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教会新闻”

北美最大宣教机构成立促普世宣教入新时代 华人教会需百尺竿头

2000年前的2月6日,亚多尼兰 #8231;安德森(Adoniram Judson)与另4位海外宣教士的按立并被派遣到印度。作为北美第一批被按立和差派的海外宣教士,当天已经具有历史的意义,标志着美国加入全球宣教新时代的开始。200年后即2012年的2月6日,北美福音派领袖齐聚波士顿为此献上纪念礼拜,并且正式启动北美最大的宣教机构——由CrossGlobal Link与Mission Exchange两大宣教机构合并而成的Missio Nexus,这个刚刚出生的机构也将成为北美最大的福音派宣教事工平台,并且它的成立也标志着美国参与普世宣教运动进入一个新时代。 据美国基督教媒体报道,当天的北美宣教200周年纪念礼拜和庆典于麻省塞伦(Salem)的会幕公理会(Tabernacle Congregational Church)举行,而这个教会也恰恰是1812年2月6日北美宣教机构派遣第一批宣教士之处。世界福音联盟总干事杰夫…

美国著名水晶大教堂易主将被改建成天主教堂

深陷财务困境的南加州 #8203; #8203;水晶大教堂日前被当地法院判决出售给橘县天主教教区,预计三年后水晶大教堂将正式易主,被改建为橘县120万天主教徒的精神家园。 据《基督邮报》消息,上周五圣安娜破产法院下达的出售命令,水晶大教堂破产一案最终以5750万美元完成交易,正式售予橘县天主教教区。但已申请破产保护的水晶大教堂可根据美国《破产法》继续租用三年。 对水晶大教堂而言,法院宣判的结果无疑令他们备受打击,毕竟曾经辉煌一时的超大型教会如今却沦落到被扫地出门的悲惨下场。不过水晶大教堂的创办人罗伯特 #8231;萧律柏勒牧师(Robert H. Schuller)仍对未来充满乐观。 法院下达判决后,罗伯特…

《基督徒的生活》荣登上海知名书店新书排行榜首位

http://christiantimes.cn/upload/article/201202/09/2012020917103569.jpg 2011年底上海季风书园陕西南路新书排行榜上的书 素有“金书”之称的基督教经典《基督徒的生活》去年底荣登上海季风书园陕西南路新书排行榜的首位,该家书店被誉为“上海文化地标”。此次这本改教家加尔文的著作能够登上一个非基督教书店的排行榜,可见其价值得到广大信徒甚至是非信徒的关注和肯定,有着极高的阅读价值。 《基督徒的生活》顾名思义,这部书中重点在于阐述基督徒生活的基本特征:自我否定(舍己)、背负十架以及默想永世。自我否定构成基督徒生活方式的基本出发点;背负十架成为基本操练;而默想永世则成为信徒奔走天路的基本方向。作者加尔文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道出了他内心对于基督徒生活的思考,而且除了这些内容之外,他还很详细地讲明了基督徒所关心的信心、悔改、因信称义等问题,也非常具体地教导我们当如何操练祷告。 事实上,《基督徒的生活》是从《基督教要义》三卷6-10章所选出的,这部分内容在历史上常被称为“金书”。因其语言及内容的独特性,它常常被从《基督教要义》中单独抽出来,作为单行本发行。在历史上,这个单行本的受欢迎程度甚至不亚于《基督教要义》原书本身。 该书的价值在历史上一直备受肯定,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国内的基督徒看到该书的宝贵,有不少网友在微博上也热推此书:“《基督徒的生活》,既提供了神学思想,又能指导信仰生活实践,既适合进行专门的研究来研读,也适合基督徒灵修用,值得推荐的好书!” 甚至有网友称赞到:“在全世界的灵修书籍中,没有一本能像加尔文的《基督徒的生活》这样既深刻又普及。该书可以与像奥古斯丁的《悔忏录》,肯培的《效法基督》与班扬的《天路历程》相媲美;不仅简短清晰、内容纯正、语气活泼,而且针针见血,字字珠玑。” 而此次《基督徒的生活》这本基督教的经典竟然能够荣登非基督教知名书店的新书排行榜首位,再次用事实证明了它经久不衰的价值,也告诉更多基督徒这本书值得一读。有基督教书店的同工也说到:“连主外的人士都这么关注加尔文的这本《基督徒的生活》,我们这些基督徒是不是也应该不甘落后啊!” 附:当周季风书园陕西南路店新书排行榜…

第四届世界华人基层福音会议网站启用

今年10月1至4日于马来西亚波德申(Port Dickson) 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华人基层福音会议”官网站正式启用,供各教会牧者领袖及信徒浏览大会详细资料并进行网上报名及缴费。 本次大会主题为“启动基层 #8231;成全使命”,旨在挑战参与者着重边缘人士的福音需要,同时激发更多基层基督徒的潜能,发挥上帝给与他们的恩赐,活出基督爱的生命,从“受关怀者”成为“关怀者”,从“蒙福”到“祝福”,更要被主兴起成为天国大军,领人归主。 主题讲员分别为世界华福总干事陈世钦牧师、马来西亚浸信会神学院王美钟院长、香港工业福音团契总干事余妙云传道、台北基督徒林森南路礼拜堂李健长老、马来西亚基督徒关怀协会秘书长黄敬活牧师、西马教区圣公会黄满与会督及禧福协会刘达芳博士。 除大堂信息外,大会还设立内容丰富的工作坊,具体指导基层信徒如何发挥恩赐活出基督的爱、领人归主。讲题分别为:“整全使命与社会企业”、“薪火相传— 寻找基层事工接棒者”、“以整全使命回应贫穷与公义”、“关爱基层新策略”、“为基层信徒而设的神学装备”与“西马原住民的转化— 领受福音→…

上帝使用的小人物

看现在这个世代的情况,我们这些信神的人可能会摇摇头:“根据很多情况来看,可以说明神现在已经不做什么了……” 然而,一个横空出世的小伙子好像就是神对这句话的回答。这个小伙子既不是牧师(他曾经想当牧师),也不是传道人,而是一位看上去平平常常的篮球运动员林书豪。这个外貌并不出众,身体条件也不是很好的基督徒,在短短几周的时间里,利用一次难得的首发机会,带领着球队开始了奇迹般的胜利,三连胜、四连胜……六连胜、七连胜……,他自己也在创造着奇迹般的得分记录,世界为他而疯狂,而且,看上去,这个奇迹还要延续下去。 这位主内的弟兄就像一束火把,点燃了全世界,在数亿人面前为神做了见证。现在,连一些世俗媒体都注意到了他的基督信仰,因为他总是把自己出色的发挥和球队的胜利荣耀归给上帝:2月5日他第一次带队获得胜利,以至于比赛后他都无法相信所发生的,然后他冷静下来在其微博上发布了这条信息:“在我们的波折起伏中,上帝是信实的!很高兴我们今晚赢了!!”(God is good during our ups and…

赵晓:人类相残让上帝心碎

近日,赵晓一微博内容引起众多网友关注,自29日发出至今有742人转发,178人评论。“老师问:一个鸡蛋去撞另一个鸡蛋,谁碎了?一个同学说:心碎了!老师问:谁的心?同学说:母鸡的心!人类相残,谁的心碎了?上帝。” 这条微博一发出,引起众多网友回应。有基督徒反省自己,“怀着一颗愧疚的心,感谢上帝。”“常常使上帝伤心的我们呀。”其中有多人表示很有道理,“很触动人心,人该多点关爱多点谅解。”也有基督徒表示很受触动,“是啊,我们犯罪,耶稣会转过面在背后流泪,这对我触动很大。”“我们都应该悔改认罪。” 但是也有很多非基督徒对此表示争议,“上帝真的存在吗?”“上帝在哪里呢?”对于这些问题,有基督徒给出了答案:“天地万物一定有一个创造主,不然就没有源头了。那你一定问上帝是从哪里来的。我告诉你,上帝自己告诉人类,他是自有永有,是永恒。”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喜欢研究哲学,也有许多科学家探索这个世界的奥妙,他们无非是想更深认识这个世界,但是追寻到世界的根源时,却找不到答案。 因为上帝是这个世界的源头,祂是创造天地万物的主宰,不相信上帝的人,永远也不会明白世界及人类的来源。网友说:“世人不相信上帝,所以都不理解上帝对世人的爱。上帝爱世人,God love evry one!世人都犯了罪,却不知道自己正在犯罪,这就是罪上加罪。” “是的,人类罪恶的结果是互相的残杀,该隐杀了弟兄亚伯,之后罪恶越来越大,一族人杀另一族人,一国人杀另一国人。”…

福音电影《勇气》感人 千名菲律宾警员观后献身基督

贾瑞恩国际事工(Jaron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传教部主任罗博 #8226;卡特(Rob Carter)帮助规划了在大约4000名警员面前《勇气》的放映。大约有1000名来自菲律宾的警察在观看美国福音电影《勇气》后献身基督,决志要作好丈夫和父亲。 《勇气》于去年发布,是以福音为主题的票房热门电影。编剧是佐治亚州奥尔巴尼(Albany)希尔伍德(Sherwood)浸信会的埃里克斯 #8226;肯德里克(Alex Kendrick)和斯蒂芬 #8226;肯德里克(Stephen…

徐以骅、邹磊:信仰中国

  摘要:中国国家力对“信仰中国”的积极叙述、塑造与展示,不仅将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价值支撑,也将对中国国家主权和利益的维护与拓展产生积极意义。   (关键词〕宗教、“信仰中国”、“信仰板块”、国家利益、中国外交   〔提要)国内宗教发展、跨国宗教交流与国家总体外交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已逐渐成为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具有全局性意义且巫需面对的战略问题。中国在宗教信仰领域更加有所作为的关键,即在于正视一个逐渐浮现的、与“文化中国”和“中华经济圈”并存的“信仰中国”。它包含了三个紧密相连的“信仰板块”:中国大陆与港、澳、台;中国传统宗教信仰与各种东西方宗教的海外华人信众群体;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外国信众群体。中国国家力对“信仰中国”的积极叙述、塑造与展示,不仅将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价值支撑,也将对中国国家主权和利益的维护与拓展产生积极意义。   诚如国际关系学者杰克·斯奈德(JaekSnyder)所言,自“9·11”事件以来,“宗教已然成为国际政治讨论中的一项核心议题”。实际上,宗教从所谓“威斯特伐利亚的放逐”回归“国际关系的中心”,与其说是长期作为“宗教无用论之重灾区”的国际关系学界的重新发现,毋宁说是对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宗教复兴及其深远影响的迟到确认。兼具跨国与文化特性的宗教,不仅在后冷战时代的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地区冲突同中扮演着或隐或显的重要角色,亦与同属跨国性力量的互联网、跨界民族、非政府组织和各种国际运动等紧密结合而更具全球影响力。全球宗教复兴以及宗教政治化的趋势,是宗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各种国内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的继续”,并且在国际关系领域成为各种政府和非政府行为体竞相争夺的资源。某种结合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因素,并且兼具广泛参与性、主体多元性和软硬实力的地缘宗教(geo-religion),正在成为各国国际战略的重要考量因素,其对迅速发展的中国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与潜在意义。   与西方世界长期以来对于“无神论中国”的刻板印象截然相反,各种权威数据均表明,中国不仅是传统而且是新兴“宗教大国”,主流宗教的增长、新兴宗教的崛起以及民间信仰的复兴相互交织,成为全球宗教复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后传教时代”的中外宗教交流亦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多样、广泛而频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格局。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商品提供者。仅以《圣经》出版为例,2010年11月8日,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举行“八千万圣经印刷庆典”。该“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圣经印刷企业”从1985年下线第一本圣经到目前已形成年产1500万至2000万册圣经的产能,目前不仅已经印刷了8种民族语言、50多种不同规格版本的5500万册圣经以满足国内2300万信徒和其他民众的需要,而且为世界上70多个国家印刷了70多种语言的2600多万册圣经。与之相比,中国传统宗教在价值观层面的国际影响力就更大。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道德经》的外文译本几近500种,涉及30多种文字,“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些都显示了中国的宗教大国地位及其国际效应。   然而,与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准超级大国”地位相比,我国在文化和观念领域却仍属“发展中国家”序列,在实际国际影响力上呈现出明显的“软硬失衡”态势。国际上对所谓“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的兴趣,亦大多基于中国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及其背后强大的政府执行力,而非中国的文化和观念软实力。事实上,中国国内宗教信仰的复兴与国际上根深蒂固的“无神论中国”印象之间的认知差距,恰恰反衬出了中国宗教在海外投射力上的限度,以及中国在建构与展示较“无神论中国”更为真实的“信仰中国”以及宗教自由政策方面的能力不足。与此种“内外有别”一体两面的情况是,佛教、道教以及各种中国传统民间信仰在港台、东南亚以及欧美国家所拥有的较广泛的信众和影响,却并未实质性地增进作为发源地和根据地的中国之国家利益,两者之间存在着断裂与脱节。基于种种原因,尽管“后传教时代”的中外宗教交流成果显著,部分国家尤其是海外华人社会及其广大宗教信众仍然对中国的宗教生态与政教格局存在疑虑,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这些地区和社区对中国的好感度与向心力。在中国和平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与其他国家及其普通民众在宗教信仰上的隔阂,已然成为制约中国树立文化大国形象的现实瓶颈。国际社会在对于中国是否和平崛起的解读中,宗教信仰状况正在成为一项重要的参数,而国内以物质主义和发展主义为主导的发展或崛起战略讨论对这一点也未给予充分的认识与估计。实际上,一百多年来,中国以“富强”(分别对应了经济与军事实力)为依归的国家发展目标,由于缺乏在文化和宗教信仰等精神层面的观照,无论就对内还是对外而言,都已呈现出其明显的局限性。   与此同时,目前中国为世界所提供的主要还是宗教商品,虽有宗教经济的繁荣景况,却尚不具备文化和神学附加值。可以说,中国在国际宗教经济市场中的弱势地位,正好对应其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低端处境,而这与中国博大精深的宗教传统也形成鲜明对照。由此导致的结果则是中国在为全球宗教复兴提供充足物质条件的同时,却并未得到与此种贡献相称的国际认可。而国际社会在广泛消费中国制造的信仰商品的同时,也并未真正意识到信仰商品背后一个正在逐渐显现的“信仰中国”。   在国际政治领域,自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宗教问题的“政治化”手法(如所谓“中国宗教自由问题”)以及政治(主权)问题的“宗教化”和“国际化”运作(如西藏问题),不仅形成对中国的国家主权与安全的挑战,也强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制度偏见”。面对此种局面,我们与其在宗教问题上不断面临外交的被动卷人,不如正视和顺应全球宗教复兴与国际关系“宗教回归”的大趋势,积极寻回我国外交中的宗教因素。如何把宗教从中国国际战略中的“负资产”转变为“软权力”,在国际宗教舞台上化被动为主动,已日益成为我国需面对的一项迫切的战略选择。   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亦是全面“走出去”以及国家利益全球化的展开过程。就前者而言,我们很难设想没有传统文化支撑的可持续的经济走出去战略,同样也很难设想缺乏宗教背景和价值观基础的传统文化。同时,现代政治的大众参与特性决定了中国“走出去”战略与全方位外交的顺利开展,在注重目标国家和地区政治上层和社会精英的同时,亦无法忽视基层群众或草根的巨大力量。宗教作为超越阶层、种族、性别、文化的精神力量,历来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无疑能为中国开展公共以及民间外交提供有力的依托,从而克服中国外交工作中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上下脱节”(重精英轻草根,重官方轻民间)状况。中国与外部世界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和情感层面的互动中,宗教交流比经贸等交往更为深刻、更具基础性和长期性。我们需要并且有可能在传统民族国家与领土疆域的范畴之外,以诸如“伊斯兰世界”、“藏传佛教世界”、“天主教世界”等跨国性信仰单位来思考中国的国家利益。实际上,2010年以来新疆“向西开放”国家发展战略的提出,即已包含着对未来拓展中国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的长远思考。中国若掌握藏传佛教的话语权,将不仅有助于解决西藏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中国在世界上以藏传佛教为主要信仰的地区的影响力。随着拉丁美洲在中国国家对外战略中地位的提升,中国在看到一个政治和经济上的左翼拉美之余,也确实应充分认识到还存在着一个天主教和五旬节派的拉丁美洲。要正确了解目前世界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或“金砖国家”如巴西、俄国和印度,我们就不能不了解作为这些国家价值观基础且发展十分迅速的天主教、东正教和印度教。…

《迦南诗歌》作者小敏姊妹分享奇妙见证

《迦南诗歌》从最初的创作20年来,至今写到了第1425首。2011年第一个主日(2日)《迦南诗歌》创作者小敏姊妹在华盛顿特区的丰收华夏基督教会以“最知心的朋友”为题分享神奇妙的作为,她用自己和国内信徒走十字架道路的见证激励丰收华夏教会的弟兄姐妹更好地成长。 最初创作诗歌的背景 小敏姊妹以当天一处经文诗118:14 “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我的诗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开始。她说:“自从我信主后生活才充满了力量,过去看到都是人的诡诈、复杂、消极的方面,但是认识主之后主改变了我。” 小敏姊妹分享:“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我感到力量、源头的活水就是来自神。我初中没有毕业,只上到初一,就因为患了鼻窦炎中途辍学了。今天早上唱的迦南第10首《拉着你的手》之后,教会的弟兄姐妹才开始接纳(这些《迦南诗歌》)。那时弟兄姐妹们唱的都是传统诗歌,很多歌词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调子也是朗朗上口的。” 她现场唱出数首最初写出但未被弟兄姐妹接受的歌,然后继续分享第10诗歌的情况:“当时是个差派的聚会上,弟兄姐妹(听到《拉着你的手》)就流泪,从那时开始就接受这些诗歌了。”“所以在创作这些诗歌的过程中,我是跟着教会一同成长的,并不是我的生命有多好,而是神把这个恩赐给我。但是我知道主把这恩赐给我的时候,他会让我经历苦难。” 亲见独一真神彰显神迹 小敏介绍自己生命的见证说:“我今天会给你讲这位‘知心的朋友’知心到什么程度,因为他医治了我的病。在舅妈给我传福音去教会的时候,在一群人中,我祷告‘主,我相信我的病会得到医治。今天晚上我到你面前来寻求你,我知道主耶和华是天地独一的真神。’过去到了冬天,鼻子会流出清水,是非常难受并且引起记忆力下降。我继续跟着弟兄姐妹去聚会,我发现鼻子越来越好了。” 小敏全家5兄妹,她是第4个。她说:“神当时医治了我,还让我看到村子里的人驼背会直起来、聋子的会听见、瘫子会起来行走,虽然这些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当时我在老家的确发生这样的神迹,带给我信中一个非常大的震撼、一个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当时相信神显现在我们当中。”…

刘同苏:工商业经营者基督徒(家庭教会)问卷调查

刘同苏 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笔者分别在上海,成都,北京,温州,无锡,江阴自己或通过本地基督徒分发与收集了关于工商业经营者基督徒的问卷。 调查的对象:在家庭教会里面聚会的工商业经营者。所谓“家庭教会”,指不受官方控制的独立教会。“工商业经营者”指一切从事工业与商业的人,包括企业的拥有者和管理者,而企业的拥有者可以是雇傭他人的老闆,也可以是自己拥有并自己经营的个体户。 调查的目的:考察工商业经营者基督徒的社会文化背景,教会生活与侍奉的现状,以及基督教信仰对其个人生活的影响。 调查的方法:完全随机地选取采集问卷的地区;在该地现场直接分发和收回问卷。 调查者:(1)问卷的设计者系长期参与家庭教会工作的牧师,也是专门从事家庭教会问题研究的学者。(2)问卷的采集者包括设计者本人以及当地的牧师,宣教士和福音机构的同工。 此次采集的问卷,数量太少,显然无法为整体情况的定量分析提供数据。原本设计采取更大数量的数据,但由于笔者转换教会工作的领域,造成了不能到达现场的困难。为了避免时间跨度太大而造成的数据一致性问题,不得不对已经收集的少量数据加以整理。数据少得只能够“知微见著”,仅供参考。 中国的工商业经营者越来越多地进入教会,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教会里面的重要成分。由于工商业经营者基督徒的独特社会文化背景,在中国教会进入主流社会之际,他们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呼吁有更多学者能够关注对这一特定文化群体的研究。 笔者特别感谢问卷调查的参与者(被调查者与采集者),也感谢为调查提供便利的单位。后者包括:上海万邦宣教教会,成都秋雨之福教会,北京锡安教会,无锡锡安教会,美国硅谷山景城中国基督教会,成都以诺文化中心,温州心约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