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尼斯·奎斯顿(Jahannes Quasten)在他编写的古代基督徒作家标准手册里,把巴西尔刻画为“实干家”,纳西盎的格列高利为“演讲大师”,尼撒的格列高利是“思想家”。他解释说,巴西尔是“三位卡帕多西亚教父中唯一获得‘大’字头衔的”。他接着说,纳西盎的格列高利“可以称为四世纪神学家中的人文主义者,因为他喜欢安静地沉思,将修道的敬虔与文学的修养结合起来,而不喜欢显赫的实践生活和教会神职”;他还因捍卫三一论而获得“神学家”的称号。尼撒的格列高利“既不像巴西尔那样是杰出的管理者和修道院立法者,也不像纳西盎的格列高利那样是引人入胜的宣讲者和诗人”,然而,“作为纯理论性的神学家和神秘主义者”,他在“三位卡帕多西亚教父”中“显然是最多才多艺、最成功的著作家”,所以“如果我们把作为神学家的尼撒的格列高利与其他两位卡帕多西亚教父即巴西尔和纳西盎的格列高利相比,就立即认识到他的卓越不凡”。乔治·夫洛若夫斯基(Georges Florovsky)也像奎斯顿那样以他自己的方式作了一些比较。夫洛若夫斯基说,巴西尔“与其说是改造了新柏拉图主义,不如说是克服了它”;至于纳西盎的格列高利,“他用柏拉图主义术语表达的思想本身并不是柏拉图主义的”;关于尼撒的格列高利,夫洛若夫斯基写道——多少也有点背谬——“格列高利对世俗学问的热心只是暂时的,然而,他始终是一个希腊主义者”。 这三位(或四位)卡帕多西亚教父,每一位都坚定地站在古典希腊文化的传统之中,同时每一位又猛烈地批判那种传统。每一位都在与那种文化留下的不朽作品,与那些阐释作品的同时代人不断地进行思想交流,同样也不断地进行争辩。纳西盎的格列高利声称,像他兄弟凯撒里乌这样的基督教学者的古典学识中没有任何与基督福音不一致的东西。毕竟,甚至亚历山大的圣阿塔那修也曾研究过古典文学和哲学。尼撒的格列高利意识到较开化民族与“较野蛮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这其实是指说希腊语的民族与不说希腊语的民族之间的差异;不过,他又告诫说,罪和恶是普遍的,并不因语言或文化层次而有分别。在他看来,信徒可以适当地受益于异教学识,摩西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根据《使徒行传》的记载,摩西“学了埃及人的一切学问,说话行事都有才能”。因此不是要避开,而是要培育对“外邦人的教化”。此外,如《使徒行传》的经文所承认的,所传授的并不是无意义的内容,而是某种真正的智慧,尽管它来自于异教。根据巴西尔,“就是摩西这样一个以其智慧而在全人类中享有大名的人,首先也用埃及人的学问训练自己的心灵,然后开始沉思那自有永有者。” 在卡帕多西亚教父中,巴西尔在某些方面既是这种基督教希腊主义——至少就其纯粹的文学特点来说——的最有影响力的阐释者,同时又是对希腊主义从基督教方面进行批判的倡导者。 巴西尔关于基督徒阅读的异教书籍的教育论文——引用时一般使用以“Ad adolescents de legendis…
Posts published in “解经与神学”
六,读经心得一(真道的分辨,圣经人物) 第522篇 耶利米先知 耶利米在以色列国的历史上是一位有名的先知。他所写的耶利米书是旧约圣经的大先知书中重要的一卷。耶利米生于公元前646年,20岁时(公元前626年)蒙召成为先知,直到公元前580年去世,享年66岁,工作了46年。 耶利米所处的时代是以色列的北国已经灭亡(公元前722年亡于亚述),南国犹大由衰弱走向灭亡的时代(公元前586年亡于巴比伦)。 耶利米经历了南国犹大亡国前5个王的执政时期: 1, 约西亚 ,公元前640-609年,执政31年。他在任期间,发现律法书,废除异教崇拜,恢复向上帝守逾越节,一生行耶和华看为正的事。当埃及王尼哥去援助亚述时,约西亚去抵挡他,被尼哥杀害。…
作者:平克 (A.W.Pink) 第一章 人是臭名昭著走极端的造物,没有哪里比不同的人对这题目采取的态度更能证明这个事实。一些人断言,圣经用如此简单的语言写成,以致无需解释;而比这些人更多的人,则容让教皇党人说服他们,圣经的内容如此远超人本身智力所能把握,它的主题如此深邃高超,它的语言如此难解含糊,以致普通人完全不能靠自己努力理解,所以他若有智慧,就当让自己的判断服从“圣洁的母教会”,这教会厚颜无耻宣告,自己是唯一神授权并有资格解释神圣言的。就这样教皇制度把神的道扣下不给平信徒,把自己的教义和迷信强加在他们身上。绝大部分的平信徒相当乐意情况如此,因为这样他们就摆脱了亲自查考圣经的责任。许多抗罗宗更正教徒也好不了多少,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形里,他们是太懒惰,不愿自己去学习圣经,只相信从讲坛上听回来的东西。 罗马天主教徒企图用来支持他们的恶毒主张,即因所谓圣经晦涩,把它交在普通人手里,它就成一本危险的书的主要经文,就是彼得后书3:15, 16。在那里圣灵告诉我们,使徒保罗按照神赐给他的智慧,在他的书信中讲到“有些难明白的,那无学问、不坚固的人强解,如强解别的经书一样,就自取沉沦。”但正如加尔文在很久之前指出的那样,“神没有因为保罗书信包含一些难明白的内容,就禁止我们阅读,而是正相反,只要我们有安稳受教的心,神把向我们举荐它们。”也要指出的是,这节经文说“有些”,而不是“许多”,它们是“难不明白的”,而不是“不能明白的”!而且难解的原因不在于这些书信,而在于我们人性的败坏,抵挡神的圣洁要求,以及我们内心的骄傲,不屑从祂那里寻求光照。这里所讲的“那无学问的”,不是指未受过教育,而是指不愿受教于神的人;“不坚固的人”是指那些没有定见,像风信鸡一样,按照任何吹在他们身上的教义之风转动的人。 在另一方面,有一些受误导的人,容让钟摆摆向相反的极端,不承认圣经需要任何解释。他们断言,圣经是为单纯的人写的,表面说的就是它的意思,意思就是它表面说的。他们坚持说圣经要求人去相信,而不要求人去解释。但把这两样彼此对立起来,这是错的:两样都是必须的。神不要求我们盲目相信,而是要求一种有理智的信心,为此三件事是必不可少的:人应当读(或听)、理解和个人化地应用祂的话语。发出这劝勉的不是别人,正是基督祂自己:“读这经的人须要会意”,理解领会(太 24:15) —…
正如方济各会起初比多明我会更具神秘色彩但不如多明我会那样富有学术气息,第一位伟大的方济各会哲学家比多明我会的阿尔伯图斯更关注奥古斯丁而不是一位亚里士多德主义者。菲登扎的约翰(John of Fidanza)1221年出生于意大利的维泰博(Viterbo)一个医生的家庭里。儿时,他患了一场病,恢复后他的父母把他的康复归于圣方济各的恩惠,所以给他更名为波纳文图拉,他于1240年参加了方济各会。 1243年,波纳文图拉来到巴黎,在黑尔兹的亚历山大(Alexander of Hales)指导下学习。黑尔兹的亚历山大是一位英格兰在俗教士,已经成为教授后加入了方济各会。他还是方济各会学院的第一位院长。黑尔兹的亚历山大是第一位把朗巴德的《句法学》作为标准的神学教科书介绍过来的人。在学生们的大力帮助下,他编纂了一部神学鸿篇巨制《黑尔兹大全》(Summa Halesiana),展示全部亚里士多德著述的知识。他1245年去世后,这部巨著常常被以后的方济各会会员用作教科书。 波纳文图拉1248年获得教师的许可证,并撰写了自己对《句法学》的评论。1253年,他成为巴黎方济各会学院院长,可是学校的麻烦事使他难于行使院长的职权。在任巴黎方济各会学院院长期间,他写了一部神学教科书,名为《神学概要》(Breviloquium)。四年后,他被任命为方济各会的教长,他所面临的是调解各个不同教派这一棘手的使命:自圣方济各去世后,各教派均声称自己是方济各会精神之真正的发扬光大者。他把方济各会再次团结在一起并重新组织了方济各会,他还写了两部《圣方济各传》,他把其中之一确定为唯一的法定传记,并下令销毁其他一切圣方济各的传记。当然,并非所有的方济各会成员都赞成他的变革:一位持不同意见者反对说道:“巴黎呀,你毁灭了阿西西”。然而,如果把波纳文图拉主要看做是一位学者和管理者,那将大错特错。他在作为教长处理诸种麻烦事物的时候,撰写了一篇虔诚的、充满神秘色彩的论著:《通向上帝的心灵之旅》(The Journey…
学会阅读确实是个奇迹。在小孩子的时候,我们的脑子开始认识书页上那些有着奇怪形状的字。后来这些字变成声音,声音变成词,词又变成概念,这一切都因为我们的脑子能够识别单字。今天我们很多人可以在一分钟内轻而易举地扫过数百个字。多么奇妙啊!但是不管我们阅读得多好,我们总是还可以不断提升。在本文中,我会提到二十个帮助我阅读非虚构类书籍的技巧。这些技巧大多数是我从莫提默·艾德勒(Mortimer Adler)七十年前的经典之作《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学到的。在过去几年中,我修改了艾德勒的智慧结晶以符合我自己的阅读习惯。现在我邀请你对这篇文章也这么做:读读我的技巧,吸取对你有用的,然后加以修改以合己用。1. 学习速读成熟的读者会游刃有余地调整不同的阅读速度:从很快地浏览文章,到研读,到对文章进行默想。这往往意味着我们需要训练大脑进行更快地阅读。怎么读得更快其实并不复杂,你不用学习那些快速阅读的课程也能做到。一个让你阅读更快的简单方法是用手指指着读,加快手指移动的速度直到它促使你的眼睛比平时读得更快。一直让你的手指移动得更快,直到你在某个速度下可以舒服地阅读。刚开始时,你可能会觉得不容易做到,但是慢慢地,速读会变得更轻松。由于人有不同的理解速度,不是每一个读者都可以读得非常快。那也没关系,因为有很多书是不应该读得太快的。但是如果你可以学习读得更快,就试试吧。2. 享受慢读在速读的另一端,成熟的读者也应该可以读得很慢。有的时候读一本书的最好方法是换慢档,慢慢地读,边读边想。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内心可能产生的急躁情绪,它让你为没有读得更快而觉得内疚,从而不能享受阅读。通常我们对于慢读的挫败感来源于一个错误的态度:把书籍当成需要完成的任务,而不是可以享受且不易得到的乐趣。阅读可能是痛苦的,特别是在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学习阅读不像学习走路;而像学习弹钢琴,并非自然而然就能学会。所以不要轻易地放弃一本需要慢读的书。有时候好书需要我们的耐心。假使你的速度比你的朋友慢很多,那就让自己习惯它。3. 调整阅读速度成熟的读者知道什么时候速读、什么时候慢读。阅读就像开着一辆搬家卡车在山区公路穿行(我做过这事)。有时需要低档艰难地上坡,有时又需要换高档滑下坡。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地形,我们阅读的时候,速度也当改变,就像开车上下坡一样。久而久之,你会开始感觉到一本书的地形,学会怎么使用不同档位,一本书的有些部分可以读得比其他部分更快些。敏锐的读者可以识别地形并据之换档。4. 建立预期在你开始读一本书之前,要决定它在你生命中的目的。你为什么读这本书?什么使它比其他上万本你不读的书更好?你视之为精神食粮,还是为了个人的改变,或者只是为了好玩而读?清楚地确定阅读的侧重点是很关键的。一旦阅读的侧重点清楚了,就是问具体问题的时候了。我鼓励读者写下五到十个他们希望作者回答的具体问题。通过在开始之前提出一些问题,你首先就为为什么读这本书建立了一个客观的基础。当你阅读的时候,这些问题会使你更容易确定读书是否达到了目标。5. 明白作者的意图你想作者会从哪个方向吸引你?你想要作者把你带进书本之中(向心性的)?或是想要作者把你推到书外(离心性的)?比如,如果你读一本书只是想享受文学之美,那你就是想作者把你带进书中,用丰富的意象来萦绕你的心思意念。另一方面,如果这本书是为了你当前的个人改变,你就是希望作者将你推出书本,这样你可以脱离书本进行个人思考和实践。一本书的力量强弱就体现在作者能否推动读者按着他设定的方向前进。明确我们将投入哪个方向是很重要的。不同的方向会影响到我们采用何种方式来阅读(或回应)一本书。6. 了解背景在我读一本书之前,我会在网上快速搜索一下,浏览书店评论,找找简明的总结摘要,读读推荐语,查查为这本书所做的高调宣传。这一步可以让我熟悉作者。他们是谁?在哪里工作?他们代表什么世界观?这个关键的步骤帮助我为所要读的内容做好准备,并可以让我了解到作者的动机。这个背景了解往往仅需要几分钟时间,却很值得。7. 准备一只笔当我阅读的时候,我会在耳后夹一支笔,因为我除了是一名读者,还是一个木匠,而那是所有好木匠放笔的地方。但是我发现作为一个读者,这个习惯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它是很好的预备,并且带我进到一个充满期待的心境之中。如果手里没有笔,我就会忘记脑子里闪过的想法。在我拿书之前先拿支笔,这已是我的习惯。8.…
作者:溥林 (四川大学哲学系 四川大学伦理学研究中心 成都 610064) …
公法评论网首发 作者简介:张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著有《卡尔·巴特神学研究》(2005)和《上帝死了,神学何为?20世纪基督教神学基本问题》(2010)。本文为2010年上海“第四届汉语基督教研究圆桌会议”论文。 一 “汉语神学”之名最初得之于刘小枫。刘小枫说:“所谓‘汉语神学’的提法,起初有提供一个语言形式的箩筐之意,回应当今汉语学术的地缘文化状况。” 可见,“汉语神学”的命名并没有半点企图建立某个自成一家的排斥性的“汉语神学”学派的意思,相反,“汉语神学”意味着一种包括两岸三地以及海外最广大的范围在内的以汉语进行基督教神学和基督教文化研究的新兴学术。 1995 年为了说明“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的宗旨,以及设立“基督教思想学术文库翻译计划”的规划意图,刘小枫写下了《现代汉语语境中的汉语基督神学》。 1999 年他将这篇论文大篇幅修订,扩充为《汉语神学与历史哲学》,于…
文/J. C.莱尔 译/老漫 按: 这是莱尔在一次传道人聚会上所作的讲演。针对当时英格兰面对的问题,莱尔提出了五项时代的需要,第一是护教的需要,特别是对圣经无谬无误之权威的持守;第二个是对正统教义的坚定持守;第三个是谨防罗马天主教的错谬死灰复燃,要珍惜宗教改革这一神赐给我们的宝贵礼物;第四个是对个人圣洁的强调;第五个是在各种公开、大型聚会越来越多的时候,决不要忽略个人性的祷告灵修、与神相交的生活。这些提醒,对今天的中国教会同样适时和迫切。读到很多段落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仿佛正是为着我们当下的处境所写的。愿神使用他仆人的话语,在历史中发出不变的真理的声音。阿们! “都通达时务”(代上12:32)。 这句话是指着以萨迦这个支派说的,当时大卫刚刚开始统治以色列。当时看来,在扫罗死后,以色列中的一些支派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服事哪个王呢?”这是当时在巴勒斯坦地的问题。人们犹豫他们是应该继续跟随扫罗的家族呢,还是接受大卫作他们的王。一些人在观望,不马上作出决定;一些人勇敢地走出来,宣告大卫是王。在后者中,有许多以萨迦的后裔;圣灵对他们有一个特别的称赞,说“他们是通达时务的人。” 我毫不怀疑这句经文,就像在圣经中其他的经文一样,记下来是为着造就我们。这些以萨迦人是作为榜样摆在我们面前,是我们要效法的对象;因为明白我们当下所处的年代是怎样的,以及晓得这时代的需要,是极重要的一件事。那些在亚哈随鲁王宫中的明哲人都是“达时务的”(以斯帖1:13-14)。我们的主耶稣责备犹太人,因为他们“不知道眷顾你的时候”,并且“不能分辨这时候”(路19:44;太16:3)。让我们谨慎,以免也落入同样的罪中。一个人若满足于无知地坐在自家的壁炉旁,只埋头关心他个人的事,对在教会中和世界上发生着什么没有关注,这样的人是一个可悲的国民,是一种糟糕的基督徒的样式。在研读圣经和省察我们自己的心之外,主愿我们研究我们所处的时代。 现在我在本文中讨论我们所处的年代的需要是什么。所有年代对基督徒来讲都有其独有的危机,也因此要求对某些特有职分的特别注意。当我试着说明当下的年代对英国基督徒,特别是对英国国教信徒有着什么样的要求,我恳请我的读者用心读。我要提出五点,我会没有保留地、直白地分享它们。“若吹无定的号声,谁能预备打仗呢?”(林前14:8)…
史鲍尔 若是没有圣灵的同在,就不会有归信、重生、成圣和洁净,基督所完成的工作也不会成就在我们的身上……若没有使人复苏的圣灵,就不会有真生命。——克里斯威 (W.A . Criswell) 出生与重生,这两件事都是圣灵的工作。如果没有圣灵的大能,就没有一个生物能活在世上;同样地,若没有圣灵的工作,也没有人能够在神里面获得新生。 在与尼哥底母的对话中,耶稣这样论到圣灵: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 (…
二,汉语圣经的翻译和比较研究 第527篇 诗篇57:3的译文 【和合本】 那要吞我的人辱骂我的时候 ,上帝从天上必施恩救我,也必向我发出慈爱和诚实。 【思高本】愿天主自天赐下慈爱,并赐下忠实,拯救我, 却对追赶我的人加以凌辱(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