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灵修生活”

灵修中的默想(劳威廉)

灵修中的默想 劳威廉 我们明白想象力对内心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并且能有力地感动我们。那么,在您灵修开始时,您可以想象某些场景,并用这些想象温暖内心,使您具有一种与灵修相符的敬虔性情,好让自己在美好的心态中向上帝献上祷告,这对您必定大有益处。 因此,在唱诗赞美上帝并且以上帝为乐之前,应当好好地运用您的想象力。 要安静自己,想象您看见天开了,众多天使在上帝的宝座前献上荣耀的大合唱。想象您听见天使的声音所组成的交响乐,日夜不停地赞美那昔在、今在、永在的上帝所发出的荣耀。 用这样的经文帮助您思想天上的事: “此后,我观看,见有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是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树枝,大声喊着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上帝,也归与羔羊。’” “众天使都站在宝座和众长老并四活物的周围,在宝座前面伏于地敬拜上帝,说:‘阿们!颂赞、荣耀、智慧、感谢、尊贵、权柄、大力都归与我们的上帝,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启7:9-12) 思想这样的场景,直到您乘上想象的翅膀飞到诸天之上,直到您乘云驾雾来到天使中间,直到您渴望加入他们的永恒合唱之中。…

世界成人与上帝信仰:朋霍费尔《狱中诗》一解

《狱中诗》与《狱中书简》可为姊妹篇,均出于朋霍费尔被纳粹囚禁之时。生命随时可戛然而失的非常处境,在朋霍费尔心中激起了猛烈的思想风暴,刮起了将其知情意及信仰都尽卷其中的精神旋风,而信仰则是其精神旋风的漩涡,思想风暴的风暴眼。 在他看来,基督徒已临到了这样的时候:世界已经成人,上帝在世上已然不再。若说其仍在,则是种不在之在。当此处境,要怎样信仰才蒙基督喜悦呢?这就是朋氏眼中基督教1900余年空前未遇之大变局,是其狱中思想风暴及其结果的狱中书简和诗歌的成因。 若可说诗乃人生命激情最强烈、精粹的表现,那么,《狱中书简》则可看作朋氏思想风暴的烟尘,《狱中诗》则可看作使那风暴凝聚旋腾的内驱力。这使《狱中书简》可作为解读《狱中诗》的导航。 世界成人与人的生命感觉 《狱中诗》第一首所吟乃生命随时间无法挽回的消失: 我仅仅知道 你走了!一切都成为过去/你可感觉现在我如何握住你?/——紧紧地抓住你/——必须抓到发痛/我如何扯碎你?/使你鲜血泉涌/仅仅为了确定你在我身旁/有血有肉真正的生命/你可感觉我惊人地渴求痛苦?/渴想看到鲜血流动/只有那样一切才不会沉没/消失在过去/……/当你 我过去的生命 如此迅速地消失/我的血肉被火红的钳子撕裂/狂暴的抗拒与愤怒围攻我/我向空中抛出鲁莽、无益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不断地质问/为什么我再也感觉不到你/——生命正在过去,过去的生命/我必须思考,再三思考/直到发现我所失去的。…

主的筵席(司布真)

主的筵席 司布真 “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林前11:26) 只有藉着这两样你才可以表明他的死。饼代表了身体,但只有杯才能代表了血,否则就没有他受苦的标记——没有他受死的记号了。这两样难道不可以混在一起吗?不可以,因为如果血和肉联在一起,这就是活的人了。当血流出——当生命慢慢流出身体之外,身体流尽了血,这就是代表死亡所饮的杯了;这两样分开——使用两种标记——对表明死来说是绝对必要的。你越发思考这点就越发清楚。 记号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物,然而却是最有启发性的。看这两样——饼,它是如何代表了基督的受苦!麦穗被打谷者的连枷击破,然后被撒在地里。然后发芽,成熟,用镰刀收割下来;然后是打谷,然后在磨坊里被磨成面粉,接着在炉里被烘烤。可以这样说,麦子在成为我们所吃的食物前要经受全过程的受苦。同样我们的救主在成为我们的灵粮,我们灵魂的救赎主之前,也必须经历无法数尽的受苦。那在杯里的,要被压酒池里的人用脚踩踏,它的果汁要被挤出。基督要在耶和华怒气的酒榨里受挤压,然后才能成为神人共喜悦的酒。两个标记都代表了受苦,每一种是分别代表,但联在一起它们带出死亡的意思——“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 但还不止这些,我们表明神差派基督来,我们表明他的人性是真实的,我们表明他的受苦和死亡;但接着我们要表明我们一同参与其中,因为经上不是说——“你们每逢看着这饼”或者“看这杯”。而是“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 若非我们凭信心接受他,基督就不会拯救我们。饼摆在桌子上不动并不能饱人饥肠,如果不喝杯中倒出来的就不能解渴。同样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宝血一定要凭我们的信心去领受。要灵魂得救我们一定要相信他。吃是何等简单的动作! 除非一个人死了,否则他不需要人去教他怎样吃东西。这是很自然的动作,十分简单——他把食物放在嘴里,就是如此。 这是救主,我接受他——就是这样。我认为吃东西这个动作比简简单单信靠耶稣还要复杂,这是很简单的事情。…

朋霍费尔谈默想

朋霍费尔在狱中时,才三十多岁,如果不入狱,本可有难以想象的大好前途。但是,他主动选择了回国的牢狱生活,并且很显然,牢狱没有阻挡他与神的美好关系,反而令他的生命更丰盛和自由。朋霍费尔之所以能如此,和他的默想习惯绝不可分。 朋霍费尔谈默想 作者:朋霍费尔 本文背景 一九三四年,认信教会于巴门会议中成立。来自德国各地区教会的代表,在此表明了退出国家教会的立场。当时国家教会屈从于希特勒的野心。代表们发表著名的巴门宣言,说明他们对福音的认知。 一九三五年,认信教会呼召当时身在伦敦的朋霍费尔回国,负责培训波罗的海芬根瓦附近一所神学院的神学生。本文起源于此,由神学生贝特格记录。贝特格日后为朋霍费尔作传,并集结其作品加以编辑。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二日,贝特格将这些作品一并从芬根瓦寄出,给认信教会牧师传阅。信里也提到一些同事已受纳粹拘禁的消息。 贝特格在传记中告诉我们,朋霍费尔要求神学生每天以半小时安静默想经文,这让他们倍感困难。学生们不知道如何运用这段时间,有人睡着了,有人作白日梦,还有人准备讲章。这些指南的目的,就是要让神学生明白独自默想的重要性,以及了解默想的方法。 ■ 1.我为何默想?…

将堕落的本性钉十字架(马丁路德)

将堕落的本性钉十字架 马丁路德 “凡属耶稣基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加五24) 保罗说所有属基督的人都应将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信徒的肉体还未能完全被除去,因此他们还是容易犯罪。他们对神的敬爱都不够。他们也很容易发怒、嫉妒、没有耐心以及性上面的不道德。可是信徒并不因有这些冲动就付诸行动。因为,正如保罗所说的,他们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勉强压抑自己的恶念、禁食、或是从事某些宗教规条并不能将人的肉体钉在十字架上,唯有靠着圣灵生活才能(加五16)。神对罪的惩罚的警告也能阻止信徒犯罪。用神的话语、信心、祷告作武器,信徒便可以抵挡罪的诱惑。抵挡罪的诱惑便是将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虽然肉体和肉体的邪情私欲事实上还是活着,却无法得逞。因为它们的手脚都被捆绑在十字架上了。 总括来说,信徒只要活在世上一天,便必须将他败坏的肉体钉在十字架上。这表示他们明白自己的欲望,但却不受这些欲望的控制。靠着神所赐的全副军装,以信心、盼望及圣灵的话作武器,信徒便能够与肉体作战。由于这些邪情私欲都已钉在十字架上,信徒便可以顺服在圣灵之下。等到信徒死了,便可以彻底地脱去肉体及其邪情私欲了。当信徒复活时,他们便可以拥有纯洁的本性,而不再有任何邪情私欲了。 (选自《信心日引》,P49,陈柳惠容译,台福传播中心。)

提姆·凯勒:“你的慈爱比生命更好”

摘录自凯勒的一篇讲章,“学习亲近上帝系列”渴想的操练(三),主题经文是诗篇63篇,选录的是对这篇诗第3节的讲解。“因你的慈爱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颂赞你。” 人无论拥有多少财富,以及其他让生活更安全牢靠的方法,都没有什么意义,惟有相信上帝的慈爱才是构成我们所有生活的稳固根基,这基础远胜过其他所有一切支撑。因此,主的百姓,无论遭遇怎样的艰难困苦,怎样的冤屈暴力,怎么绝了活命的指望,饥寒交迫,怎样的危险灾难,都可以欢喜快乐——因为他们极其清楚地意识到,此时上帝是他们的朋友……当我们经历上帝的慈爱时,我们就会张开口感谢赞美。(加尔文) 你的慈爱比生命更好 讲员:提摩太·凯勒 因你的慈爱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颂赞你。(诗63:3) 圣经说:“因你的慈爱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颂赞你。”我们来讨论一下。嘴唇为什么要颂赞呢?大卫并不是说:“我是基督徒,我不得不赞美上帝。”大卫也不像是在说:“我是一个差劲的基督徒,我不会赞美上帝。”大卫正在想:“我要赞美上帝。” 这当中有一个逻辑。他说:“因为我看到一些东西,因为我正在想到一些事情,所以我的嘴唇要赞美上帝。”大卫正在想到什么呢?他说:“因你的慈爱比生命更好。”这是个关键。 在圣经中,有许多希伯来文的词语都指到爱,但最重要的就是在这里出现的一个词,这个词是难以正确地发音的,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即使在古时,在多个世纪以前,译者们也都知道这个词是非常独特的,你不能只把它翻译为“爱”。你需要一个特别的词语。 中文和合本圣经把这个词翻译为“慈爱”。“因你的慈爱比生命更好。”其实更好的翻译是“坚定不移的爱”。因为在希伯来文中,这个词是指“不可动摇、不会改变的爱”,也是“不配得的爱”。这个词的意思是“立誓为证的爱”。…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加尔文)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 加尔文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这解释了我们这些向律法死了的人,以怎样的方式向上帝活着。我们与基督的死联合,从中得到了隐秘的能力,就像嫩枝从根汲取营养一样。而且,“又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西2:14)。 我们与基督同钉十字架,脱离了律法的一切咒诅和罪咎。他努力批驳那种认为这拯救使基督的十字架无效的观点。我们要记得,我们只有与基督成为一体,才能得救脱离律法的轭,就像嫩枝从根汲取汁液一样,只能藉着成为一体才能做到。 现在活着的。对于人的感觉而言,“死”这个词总是令人不愉快的。他已经说过我们“与基督同钉十字架”,所以又加上“这使我们活着”。 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这解释了他所说的“向上帝活着”的含义。他不是靠自己的生命活着,而是靠来自基督的隐秘能力活着,因此可以说基督在他里面活着并成长;正如灵魂使身体有生命力,基督把生命赋予了他的肢体。信徒不是自己活着,乃是在基督里面活着,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观点;这只有借着与基督保持真正的、实际的相交才能做到。基督以两种方式在我们里面活着。一种是基督借着圣灵治理我们,指引我们的一切行动;另一种是基督使我们在他的公义上有份。因此,虽然我们靠着自己什么都不能做,在上帝眼中却是蒙悦纳的。第一种方式与重生有关,第二种方式与靠着白白的恩典称义有关。这段经文可以理解为第二种意义,但人们认为把两种意义都应用于这段经文更好,我很愿意采纳这种观点。 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这里几乎每个句子都有很多种解释。有的人认为“肉身”这个词指的是我们罪恶性情的败坏;但其实保罗只是指肉体的生命,所提出的异议是针对这个含义的。“你有肉体的生命,但当这个败坏的身体发挥它的功用,即借着吃喝来支持它时,这不是基督的属天的生命。所以,如果你公开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却宣称你的生命不是属于自己的,那是不合理的、自相矛盾的话。” 保罗回答说:属天的生命在于信心。这表明属天的生命是向人的感官隐藏起来的一个秘密。我们借着信心得到的生命不是身体上的眼睛可以看到的,而是人里面的良心借着圣灵的大能认识到的;所以肉体的生命不会妨碍我们借着信心享受属天的生命。 “他又叫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弗2:6)。“这样,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上帝家里的人了”(弗2:19)。“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腓3:20)。保罗的作品中充满了类似的宣告,即当我们生活在地上的时候,同时也生活在天上;不仅因为我们的元首在那里,而且因为借着与基督联合,我们享受着与基督同住的生活(约14:23)。…

祈求神赐下怜悯(马丁路德)

祈求神赐下怜悯 马丁路德 “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诗五一1) 我们往往很自然地这么想:“我要是看到神,一定会非常害怕,所以我不能向天上的神求帮助。我知道我是个罪人,而神是痛恨罪的。我怎么能够祷告呢?”如果这么想,我们的心里就起了激烈的争战。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罪人,我们也许会想我应该暂时不要祷告,直到我们改好了、比较有资格祷告时再祷告。或者我们就会转向他人,希望他们能向我们证实说我们已经做了够多的好事,也够资格了,于是我们才这样祷告:“神啊,我已经作得不错了,现在,求你怜悯我吧。”然而,我们是在罪中出生的。如果我们必须等到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很纯洁而且不会再犯罪了,才开始祷告,那么我们就永远不可能祷告了。 我们应该把这些不合神心意的思想抛开。即使我们被自己的罪包围时——甚至是快要被自己的罪溺死时——我们都应该对神发出呼求,就如同大卫在诗篇里对神发出的呼求一般。如此,就不需要延迟我们的祷告了。如果祷告的人已经是十分纯洁,一点罪也没有,那么“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这样的祷告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从自己的经验学习到,祷告经常是一件很不容易作的事。我自觉并不是一个很会祷告的人。事实上,我得承认我常常不带感情地说:“神啊,求你怜悯我。”我所以如此祷告,因我自觉不配,但是,到了后来,圣灵终究让我相信:“不管你对自己的感觉如何,你一定要祷告!”神要你祷告,祂也喜欢听到你的祷告——不是因为你有资格,而是因为祂有怜悯。 (选自《信心日引》,P92,陈柳惠容译,台福传播中心。)

爱人如己(加尔文)

爱人如己 加尔文 因为全部律法都包含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加5:14) 这节经文对比了保罗的劝勉和假使徒的教义,虽然这个对比不是明明白白地说出来的,但显然可以揣摩到。在他们单单坚持要守礼仪律时,保罗看了一眼基督徒的真正职责和操练。现在他建议他们要有爱心,目的是告诉加拉太人,爱构成了基督徒之完美的主要部分。但我们必须探究一下,为什么全部律法都包含在爱里面了。律法是由两块法版组成的,第一块法版教导了我们如何敬拜上帝以及敬虔的本分,第二块法版教导了我们关于爱人如己的指示;因为认为一部分等同于整体,是荒谬可笑的。有些人为了避免这个难题,提醒我们说,第一块法版只包含了尽心尽意爱上帝这个内容。但保罗明确地提到了对邻舍的爱,所以必须寻找更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我承认,对上帝的敬虔比对弟兄的爱级别更高;所以在上帝眼中,遵守第一块法版上的诫命比遵守第二块法版上的诫命更有价值。但因为上帝自身是不可见的,所以敬虔是一件向人的眼目隐藏起来的事;虽然设立礼仪律的目的是把敬虔显明出来,但这些礼仪并不是敬虔存在的确凿证据。经常见到的现象是,假冒为善之人最有热心,定期守各种礼仪。所以上帝选择了通过我们对弟兄的爱来试验我们对他自己的爱;他吩咐我们要培养对弟兄的爱。所以,不仅在这里,而且在《罗马书》中(罗8:8;13:10),都说“爱就完全了律法”;并不是因为爱非常卓越,而是因为爱证明了对上帝的敬拜是真实的。我已经说过,上帝是不可见的,但他借着弟兄们向我们展现了他自己,借着他们要求我们做应当对上帝自己做的事。对人的爱,源自对上帝的敬畏和爱;所以,如果用借喻的手法,以部分代替整体,结果包含了原因,我们不必感到奇怪;因为结果是原因的可见标记。但如果有人试图把我们对上帝的爱和对人的爱分开,那是错误的。 (选自《保罗书信注释》,P444,赵中辉、陈凤等译,宗教文化出版社)

温伟耀:追求属灵的得与失——评基督教灵修学四大传统的优点与危机

前言 引 言 ——评基督教灵修学四大传统的优点与危机 温伟耀博士著 引言 【本书是温伟耀博士《神的形象》录音带的文字本让不懂粤语的弟兄姊妹也能分享不同灵修传统的信息。】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均会深入探讨基督教的灵修传统。 二千年来基督教的灵修传统可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罗马天主教、基督教或称更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