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解经与神学”

道德原则与良心

R.C. Sproul 著    丘慧文 译                  当我们在道德方面要有所抉择时,良心的功用会显得十分复杂,上帝的诫命是永不改变的,而要顺服这些诫命,就得先让这些诫命在我们心中是和谐一致的。这个内部化「器官」的标准称呼是「良心」。有人描述这种朦胧的内在声音,说这是上帝在人里面的声音。良心是人里面一个神秘的部分。在良心里,一个极其隐密之处,就是人格之所在,由于它是隐藏的,以致我们有时很难明白它的功用。弗洛伊德将催眠带入了科学调査殿堂的重要地位,人开始探究潜意识,挖开人格中那些最内部的洞穴。面对良心,令人肃然起敬。这内在的声音所揭露的,可能就像有一位精神病专家说的,简直「看见了地狱」。…

教会与文化

文/提摩太 #8226;凯乐 译/杨基 校/玲波 一、文化之争 在当代福音派里,最容易引起分裂的问题就是基督徒应如何处理他们与文化的关系。传统上讲,美国福音派大多对文化持冷漠的态度,他们认为这个世界终将灰飞烟灭,所以最要紧的是挽救更多的灵魂。如果我们能救更多的灵魂,社会就会“每天进步一点点”。仍有很多美国教会和基督徒持守被称为“敬虔主义”的立场。然而,在过去一代人的时间里,美国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和态度发生了很多根本性的改变,这使很多基督徒感到与他们自己的社会脱节,觉得需要回应这些改变。除了这种敬虔主义的立场以外,还有其他三种处理教会与文化关系的策略。 第一类,我称为“保守的行动主义者(conservative activists)”,认为今天主要的问题是人们缺乏绝对的道德观念。他们认为基督徒变得太世俗,与这个已经不再相信绝对真理的文化没有什么分别。按照这个观点,他们鼓励年轻人恢复基督教世界观,并且要占据文化、经济的上层。保守的行动主义者(conservative activists)希望实现一个保守主义版本的“精英团体的长征”(类似1960年代的年轻激进分子过去三十年中所为)。这个群体花很多精力在政治事务上,并围绕一些社会问题(如堕胎、同性婚姻、父亲形象、禁戒嗜好的教育等)参与草根社会运动。…

论人之教义的历史

赵中辉 在争辩中的问题 —— 差不多论人教 义的各方面,今天正在热烈地争辩着。在自由派与新正统派的神学家之间目前所讨论的,相对于往日的讨论,显明了一项重要的区分。在自由派兴起之前,大多数的神学家都接受圣经的权威性,并且承认亚当的被造与堕落的创世记记载的历史性。可是,由于广泛的接纳进化论的臆说,以及新正统派把创世记的记载解释 为 神话、象征或传奇,致使在有关人之 教 义的整个硏究上,有了一个显著的改变。…

唐崇荣:多结果子

“ 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结果子的、他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现在你们因我讲给你们的道、已经干净了。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人若不常在我里面、就像枝子丢在外面枯干、人拾起来、扔在火里烧了。 ” (约15:1-6) 我很惊奇为什么耶稣选葡萄树来表现他自己呢?圣经里面岂不是有黎巴嫩的香柏树吗?圣经里面岂不有橄榄树吗?圣经里面不是也有无花果树吗?这些树都是又高又大的树,但是耶稣完全不用这些又高又大的树来表明他自己,他用了几乎不成树的葡萄树来表示他自己,葡萄树是树吗?如果葡萄树是树,有谁可以画葡萄树的形象呢?我们要画椰子树很简单,我们要画松柏树很简单,我们要画榕树也很简单,但是最难画的就是葡萄树,因为葡萄树根本没有自己的形象样式,所以你不能够凭空想出葡萄树应当怎样的,那么画葡萄树的人,一定要连棚的形象也画进去,如果这个棚是高的,这个葡萄树就是高的葡萄树,如果这个架子是矮的,这一棵葡萄树就是又矮又长的葡萄树。所以葡萄树是没有自己形象样式的树,葡萄树是没有自己意念计划的树,所以它要怎么长,它向哪里长,都根据栽培的人,栽培葡萄树的人,为它做一个长的架子,它就变成长的葡萄树,栽培的人,为它建一个很高的棚,它就变成很高的葡萄树,我相信耶稣是故意用这一棵树来表明自己是谁。 耶稣是绝对顺从天父的事奉者的榜样,所以他说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因为我的父栽培,我的父计划,我的父搭棚,我的父浇灌,使我今天能够成为怎样的形式,都是按照父的旨意,都是遵守他的计划,这样成全了父在我身上所定的旨意,成就他要我成就的。当耶稣基督用植物来描写自己的时候,他选择了最柔,最顺,最弱的植物,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葡萄树的木,根本不能成为木头,葡萄树连树干都不能做家俬,你有没有看见有人用葡萄树的木头来造房子呢?用葡萄树的木头造椅子造桌子呢?甚至连造一根拐杖都不够力,所以葡萄树是最柔,最弱,但是最顺从天父旨意的。 所以耶稣基督就选择了这种温柔顺从的例子,来告诉我们,他在神面前是怎样做我们的榜样。不但如此,葡萄树是最弱,但却是最多结果子的树,一棵很高很大,高耸入云的椰子树最多结十粒的果子,照样一个很大的芒果可能结几百粒的果子,但是葡萄树单单一个枝,就可以结几百粒的果子,丰富的时候,一棵葡萄树可以结几千粒的果子。这样就把为什么耶稣说他是葡萄树真正的意义讲出来了。如果我们学习我们的主带有柔顺,我们照着我们的父来定我们的形象,我们可能就结出像耶稣基督所结的果子那么丰盛。 今天教会发生许多的问题,最大的原因是我们为自己定了计划,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遵行上帝的计划,我们的事奉都是照着自己的意念,所以没有办法成全天父的意念,我们自己刚硬着心,我们自己坚持自己的意见,所以圣灵没有办法透过我们结出他自己的果子来。主耶稣不是如此,主耶稣对父上帝的顺服,他对自己的苛求,使他可以结出很多很多的果子,他结果子的时候,却是透过他的门徒结出来的。所以葡萄树干连一个果子都没有,千千万万的葡萄树的果子都不在树干上,在树枝上,这是何等奇妙,何等伟大的描写。 耶稣说:“我父是栽培的人,我是真葡萄树。”所以这里他就提到本质的问题,第一节,耶稣提到了本质的重要性,第八节,他就提到份量的重要性,所以第一节说,我是真葡萄树,第八节说,你们多结果子。很多真的都不能多,很多多的都不能真。今天有许多的教会人数很多,传的不是真道,还有一些教会夸自己守真道,真正是真道,但是做来做去结不出果子出来。所以凡是注重质的,常常就失去了量,还有许多人注重量,就妥协质,所以在第一节跟第八节告诉我们,我们的主先告诉我们,他保证他本身是真的源头,然后他要求我们结出多的果子,这样一个好的教会是信仰纯洁却多传福音结果子的教会,许多归正的教会都在自己信仰多么好,但是没有多少归正的教会结很多的果子。我们一方面持守真道,一方面又彼此批评,以为自己才对,其他人都不对,当然在基督教的信仰里面有很多不对的地方,但是在归正信仰里面还有许许多多自以为义,互相攻击,而根本没有尊重别人的人。…

魏司坚:国度与教会

国度的概念出现于耶稣传道的整个时期,然而教会的概念却只有被提过两次,记载于马太福音十六章 18 节及十八章 17 节,而后者只是附带地提到教会,并且有人认为那是指犹太教的会堂,而就算耶稣是指基督教的教会,这节经文也无法帮助我们了解教会的概念。 耶稣对「教会」的概念 在第一段经文中,耶稣特别论到教会为一个新的团体,祂描述教会的性质,并且说明教会与国度的关系。主耶稣清楚地指示这个重要的问题,让我们深感庆幸;当然,我们应该就当时的历史过程来作研究。我们必须探究,主耶稣为何在祂传道生涯的这个特定时刻,对教会的概念作出了唯一且意义深远的宣告。当西门彼得表明一项重要的认信:「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太十六 16) 。耶稣接着就宣布:祂要建立祂的教会…

莱尔:争战

莱尔   「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提前 6 : 12 )   一个奇特的事实是,大多数人,不论少男少女,老人小孩,贵族平民,富家穷户,博学多识的还是没有学问的,都对战争、战役和战斗充满浓厚的兴趣。   事实很简单,如果一个英国人对滑铁卢、因刻曼、巴拉克拉瓦、勒克瑙的战事毫不关心,那么我们会说这个人真是冷漠乏味的。在德法战争期间,如果一个人不会因色当、斯特拉斯堡、麦次和巴黎的战斗而感动、战栗的话,我们要说他的心是冷酷而麻木的。   但是,有一种战争比任何一场人类进行过的战争重要得多。它不仅仅关乎两三个国家,而是与每一个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基督徒紧密相关。我所说的战争是属灵的战争,是每一个想要得救的人都必须进行的、关乎他灵魂的战争。…

教会全球化时代改革宗神学的未来

教会全球化时代改革宗神学的未来 文/周钧权 译/雅斤 校/煦 一、改革宗(归正)神学:一个传统的终结 让我用一个问题开始我今天的演说:在教会全球化时代,改革宗神学的未来是什么?对于一个接受改革宗神学教席的人和对我们整个神学院来说,这都显然是一个恰当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有助于我们反思我们在历史进程中所处的位置,最近我们刚刚庆祝了加尔文诞辰五百周年,并且马上要庆祝公认为宗教改革催化剂的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发布五百周年。所以我们需要问:改革宗神学的未来是什么? 1、改革宗神学与基督教世界的结束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察看改革宗神学的现状。首先,我们无法忽视改革宗神学在讨论整个基督教现状中的位置。毋庸置疑,我们正在见证基督教的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就是基督教的全球化扩展,这也必然关系到改革宗传统的未来。菲利普?简金思在他的神学著作《未来的基督教世界:基督教全球化的到来》里写到:“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基督教世界的中心已经无可避免地向南,就是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转移了。今天,全球最大的基督教团体是在非洲和拉丁美洲(我会加上亚洲)。” 简金思指出的是基督教的现状:在欧洲和北美衰落,而却在世界其他地区巨大增长。伴随着世俗主义的破坏性冲击,欧洲基督教的衰落十分显然。类似的,在北美基督徒的数量持续下降。据估计,1900年,全世界的基督徒有65%生活在欧洲和北美,而今天这个数字逼近35%。相反,1900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基督徒占整个基督徒人口总数的17%,而今天这个数字已经超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