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公共神学”

“少林寺现象”及其引发的宗教社会学问题

“少林寺现象”及其引发的宗教社会学问题——传统佛教的认同方式与神圣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 [ ] — 李向平 一位美国朋友曾对我说,中国人有两个东西最具魅力。一是使人津津乐道的“关系”;一是神秘而使人敬畏的“功夫”。如今,“天下功夫出少林”之少林寺,成立少林武僧团、海内外公演少林功夫、公布武林秘籍、创立少林公司、注册少林商标,引起社会巨大反响。   少林寺作为皇家寺院和祖庭圣地,自古就以正信正气、为国为民作为入世道德和人格理想。“禅武合一”是少林功夫主流思想,并成为僧人修习少林功夫的目标和理想境界。禅心运武,透彻人生,无碍无畏而大智大勇。历经明末清初,少林功夫臻至颠峰,其与禅、医并称,世人誉之“少林三绝”。它们的神秘,建构了世人的敬畏和崇拜。时近二十多年以来,“少林热”逐渐风靡全球,历久不衰。但是,少林寺如何面对历史承传和遗留问题、如何为少林寺和少林佛教、少林文化定位,回应市场化、全球化的挑战……,一直存在着难以平息的争论。其名气越大,批评亦越多。少林寺还像佛教寺庙吗?  …

唐君毅:宗教意識與道德意識之衝突

唐君毅:宗教意識與道德意識之衝突   至宗教意識與道德意識衝突﹐則在宗教意識恒原於感自己之無力解脫其苦罪﹐故皈依崇拜神以求神之助我解脫苦罪。然當吾人感自己無力解脫其苦罪﹐而皈依崇拜神時﹐吾人恒有一對自己之意志自由之否定。因而在宗教意識中﹐人恒易趨向於宿命論之相信。在中世紀基督教中﹐尤多否定意志自由﹐以人之得救與否﹐純賴上帝賜恩之思想。此種意志自由之否定﹐對宗教意識之所以為必需者﹐乃因吾人否定自己之意志自己以後﹐吾人同時亦否定吾人之欲望的我滿足其欲望之自由。    故當吾人由宿命論思想之開示﹐而知吾之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之時﹐吾人奔逐嗜欲之念﹐即趨於止息。而當吾人知吾人之得救與否﹐繫於上帝之賜恩時﹐則吾人對得救本身亦無欲望。則吾人之否定意志自己﹐正所以使超越望之我易於呈現﹐亦即所以使神更易降臨於我者。至於在其他種之宗教意識﹐如苦行者及佛教徒之宗教意識中﹐雖不必包含意志自由之否定﹔然亦不必包含意志自由之肯定。蓋在宗教意識中﹐吾人乃念念迫切於自欲望的我解脫。而吾人之念念迫切於求解脫﹐亦即念念覺被束縛而不自由者。由是而吾人求解脫努力﹐雖以自由為目標﹐吾人從事解脫之活動中﹐亦表現一意識自由﹔然因吾人之念念在求自欲望的我解脫﹐念念覺有束縛在前﹔則吾人可不自覺我已有真正之意志自由﹐而成立一意志必能自由之信念。然在自覺之道德生活中﹐則吾人乃自覺的以自己之肯定支配自己。惟因自覺自信自己之能主宰支配自己﹐乃能自覺的求生活之道德化。故意志自己之肯定為必需者。如在經驗的我中不能肯定有此意志自由﹐亦須在超越的我中肯定有此前意志之自由。而充宗教意識之極﹐則不須自覺肯定此意志自由亦可否定意志自由。由是而宗教意識之極端發展﹐又可以有意志自由之信念之道德意識﹐為罪惡之意識﹐為魔鬼所欺騙之意識。由是而宗教意識復與道德意識相衝突。   復次﹐極端發展之宗教意識﹐雖可鄙棄其他之道德文化活動﹐然在實際上宗教活動又不能孤行﹐而必需聯繫於學術及其他文化活動。如一宗教之形成﹐必須人有若干關于此宗教真理之哲學的了解﹐宗教頌讚宗教音樂之對象的陶冶﹐宗教戒律之道德的實踐﹐而一宗教之組織亦皆有其財政及一般行政等。唯因宗教意識之目標為超越者﹐古其聯繫於文化活動﹐皆唯是以此種種文化活動及其所凝結成之教條儀式法制等﹐為達宗教目標之工具。而此教條儀式等為信徒所習信習行之後﹐則恆機械化。然嚮往于超越目標之宗教意識﹐又最難回頭對此等等﹐重加批判抉擇。于是對凡與其宗教之習慣傳統不合之其他形態之文化活動等﹐皆易視之為毫無價值。因而憑藉不同文化背景﹐而以不同形態之文化活動為工具之宗教與宗族之間﹐恆有極強烈之互相排斥性。    不同宗族之寬容為最難之事。宗教上之寬容﹐初恆賴于對不同宗教之教義儀式禁戒及藝術文學之虛心的了解。而此虛心的了解之興趣﹐在吾人已有固定之宗教信仰時﹐初又恆須由了解不同形態文學活動等本身﹐所表現之道德價值以引起。因而吾人若不能自覺的肯定人之文化活動本質皆具備道德價值﹐而只視之為達宗教目標之工具﹐則人勢將不免以不同宗教所聯繫之文化活動﹐乃不能引導吾人達正信而毫無價值者。由是而浸至視其他宗教徒之宗教意識文化意識﹐皆為被魔鬼所主宰之意識﹐其人亦皆為魔鬼而應加以殺戮者﹐由此可促成宗教上之戰爭。在此戰爭中﹐人因皆自覺是為其所信之神等而與魔鬼戰﹐則其慘烈殘暴可甚于其他戰爭﹐此即宗教之不寬容﹐既使一切宗教相衝突﹐而使任何對立宗教﹐皆不能必然保其自身之存在﹐而在存在與不存在間戰慄﹐亦使各宗教所聯繫之各民族文化在宗教戰爭中戰慄于存在與不存在之間者。此事之本身﹐則代表宗教本身與人類文化本身最大之衝突。 唐君毅 《人類宗教意識之本性及其諸形態》摘錄

基甸勇士装备中心建立厦门家庭教会培训网路

全威 2007年 08月 06日 黄思义牧师与杨心菲传道的合影。(图:黄思义牧师提供) 上月中旬,基甸勇士装备中心总干事黄思义牧师首次到访厦门并在当地两间家庭教会主领培训和布道的工作。黄牧师表示,曾有很多亲自到过中国的海外传道人见证内地的弟兄姊妹是何等的渴慕,过去他只是多有耳闻,但现在却是眼见为实。 “这群可爱的弟兄姊妹非常爱主,而且有很火热的事奉心志,他们对真理的需求更是让我感动。”黄牧师激动地说。 此次厦门之行,黄牧师举行了五场密集聚会,每次均人满为患,当时的场面让黄牧师永生难忘。他形容说,“来接受培训的弟兄姊妹把偌大的礼拜堂挤得水泄不通,连过道的地方都坐满了人;而且他们听道极其专心,结束后都把我围住不住的问问题,他们对主的话语真是如饥似渴。” 他感叹:“这是我一生第一次见到对真理如此渴慕、追求的信徒。”…

不顾警告一意孤行去阿富汗 韩国人质激起国内民愤

不顾警告一意孤行去阿富汗 韩国人质激起国内民愤 (首尔综合电)韩国民众在人质危机结束后,原本的担忧转变成了愤怒。不少人指责人质不顾政府的警告,一意孤行地前往阿富汗。   他们也批评,前人质的行为迫使政府必须同回教民兵组织直接交涉,损害了韩国的国际信誉。   网民在网上批评说,这些前人质由于不顾警告,使政府必须付出昂贵的代价,迫使政府违反了不同恐怖分子谈判的国际原则,直接同塔利班交涉。   韩国官员已经暗示,政府可能要求这些前人质赔偿政府为换取他们获释所付出的费用。这笔费用包括机票及医药费。韩国政府这个前所未有的举动,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人质起事件所引起的民愤。   获释的人质及他们所属的教会都作出了公开道歉。    55岁的俞升植(音译)在韩国电视台星期五播放的访问中说:“我一直担心我们制造了那么大麻烦,所以无法入睡。”…

台海问题正在决定中国的前途

 (2007-09-14)   台海两岸分治以来的主要争执,粗略地讲有三个焦点。最早是国共两党争夺全中国执政权的斗争,其后是两岸政治制度孰优孰劣之争,现在是分裂与反分裂之争,尽管制度之争还在持续。   从终止戡乱时期到民主化进程开启之初,台湾在政治制度、经济实力、社会进步以及生活方式上,较大陆都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台湾首开民主选举之先河,引发了大陆人民的诸多遐想,更对北京的执政者构成了道义和政治的压力。也就在此时,人们开始津津乐道于“台湾经验”对整个中国的示范作用。   但是,最近六年以来,台湾政治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现象,使台湾模式的光环骤然黯淡。大陆人民对台湾的民主政治依然关注,但已逐渐失去了好感和尊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台湾的民主政治暴露出破坏性的内耗功能,从政者本身更没有表现出令人为之敬佩的素质;二是台湾的民主政治一直停滞在“程序民主”阶段,强势的利益集团能够不受约束地假借民主之名和手段,去追求自私自利的政治目标,包括“台独”。 军事科技的提升呈现出加速度   在民主政治的掩护下推动“台独”,不仅使大陆人民对台湾的民主进程失去了认同的基础,对原本独具魅力的某些政治人物感到失望,更使他们对台湾政治试验工程的积极价值产生了怀疑。尽管如此,台湾对大陆的影响并没有消失,反而还在继续牵动着大陆的反应模式。简单地说,台湾政局的演变,直接影响着北京方面的全局战略思维,间接左右着中国政治和社会的演变方向。毫不夸张地说,台海问题是决定中国现状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受制于台海问题,这一点可以从无数事实中清楚看出,其中主要者有二,一是军事,二是政治。   在军事上,“台独意味着战争”,这是北京方面所划的最低底线。台海地区今天没有发生战争,将来也不一定真会发生,但只要“台独”目标没有放弃,追求“台独”的动作还在持续,那就意味着战争警报一直在作响,大陆必须做战争的准备。   为战争做准备,不只意味着大笔军费的投入,更意味着军事科技的跨跃式提升。二战之前以及之后的历史都已经充分证明,在准备战争的过程中,军事科技都会呈现出加速度的发展趋势。有些军用技术在战争中派上用场,但几乎所有技术都最终转为民用,甚至促使全球经济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中包括核能技术、太空科技和卫星通讯,等等。…

长老会批判民进党

长老会批判民进党  (2007-08-09)   台湾长老教会在发表“人权宣言”30周年的时刻,由总干事张德谦牧师发表专文,对民进党执政绩效不彰大表不满。张德谦说:“民进党执政也有贪腐问题、买票文化,民进党立委倾向财团,拼经济却缺乏社会公义,甚至漠视环境污染的问题,尤其生命教育不够,自杀率又高,这都是必须走出的旧酱缸文化。”   30年前,在国民党执政的白色恐怖时代,台湾长老教会率先发布“人权宣言”,对国民党大加批判,成为社会的道德良心;30年以后,国民党已交出政权七年多,民进党却陷入了黑金政治的历史循环;政党已经轮替,黑金却没有轮替;政党轮替只是换了一个执政的头颅,旧有的躯体依旧,台湾长老教会也重新诠释了“新与独立”的意义. 陷入权力的迷宫   “新是政府组织官僚体系的革新,去除贪婪腐败的黑金官场,重建廉洁、爱心的公仆文化;独立是自信、坚持上帝所赐给台湾人民的人权与自决,以负责任的态度建造国际社会看重并尊重的国家。”除了上述声明,张德谦直率地批判民进党“在心灵、心性、人格的生命深层文化内涵上,仍充满贪婪、争小利。”   陈水扁执政最后一年,引来物价飞涨、人民怨声载道,台湾长老教会基于反对运动“革命情谊”,未曾公开出面批判民进党,如今由总会总干事出面,具有一定的指标意义。教会不能成为政治人物的传声筒,仍然要扮演“旷野呼声”的先知角色。虽然批判力道仍相当含蓄,而且比媒体政论人士慢了大半拍,但长老教会的作为值得肯定。如果民进党人士仍沉沦不悟,不愿面对现实,则教会的力道必然升高,对“新黑金”的民进党政权严加批判。   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马奎斯曾撰《迷宫中的将军》一书,描绘十九世纪中南美洲革命者波利瓦尔获得政权以后,那一代的革命英雄沉迷于权力的滋味,堕入了贪腐的深渊而不可自拔。理想主义者陷入了权力的迷宫,如吸食鸦片般不可自拔,最后只能哀叹:“啊!到底我怎么做才能脱离迷宫!”   目前民进党执政的困境,正是“迷宫中的将军”。即使昔日同为战友的台湾长老教会也看不下去而发出呼吁,教会毕竟要反映人民的心声,不能一味护短。…

基督教摧毁希腊文化编年纪事

基督教摧毁希腊文化编年纪事   不因为基督教愤怒的人,不认识基督教。   —— Joachim Kahl ,德国当代神学家、哲学家   译序:基督教早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尤其是因为其自身的排他性和不宽 容,在罗马帝国确实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但是,其受迫害程度远远不像教会、 尤其是罗马天主教会无限夸大的那样。罗马帝国最讲究的是效率,如果要对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