基本情况是: 10人中男性3人,占30%…
By CARA ANNA, Associated Press Writer Sun Nov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