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近代中韩传播不同境遇的原因与启示 裔昭印 石建国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2期,9000字 韩国是具有较多基督教徒的亚洲国家。据统计,近代韩国基督教徒占韩国人口总数的6%,约每14人中就有1名基督教徒。而在中国,大约每600人中才有1名基督教徒。作为异质文化的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要早于韩国,那么为什么基督教的传播在韩国获得了较大成功,而在中国却遇到了较大的挫折? 民族危机的加深 虽然中韩两国在近代都陷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但两国人民反对的目标却有所不同。信奉基督教的英法等西方列强是中华民族灾难的“肇事者”,直接促使中国陷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因而成为中华民族主要的敌对目标,而当时韩民族的主要敌人却是非基督教的东方国家日本。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强加给中国人的不平等条约,取得了自主传教权,这为基督教的传道业蒙上了殖民主义的政治色彩。受到英,法等国掠夺压迫之苦的中国人民也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侵略者信奉的宗教,反对教会的斗争风起云涌。1860年至1899年间,中国各地人民与基督教会发生了数以千计的冲突,有240多次公开袭击传教士的事件,具有重大影响的教案达30多起。此后,西方在华“基督教运动的副产品”——教会学校也遭到了抵制。由于“教会学校作为西方教会在不平等条约保护下攫取中国文化‘解释权’的机构化体现,对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是一种耻辱”,因此,1924-1927年中国出现了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规模宏大的反教会学校宗教教育的“非基督教运动”。由此可见,以不平等条约为后盾的西方传教士试图使中国基督教化,其目标与中国人民的诉求是不一致的,自然很难使中国民众认同其文化。对此,秦家懿和孔汉思就认为:基督教所犯的最大错误是19世纪以来传教士倚仗西方列强的炮舰外交的保护,试图打开中国传教的大门。这种政治上的妥协使得传教士蒙上“机会主义”甚至“帝国主义”的污名。上述事实也说明,在反抗和谋求摆脱西方控制与压迫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是把反基督教与反帝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因此,与强权政治相结合的基督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遇到强烈抵制,后来遭到巨大失败就有某种必然性。 与此相反,在民族危机压力下寻求精神安慰和解脱的韩国人却把基督教的信仰当作精神寄托和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Posts published in “公共神学”
曼德 也许如何让中国这个大国崛起的话题是唯一一个既让大陆当权者也让平民百姓深感兴趣的话题,无论是何种政见、是否站在当政者的对立面,在大国崛起这个话题上,各方都愿意坐下来倾听对方的意见。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谁不想让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呢?当政者也愿意在这个话题上与一切真诚探讨崛起之道的人士切磋、交流,也许这就是《大国崛起》一片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幕后原因。 《大国崛起》在国内引发的巨大反响是让外国人匪夷所思、大跌眼镜的,因为该片在外国人看起来就是一部中学世界史教材配套音像资料,它几乎没有什么深刻、独到和新颖的地方,更没有政治上的寓意。但是外国人不理解,在当下中国这个铁屋子一样的环境中,这部“中学教材”却如一枚炸弹,炸开了自 1988 年《河殇》以来中央电视台、全国观众乃至思想界、政治界的沉闷僵死和固步自封。 《大国崛起》是在近年来大陆持续“妖魔化”西方的背景下首次让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作品,是近乎附和“现代化就是西化”、“西方中心论”等命题的一部反主流作品,其中对荷兰、英国、美国等国发展较为真实、完全区别于大陆中学大学西方史教材的首次揭露,确实给蒙了眼睛的国人一次震撼。优美奇异的西方风光、多次扑面而来的教堂画面、精彩纷呈的西方文明成果,配上最高水平的现代电视语言,该片确实给闭塞多年的中国人一次振聋发聩的视觉和思想的冲击。 《大国崛起》的最重大意义乃是标志着中国自《河殇》后首次以开放的、学习的眼光来审视西方文明也既蔚蓝色文明,乃是摆脱 1989 年以来民族主义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无端批判西方的落后思维,用一种几乎赞颂、羡慕的口吻解释西方现代化国家先进性的首次公开言说,乃是不用老套官方政治术语而用学术语言在官方平台上言说官方关注的政治话题的先例。…
韩国:儒家面临基督教后的失败 发信站:天益社区( http://bbs.tecn.cn ),版面:宗教理论 本文链接: 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155178 作者: 王均震 一、前言…
“企教分离”还是“企教合一”? 曼德 一直以来,我们都主张工作与信仰的统一、努力缔造圣经根基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也努力在企业中更新职员的生命和信仰,但在是否是“企教合一”的问题上我们存在不少分歧。实际上,我们主张的是“企信合一”,而不是企业与教会完全同一的“企教合一”。正象耶稣所说的“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一样,恺撒实际上也归上帝统管,但恺撒实行的功能不同,所以在恺撒的领域要遵从恺撒的运做规律、行为特征。在企业和教会问题上,我们主张这两种实体功能上的分离,我们不同意的是企业和教会在功能上、标准上甚至形式上的合一。 企信合一就是工作与信仰的统一,就是要求我们在企业中荣耀上帝、效法上帝,将耶稣基督的圣洁、公义、慈爱等等属性体现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在员工的职业精神上体现圣经中要求的勤劳、诚信、爱心、追求卓越等等天职精神,在企业家精神上体现廉洁、诚信、爱心、服侍、承担社会使命和国度使命等等原则,在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上仿效耶稣基督的领导力、把握恩典和律法的关系、尊重契约、根据人性作好制度设计和安排,最终让企业的愿景与使命建立在荣耀神上面,让企业中的所有成员认信自己的职业与牧师的神职一样神圣,也是上帝的呼召和calling。 企信合一要求企业所有成员把自己的完整自我——肉体与灵魂——带入到工作中去,不再满足于维持生存和物质利益的目的,或仅仅成为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职业人士所追求的不再是地位与安全感,而是工作中的意义与目的。我们不想把工作视为仅仅是工具性的行为或义务性的责任,而是实现工作中的内在意义与目的论意图,把工作化为上帝的天职或灵性的召唤。 企信合一绝不放任一些非道德行为的发生(如低劣的产品质量,行贿受贿,虐待工人,毫无诚信、不关心环境),而力图让自己的信仰、伦理原则与工商行为相一致。企业人士不再想在教会生活中是一个人,而在企业生活中成为另一个人。我们要在工作与人生的所有方面都是活出信仰、有道德的人。而正是由于市场道德与伦理的基督原则,使得基督化国家的工商模式一般来说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较少腐败和欺诈。 企信合一反对企信分离。企信分离就是信仰与企业经营的分离。我曾经到一温州人企业,该老板在教会中很属灵、祷告有力、奉献不断、还做了些慈善事业,但是其企业中管理层的年薪久拖不发、产品质量投诉一个月有40多起、车间中硫酸池与工人活动地方长期没有隔离、食堂还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任人唯亲、老板只忙着与某些中央领导人勾勾搭搭。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企信分离,绝对不荣耀神、甚至玷污上帝的名,这是很多温州基督徒企业家需要特别重视的。 企信分离也发生在教会中,很多牧师认为做企业是属世的、不荣耀神,也有些教会从不教导如何在企业中活出信仰、如何在经济活动中传播福音,这样的局面导致很多人把信仰作为了星期天或者教会中的一部分,而没有作成人生的全部、生活的整体。 另一方面,企信合一也反对企教合一。有些基督徒企业,老板就是企业教会的牧师,他身兼企业总经理和该企业牧师的两种功能,这是两种功能,不容易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尤其是在同一个企业中。企业经营和管理有它的特点,而教会的管理和发展也有它的特点。我认识一个主内企业,在他的分公司里,总经理和分公司牧师还是分得非常清,但是在总部,他既管公司经营管理也管企业的教会与员工信仰。这使他感到很累、常常力不从心,而且无论是在经营还是在教会中都遇到了大量问题。…
心理学和宗教——读埃*弗洛姆《精神分析和宗教》 弗洛姆著的《精神分析和宗教》有开创性的意义,他是我第一个读到的从心理学角度看待宗教的学者,无可否认,这本书因为出书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时代的心理学还是相当的粗糙,所以弗洛姆的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宗教信仰还是相当的粗浅,或者存在的一定的偏差,但其所做的开创性和铺垫性工作的功绩不可磨灭,这使得我们可以重新来考虑和认识宗教,也可以认识与宗教相关的心理学问题。 这本书我最认可的一句话是:“任何思想只要牢固的建立在人的性格结构上,便是强有力。思想并不比它的感情母亲更有力量。” 在弗洛姆认为,一般宗教可以分为权威主义宗教和人本主义宗教。权威主义宗教认为,因为人存在的有限和局限,因而感觉人存在的无力感,这样,人们虚构超人的力量——上帝,权威主义宗教就是屈服于这样的超人的力量,然后,弗洛姆认为这样可以造成人们对自己的贬抑和否定,因而贬抑了人存在的价值,而弗洛姆主张人本主义宗教,人本主义宗教主张人存在的优先性,上帝是自己完美形象的象征,主张人们发现自己价值,并且最大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并建立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主体性地位,主张实现自己力量的最大化,改变自己的无力感,并不认为德性是像权威主义那样屈从于超人的力量,而是自己实现自己价值的体现。综述上面观点,弗洛姆极力主张人本主义宗教观,反对权威主义宗教观,在这一点上作者表达自己对完善和改革宗教观念的期待,但也同时显现了作者对宗教神学认识的粗浅和当时心理学发展的粗浅。 一个超越的全知全能的上帝的设定,容易引起此岸的虚无主义,这是从哲学角度理解弗洛姆的观点,同样也暗含着弗洛伊德对宗教伦理学的批评:这就是现代伦理如果以宗教学为出发点和基础,则现代伦理则与信仰上帝共沉浮。此岸的价值不但应该有超越的根基,也应该有此岸的根基,失去超越的根基,这个社会面临灵魂和思想的干涸,失去内在的根基,这个社会将失去这个社会的本色和社会性,这个社会将面临问题,所以,这个社会的根基必须建立在超越和内在双重的基础之上:人们在处理社会人际关系中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发现一个和谐社会对人们的价值重建和价值发现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在人性的完善和德性的实现上,必须要像康德观点一样,必须预设超越的全知全能的存在,这是实践理性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完善德性的实践。《圣经》云;“要爱自己一样爱邻居。”这也就简略概括了现代伦理的基础:从爱邻居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发展和完善自己存在的社会性,失去社会性的人将是问题的人和价值残缺的人,所以,从爱邻居推而广之到爱生活、爱任何人这样的社会伦理价值是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价值重建不可缺失的基础,而超越的存在是人的价值实现的另一个力量源泉和价值实践必不可少的基础,因为这样才能使人性更加完美。从这个意义上说,超越的存在并不是要否定此岸存在的价值,并不是虚无主义的源泉,虚无主义的根源在于人们思想理解的偏差和误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此岸的内在价值是共生的,否定了其中一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间接的否定了另一方面的意义和价值,这正如我们拥有真理而没有社会价值将无意义可谈,而在一个物质繁荣的社会里如果道德沦丧、思想贫乏、社会意义缺失的社会终将是问题社会,终会面临社会崩溃问题或者人将沦为物质和欲望奴隶。 按照弗洛姆的定义的权威主义宗教是否会面临心理问题?人们确实要像人本主义那样来实现和完善自己,来增加自己的力量感,但是人们必须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欠缺,无限的推崇的人的力量很容易自己将自己撕裂,面对世界的欠缺和人性的局限,面对这个世界必然存在的或然性,要知道人的存在的有限性,无限的推崇人性的自我实现很容易形成问题人群,面对这个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合理,有些我们可以改变,有些我们无法改变,无法改变的问题要学会接受,有些知识和能力我们可以掌握,没有能力的认识的领域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这符合人性,无视人性和人格思想结构的局限而一味推崇自我实现将是在制造问题人群,从这个角度出发,权威主义宗教观并不是一无是处,而恰恰相反,这个社会需要权威主义宗教观和人本主义宗教观的结合。在权威主义宗教观中,人们可以正视和接受自己的局限和这个世界的欠缺,防止人的狂妄形成自己将自己撕裂,防止形成问题人群,所以说,一定的权威主义的宗教观并不会形成心理问题,而恰恰相反。 弗洛姆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面对和宗教思想相关的心理问题,他提出了心理治疗的两个不同的路径:一是是适应性治疗,他通过培养社会的适应性来解决心理问题,但是一个社会适应性很好的人很难说自己最大的完善了自己,或者发现了自己的最大价值,而往往成为这个社会的“挣钱机器”,而因为内心空虚、灵魂扭曲面临心理问题;一个是灵魂性治疗,其可以发现自己的内在价值、发现自己内在体验和厚实的思想基础,但这样的人并不一定很成功。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确实灵魂性治疗对人很重要,一个思想丰富却很有弹性的人很少面临心理问题,但是适应性治疗必不可缺少,因为一个人无论其内在思想如何丰富、自身的人性如何完美,但必须面临社会的问题,必须要在现实中有立足之地,如果在社会中无法立足的人不论其思想如何丰富、人性如何完美都将受到摧毁。 以上的观点从宗教学的角度看,一个好的宗教必须有超越的灵魂拯救,也必须有入世的通达,尤其是普及和流行的宗教;不但要有灵魂的丰盈,也必须是一种适应现实的支撑。在达尔文的新教理论中,达尔文极力主张从现实的成功可以印证彼岸的拯救,这很有进步意义。 前些天看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他曾经说过,好的心理治疗并不是要进行如何专业的分析和诊断,而是一种共情和接纳,在这样的治疗过程中,当事人可以感觉到一种力量,一种战胜苦难和疾病的力量,这正如我们在火炉旁烤火,我们也没有发现什么热力学的原理,但我们确实感觉到了热量。一种好的宗教应该是这样,一种好的思想也应该是这样,一个好的人格力量也应该是这样。…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 第四章 世俗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 A.加尔文宗 ——————————————————————————– 在十六、十七世纪最发达的国家中,如尼德兰、英国和法国,正是加尔文教这一信仰引起了这两个世纪中重大的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因而我们首先要考察加尔文教。在当时(甚至笼统地讲在我们这个时代也是这样),人们认为预定论是加尔文教最显著的特点。当然,究竟预定论是归正教的核心信条还是仅仅是其附加条款,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判断历史现象的重要性可以以价值为尺度,也可以以信仰为尺度,也就是说,判断既可以基于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一点,也可以依靠其长期以来最有价值的一点。另一方面,判断也可以指涉这种历史现象作为一个因果性要素对其它历史过往的影响,这时我们关心的是对历史归因(historical imputation )的判断。如果我们现在从后一种角度出发——而且我们这里必须这么做——去探讨预定论这种教义由于其文化历史的结果而应当赋予它的重要意义的话,那么这种教义确实必须得到非常高的评价。奥登巴内维尔德( Oldenbarneveld…
心理学和宗教——读埃*弗洛姆《精神分析和宗教》 弗洛姆著的《精神分析和宗教》有开创性的意义,他是我第一个读到的从心理学角度看待宗教的学者,无可否认,这本书因为出书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时代的心理学还是相当的粗糙,所以弗洛姆的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宗教信仰还是相当的粗浅,或者存在的一定的偏差,但其所做的开创性和铺垫性工作的功绩不可磨灭,这使得我们可以重新来考虑和认识宗教,也可以认识与宗教相关的心理学问题。 这本书我最认可的一句话是:“任何思想只要牢固的建立在人的性格结构上,便是强有力。思想并不比它的感情母亲更有力量。” 在弗洛姆认为,一般宗教可以分为权威主义宗教和人本主义宗教。权威主义宗教认为,因为人存在的有限和局限,因而感觉人存在的无力感,这样,人们虚构超人的力量——上帝,权威主义宗教就是屈服于这样的超人的力量,然后,弗洛姆认为这样可以造成人们对自己的贬抑和否定,因而贬抑了人存在的价值,而弗洛姆主张人本主义宗教,人本主义宗教主张人存在的优先性,上帝是自己完美形象的象征,主张人们发现自己价值,并且最大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并建立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主体性地位,主张实现自己力量的最大化,改变自己的无力感,并不认为德性是像权威主义那样屈从于超人的力量,而是自己实现自己价值的体现。综述上面观点,弗洛姆极力主张人本主义宗教观,反对权威主义宗教观,在这一点上作者表达自己对完善和改革宗教观念的期待,但也同时显现了作者对宗教神学认识的粗浅和当时心理学发展的粗浅。 一个超越的全知全能的上帝的设定,容易引起此岸的虚无主义,这是从哲学角度理解弗洛姆的观点,同样也暗含着弗洛伊德对宗教伦理学的批评:这就是现代伦理如果以宗教学为出发点和基础,则现代伦理则与信仰上帝共沉浮。此岸的价值不但应该有超越的根基,也应该有此岸的根基,失去超越的根基,这个社会面临灵魂和思想的干涸,失去内在的根基,这个社会将失去这个社会的本色和社会性,这个社会将面临问题,所以,这个社会的根基必须建立在超越和内在双重的基础之上:人们在处理社会人际关系中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发现一个和谐社会对人们的价值重建和价值发现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在人性的完善和德性的实现上,必须要像康德观点一样,必须预设超越的全知全能的存在,这是实践理性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完善德性的实践。《圣经》云;“要爱自己一样爱邻居。”这也就简略概括了现代伦理的基础:从爱邻居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发展和完善自己存在的社会性,失去社会性的人将是问题的人和价值残缺的人,所以,从爱邻居推而广之到爱生活、爱任何人这样的社会伦理价值是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价值重建不可缺失的基础,而超越的存在是人的价值实现的另一个力量源泉和价值实践必不可少的基础,因为这样才能使人性更加完美。从这个意义上说,超越的存在并不是要否定此岸存在的价值,并不是虚无主义的源泉,虚无主义的根源在于人们思想理解的偏差和误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此岸的内在价值是共生的,否定了其中一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间接的否定了另一方面的意义和价值,这正如我们拥有真理而没有社会价值将无意义可谈,而在一个物质繁荣的社会里如果道德沦丧、思想贫乏、社会意义缺失的社会终将是问题社会,终会面临社会崩溃问题或者人将沦为物质和欲望奴隶。 按照弗洛姆的定义的权威主义宗教是否会面临心理问题?人们确实要像人本主义那样来实现和完善自己,来增加自己的力量感,但是人们必须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欠缺,无限的推崇的人的力量很容易自己将自己撕裂,面对世界的欠缺和人性的局限,面对这个世界必然存在的或然性,要知道人的存在的有限性,无限的推崇人性的自我实现很容易形成问题人群,面对这个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合理,有些我们可以改变,有些我们无法改变,无法改变的问题要学会接受,有些知识和能力我们可以掌握,没有能力的认识的领域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这符合人性,无视人性和人格思想结构的局限而一味推崇自我实现将是在制造问题人群,从这个角度出发,权威主义宗教观并不是一无是处,而恰恰相反,这个社会需要权威主义宗教观和人本主义宗教观的结合。在权威主义宗教观中,人们可以正视和接受自己的局限和这个世界的欠缺,防止人的狂妄形成自己将自己撕裂,防止形成问题人群,所以说,一定的权威主义的宗教观并不会形成心理问题,而恰恰相反。 弗洛姆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面对和宗教思想相关的心理问题,他提出了心理治疗的两个不同的路径:一是是适应性治疗,他通过培养社会的适应性来解决心理问题,但是一个社会适应性很好的人很难说自己最大的完善了自己,或者发现了自己的最大价值,而往往成为这个社会的“挣钱机器”,而因为内心空虚、灵魂扭曲面临心理问题;一个是灵魂性治疗,其可以发现自己的内在价值、发现自己内在体验和厚实的思想基础,但这样的人并不一定很成功。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确实灵魂性治疗对人很重要,一个思想丰富却很有弹性的人很少面临心理问题,但是适应性治疗必不可缺少,因为一个人无论其内在思想如何丰富、自身的人性如何完美,但必须面临社会的问题,必须要在现实中有立足之地,如果在社会中无法立足的人不论其思想如何丰富、人性如何完美都将受到摧毁。 以上的观点从宗教学的角度看,一个好的宗教必须有超越的灵魂拯救,也必须有入世的通达,尤其是普及和流行的宗教;不但要有灵魂的丰盈,也必须是一种适应现实的支撑。在达尔文的新教理论中,达尔文极力主张从现实的成功可以印证彼岸的拯救,这很有进步意义。 前些天看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他曾经说过,好的心理治疗并不是要进行如何专业的分析和诊断,而是一种共情和接纳,在这样的治疗过程中,当事人可以感觉到一种力量,一种战胜苦难和疾病的力量,这正如我们在火炉旁烤火,我们也没有发现什么热力学的原理,但我们确实感觉到了热量。一种好的宗教应该是这样,一种好的思想也应该是这样,一个好的人格力量也应该是这样。…
第三章 路德的“职业”概念 ——————————————————————————–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时间:2007-2-5 阅读:16次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 在德语的Beruf(职业、天职)一词中,以及或许更明确地在英语的calling(职业、神召)一词中,至少含有一个宗教的概念:上帝安排的任务——这一点不会被人误解,越是在具体情况下强调这个词,这一概念就越明确。而如果我们考察一下这个词在文明语言中的历史,那就会发现,无论是在以信仰天主教为主的诸民族的语言中,还是在古代民族的语言中,都没有任何表示与我们所知的“职业”(就其是一种终生的任务,一种确定的工作领域这种意义而言)相似的概念的词,而在所有信奉新教的主要民族中,这个词却一直沿用至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看到,它并非源于有关语言的伦理特点,例如,这个词并不是什么德意志精神的产物,相反,它现在的意思来自《圣经》的译文,它体现的不是《圣经》原文,而是译者自己的精神。在路德翻译的《圣经》里,这个词的近代含义最先出现在J·西拉著《智慧书》(第十一章、第二十和二十一节)。此后,在所有新教民族的日常语言中,这个词都迅速地带上了它目前所具有的含义,而在此之前,在世俗作品、甚至宗教著作中,连这一含义的暗示都不曾有过,就我所知,这一含义仅在德国的一位神秘主义者的著述中出现过,而他对路德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 同这个词的含义一样,这种观念也是新的,是宗教改革的结果。这可能是一般的常识。职业概念中包含了对人们日常活动的肯定评价,这种肯定评价的某些暗示早在中世纪、甚至在古希腊晚期就已存在,这的确也是真实的。这一点我们以后再谈。但是,至少有一点无疑是新的:个人道德活动所能采取的最高形式,应是对其履行世俗事务的义务进行评价。正是这一点必然使日常的世俗活动具有了宗教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职业的思想。这样,职业思想便引出了所有新教教派的核心教理:上帝应许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
心理学和宗教——读埃*弗洛姆《精神分析和宗教》 弗洛姆著的《精神分析和宗教》有开创性的意义,他是我第一个读到的从心理学角度看待宗教的学者,无可否认,这本书因为出书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时代的心理学还是相当的粗糙,所以弗洛姆的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宗教信仰还是相当的粗浅,或者存在的一定的偏差,但其所做的开创性和铺垫性工作的功绩不可磨灭,这使得我们可以重新来考虑和认识宗教,也可以认识与宗教相关的心理学问题。 这本书我最认可的一句话是:“任何思想只要牢固的建立在人的性格结构上,便是强有力。思想并不比它的感情母亲更有力量。” 在弗洛姆认为,一般宗教可以分为权威主义宗教和人本主义宗教。权威主义宗教认为,因为人存在的有限和局限,因而感觉人存在的无力感,这样,人们虚构超人的力量——上帝,权威主义宗教就是屈服于这样的超人的力量,然后,弗洛姆认为这样可以造成人们对自己的贬抑和否定,因而贬抑了人存在的价值,而弗洛姆主张人本主义宗教,人本主义宗教主张人存在的优先性,上帝是自己完美形象的象征,主张人们发现自己价值,并且最大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并建立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主体性地位,主张实现自己力量的最大化,改变自己的无力感,并不认为德性是像权威主义那样屈从于超人的力量,而是自己实现自己价值的体现。综述上面观点,弗洛姆极力主张人本主义宗教观,反对权威主义宗教观,在这一点上作者表达自己对完善和改革宗教观念的期待,但也同时显现了作者对宗教神学认识的粗浅和当时心理学发展的粗浅。 一个超越的全知全能的上帝的设定,容易引起此岸的虚无主义,这是从哲学角度理解弗洛姆的观点,同样也暗含着弗洛伊德对宗教伦理学的批评:这就是现代伦理如果以宗教学为出发点和基础,则现代伦理则与信仰上帝共沉浮。此岸的价值不但应该有超越的根基,也应该有此岸的根基,失去超越的根基,这个社会面临灵魂和思想的干涸,失去内在的根基,这个社会将失去这个社会的本色和社会性,这个社会将面临问题,所以,这个社会的根基必须建立在超越和内在双重的基础之上:人们在处理社会人际关系中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发现一个和谐社会对人们的价值重建和价值发现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在人性的完善和德性的实现上,必须要像康德观点一样,必须预设超越的全知全能的存在,这是实践理性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完善德性的实践。《圣经》云;“要爱自己一样爱邻居。”这也就简略概括了现代伦理的基础:从爱邻居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发展和完善自己存在的社会性,失去社会性的人将是问题的人和价值残缺的人,所以,从爱邻居推而广之到爱生活、爱任何人这样的社会伦理价值是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价值重建不可缺失的基础,而超越的存在是人的价值实现的另一个力量源泉和价值实践必不可少的基础,因为这样才能使人性更加完美。从这个意义上说,超越的存在并不是要否定此岸存在的价值,并不是虚无主义的源泉,虚无主义的根源在于人们思想理解的偏差和误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此岸的内在价值是共生的,否定了其中一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间接的否定了另一方面的意义和价值,这正如我们拥有真理而没有社会价值将无意义可谈,而在一个物质繁荣的社会里如果道德沦丧、思想贫乏、社会意义缺失的社会终将是问题社会,终会面临社会崩溃问题或者人将沦为物质和欲望奴隶。 按照弗洛姆的定义的权威主义宗教是否会面临心理问题?人们确实要像人本主义那样来实现和完善自己,来增加自己的力量感,但是人们必须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欠缺,无限的推崇的人的力量很容易自己将自己撕裂,面对世界的欠缺和人性的局限,面对这个世界必然存在的或然性,要知道人的存在的有限性,无限的推崇人性的自我实现很容易形成问题人群,面对这个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合理,有些我们可以改变,有些我们无法改变,无法改变的问题要学会接受,有些知识和能力我们可以掌握,没有能力的认识的领域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这符合人性,无视人性和人格思想结构的局限而一味推崇自我实现将是在制造问题人群,从这个角度出发,权威主义宗教观并不是一无是处,而恰恰相反,这个社会需要权威主义宗教观和人本主义宗教观的结合。在权威主义宗教观中,人们可以正视和接受自己的局限和这个世界的欠缺,防止人的狂妄形成自己将自己撕裂,防止形成问题人群,所以说,一定的权威主义的宗教观并不会形成心理问题,而恰恰相反。 弗洛姆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面对和宗教思想相关的心理问题,他提出了心理治疗的两个不同的路径:一是是适应性治疗,他通过培养社会的适应性来解决心理问题,但是一个社会适应性很好的人很难说自己最大的完善了自己,或者发现了自己的最大价值,而往往成为这个社会的“挣钱机器”,而因为内心空虚、灵魂扭曲面临心理问题;一个是灵魂性治疗,其可以发现自己的内在价值、发现自己内在体验和厚实的思想基础,但这样的人并不一定很成功。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确实灵魂性治疗对人很重要,一个思想丰富却很有弹性的人很少面临心理问题,但是适应性治疗必不可缺少,因为一个人无论其内在思想如何丰富、自身的人性如何完美,但必须面临社会的问题,必须要在现实中有立足之地,如果在社会中无法立足的人不论其思想如何丰富、人性如何完美都将受到摧毁。 以上的观点从宗教学的角度看,一个好的宗教必须有超越的灵魂拯救,也必须有入世的通达,尤其是普及和流行的宗教;不但要有灵魂的丰盈,也必须是一种适应现实的支撑。在达尔文的新教理论中,达尔文极力主张从现实的成功可以印证彼岸的拯救,这很有进步意义。 前些天看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他曾经说过,好的心理治疗并不是要进行如何专业的分析和诊断,而是一种共情和接纳,在这样的治疗过程中,当事人可以感觉到一种力量,一种战胜苦难和疾病的力量,这正如我们在火炉旁烤火,我们也没有发现什么热力学的原理,但我们确实感觉到了热量。一种好的宗教应该是这样,一种好的思想也应该是这样,一个好的人格力量也应该是这样。…
沈阳:给启蒙精神戴上法律面具——中国需要文艺复兴吗? 作者:张超 提交日期:2007-2-19 14:00:00 ??给启蒙精神戴上法律面具——中国需要文艺复兴吗? 12月7日,《南方周末》发表了刘军宁先生的《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杨鹏先生围绕着公民责任感的重建等视角对其进行了批评和补充,秋风先生则先后发表了几篇文章,从苏格兰启蒙运动和中世纪法治保守主义角度对军宁先生的观点展开了批评。 这一系列的文章,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文艺复兴,尤其是秋风先生的道德说教文章,由于忽视了中国社会的特色,忽视了对于西方文明发展的精髓层面的挖掘,尤其重要的是,忽视了法律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秩序保障和民权维护作用,因而明显空对空,牛头不对马嘴。 不仅仅是智识上的有限性 中国以前的启蒙运动,从五四运动开始,都是欧陆意义上的启蒙运动,执着于“民主”与“科学”的宏大叙事。对于西方的文化和中国的文化,不是一棍子打死,就是把他们抬到天上去,却从来不去反思自己思维的局限性。这个时候的知识分子,不是自我反省,而是要求他人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