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序 新旧两约《丁道尔圣经注释》的编辑主旨,是为圣经中的每一书卷提供查考容易、数据完备的注释,便于研经者的应用。经文诠释是本系列的主要重点。至于圣经批判学上的重要课题,则在避免过度专业化的前提下,在导论以及脚注中讨论。 本系列每一卷书的作者,当然都有自由作出独特的贡献,在争议尚烈的题目上表达个人的观点。虽然篇幅有限,他们依然尽可能囊括和他们见解相歧的解释,因为这些都是其它挚诚信徒的结论。举例而言,作者并没有过分注重神启示圣名的时间、希伯来人出埃及之日期等备受争议的问题。反之,他的目标是指出这些重要的史实,在希伯来人的生活、神学以及全本旧约(乃至新约)圣经中,有何等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从这卷书中学到无数的功课。 没有一本英文译本,能够充分反映圣经原文的意思,这点在旧约尤其真确。本系列注释的作者须得引用不同的译本,甚或自己另译,才能向今日的读者,解明较为困难的段落。有必要时,他们也列出希伯来原文(或亚兰文)的音译,俾使不熟悉闪族语文的读者,可以掌握关键性的字汇,进而明了个中的论点。我们也相信读者手边,必然有一本或多本可靠的英文译本可供参考。 时至今日,信徒对于旧约圣经的意义和信息,依然兴趣浓厚。盼望本系列注释能够推动信徒,更有系统地研究神的启示和祂藉此彰显的旨意和道路,在今日明白神的话语,并且作出回应。这是编者、出版者、作者至诚的祈祷。 魏兹曼 ( D. J.…
Posts published in “解经与神学”
2009年11月5日 经文:《出埃及记》14章13—18节 摩西对百姓说:“不要惧怕,只管站住!看耶和华今天向你们所要施行的救恩,因为你们今天所看见的埃及人,必永远不再看见了。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你们只管静默,不要作声。”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为什么向我哀求呢?你吩咐以色列人往前走。你举手向海伸杖,把水分开,以色列人要下海中走干地。我要使埃及人的心刚硬,他们就跟着下去,我要在法老和他的全军、车辆、马兵上得荣耀。我在法老和他的车辆、马兵上得荣耀的时候,埃及人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了。” 这个主日是一个非常不平常的主日,在北京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中,守望教会有500位左右的弟兄姊妹在海淀公园东门室外聚会;同时本周二,即11月3日,本人下岗;2日,上海万邦教会受到逼迫;3日,崔权牧师收到有关“非法宗教活动”的通知。弟兄姊妹,可见中国教会现在到了红海边上的时候。 对共产主义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事件,即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持续三个月左右的“四渡赤水战役”。这里有一个精确的对照,即“渡赤水”与“过红海”。对中国的共产主义文明来说,“渡赤水”是一场非常关键和核心的战役。今天的中国家庭教会毫无疑问到了国度性争战的时刻。因此,今天读的这几节经文值得我们查考和学习。 在这样一场国度性的争战中,摩西是如何对以色列人说的呢?十四节记载说,“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你们只管静默,不要作声。”在这里,让我们看到非常重要的一点,当中国教会面临好像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情况时,摩西对以色列人所说的是,“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是兴起为主争战的,实际上这种概念是不正确的。不是我们兴起为主争战,而是耶和华必为我们争战,是上帝为我们争战,而不是我们为上帝争战,这是非常关键和核心的一点。 为什么不能说是我们为上帝争战,而是上帝为我们争战呢?这里涉及到我们对付自己的态度。我们的禁食祷告是不是为上帝做的一个善工呢?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么很多时候就会悲观失望,会说:“主啊,我都为你禁食祷告三个月了,怎么还不垂听呢?怎么还要受苦呢?” 其实禁食祷告为要使我们与主更加接近、更加像主,而不是说让我们为主做大事。我们要为主做大事,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是被主所用,而不是为主做事。我们教会一位弟兄主日和我分享,他的父母亲有感动说,神呼召这位弟兄全职服事,他自己很疑惑。我回答说:“马丁路德有句名言:你要逃避上帝的呼召好像逃避瘟疫一样。” 对所有想读神学、想全职事奉的,我一般的做法和别的教会完全相反,别的教会可能都会鼓励、认为有为主的心志非常值得赞赏,可我劝勉是先逃避。因为中国教会有太多为主做事的人,可太少被主所用的人,这两者之间有根本的区别。上帝所用的管道和器皿和时代的工人是被主所用的,而不是为主做事。为主做事,自己有很强的意识,即上帝是一方,我是独立的另外一方。这样的人从一开始做事工时“不见一人,只见耶稣”,…
未來《聖經》中譯何去何從? 回歸當年宣教士在語體議題上的考量,作為未來展望的必要步驟 陸國祥 / 基督新報記者 2007年03月15日12時19分 (PST) 回顧當年,聯合聖經公會(亞太區)聖經翻譯顧問彭國瑋老師在紀念馬氏研討會上表示,《官話和合譯本》只是宣教士預設《聖經》中文譯本的三個進路之一,因此在展望未來聖經中譯的發展,就有必要了解當年宣教士在「語體」議題上的考量。 根據「聖經惟一,譯本有三」的原則,原先鎖定了不同代表的讀者群,但時至今日,若單從白話文(官話)或文言文來區別了解語體,本身沒有太大意義,因此,彭老師試著從產生特定語感的「文學風格」來看語體,大略而言,部分現有的聖經中譯都延續了《官話和合譯本》的傳統,而他也得承認,主流的聖經翻譯所根據的語體,仍是《官話和合譯本》的傳統。…
经文:出埃及记3:7—8,耶和华说:“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实在看见了;他们因受督工的辖制所发的哀声,我也听见了;我原知道他们的痛苦。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了那地,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 祷告:亲爱的天父、爱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保惠师圣灵,我们感谢赞美你!你使我们每个弟兄姊妹得以脱离罪恶的埃及,让我们在生命当中经历过红海、经旷野、进迦南,得着你赐给我们的美好的宽阔之地,就是那天上的耶路撒冷,神为我们预备的、美好的天家;使我们得着儿女的名分,有永生的盼望。主!你是掌管历史的神,是施展拯救的神,是圣洁的神,是满有怜悯与慈爱的主。求你使我们这群卑微、不配的罪人,得以脱离罪恶,被称为义,罪得赦免。主!你的恩典、你的祝福,你的救赎就临到脚下这块古老的、罪恶累累的、杀人流血、谎言遍地的土地。主!恳求你使我们这块土地得以脱离罪恶,罪得赦免。你使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有更多的灵魂能够得以出埃及,过红海,经旷野,进入那宽阔、美好的流奶与蜜之地。恳求主让我们透过灾难得以看见你对这古老的民族所赐下的伟大异象,得以看见你在这个时代对中国这块土地将要施行的作为。主!恳求你的圣灵浇灌下来,使这块土地经历伟大的复兴,使这块土地有更多的人民成为你的子民,在中国荣耀主的圣名。求主让我们看见在这样的灾难当中,你对这块土地上的法老说,让我们的人民走出这罪恶的埃及,奔向那美好的流奶与蜜之地。求主与我们同在,你的圣灵带领和保守我们以下的时间,使你卑微不配的仆人成为你的管道和器皿,祝福到今天在坐的每个弟兄和姊妹。如此祷告,奉主圣名,阿门! 证道:今天,我们的证道主题是“流奶与蜜之地”,其和当下从9月11日开始的“由三鹿奶粉所引发的整个社会奶制品的重大危机”紧密相连。这个重大的危机进而引发了整个中国社会信任的危机。我们要透过毒奶事件的危机,得以看见这个事情背后的属灵意义,得以看见上帝的作为,看见上帝在中国有什么样的预备和安排?2008年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上帝对中国的教会,对每个弟兄姊妹有怎样的带领?有怎样的预备?这是我们今天这个主题的处境和背景。从9月11日到现在的毒奶危机和我们今天的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经旷野的目的就是进那宽阔、美好的流奶与蜜之地,就是上帝的应许之地。和迦南这样一块流奶与蜜之地形成对照的就是当下中国有无数的人喝了占中国奶粉业百分之十八的三鹿牛奶所引发的“毒奶”。“毒奶”与迦南地的“流奶与蜜”的“奶”形成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我们看到这两种对比,就要去思想当下中国人的生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奶是一种什么样的液体?它是动物或人的乳腺所分泌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比较全备的,哺育新生动物和婴儿的一种液体。从人和动物的生命角度来看,奶是从母亲而来,用于哺育新生的、幼小的生命,是最具生命的、营养成分全备的液体。简单地说,奶是生命之水。它是对一个刚刚开始的生命的供应,它和生命的两个源头有关,即生命来自于母亲,以及一个刚到世界的生命,不管是动物还是人,都不能脱离它而生存。正因为这个原因,在当下中国而言,奶的危机虽然是一种物质性的危机,但其实有着非常深刻的属灵含义。今天我们学习的这几节经文是耶和华上帝对摩西在何烈山上所讲的话。上帝吩咐摩西承担带领以色列民出埃及的使命时,非常明确地指出出埃及的目的地是迦南。对当时中东的迦南地而言,流奶与蜜之地的“奶”和“蜜”指的是两种食物,“奶”主要指的是羊奶,“蜜”指的是蜂蜜。上帝在形容迦南地的时候,用的是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三个词。奶对我们的生命而言,供应了我们的生命最为基本的需要。对迦南地而言,意味着以色列人再也不缺乏这种生命之水,他们的生活满有上帝而来的祝福。 一、为奴之地和流奶与蜜之地的对比 出埃及记第二十章第第一节与出埃及记第三章第八节有着非常生动的对比。《出埃及记》第二十章第一节至第二节,神吩咐这一切的话,说“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即埃及地是为奴之地,迦南地是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上帝国度的扩展包括三个要素,即土地、主权和人民。其中,土地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正因为这个原因,关于土地的问题,对于整个圣经而言,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发展线索。首先,在《创世记》第十三章十四节至十八节中,上帝对信心之父——亚伯拉罕的应许,即在上帝和亚伯拉罕的立约中,非常核心的一点就是对地的应许。对整个以色列民而言,它不仅仅是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应许。因为从《出埃及记》而讲,其核心就是处理土地的问题。那出埃及对整个圣经而言,具有什么意义呢?在《圣经》的五经当中,共有五个主题,即上帝对列族的应许——出埃及、上帝在西乃山借着盟约和律法的自我启示以及旷野流浪、最后进入迦南。在这五个主题当中,《出埃及记》详细处理了其中的三个,回顾第一个,展望最后一个。上帝把摩西在西乃山经历的异象和蒙召描述为上帝对以色列民应许的实现,也就是说上帝要带领他们出埃及直到迦南。所以说,《出埃及记》是整个五经的启示中心。《出埃及记》就是处理土地的问题,流奶与蜜之地首先也是以地为核心。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今天所讲的流奶与蜜之地与当下形成一个对比。 在中国这样一块属世的国度之上,我们所能看见的,正像有人说的一样,这块土地已经不适合居住了。为什么说这块土地已经不适合居住呢?因为这个土地上的奶是“毒奶”,已经不是生命之水。母亲分泌出的奶绝对不可能会害死自己的孩子。同样,如果母亲不能分泌出奶的话,作为代物性的其他动物或者人的奶,即牛奶、羊奶和奶妈, 也应该是对孩子的生命有利的。但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是作为生命之水的奶不仅不能满足生命的需要,而且戕害了生命。所以说,现在面临的奶的问题不是匮乏和不足的问题。如果不足的话,还可以用米粉和水调成的液体来替代奶。但是,在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奶不是缺乏,而是奶走向了生命的反面,变成“毒奶”。“毒奶”的毒就是戕害的意思,伤害的意思。也就是说,这块土地,不再是流奶之地,乃是流毒奶之地。流奶之地和流毒奶之地的根本区别,它们在中国这块大地上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上帝在带领以色列人“出”和“入”这样一个属灵含义的对比。我们知道,上帝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进迦南当中,既是地理的形成,又是一个属灵的历程,是两个历程的合一。首先是地理的历程,即以色列人真切地走出了埃及地,然后经过红海,经过旷野,最后进入迦南。但是,我们要看见在中国大地这块土地之上,现在有没有其他的土地使十几亿中国人能够走出,然后进入别的土地呢?没有可能。所以说,对于这样一块土地,从流奶已经演变成毒奶的这块土地,我们既然没有别的地理的土地可以出离、可以进入。那么,上帝在这块大地之上的应许是什么呢?他的应许是把中国这样一块土地透过福音的广传、透过心灵的拯救,使得这样一块土地从毒奶之地变成流奶与蜜之地。这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对比。 二、出埃及和进迦南…
南方周末 2006-03-30 14:51:18 络维特 德文版《从黑格尔到尼采》 □ 为什么*巴、莫扎特、歌德、贝多芬、席勒培植的德语文化精神到头来竟然孕育出以德意志青年人为主体的纳粹党徒?德国文化名城魏玛有歌德故居,也有尼采档案馆,纳粹党徒并没有捣毁,而是作为精神遗产加以保护和继承。人们不禁要问,德国人文主义与纳粹党徒现象究竟是什么关系?海德格尔、洛维特、施特劳斯提出了尝试性的答案。 …
——论恩典中国之一 范亚峰* 一、中国家庭教会的出埃及与经旷野 (一)出埃及是为了进迦南,经旷野是出入之间的熬炼 (二)经旷野就是舍弃一切受造物 1.家庭与户外;城门与旷野 2.经旷野熬炼的中心是舍弃一切受造物 二、经旷野与沙漠智慧 (一)沙漠智慧与灵修传统的三种模式:沙漠教父-修道院-世界修道院…
林慈信英文原著/陈佐人中译 教会领袖的训练永远是教会事工的重要一环,在华人教会有增长的地区,神学教育就成了教会领袖的一项主要关怀。近年随着愈来愈多青年人投身全职尝试一些新颖的训练模式,神学教育已经成为了一项刺激的事工。 神学是什么?一位英国清教徒的神学学者曾说:“神学是永活神圣的科学。”神学是透过研究神的话-《圣经》而对神的认知。在《旧约》,犹太家庭负起教导儿女律法的责任(申六6-9)。在《新约》,使徒保罗权勉年轻的教会持守由使徒传授的教训或传统(帖后二15),并且交给那些忠心教导别人的人(提后二2),因此家庭与教会就成了正宗神学教育的专门地方。后来教会历史中便慢慢发展了专门的神学院来满足训练传道人的需要,但有组织的神学院不是我们在历史中找到的唯一模式。 神学院的设立是为了训练不同类型的工人,大多数神学院的课程都是为了要训练地方教会的牧师而设。近年来,愈来愈多人进入神学院接受宣教、教育、特别事工或个人装备的训练,牧职训练与信徒训练的界线显得模糊。 华人教会对神学教育的整全观点十分敏感,因着对典型西方偏重学术训练的反应,华人神学院强调求学、属灵生活、群居生活和实习经验的平衡,当我们看见教会历史中不同的牧职训练模式时,这种关怀是十分显然的。 西方教会历史中的牧职训练 …
恩典中国与十字架神学——论恩典中国之二* 范亚峰# 一、中国教会的十字架事件与十字架神学 (一)浙江十字架事件中的多重悖论 1.人的面子与神的荣耀 2.有形的十字架和无形的十字架 3.恩典下的自由与公民权利 (二)十字架事件之神学反思的必要性 二、十字架神学的三个来源…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et revelabitur quasi aqua iudicium et iustitia quasi…
约伯在受苦的园中 纽曼豪尔,1891 “他必杀我。我虽无指望,然而我在他面前还要辩明我所行的。” 一波又一波的噩耗把约伯掩盖。士巴人把他的牛掳去- 闪电将他的羊烧灭了 - 迦勒底人把他的骆驼掳走了 — 狂风把他的孩子们埋在他们的房子之下。当他一收到这些消息,他就伏在地上下拜,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