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解经与神学”

收权治官 还权益农——三农改革八项主张(11303名中国公民联署)

收权治官 还权益农——三农改革八项主张(11303名中国公民联署) 30年经济改革,中国从贫穷走向暴富,金钱与权力齐飞的同时,道德沦丧与体制 腐败 共生。2008年,旧病新伤让中国元气大伤:官员腐败又创新高、社会道德再跌新低;政府财政年年攀高,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城市愈见繁华,农(村)民更显凋敝。而受这些弊病影响最深的无疑是社会底层,其中尤以农民为甚。乡村是中国社会的底盘,就如万丈高楼的根基,农村落后,农民贫穷,农业危险的现状,正在不断冲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石。这时,庙堂内外再次把目光投向基层,种种药方也接连开出:财富向下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农民购买力,根除基层吏治腐败,减少社会冲突,发扬乡土中国优良传统……,是谓治官、救民、图复兴。值此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隐隐凸现之际,作为中国农民及密切关注“三农”问题的中国公民,我们主动提出对“三农”改革的呼吁,既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也是对中国当前面临的重重危机的深深忧虑。 检讨过去若干年的“三农”发展,可谓进步与危机同在。所谓进步,包括政府高层转变执政观念,更多关注民生,如农业免税,种粮补贴,义务教育免费等支农措施的实施;所谓危机,则有圈地运动,弃田抛荒,环境污染种种问题,养老医疗、工作就业等民生领域亦是危机暗藏,而一向为我们所津津乐道的农村财富增加,又有多少是农民工青春和农村环境的透支?前瞻“三农”未来,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所谓机遇,诸如政府日益重视,各界呼声渐涨,农民权利觉醒,财政金融涌动,危机刺激变革;所谓挑战,则见经济危机之下,官商重又联姻,小恩小惠失灵,上层立法不变,农民依然被动。种种迹象表明,三农改革正处在关乎农民生计、政权稳定、国家兴衰的紧要关头。我们认为,这次改革的关键:一是要真正约束公权,二是要还权于农,三是要均富支农。 在这里,我们首先对政府部门提出特别呼吁,因为你们拥有的权力最能改变农村,你们的职责也最应该扶持三农。我们除呼吁政府继续坚持免除农业税,坚持种粮补贴,坚持义务教育免费,坚持农村合作医疗等支农、利农政策外,另提出如下八项主张: 一、平等爱农。农民在就业、进城、社保福利、教育等众多民生领域应该得到平等保障,因此必须废除导致身份不平等的制度。所以我们呼吁当局尽快立法保障农民的迁徙自由权,废除户籍制度,保证农民在城市居住的平等权,将农民作为公民来尊重和爱护。 二、民主兴农。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操纵农村基层选举,政府不得指定候选人或强行更换村委会主任,村支部不得独断专行干预村委会自治行为。改革选举制度,推动乡镇长、区县长直选,推动人大代表竞争性选举,以此推动乡镇自治,让乡镇政府真正对农民负责。…

唯独耶稣

六 , 读经心得(真道的分辨) 第588篇 唯独耶稣 当年在主耶稣被捕以后,曾经三次不认主的彼得,在主耶稣复活升天以后,得到圣灵所赐的能力,成为大有胆量的传道人,在耶路撒冷讲道做见证,众人听道后,觉得扎心,一次悔改信主受洗的,就有3000人;又一次讲道后,又有许多信的,男丁数目约到5000。 祭司等一帮人把彼得和约翰抓了起来,押到第二天,由官府、长老、文士、大祭司等聚会,审问他们说,你们用什么能力,奉谁的名作这事呢? 彼得回答说:“是因你们所钉十字架、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的拿撒勒人 耶稣…

宪政转型与三农改革研讨会纪要

宪政转型与三农改革研讨会纪要 举办时间:2009年2月14日 主办单位:中福圣山研究所 主题发言人:范亚峰,王光良,张星水,杜兆勇,代金波 点评人:曹志,胡星斗,李方平,范亚峰,冯正虎 我们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宪政转型与三农改革”,本次研讨会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请四位发言人做主题发言,第二部分我们邀请几为师友做主题评议,第三部分是自由讨论的时间。围绕宪政转型与三农改革这个主题,首先由我来做一个发言,我的题目是“中国宪政转型的十二大关系”。 第一环节:主题发言阶段 主题发言一:中国宪政转型的十二大关系 发言人:范亚峰…

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与生俱来的

作者:彭金融   宗教信仰并非是地球人在后天由劳动创造所产生的,却是由人性良心与和谐的宇宙秩序、动植物的奇妙造化、山山水水的大自然工程建筑……感触到自然的神秘与神奇。宇宙的创化的“存在”,在大自然的真、善、美、圣、爱中脱颖而出,使那天赋“向神”的心“顿悟”:大自然神秘力量确确实实“存在”,她是多么的美妙呀!那潜在的信仰被激发成现实的崇拜,从而造就自然宗教的产生,信仰也成了现实。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正是一种自然宗教的崇拜。   宗教信仰,这个天赋人权从创世伊始就有。自古以来,在以色列-希腊世界就开始了信仰“力量”。我们中华民簇历代经典书籍记载有关信仰的事多得不胜枚举了。诸如“巍巍乎,唯天为大”;《论语 泰伯篇》《诗大雅》:天生蒸民,有物有则;《礼记郊特牲》:万物本乎天;《史记屈贾列传》:天者,人之始也。在首都北京有一天坛,是历代皇帝谢天祭天大典的”尊位”。可见,这个天赋人权–宗教信仰无论在国内外,自古以来就已存在,决不能被扼杀与泯灭。一个执政党给予国民拥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是民族之人性走向成熟、民族走向繁荣昌盛、文明富庶、自由民主、社会稳定、国泰民安的大同之和谐世界的伟大标志。宗教信仰自由是社会稳定和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必要因素。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给予合法的保障,而不是恩赐。无论谁人都不得干涉、粗暴地强制他人信与不信。信与不信全取决于人,这是天赋的自由人权,绝对不可拒绝和排挤信与不信的人。人有自由抉择,天上地下都没有权力剥夺之。梵二《信仰自由宣言》宪章2声明:人有信仰的权利,此种自由在乎人人不受强制。无论个人或团体或任何人为的权力,都不能强迫任何人,在宗教信仰上,违反其良心行事,也不能阻挠任何人,在合理的范围内或私自、公开、单独、集体依其良心行事。信仰自由的权利,奠基于人格尊严的本身,从天主启示的圣言和人类的理智都可以知道,这项人格对信仰自由的权利,在社会法律的制度中应予以确认,并成为民法的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与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社会人不得借此种自由来破坏社会的稳定、颠覆合法政府、瓦解合法政权、分裂祖国与世界、伤害全世界各族人民的感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基督徒的布道,应以圣经与教会的训导为原则展开,不应以信仰自由为借口,或甚至自封为“真教”,“挟着”耶稣的名字与其说传教和护教,不如说正在努力撕裂基督的教会,推进对和睦家庭和稳定社会的破坏,其有意无意的宣言成了妖惑众心、分裂人性与世界的毒药。基督徒应聆听教宗本笃十六世于2007年5月27日发自罗马圣伯多禄宗座,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天主教主教、司铎、度奉献生活者的《牧函》之强烈呼吁:“不论是其本身内部或同社会的关系,都面临着一些要克服的困难——紧张现象、抱怨、分裂。教会的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共融必经痛苦挣扎的修和才能达成 。事实上,要以被钉死而又复活了的耶稣之名忘记过去、宽恕曾加害我们者、忘掉所受委屈、在爱德中实践和好,这或要求我们屈尊就卑、放弃个人由艰难困苦的磨练中得来的见解,使中国教会的教友和牧者之间共融的联系能展显出来,并使之成长,是必须而又急迫的。我热切期望,你们依从来自圣神内的启发,宽恕彼此的怨嫌,彼此接近,互相接纳,打破藩篱,超越能使你们分离的一切。你们不要忘记耶稣在最后晚餐所说的话:‘如果你们之间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若14,35)。我听说,你们愿意以你们彼此之间以及与伯多禄继任人之间的合一,作为庆祝大禧年的最贵重礼物,我高兴极了,因为这样的决定,肯定是天主圣神的果实,是祂在引导教会,走上那并不容易走的修和与合一的道路。”经上记载,圣保禄写给厄弗所人的书信告诉我们:耶稣基督以十字架使双方合而为一,用自已的肉身拆毁了双方的仇恨,在自已身上造了一个新人;他是人类的和平,使人与人合而为一,与天主和好。基督徒应反躬自问自身的布道,是给人类带来和平,还是带来了分裂?!我们的“言传身教”是否符合主基督的精神:我不是给地上送和平,却是带刀剑吗?在今世,若果布道人的宣道导致人类的分裂、仇恨,就是与福音精神相悖逆,决非来自主耶稣和他的神。难道耶稣很乐意见到爱他的人攻击教会,彼此仇恨、不睦、争斗、分裂吗?为什么我们不放弃前嫌而彼此修和?为什么我们不机警如蛇,纯朴如鸽子,共同致力建树基督的奥体–教会–天上的耶路撒冷呢?耶稣说:“父啊,愿他们合而为一吧。”上主说:“你们今天不要再那么心硬,要听从上主的声音。”   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是正常的、正当的、应有的,基督徒应有勇气和自信剥除那些进入教会的“狼”所披着的羊皮,不要被这些邪恶势力所渗透、破坏、分化、分裂、支配而污染了主基督和他教会的训导、治理、牧养,令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与构建和谐教会成了一句空话,粗暴地践踏了我们国家的宪法。

刘同苏:圣经中的宪政理论与中国家庭教会

政府官员引用圣经经文的片面理解 自去年以来,国家官员涉及家庭教会聚会的纠纷中,常常引用罗马书13章1-7节教导家 庭教会的成员。其引用的本意是要求家庭教会成员服从政府官员的强制行为,但引用者对这 段圣经经文的理解恐怕有非常片面之处。据说,目前政府官员到处引用该段经文是统一培训 的结果,若真是如此,引用官员的错误理解就不是出自自身,而是来自培训这些官员的人。 笔者并不清楚培训者是何方神圣。不过几年以前,笔者在美国的一家神学院遇到当时“三自 会”的会长,他恰好对笔者引用了同一段经文,而且其对经文的诠释与官员们的片面理解如 出一辙。不知是“三自会”派人对官员们进行了培训,或者另有高人同样培训了政府官员和 “三自会”?本文无意探究其间的关系,仅仅为了说明,本文分享对圣经的查考,其对象不…

刘澎:宗教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影响

宗教在美国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深厚的历史背景。虽然美国在法律上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美国社会近年亦愈趋世俗化,但基督教的信念及价值深深地植根于美国文化之中,美国是当代西方国家当中,宗教最兴盛、最活跃、教派最多、宗教势力最强大的国家,宗教对美国内外政策有着巨大影响。研究美国政府的政策走向,宗教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现将宗教对未来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简述如下。 宗教对奥巴马政府未来政策的影响 1. 奥巴马上台之前中美关系中的宗教问题 中美建交以来,影响双方利益导致矛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经贸(包括金融货币)、安全、台湾、人权四大领域。在前三个领域内(经贸、安全、台湾),无论中美双方有什么样的冲突、矛盾,双方都可以就具体问题讨价还价,互相妥协、互相谅解,通过双方政府之间运转有效的交流与对话机制,最终找出解决方案,缓和矛盾。无论双方国内政治领导人如何更迭替换,中美双方在解决三个领域中分歧的模式始终是行之有效的,没有改变。双方在三个领域中相互对话相互合作的成果是明显的,在许多重大问题上配合默契,这是中美关系的主流。 然而,在人权领域,情况完全不同。人权包括几个方面,其中宗教是最主要的方面之一。宗教作为一种精神信仰,包含了价值观、世界观与伦理道德体系,任何人都不会容忍对方在信仰和价值观上对自己的否定,这就是宗教的排他性。由于中美双方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社会、政治制度不同,双方在信仰体系、世界观、价值观、意识形态上有着完全不同的选择。因此,双方在宗教问题上的差异必然会体现出来,成为难以调和的价值观与信仰体系的对立。这种对立不是局部或暂时的,而是长期的根本性对立。即使不考虑双方在社会、政治制度上的不同,按照亨廷顿“文明冲突”的理论,双方在宗教问题上也难以达成一致。 事实上,双方建交以来在宗教问题上的交锋从来没有停止过,美国朝野高度关注中国的“宗教自由”问题。美国各宗教组织的传教人员一直以各种方式在华进行活动;美国宗教领袖的对华态度及宗教组织的院外活动也一直影响着国会与白宫的对华政策立场。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际宗教自由法》,将促进国际宗教自由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自1999年以来,美国每年将中国确定为在宗教自由问题上的“特别关注国”;历届美国总统在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晤时一贯强调宗教自由问题;国会中也有一批议员经常关注中国宗教问题;美国媒体对中国国内宗教问题的负面报道从未消失。对于美国对中国宗教问题的关注,中国一贯表示强烈愤怒,指责美国企图利用宗教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中美在宗教问题上尚未建立常规有效的对话机制。 过去30年里中美双方在宗教问题上的分歧大于共识,双方都不愿意拿信仰与价值观问题做交易,双方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无法妥协。总体上看,双方在宗教问题上美方处于“攻”方,中方处于“守”方;美方呼吁“宗教自由”,中方坚持“抵制渗透”。双方建交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高峰会谈,美方都要提及宗教问题。但双方在宗教问题上的交锋基本上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尽管如此,宗教问题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中美关系的主流。目前,宗教问题不是双方关注的主要问题,但作为影响中美关系平稳发展的消极因素之一,它的存在,可以使许多问题复杂化。当双方国内其他领域发生问题或影响双方交往的国际因素发生变化时,宗教问题就有可能会与其他问题、其他因素一起影响双方关系的正常发展,甚至危害双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这是奥巴马2009年1月入主白宫时中美关系中宗教问题的大背景。…

南风窗:宗教救助,社会化养老的新补充?

中国农村“家庭化养老”的传统缺陷,加上市场经济带来的新变数,使得“社会化养老”迫在眉睫。然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商业保险及慈善救助迄今极少进入河南的农村地区,政府仅在新农合、低保和敬老院三个方面有所作为。这种情况下,宗教信仰在“社会化养老”上起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 政府的“三板斧” 关于河南农村的社会化养老,迄今政府主要做了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到 2008 年底前,全省实现“新农合”全覆盖,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状况。二是全省半数左右乡镇设立了敬老院,对 40% 以上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三是农村低保。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居民进行差额救助, 2008 年的救助标准是每人每月…

保罗•沃什:对当代美国教会的10条指控

 让我们以祷告来到主面前。   父,我奉你儿子耶稣基督的名来到袮面前。主,袮知道万事。万事在袮面前,就像敞开的书卷。谁能隐藏他们的心,躲开袮的面,躲开袮的眼睛?最聪明的人的作为,都暴露在袮眼面前。袮的全知没有界限,若不是袮的恩典,我就是万人当中最惧怕的,但袮有恩典,丰富荣耀的恩典,浇灌在最软弱的人身上,恩典充满,把荣耀归回给袮。父,我赞美袮,我敬拜袮,我为着袮一切所是,袮一切的作为感谢袮。天上、地上、地底下,没有一人像袮。袮是君王,别无其他君王。袮是救主,袮不与任何人分享这荣耀。   父,今天晚上袮是知道我,知道我大大需要恩典。我在这里,岂不是因为袮呼召人当中最软弱的,弟兄中最卑贱的,靠着袮的恩典,经常小的教导大的,就不再有别的原因吗?我的情形总是这样,我要赞美袮。我敬拜袮。   父,今晚帮助我们。让口才随风而去,让夺目的才智下到地狱。父,让真理发出,让我被改变,袮的教会的光景更充满荣耀。我为自己,为这里的听众,求袮恩上加恩,怜悯加上怜悯。神啊,帮助我们,我们就要得到帮助,我们就要奉耶稣的名,以这帮助夸口。阿们!   我今晚来到这里,这是极大的特权,站在你们面前,讲论复兴、改革、神在祂的百姓、在人当中的作为,这是令人震惊的特权。但是今天晚上我要和你们分享一种指控,是一种指控,但这是一种有指望的指控。   当我祷告求问,在这一系列的聚会中我要做什么,我得到一个很大的结论,有一个重担落在我心里。我们需要复兴,我们需要觉醒,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指望圣灵降下,清理我们造成的一切混乱。在神的话语中,我们有清楚的指引,是关于祂藉着基督所成就的事,祂期望我们怎样生活,祂期望我们怎样治理祂的教会。当圣经原则在我们身边到处受到侵犯,人呼求额外的圣经启示,这对人来说是没有什么好处。   我要你们明白这一点。魔鬼和恶人不需要拦阻一个人祷告求复兴,除非这人也为改革努力工作。神已经赐我们真理,我们不能只是按照我们自己看为正的去行,然后期望圣灵降下,祝福我们的工作。   我们看旧约圣经的时候,看到神给摩西非常非常详细的说明,应该如何建造圣殿。神赐下这些,是为摩西的缘故,还是为了教会的缘故?我想这里说明的就是,神的旨意是具体的,我们不可自以为是,认为我们面对最小的细节,可以把它忽视。   我知道我是软弱的人,我受到许多弱点的攻击,但我有一种指控,我不能说它是我发出的指控,因为我是谁,怎能指控任何人呢?我不敢把它称为神的指控,因为我怎能妄称祂的名呢?但我要说这事。我观察教会,把它和圣经作比较,我看到有某些事情,是一定要改变的。…

李向平:中国信仰的现代性问题——以国家公祭圣祖-先贤为例

【内容提要】晚近几年来,中国人关于国祭、公祭的争论,实际上是表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在意义建构与意义冲突层面上的重大问题。本文认为,对于传统圣祖实行公祭或国祭的关键,不在于祭典的操办及其国家形式,而是在于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共同信仰的现代性构成、以及信仰构成的神圣资源、实践模式如何建构的问题。它们构成了以中国信仰认同为中心的现代性政治-文化方案。所以,有关公祭、国祭的争论焦点,进一步涉及到的,就是中国信仰的公私之辩,中国信仰与中国人的集体认同、社会认同甚至是政治认同的边界,是否存在及如何建构等等重大问题。本文认为,国家公祭圣祖的现象,表达了中国当代信仰的差序格局、公私之辩及其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中国信仰 国家仪式 象征权力 现代性 当代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重新建构了中国人的意义结构,同时也引发了中国人在文化、信仰层面上的意义冲突。近年来关于公祭、国祭的无数争论,实际上就交织着当代中国人的意义建构与意义冲突。 传统中国的人文圣祖,如黄帝、炎帝、伏羲、夏禹……,先贤如孔子、孟子、、诸葛亮等等,在中国当代社会的变迁历程中,逐步展现了他们持久不衰的精神魅力,并且不约而同地、先后进入了当代中国的国家公祭领域。在急遽变迁的社会法制中,中国社会的公共领域尚未建构成功,无意间却依赖着公共权力,打造了一个国家公祭的社会行动模式。 一方面,“北祭黄帝陵,南祭大禹陵”,已经成为当代华夏后裔祭祀圣祖的公祭模式;另一方面,其以传统天-祖信仰的现代版本,呈现了一个中国信仰的现代性问题。…

薛华:基督徒的标记

基督徒的标记 薛华   十几个世纪以来,人类用各种不同的象徵来展现他们的基督徒身分。有人把衬衫的领子翻出外套之外,有人在颈上带著链子,有人甚至以特别的发式。   当然,如果有人认为这是他分别为圣的记号,这些作法没什麽不对。但是有一个重要得多的记号——一个在某些时机或特别时代常被疏忽的记号——它是一个普世性的记号,一个从教会的建立起一直到基督再来,世世代代所延续的记号。   这个记号到底是什么呢?   在主耶稣结束他的事工之前,看见前面十字架上的死、敞开的坟墓与复活升天。知道自己离世的日子近了,主耶稣就为他的门徒预备了将要来的礼物。这个礼物就是基督徒最高贵的记号:小子们,我还有不多的时候与你们同在。后来你们要找我,但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话我对犹太人说过,如今也照样对你们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十三:33一35)。   这段经文显示了主耶稣赐给所有基督徒,从他离世升天到他的再来。不受时空限制的永远标记。   我们注意到主所说的并不是一件事实的陈述,而是一条带有条件的诫命:『我给你们一条新的诚命,乃是要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如果我们遵从,我们就戴上了基督所赐的标记。再者,由於这是条诫命,我们不得违抗。   没有一个基督徒可以不必表现他对别人的爱。要让别人晓得我们是基督徒,我们就必须表现出这个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