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读经心得(默想和心声) 第761篇 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说过的一句话,小时候读三字经就知道了。信主以后,听有些牧师讲道,知道人是有原罪的;那就是‘性本恶’了。这似乎是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是矛盾的,不可调和的。 最近我思想:‘人之初’并不是指人从娘胎里出生的那个‘初’,而是上帝开始创造人的‘初’,就是夏娃和亚当尚未受魔鬼引诱,尚未犯罪堕落前的‘初’。亚当和夏娃在违背上帝命令之前是‘性本善’的,是无罪的;因为上帝把生命的气息(灵)吹到亚当的鼻孔里,亚当成为有生命(魂)的活人。这时候的‘人之初’,是‘性本善’的。 在始祖亚当违背上帝命令、犯罪堕落以后,人就有了原罪,就有了骄傲自大、远离真神的罪性,以致世上充满强暴,人心所想的都是恶。到了挪亚时代,上帝用洪水灭了整个世界,只用方舟拯救了传义道的挪亚一家8口。上帝立彩虹在天上作纪念,作为恩典的约的记号,再也不用洪水灭世了。 世人虽然犯罪悖逆上帝,但慈爱的天父仍然爱世人,像慈父一样欢迎浪子回家,要迷失的羊归回。凡求告主耶稣基督的名的,必然得救。因为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罪成为赎罪祭,代替我们受刑罚,他的血洗净我们的罪。因为主耶稣的复活和升天,就赐给我们新生命,赐给圣灵在我们心中,是我们的保惠师;使我们大有平安喜乐,有坚实的依靠和荣耀的盼望。 2010,5,31
Posts published in “解经与神学”
约 1:6-14 6 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 7 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 8 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 9…
六,读经心得(真道的分辨) 第765篇 有义人吗? 我们读罗马书3:9-12节: “因我们已经证明:犹太人和希腊人都在罪恶之下。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上帝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 我们从串珠圣经可以查到,以上这段经文引自诗篇14:1-3和53:1-3。其内容是:“愚顽人心里说:‘没有上帝’。他们都是邪恶,行了可憎恶的事,没有一个人行善。耶和华从天上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上帝的没有。他们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 如果我们只以罗马书这一段经文为依据,可以得到答案是:“古今中外世界上没有一个义人。”而从诗篇的这一段经文,我们理解所指的是:“愚顽人里没有一个义人。” 我们查考圣经,可以看到有好些地方明确指出谁是义人。如挪亚(创6:9,7:1),约伯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伯1:1,8,2:3),马利亚的丈夫约瑟(太1:19),施洗约翰(6:20),撒迦利亚和伊利莎白(路1:6),哥尼流(徒10:22),罗得(彼后2:7)等等,这些人都是敬畏上帝、蒙上帝拣选、顺服上帝的人。 存在有这些义人和保罗所说‘一个义人也没有’,表面上看是有矛盾的。但实质上是说明同一个问题,就是人不可能靠听律法、靠修炼、修身、修行和积功德称义;人只能靠敬畏上帝、仰望上帝、信靠上帝的救恩称义。亚伯拉罕是因信称义的最好榜样。…
约翰福音第1章 本章的内容与目的,就是坚固我们对基督的信心,基督是永恒神的儿子,真正的弥赛亚,世人的救主,好使我们能被带来接受他,倚靠他作我们的先知、祭司和君王,把我们自己交出来,受他管理,指教和拯救。为此,在这里我们看到,I.受神默示的写书人他自己对他的叙述,在开始,就优美地写下他定意他这整本书所要证明的(1-5节);再次(10-14节);还有(16-18节)。II.施洗约翰对他的见证(6-9节;再次,15节);但至为完全和具体的是在19-37节。III.他亲自向安德烈和彼得显明自己(38-42节),向腓力和拿但业显现,43-51节。 约1:1-5 1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2这道太初与神同在。3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4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奥古斯丁说(《上帝之城》,卷10,29),他的朋友辛普里丘告诉他,他曾听过一位柏拉图门派的哲学家说,约翰福音开头这些经文“ 配得用黄金来写 ”。学识渊博的弗朗西斯 #8226;犹尼乌斯,在对他一生的自述中讲到,他是如何在青年时受影响,对信仰态度随便,藉着神的恩典,因着偶然读到他父亲故意放在他必经之处的一本圣经上的这些经文,而奇妙地被挽回。他说,他发现在这当中,论证有如此从神而来的力量,风格如此带着权柄和威严,以致他身体颤抖,他被如此的惊奇震撼,结果有一整天,他几乎不知自己身处何方,正在做些什么;他记录此刻,为他成为有信仰的开始。让我们来看,在这些有力的字里行间到底有什么。在这里福音书作者阐明他将要证明的伟大真理,就是耶稣基督是神,与父为一。请留意, I.…
第 1章 在这一章我们可以看到, I.到16节为止,整封书信的前言和介绍。II.在17节一开始就陈明因信称义的原则,和对外邦人罪行的描述。一开始是按照书信的通常格式,但带着极佳美和生动的用词。 使徒的职份 1.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奉召为使徒,特派传神的福音。2.这福音是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3.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4.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5.我们从他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分,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6.其中也有你们这蒙召属耶稣基督的人。7.我写信给你们在罗马为神所、爱奉召作圣徒的众人。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神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到, I.对书信作者的描述(第一节):耶稣基督的仆人 保罗…
lt;P gt; lt;SPAN id=text2 style=”FONT-SIZE: 16px” gt; lt;BR gt;注释…
米该雅惹着谁了 宋军牧师 守望教会2010年8月22日主日敬拜讲章 讲道经文:王上廿二1-28 当年慈禧太后60寿辰将至,送贺礼成了朝廷上下考虑的头等大事,一位官员特意购得一精致无比的自鸣钟,每逢报时都会有一小人自阁楼走出,打出条幅“万寿无疆”。为保万无一失,他特意去请教太后跟前的红人总管太监李莲英,果然李莲英看出问题:如果这机器出了故障,字幅只打出三个字“万寿无”就卡住了,您的身家性命可就全玩儿完了。只吓得那位官员冒出一身冷汗。还是李莲英精明,他将条幅换成“寿寿寿寿”,可能出现“吉语”变“凶言”的危险,便化于无形。 今天分享的经文,也涉及以色列王宫中“吉语”和“凶言”的一段往事。 一、忠君爱国秀(V1-12) 本章事件起因于20章所述,以色列王亚哈大胜亚兰王便哈达,订立归还城邑、通商贸易之约,便将便哈达释放回去,于是一位先知传神的话:“因你将我定要灭绝的人放去,你的命就必代替他的命,你的民也必代替他的民。”(廿42)这让得胜班师的亚哈王“闷闷不乐”,败兴而归。 和平地度过了3年,亚兰王却并未如约归还拉末城,于是亚哈王便趁犹大王到访之际,促成南北国联手攻打亚兰。其间,亚哈王主导了一幕颇为滑稽的“忠君爱国”秀,亚哈王先将亚兰的背信弃义和开战意愿诉诸众臣,想必得到臣仆们热烈的响应和支持,在群情激愤之下,犹大王约沙法势必难以拒绝亚哈王的邀请,只好抛出义薄云天的外交辞令,同时又巧妙地提及常规,就是国家在采取军事行动之前,先要求问耶和华,待神下达征讨作战的命令,才能出兵。这当然不成问题,以色列王宫中常备有一批召之即来、来之能言的御用先知,随着一声令下,就争先恐后地上来400位,这次王意太容易揣摩了,或许他们刚才就已经听见大臣们的振臂高呼了,於是七嘴八舌,但却众口一词地极力附和,在一片出战必胜的吉言声中,亚哈王踌躇满志,似乎胜利已在眼前,攻打亚兰不仅理直气壮、众臣仆同仇敌忾,现在又得神的所谓许可与支持,自然万无一失。…
七,时论(中国传统文化) 第576篇 基督徒读《礼记》1 《礼记》是《五经》(易、书、诗、礼、春秋)中的一卷。 《礼记》是论先秦时期有关礼制和崇礼意义的学术论文集。写作时间是从春秋初期到战国末年。其中有一部分是孔子弟子和后学的著作,如《大学》为曾子所著,《中庸》为子思所著,《乐论》为公孙尼子所著。但大部分作者多不可考。 《礼记》流传到西汉年代,学者戴德将其收集整理编辑成为85篇,由于散失,到唐代仅剩39篇。称为《大戴礼记》。 生于公元前81年的戴圣(汉昭帝年间),为经学博士,曾任九江太守。于30-50岁(公元前51-22年)整理编辑了《礼记》,共49篇,教授弟子;称为《小戴礼记》,流传至今的《礼记》版本,就是《小戴礼记》。 到东汉年间,学者郑玄(127-200年)北海高密人(今山东境内),师承马融,校注《小戴礼记》作《礼记注》。 到唐代李世民命孔颖达将《礼记》列为《五经》之一。…
作为一位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重要思想家,福柯对于基督教的批判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它不仅集中地展现了福柯本人对基督教的具体批判态度,而且也显示了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基督教的基本观点及其理论基础。由于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近三十年来活跃于西方学术界和理论界的一支重要的新型思想派别,福柯对基督教的批判,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西方学术界目前研究和批判基督教的动态及其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某些变化。 (一)福柯的基本思想以及基督教问题的提出 福柯所生活的法国,是传统的天主教拉丁国家,基督教在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有广泛的影响。福柯本人并非研究基督教的专家,而且,他最初的研究工作所感兴趣的,也不是基督教。但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随着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权力和道德系谱学研究的深入展开,他对基督教问题开始给予注意。从那以后,福柯越来越清楚地发现:西方传统思想、道德、文化、意识形态以及政治制度等,都同基督教教义、教会制度及其实践保持紧密的内在关系。因此,基督教问题在他的整个系谱学理论批判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基督教问题,在福柯的中期和后期研究活动中,成为了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索领域;甚至可以说,如果不了解基督教在福柯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及意义,就无法真正把握他的理论的基本精神。 福柯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基督教的?他为什么要转向批判基督教?对于基督教的批判,在他的理论中占据什么地位?为了弄清所有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首先对福柯的整个理论体系及其基本思路进行概括的说明。 严格地说,福柯的理论研究,实际上并没有固定的方向。福柯同其它后结构主义者和后现代主义者一样,为了同传统思想彻底决裂,不愿意使自己的任何一个理论研究,受到传统的同一性原则和其它规范的约束,因此,他一生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身份,也改变自己的理论研究方向和方法。福柯所关心的,只是个人自身的状况。他在理论研究中,始终都把自己的思考注意力,集中在‘与我们自身的命运密切相关的问题’上。按照他的说法,他从事理论研究,只是为了关怀我们自身的现状,也就是说,只是为了彻底了解‘我们自身今天究竟是什么’(que sommes-nous aujourd’hui)?‘我们自身为什么成为现在这个样子’?(Foucault, 1994: IV,…
自由的宿命 ——-圣奥古斯丁的历史哲学 Fate of Liberty St. Augustine’s Philosoph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