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基督教教育”

Dr. Perrin:基督教古典教育(CCE)的十大教学原则

Dr. Perrin(美) 神圣之路 今天 “如果我们不警醒的话,我们身上‘系统默认’的教学模式将不是古典式的,而是进步主义式的——一种儿童中心的所谓寓教于乐的作秀表演或者干巴巴的讲课、了无生趣的练习卷、不得要领的自习作业、降低难度的多项选择题。我们寻求并且期盼 … Read More

多萝西·塞耶斯|失落的学艺

译者的话:赛耶丝生于牧师之家,自幼接受良好古典训练,精通数门语言,文风典雅、隽永。赛耶丝的该篇文章,堪称一份带着解说的“基督教古典教育教育大纲”,是刺激美国基督教古典教育运动的发生并奠定其基本理论方向的文章,值得仔细品读、分析。 「资格」 我的教学经验 … Read More

王楠:自由的困境

一 能动的白板:人的心智的基本结构 洛克的教育学说的出发点,是他所理解的人初始所处的基本状态: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有如一块白板(tabula rasa): 在我看来这无损于上帝的善:他并未给予我们的心智那些有关他自己的观念,就像他将我们送到这个世上,只给我们赤 … Read More

施一公: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學人Scholar 2023-04-21 10:01 发表于四川 作者简介:施一公,1967年出生于河南郑州,生物学家,西湖大学首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1989年获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 Read More

肖雪慧:大学之魂

   无论风云变幻、世事无常,人们始终对大学抱有比别的许多事物更为特殊的关注。大学的形象关乎人们对大学这一事物的认同,也关乎大学的自我身份认同。大学应该呈现什么形象?还是让我们从世界上的伟大学府那里寻求答案吧。    (一)   历史悠久的巴黎大学,称 … Read More

高等研究院专题:李威:高等研究院的现代价值与“中国化”研究

《教育探索》2016年9月刊 “大学”(university)一词源自拉丁语UNIVER⁃SITAS,本意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者共同体”。然而自20世纪初开始,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学术资本主义的流行,大学与社会、市场、政府的关系开始紧密起来,并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在这种世俗 … Read More

罗志田:自由讲学:新文化运动后期书院的发现

   摘要:在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胡适、吴宓等文化立场不同的趋新学人,不约而同地“发现”了过去书院制的优点——自由讲学。他们都看到废科举以后的新教育出现了根本性问题,而书院这一“传统”体制中,却蕴含着走向现代的可能性。清季废书院的同时也剥蚀了民 … Read More

陈志武:教育的精髓在于思辨和表达

   一、多数中国学生不善表达   我不是研究教育的专家,但是,这些年看到国内的教育,特别是我自己从小在中国受教育,然后又去了美国,自然有许多观察和体会。   到目前为止,我这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学校。1968年在湖南茶陵县开始上小学,1979年读完高中在长沙上 … Read More

王楠:自由的困境

一 能动的白板:人的心智的基本结构 洛克的教育学说的出发点,是他所理解的人初始所处的基本状态: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有如一块白板(tabula rasa): 在我看来这无损于上帝的善:他并未给予我们的心智那些有关他自己的观念,就像他将我们送到这个世上,只给我们赤裸裸的身体,而并没给任何天赋的工艺或技能。(ECHU,1.4.16) 洛克认为,人(man)由心智和身体两部分共同构成。 但与唯物主义者霍布斯不同,在他看来,人具有的主观性是第一位的,因此,人以高度观念论的方式来面对外部世界。我们所知觉到的一切,都是自己心智中的观念(idea)而不是事物自身。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的心智,有如“一张白纸、一块石蜡、一间空屋”。(STCE,217;ECHU,2.12.17)但心智这间暗室,能够借助感觉(sense)这扇窗户,与外界相沟通,以可见的相似像(visible resemblances)的方式,来把握外在于它的世界的一切事物,这些像就是各种各样的简单和复杂的观念。(ECHU,2.12.17)洛克否认人的心智中存在着某些先天的内在观念(innate idea),白板上的一切,都来自对外界对象的某种摹写和相应观念的加工。孩子所感觉到、认识到的一切,根本都是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的。 但是,作为白板的心智还有另外的特点。它并不是惰性、被动的物质(passive…

施一公: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學人Scholar 2023-04-21 10:01 发表于四川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eubxL7oCzODFRib6s0we8uqdHkic50K749kFa5syvaLhn3KF1pWEHKiaKSh3wTX4skiaI1L4ll6M1iaCD6d44Krv2fA/64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作者简介:施一公,1967年出生于河南郑州,生物学家,西湖大学首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1989年获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1998—2008年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讲席教授等职,2008—2018年全职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教,曾任副校长。 钱学森曾感慨道:“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多年来,钱学森之问牵动着方方面面的思考。在此,我想用这篇心得作为对钱学森之问的回复。 我对应试教育的理解 在阐述个人观点之前,我首先谈谈对“应试教育”的理解。应试教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科举制度就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现在为了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大多数中学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从初中开始要求学生“刷题”,尤其是数理化,分门别类、总结题型,甚至有些学生会选择高强度地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知其然而无暇求其所以然,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现象。一些高校的本科教学、研究生录取依旧遵循应试教育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