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教会历史”

灵恩派是如何兴起的

2023-02-10 —— Mark DiVine 五旬宗(Pentecostals)和灵恩派(Charismatics)究竟到是从哪里来的?在20世纪五旬宗和灵恩派团体的爆炸性增长和地理扩张中,我们正在见证有史以来最震撼的基督教增长事件之一。在不远的将来,五旬宗/灵恩派基督徒可能会占到全世界基督徒的大多数。 虽然当代五旬节运动的起源已经众所周知,然而五旬宗/灵恩派即便对其他新教基督徒而言也有着某种神秘性。是20世纪初的一系列事件塑造了五旬宗的独特性,并使其成为基督教神学思潮中的一个巨无霸。 开始:托皮卡(Topeka) 1900年10月,一位29岁的姊妹欧兹曼(Agnes Ozmen)进入堪萨斯州托皮卡新成立的伯特利圣经学院(Bethel…

Trevin Wax:基督教宗派速览

2022-04-25 —— 我们的大儿子最近问了我们一些很好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关乎教会间的差异: 卫理公会(Methodists)和长老会(Presbyterians)之间有什么区别? 路德宗和天主教还有圣公会是一回事吗? 浸礼会是新教,对吗? 美国圣公会与安立甘宗是一回事吗? 在后面和他的继续对话中,他提出了更多的问题,我试图帮助他区分广义基督教的三个主要分支,以及其中一些宗派的特点。 如果这对你也有帮助,这里有一份对宗派的快速指南,旨在介绍那些在名称、治理和教义上有显著差异的基督教团体。…

基督教异端派别(百度百科)

古代异端和中世纪异端 在神学观点上与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正统理论相左因而受到当时教会权威排斥的基督教派别。关于异端的概念和理论以及对异端的排斥谴责主要出现于古代和中世纪。在近现代,由于理性主义的影响以及宗教宽容与信仰自由原则的深入人心,同时由于基督教普世合一运动的出现和发展,对于异端的理解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般说来,现代基督教在接受本派教义的同时,不再把持其他观点的基督徒斥为异端。基督教历史上的异端大致可按其出现的时期分为古代异端和中世纪异端两大类。 中文名基督教异端派别分 类古代异端和中世纪异端区别正统标准圣经中先知和使徒的言论涉及方面派别,宗教,基督教 目录 1 判别标准 2 历史沿革…

非非基运动专题:吴茂华:民国最大的错误:非基督教运动

(来源:晨曦星灿) 发轫于二十年代的这场非基运动不仅在当时、且于二十多年后得到了彻底胜利,当年那一批知识精英无法料到的是,它最大政治的后果是消灭了宗教也消灭了自由,“不受制于上帝,必然受制于暴君” 有一次我和一位文化人聊天,话题涉及宗教信仰问题。他告诉我他的女儿在美国读大学刚信仰基督教,这使他及家人不快。我问为什么,他说,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历来是拜祖宗敬父母,如今女儿去崇拜上帝,把家国父母置于何地?中国人何须要去信这个洋教!我知道他的话在国人中相当具有代表性,因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一种实用伦理之道德精神,历来缺少宗教意识终极关怀的因子,“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是其基本态度。所以即使是有修养的文化人,宗教大多在他们精神维度之外。那末,怎样看待近代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特别是在知识文化人心目中它是怎样的地位?国人为什么把发源于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区的基督教称为“洋教”? 近读《基督教与 民国 知识分子》(杨天宏著)一书,其中作者用大量的史料论据,记载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非基督教运动”,简称“非基运动”。这场文化冲突,前后历时五年有余,不仅把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引领向极端主义威权专制的道路,更对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结构、甚至一般国人文化心理和倾向影响深远。“宗教就是迷信”、“宗教违反科学精神”、“基督教是帝国主义侵略工具”等今天耳熟能详的口号,以及许多非难宗教、对基督教的谬责误会,其来有自,与这场妖魔化基督教的运动密不可分。而在宗教信仰自由被世界文明国家普遍遵奉,也被写进中国宪法得以承认的今天,中国社会文化与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国家民族日益增进交流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用更加开放的眼光,理性客观的思维,将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初那一场“非基”事件、特别是知识文化人对宗教信仰的言论和态度重新检视一番,以利今者镜鉴也。 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启蒙运动,除旧布新、破除偶像,倡导理性的思维与科学精神是当时主流思潮。而有关宗教的讨论也在那时兴起,几乎和新文化运动同步发生。众所周知,近代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是鸦片战争后藉着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依附在与中国订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里,骑在炮弹上飞来的。如此一来,就注定了它于民族心理激起屈辱对抗之感的命运。天时不利,人之不和,自晚清以来,反洋教意识深植于国人心中。 到民国初期,基督教在中国正式传教已有六十多年,西方国家的差会派来的传教士及建立的教会遍布全国各地。基督教对中国城市乡村影响日隆,引起许多知识分子如蔡元培等深为不满。面对愚弱蒙昧的国民,他又有感他们只有多神教的迷信,而无真正信仰精神,认为这是国人精神结构性的缺失。1917年,蔡元培著文提倡“以美育代替宗教”,以为人在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愉悦时,精神升华中有“善”的因子,所以美育可以陶冶情感性灵,有利于培养人的情感灵魂的积极正面价值。胡适也是取代论的赞同者,不过他提出的是以传统文化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代替宗教的灵魂不朽。 但影响最大的还是蔡元培的文章,他的这一“取代论”的说法很合五四新知识分子“西化”的倾向,以此否定宗教,特别是传播已很广泛的基督教。然蔡先生的论点引起基督教知识分子刘伯明的异议和反驳,刘认为美育固然可以成为培养性灵的教育方式之一,但它不能代替宗教重塑人的内在生命功能。因为美是极为复杂的东西,并不必然包含有善,审美对象如艺术、文学作品,其精神内核往往并不纯粹,艺术创作的源头更多来自人的情感欲望层面,而情欲就可能含有低下、恶的东西,许多艺术作品乃“恶之华”是也。所以艺术是移情、“满足欲望暂时替代品”,它不具有宗教信仰至善的绝对价值。…

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循道宗)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初探

摘要:美国美以美会是清末和民国这段时期基督教当中在中国传教较为广泛的教会组织,1847年开始进入中国福州传教,并以福州教区为基础,逐步建立福建、华中、华北和华西四大布道区,经过近百年的经营,成为旧中国最 大 的 新 教 宗 派。美以美会在中国的宣教工作,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开拓教会组织进行布道,另一方面在文化教育、医疗、慈善等方面也有不少建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美以美会中国社会影响…

谈 妮:探源与展望——简述美国华人教会之属灵传承

1 前言 首先,我要谢谢“华人牧者团契”再次邀请我参加“华人知识分子信仰论坛”。这次给我 的题目相当具有挑战性,我也在个人整理的过程受益匪浅。 严格说来,北美华人教会历史至今尚未有比较系统的整理。我在整理过程中,除了邱清萍 着的《从漂泊到植根——北美华人教会采风录》(美国中信出版社,2010)与苏文峰主编 的《大洋彼岸的长河——美国华人查经班回顾与展望》1(海外校园,2015)外,只有 《使者》杂志1984 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