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教会历史”

什么是示玛

犹太教名词。希伯来文意为“你要听”,是《申命记》第6章第4节的第一个词语。这一节全文是:“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这是一节极为重要的经句,相当于十诫中的第一诫。全句在希伯来文中只有6个词,第一个词,:“你要听”,希伯来语读作“示玛”,在希伯来文法中是一命令式结构。由于“示玛”居全句之首,所以《申命记》第6章第4节就被专称为“示玛”。“示玛”强调耶和华上帝是独一无二的主。“示玛”的释义句是《申命记》第4章第39节:“所以今日你要知道,也要记在心上,天上地下,惟有耶和华他是上帝,除他以外,再无别神。” 犹太人 的“示玛”原来只有《申命记》的6章4节,以后包括了第6章第5—9节。即:“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于是后来“示玛”成为每天早晚都要背诵的经句,并且写成经带戴在额上,制成小经匣系于手腕上。 随着后来拉比犹太教的发展,“示玛”也发展成为第二“示玛”与第三“示玛”。《申命记》第11章第13—21节为第二“示玛”,内容为第一“示玛”的扩充与发展。强调“示玛”的谨守遵行,就必蒙神赐福,得以 五谷 丰登,牲畜兴旺。 被定为第三“示玛”的是《民数记》第15章第37—41节。第三“示玛”重申要谨守遵行耶和华所吩咐的一切诫命,为永志不忘,除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外,还要“世世代代在衣服边上作穗子,又在底边的穗子上,钉一根蓝细带子,你们佩带这穗子,好叫你们看见就纪念遵行耶和华一切的命令,不随从自己的心意、眼目行邪淫”。为强调这第三“示玛”的严肃性,后面加上宣布《出埃及记》十诫与《申命记》十诫前的那句重要序言,即“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曾把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而此第三“示玛”最后的结语是:“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 由于第一示玛中规定要“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因此犹太人在早晚祈祷中,在礼拜仪式上都要诵读示玛,在礼仪用品上也写出示玛,在日常生活中按示玛的规定学习、背诵、研究和遵行律法。据传,公元135年,巴尔·科赫巴大起义失败,领导者阿奇巴在被罗马兵折磨殉难时口中不断背诵示玛。因此,后世犹太人在受迫害时也学阿奇巴的榜样,背诵示玛,以申明自己坚定信仰和热爱宇宙独一上帝。虔诚的犹太教徒在弥留之际也忘不了在断断续续念诵示玛之后离开人世。 Read…

美国宣教士慕拉第姊妹生平

美国的传统习惯每年从11月下旬的感恩节开始,直到圣诞节与新年,是所谓的“节日季节”,感恩节一过,商场、餐馆、宾馆、飞机场、办公楼、住宅、教会等各种场所就出现不同的圣诞装饰,将城市乡村打扮得五颜六色,电视、广播中也不断地播放圣诞音乐,美妙的音乐使人们感受到“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12月对于许多美国南方浸信会的教徒们来说,还是一个特别的月份,这个月是“慕拉第圣诞奉献”(Lottie Moon Christmas Offering),在这个月中,教会成员会特别奉献额外的金钱,作为海外传教基金支持宣教士们的海外事工。 慕拉第1840年出生在弗吉尼亚州一个富裕的种植园主家庭,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家中仆人成群。她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也很重视教育,家中七名子女都到当时最好的学校上学,受过良好的教育。慕拉第21岁时获得硕士学位,当时极少有女性获得这样高的学位。慕拉第很有语言天分,英文老师曾赞扬说慕拉第的英文是他所见过的学生中最棒的,她还通晓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希伯来文等多种语言,到中国后更掌握了中文。在许多中国教徒的眼中,慕拉第(Lottie Moon)不但是一位热心的女宣教士,而且她爱中国人,她的大半生是在孔老夫子的故乡山东贫困的乡间度过的。一位中国牧者是这样描述慕拉第的:“(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中国乡间最不为人所知的村民,在崎岖泥泞的小路上奔走,把耶稣基督的福音传给山村妇女、农夫,在荒野开垦福音良田,建立基督的教会。这一位有几个仆人伺候的大家闺秀,受过当时最高等教育的阔小姐,却远航半个地球,来到中国与最穷困的乞丐为伍,把自己的钱财与饥饿的人分享,最后却饿死在圣诞夜。” 一、早期背景 慕拉第(Charlotte…

曹南来:区域性基督教和中国化基督教的差异与共性

2017年7月7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结合在浙江温州以及海外温商群体中的研究发现,笔者认为基督教的中国化作为一个现阶段政治文化期待与基督教区域化的实证现实并非矛盾冲突的,它们共同谱写了中国基督教发展过程中的一曲变奏。 首先,什么是中国化?这是一个政界、学界和教界都参与的议题,大家都从各自不同的专业立场和职业背景阐述自己的看法。从实证社会科学的角度而言,笔者认为这个概念很难在学术上给一个很完整的、可操作化的定义。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宗教治理的角度和高度去进行探讨和把握,把“中国化”问题变成一个开放性的议题,这样也可以让政界、学界、教界都来参与,集思广益,互通有无。应该说,教界对基督教中国化有自己的看法,它是和基督教福音策略紧密相连的。我们这里谈的中国化是不同于福音派所主张的中国“基督教化”的,而是涉及一个多层级、多维度的宗教治理的问题。即如何在地方、区域和全国范围内实现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和政府的和谐共处。当然这涉及到我们是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以及由谁为主体去推动这一进程的问题,是把它发展为全国性的宗教发展策略,还是从一个区域性的治理方式入手,这些都需要各界专家从不同层面去思考。 基督教和宗教这个概念一样,作为舶来品,它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何适应中国现实的挑战。而谈到一个宗教的中国化,中国这个概念便首先需要进一步界定。我们大家一般了解的中国当然是一个很明确的政治地理概念,但是从文化层面理解,从地方到区域再到世界,中国是具有多重维度并超越政治地理疆界的概念。在这个我们称之为全球化的时代,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中国的商人、游客、投资,中国现在的经济、文化以及宗教发展都是跟海外华人世界的情况相对应、相关联的,互相很难区分开来。这是一个中国全球化的时代,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忽视海外中国人扮演的角色。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只在中国研究基督教,还要看海外华人基督教的发展,研究他们与国内的基督教发展之间的联系。或者说,如果把中国化定义为一个国族认同的框架,在海外的基督教中国化程度可能是有些令人惊讶地高于本土的基督教的。因为总的来讲,本土的基督徒还是比较保守的,将信仰与世俗生活一分为二地看待。但是海外的基督徒非常强调中国传统文化这方面的保持,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他们有的甚至非常排斥崇拜个体自由的西方个人主义文化,这点尤其在法国的华人基督徒群体中十分明显。因为欧洲是一个高度世俗化的社会,中国的基督徒到了西欧以后,在欧洲的世俗化框架下会受到极大的同化压力,反而会希望变得更中国化一点。比如,旅法华人基督徒的聚会基本上是中国人和中国人在一起聚会,他们不愿意跟当地法国人一起聚会,也几乎从不邀请法国的牧师讲道,这些华人移民信徒很重视家庭道德观、婚姻的神圣性,强调不能离婚,不能有婚前性行为,坚持日常的伦理。这有点像已故的丁光训主教所提倡的重伦理与行为的爱的神学。从日常生活伦理的角度开始做起,这是不少海外华人的基督教传统。另外,基督教之所以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是因为移民教会是一个很包容、很开放的华侨组织,它的组织空间开放给所有代际的移民参与,所以他们进来以后,尽管开始会带有很多实用的动机和不同的诉求,但是进到这个宗教团体以后会接受日常信仰实践的改造。因为教会提供了很多华侨活动和互动的机会,这种信仰实践和聚会活动几乎每天都有。相比之下,其他的移民宗教组织,如佛堂和同乡会,基本都是在第一代中流行,而很难实现隔代传承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包括孝道等家庭伦理这方面的思想。可以说,基督教的组织化模式帮助海外华人进行中国化的改造,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移民的特定文化需求与民族认同。 在国内,这方面相对来讲,中国化确实还不是一个广大教会群体中的共识或目标。这是要区别对待的,基督教不是铁板一块,不是完全脱离社会文化的一种精神存在。中国基督徒群体里有很多不同的亚文化,它们受到包括阶层、地域的影响。 另外,从文化相对的角度谈基督教中国化,我们会发现这实际上也是为基督教的西方中心主义提供一个有力的回应与反击。不少海外非西方的基督教组织以及旅居西方的移民教会团体,他们也在力求在信仰实践中不把基督教当做是一个西方的信仰。因为从全球基督教的角度来看,西方基督教只是一种特定的历史形态,正如马克斯韦伯笔下的源于西欧的新教伦理。但是它的独特性往往因为世界现代化的同一化过程被无限拔高并被普世化,逐渐演变成一个全球基督教的经典范式,迫使世界其他地区的基督教会追随和仿效。然而,不少身在亚洲的基督教领袖也在反思,他们会说耶稣实际上是在中东出生的,按理说基督教应是一个东方的宗教。这一宣称与我们现在谈论的基督教中国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也就是怎样打破或者超越西方基督教的意识形态霸权。所以,中国基督教怎样真正变成一个完全符合中国社会文化处境和政府的要求,即我们中国人所期待的一个宗教,才是基督教中国化问题的症结所在。 中国化本身可以说是一种期待,或者说是一个我们现阶段所持守的主观现实,而并不是一个宗教的内在客观现实和宗教现象。在中国全球化的框架下,这更像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是作为我们从事实证研究的学者难以精确观察和捕捉的,因为我们很难分清什么是中国本土特有的,什么是完全来自异域的。我们可能只可以获得一个片面的理解,或者对未来进行预测,而难以在操作层面上评判什么样才是真正地实现了中国化或者中国化的程度如何。其实,类似的追求与期待也是蕴含于20世纪初期的基督教自立运动进程中本土教会领袖和平信徒的信仰实践。早期本土自立教会积极主张民族自决,虽然它们也吸收了西方基督教的奋兴会形式,包括一些五旬节-灵恩运动因素,但在实质上还是强调中国基督教要独立于西方差会的控制,走自己的道路。而这与当时中国作为半殖民地的境遇以及反帝反殖民主义的国际气候密不可分。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国家强盛以后,中国的基督徒,尤其是从事全球商业的老板信徒群体,越发强调中国要在全球基督教发展中扮演更为积极、甚至领导的角色,这其实是一个凸显中国教会主体性的例子,当然他们也赋予基督教中国化以新的含义。 总之,以往的相关研究基本都是从文化和价值观或宗教观的角度,谈论中国传统与基督教这两种意义体系间的冲突与交融。应该说,在中国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复杂背景下,基督教是与我国政治经济现实紧密交汇,并产生出其内在独特的动力的。我们很难脱离政治经济框架去谈论基督教中国化这一概念。…

冉云飞:中国传教士中文传记书目初编70种

原创 小书卷的甘苦 今天 就算从马礼逊来华传教计(事实上,天启五年也就是1625年荷兰新教传教士干治士即到台湾传教),新教来华传教亦两百又十四年矣。其间来华传教士之名录,到底有多少人,至今没有一个恰切的记载及数据。所幸也有学者黄光域先生所编一巨册《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版),惠及读者多多,但其中需要订正、添加的数据,亦有不少。然研究中国教会史、中国近现代史的学者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又是何其少。 我是个有史料收藏癖的人,也爱整理相应的资料,以资大家共享。已集有《死是众人的结局:中文死亡文献汇集》近五百种,其中分享过关于死亡的绘本,以及从信仰的角度看死亡两大类文献,其它类别还在整理之中。另外,还收集整理了关于“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文献达三百多种,其中还整理了中国地方文献特别是各地文史料杂志所刊载的各类基督教文章上百篇。另外还整理了几十种关于清教徒的中文文献,以便我们更为深广地查看“传到地极”的宏阔画卷。 由于带一群弟兄姐妹读了近三十种中国传教士的传记(每月读一本),做了近三十场分享,且最近讲了几个与此有关的专题:《传教士传记中的祷告与家庭敬拜》、《两百年来中国传教士传记选读》、《两百年来中国传教士中文传记初步研究》,于是有人向我索要关于中国传教士传记的书单(并附带读的传教士传记,除了其中有一本奥古斯丁传记,其余二十五种二十六册均属中国传教士传记),但由于我最近事忙,故无暇多整理,于是将积累起来的七十种先期公布出来,以方便大家购读。读传教士传记之好处,我已经在上面所提到的这几个专题中讲过,兹暂不赘述。2021年10月18日于成都 中国传教士中文传记七十种 1:丹尼尔.W.费舍《狄考文传:一位在中国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2:安娜.普鲁伊持、艾达.普鲁伊特(浦爱德)《美国母女中国情:一个传教士家族的山东记忆》,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8月版。…

英国复兴领袖传:记载18世纪大复兴的名著

18 世纪英国大复兴中的布道家列传,精彩描述怀特菲尔德、卫斯理等人生平及事奉。 18 世纪的基督教世界有过一场伟大的属灵复兴,而在那场运动中产生的如怀特菲尔德、约翰·卫斯理等领袖人物已经成为教会历史上的中流砥柱。目前国内对这场宗教复兴运动的介绍资料非常的少并且零碎,不成系统,而且由于年代的久远和宗派的偏见,往往使后人无法一睹当时信仰复兴的真貌。 《英国复兴领袖传》以人物传记体的形式来介绍那个复兴时代的面貌,书中除了记载 怀特菲尔德、卫斯理这两位世人熟知的复兴领袖,还介绍了罗曼、罗兰斯、格里姆肖、贝里齐、维恩、托普雷迪、赫维、沃克、弗莱彻这九位对于当时信仰复兴作出功勋成就的著名牧师,许多人的名字对于我们来说是第一次听见。这十一位巨人彼此呼应配搭,共同组成了一支复兴的军队,正如书中在谈到他们时说:“怀特腓尔德和卫斯理是属灵大军中的骑兵,在全国各处上下巡游。格理姆肖是一位步兵,他的总部在豪渥斯,从来不曾远离本部。与此同时,罗曼是一位重炮兵司令,在一座大都市的中心位置身居要塞,很少在城墙以外活动。然而这四个人都是上帝手中成就大事的大能工具;没有一个人是无足轻重的,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战线上大大效忠。”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那个复兴的年代,从繁华的伦敦都市到偏远的边陲小镇,从劳苦担重担的矿工到没有盼望也没有上帝的农民,几乎每一个地点,每一批人群都被宗教复兴的浪潮所卷动。我们因此也看到,十八世纪的英格兰,原来国力衰微,政治、经济腐败,信仰、道德都处在极大的黑暗当中,而通过这一场伟大的信仰复兴运动,整个国家都被震撼,从而改变了这个民族的历史进程,使英国在十九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本书在记述这些复兴领袖时,不仅简要介绍了他们的生平和传道事迹,也着重地从一个比较公允的角度对他们侍奉的风格,生活的方式,以及卓越的品格和缺点都作出了评价,由于作者引用了大量第一手的传主资料、讲道稿,使我们能够除去历史和宗派的迷雾,对他们有了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认识。 本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的主教…

赵天恩忆王明道

赵天恩忆王明道 一代属灵伟人王明道先生於1991年7月28日蒙主宠召。对於王先生的离去,我们虽然感到不舍,然而为着这位主所爱的仆人能够在经过几十年风雨的煎熬后,安息於主怀,我们是感到欣慰的。而更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王明道先生虽然离去,但他对中国教会的影响和贡献是不朽的。特别是他那颗在逼-迫中仍对主忠诚、对主火热的心,更加成为信徒苦难中的激励。若要处理他一生的贡献,实在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作整理和评估。现就个人的认识,略述王明道先生对中国教会的贡献。 一、开拓本色地方教会的先驱者 他本来是在公理会一伦敦会所建立的华北教会受浸,这教会是长老会背景的,用撒水礼的方式受浸。但在他信仰的经历中,他开始强调洗礼是表明信徒的身份,也因为洗礼问题与校方产生歧见,他甚至愿意放弃教职,离开原本任教的学校,而请别人在冬天的河里为他施洗。这件事迹在《五十年来》一书中有记载。 这件事充分表现王先生对信仰的认真,及他那种择善而固执的性格。只要是他从圣灵的亮光中所领受,是他认为正确的事,他是愿意付上一切代价去做的。那时候很多教会的人,甚至家里的母亲和姐姐也不谅解他。毕竟他放弃工作只是为了一个信念,这对於其它人来说是不可理解,也是愚拙的。 以后三年之久的时间他没有工作,只是在家里照顾母亲;因为他父亲是在义和团乱事时自杀而死的,所以家里的生活费非常有限。在这情况下,他没有再念神学或大学;他原本计划再念大学,而他任教的学校也已替他安排好出国留学。但就因他忠于他所信的,就毅然放弃那为他预备好的锦绣前程,留在家中不住的祷告;这样就等于神亲自训练他,他所得到的是读经祷告寻求神的神学教育。1924年后,他开始出来事奉,接受不同教会的邀请去讲道。1936年他在北京建立“基督徒会堂”,这会堂不属于任何宗派,是一个独立的礼拜堂;这会堂也不像倪柝声所建立教会的模式,而是在华北地区代表一种以城市地区独立聚会的模式。 二、游-行布道者、奋兴家 王明道先生是三、四十年代游-行布道者、游-行奋兴家,当他出来传道之始,神就大大的使用他,赐予他讲道的恩赐。他除了在北京附近的教会领会外,也到过华北、华东、华南,甚至东北地区领会。1935年,王先生到东北地区讲道,那年我家父信主;他影响很多青年人归主,为教会带来复兴。 在三十年代初至四十年代,中国教会所面对的危机,就是受西方教会影响的大宗派所带来的“新派”,王明道称此为“不信派”。王明道一生都认为你如果忠于神、忠于圣经,你就不要跟这些不信圣经、不信基督的挂名基督徒有任何接触或联系。他是要从他们当中分出来,所以他被称为一个“分别主义者”(Separatist)。是为了主的荣耀,为了保守圣洁而分别出来。…

洪予健牧師分享:「馬禮遜不平凡的一生告訴我們什麽」

加拿大中國福音會供稿 / 基督新報記者 2007年04月02日08時50分 (PST) http://www.gospelherald.com/files/min/min_20070331_Yu_Jian_preaches_at_Seminarf.jpg 3月10日加拿大中國福音會與温哥華短宣訓練中心合辦的「馬禮遜入華二百年 - 華宣的挑戰」研討會上,温哥華浸信會信友堂的洪予健牧師與大家思想「馬禮遜不平凡的一生告訴我們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