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by “Yadon”

刘义昆:让民众绞尽脑汁维权是社会的悲哀

作者: 刘义昆   近年来,湖北大冶市一些路段“黑的”泛滥,但市民投诉无门。近日,署名“文明冶人”的市民在该市一些路段张贴“寻官启事”,希望以此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有热心网友将“文明冶人”的这一创意发到了黄石当地的东楚论坛上,引起网友热议。 (11月18日《长江商报》)   又见“寻官启事”。就在一个多月前,因一根水泥电线杆被大货车撞成两截、悬在空中10天无人管,海南文昌市锦山镇的居民就曾贴出“寻官启事”,呼吁解决。大冶市的 “寻官启事”估计是受到了文昌市“寻官启事”的启发。遗憾的是,文昌市的“寻官启事”被媒体报道后,虽有网友关注、论者抨击,但却未见下文,问题是否已经解决让人好奇。因此,大冶市的 “寻官启事”能否还能管用,无疑让人担忧。   “寻官启事”的背后,是政府部门低下的行政效率。水泥电线杆存在安全隐患,原本只需要市民打个电话,就能解决的问题,最后却推脱拖延了10天之久,可见相关部门之拖延;大冶市 “黑的”泛滥已有几年,应该早有市民举报,到现在却仍未解决,可见当地政府部门之无能或懒政。…

我所认识的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转帖)

我所认识的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剖析三自 作者不详 在没有讲到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包括所属基督教堂点,下同)的情况之前,请允许我先介绍一下中共的统一战线政策。 1.所谓“统一战线”是一些不同阶级、阶层、政党、集团直至民族、国家,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具有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而组成的政治联盟,简单地说,统一战线就是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 2.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今天,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法宝。 3.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4.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 5.在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爱国宗教信徒和宗教界人士的统一战线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列主义的无神论和宗教信仰者的统一战线是政治上的联盟,在社会主义时期,这种政治联盟的基础是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一切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而开展工作。…

扮上流指南之扮上流20要素

 文/胡斐   1.不能穿秋裤 即使冻得鼻涕直流,也不要在西裤里穿上一条秋裤,弯腰时露出一条秋裤边,多丢脸哪!实在冷得不行,偷偷穿在裤子里面?算了吧,上流社会对裤子的长度是有很高要求的,男士裤子的长度以从鞋尖算起的第三个鞋带眼为宜。女士么,等到要外出滑雪的时候,才能套条秋裤保暖,其他时候还是用丝袜硬撑吧。   2.去掉所有衣服上的Logo 还想把西服牌子留在袖口,以昭告天下新买了一件阿玛尼吗?上流社会从不这样干,他们的衣服都是在法国或英国几家裁缝铺定做的,绣有他们姓名的首字母。即使你的西服并非定做,请保持袖口的扣子一定要是真的,因为这样,你就可以解开扣子洗手,如果是假扣子,在有人给你递热毛巾的五星级厕所里可是要出丑的。   3.拥有一些特殊场合的夹克和外套 像英国的上流绅士们一样,一定要备齐一套射击服、一套骑马服和一套猎装,因为这些都是“绝大多数人从来不会有的”,它们可以把你和普通阶级迅速区分开。当然还要有与之相配的帽子和靴子。穿这些服装要绝对注意的是,马甲最下方的扣子不能扣上,夹克口袋上的遮盖要放进口袋内;手绢要叠放在袖口里,而不像晚宴时候那样,叠放在上衣口袋里。   4.有几套运动装 即使不运动,看上去也要有经常去运动的样子,而且要有一副“我有钱,我也有闲”的气质。显得刚从健身房出来,或者刚刚和商业伙伴打完一轮壁球。如果是家庭主妇,专门的瑜伽服显然比家居服看上去更健康。…

扮上流指南之通往扮上流社会的20级阶梯

 文/陈旧   有钱 有钱人未必就是上流社会,但上流社会总要个个有钱。鉴于中国人的钱普遍还是新钱,往上追踪三代,都是一腿泥。只要你有钱,并且舍得大把花钱,并不妨碍别人视你为上流社会之一员。   准备几件礼服 每逢圈内有什么盛事,上海人民路几家婚纱店的生意总是格外地好。总有一些小职员拿着老板的请柬跑来,租一件露背礼物应景。这些人在酒会上格外好认:拿起自助餐来一大盘,且以肉类海鲜为主,坐在一边瑟瑟发抖,一半是冷,一半是紧张。   学习餐桌礼仪 鉴于圆桌式分食基本被视为野蛮人之饮食行为,在大多数酒会中,分餐式的冷餐会被广泛采用。而且,你不能指望这些酒会真有美味佳肴,那些拖儿带女,见三文鱼和鱼子酱如发现新大陆般狂喜的人,原谅他们吧,他们来自另一个世界。   温习几部影视剧 基本上,Sex…

黄剑波:评《当代北京的基督教与基督徒》

 《世界宗教研究》 2007年第1期 网络全文首发: 圣山网 对于《当代北京的基督教与皋督徒——宗教社会学个案研究》(高师宁著,香港:道风书社,2005年)这本书,作者自己表示这是她“从事宗教礼会学研究近二十年来的一次新探索”(395页),事实上,我们似乎也可以说这不仅是她个人的一次探索,更是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意义上的中圈宗教利社会学界的一个探索。   我认为本书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强调信仰与生活。作者显然抓住了基督教作为一种生活中的信仰的这个认识,因此这项研究在学理上几次显明我们的研究应当更多切实地关注那些鲜活的信仰现象,将信仰放在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context)中进行观察和理解,而小仅仅足在空想的层次上,在文本(text)的层次上进行思辩性的建构或解构。   作者几次强调指出,这项研究乃是着眼于基督徒“个体”的,这甚至从“个体信仰的确立”、“个体宗教性之方方面面”、“宗教信仰对十个体的影响”等章节题目就可以看出。小过,需要注意的足,尽管作者描述的足北京一些基督徒的具体个案,但显然她的关注更主要的却是抽象的个体,而小足某个具体的个体。   (二)走出书斋与进入田野。在方法论的问题上,作者强调宗教礼会学的三个研究性质,即自觉地坚持置身于其研究对象之外来看待与解释宗教现象;价值中立;经验性,即任何理论或假设都必须以经验事实为基础,反对臆断和直觉。具体到研究方法上,作者提到了宗教社会学的六个主要方法,即跨文化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调查研究与统计分析泫、控制实验法、参与观察法和内容分析法,而她在自己的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访谈、参与观察、发放问卷和分析问卷。作者提到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先后四次找了几个基督徒试填,并征求他们的意见,这样反复修改一个月之后才最终定稿。经过这些程序后产生出来的这份问卷应该是比较完善的。…

批判普世价值是为了维护特权价值。

教育部一个宣传理论班子,在《求是》杂志发表了《关于“普世价值”的若干问题》的文章。该文不承认有“普世价值”,说“拥有13亿人的中国不赞成或没有实行他们所说的‘普世价值’”,说“普世价值”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因而应该接着搞意识形态阶级斗争。 很清楚,教育部的意见是让北京退出联合国,让台湾当局恢复联合国席位和中国代表权。证据很简单:“普世价值”的人权、法制、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和博爱等等,是联合国宪章的重要内容,是联合国各个部门运作的原则、即为普天下的全人类服务的宗旨,而该原则宗旨是某国签字承认并要付诸实施才成成为成员国的。既然教育部文章说自己所在国家政府不赞同联合国宪章,那他们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北京应该退出联合国、把席位让给承认那个联合国原则宗旨的台湾当局。 按照教育部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应该退出执政地位,把执政权让给国民党。证据也很简单:中国宪法规定,执政是为全体中国人民服务的、即为普世价值服务的。既然您说您的党不赞同那个为全体人民服务的普世价值、而是执意为某个阶级服务的,那就违犯宪法、至少那执政是不合法的。因此,按照教育部文章的意见,中国共产党是为某个阶级服务而不是依法为全体人民服务的,那就应该退出执政地位,让权让位于承认为全体人民服务的普世价值的国民党。 明摆着,那些反对普世价值的宣传官员说普世价值“自相矛盾”,其实他们自己才是自打耳光的。为此,教育部文章狡辩说:“我们并不否认普世价值,但价值总是具体的、社会的。”嘿嘿,怎么个“具体”法呢?让我们看看事实:一方面,那些宣传官员搞“反西化”和批判普世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却用手中权力享尽西方东西、资本主义和普世价值。 例子:他们说,“超女”节目是模仿西方的“低俗”节目,并用手中行政权予以封杀。可同时,他们自己却搞裸体裸得不能再裸的“三点式”车模房模表演、他们自己还当董事或董事长。赫赫,“超女”是包括中国观众在内的全球观众都喜爱的大众节目,且至少不搞“三点式”。可那些“反西”和“反普世价值”的宣传官员们却是几乎全裸的表演的董事和观众,哈哈哈!究竟谁“低俗”?宣传官员的那个“反西”“反普世价值”,若不是口是心非和自欺欺人,还能是什么? 例子:那些官员“反西”“反资本主义”口号叫得比谁都响亮。可是,正是他们当中的有权者,利用工作之便大捞钱,然后,把子女和老婆送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那里购置房地产,再然后,一有动静,他们就溜到西方资本主义享受“普世价值”去了。且不说全部吧,仅美国的南加州、纽约长岛、佛罗里达州的房地产,不少就是那些官员或其亲友购置的;在美国,这早已是公开的事情,甚至不少房地产销售商就把业务目标定在中国的官员。嘿嘿,靠那些官员的工资收入,哪来那么多钱能在价格最高之地购置成套数套的房地产呢?他们已经成为全球闻名的“裸官”,哈!您说说,宣传官员们搞的那个“反西”“反普世价值”做法,若不是口是心非和自欺欺人,还能是什么? 例子:就教育部本身来说,一些官员一边发文反资本主义,一边搞“教育产业化”赚钱赚海了。为所谓“孔子学院”项目,国家年度拨款上亿,嘿嘿,结果呢,教育系统官员搞了股份公司、享受起期权股权了,几亿人民币的多数跑到了官员们的私人口袋。那些官员甚至公开扬言:没钱就别上北大清华。嘿嘿,您说说,那些教育宣传官员们搞的“反资本主义”和“反普世价值”做法,若不是典型的口是心非和自欺欺人,还能是什么? 不必多说了,那些宣传官员之所以大批特批“普世价值”,就是为了维护他们自己既得利益集团的“特权价值”的利益。说白了,改革开放给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经济、科研、教育、艺术、媒体、政治和社会活动等等各个方面都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社会越来越走向平等自由、民主法制和公正正义。这个发展妨碍了那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垄断利益。于是,他们就搞个批判“普世价值”的宣传活动,鼓吹继续搞文革式的意识形态阶级斗争;其目的,就是维护他们的“特权价值”,是只许他们为所欲为和逍遥法外地享受资本主义,而不许广大民众享受宪法保障的公民权益、更不许民众社会依法办事对他们实行监督。 一句话:越是高喊“反西方”、“反资本主义”、“反普世价值”和“阶级斗争”的官员,就越是涉嫌贪污腐化的、八九不离十。不信?就请那些官员们公开财产及其来龙去脉,您看看就知道了:在他们面前,北京官员刘某的事情不过是小菜一碟。…

冉云飞:宗教界的交心运动

信仰自由作为宪法所保护民众权利的一部分,这是我们人人应当得的。但四九年后至如今还没有完全得到。截至目前为止,我不是任何教徒,但我尊重别人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看过我博客的人,应该看到过我以前曾写过和尚写检讨,如何种跃进南瓜,如何放卫星,如何批判右派,宗教完全成为政权的儡傀。其实哪只是佛教界,事实上天主教也曾大张旗鼓地搞向党交心运动。宗教向世俗政权交心,向党交心,会交出一个怎样的宗教信仰,因为我没有信仰,不知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但我可以感觉得出其间的屈辱。 我一直在研究告密,我认为交心,其实就是自我告密。把一个人所谓血淋淋地呈现出来,把自己剥光,裸体交给党,同时把心剜出来交给他们,让他们看看你到底是红是黑。交心就像梁山的投名状,逼你杀人或者你必须杀人才能取信于人。当然你杀了人,要想清白,重新做人,几乎就没有机会了。同样的,你向党交心,交了你或有或无的丑恶的一面,官方就抓住你的把柄,随时进行人身和思想绑架,随时念着紧箍咒,让你求生不能,欲死不得。也就是说,交心、互相揭发,就是把人性恶的一部分放大,让自我谩骂、自我丑化,成为一种常态,同时也让互相丑诋成一种管制策略。在这样没有尊严的情形下,你还谈何什么信仰自由?恐怕你就是不信仰什么的自由都没有,因为你只有选择信仰共产主义。其实官方需要你的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共产主义者。 宗教界的人向党交心,这本身就是件滑稽的事,但大家都觉得再正常不过,就像现在的宗教界人士,还学习那些莫名其妙的政治文件,开那些文山会海,搞得乌烟瘴气,像释永信这样把少林寺搞成“棍棒企业”的“政治和尚”加“商业和尚”的双料组合,在当今的宗教界可谓夥矣。 纵观中国历史,历来的宗教界人士,没有哪个朝代比现在宗教界的一些人更污烂,花和尚,处级道姑,厅级神学院,与其说这些人有信仰,不如说这些人连做人的基本底线都没有,有奶便是娘。 我们国家似乎有不少信教的人,但不少所谓有信仰的人,比没有信仰的人还无耻,这也是整个社会对有些宗教人士根本没有丝毫尊敬的原因。在这种情形下,与其去信仰什么,还不如不去信仰什么。可以说,宗教不像宗教,与几十年来官方对宗教的改造与破坏有深刻的关联。 《向党交心》这篇文章是《广场》杂志(天津市天主教教友、爱国运动促进会编) 1958 年 10…

赵杰:管制文化亟待改造——政府管制与公众参与

   9 月,各地因安全事故、食品卫生事件,共免去 19 名渎职高官职务,其中最高职务为正部级。有因承担领导责任而引咎辞职、有因“负有领导责任,对事件未及时上报、处置不力负有直接责任”而免职。到了 10 月份,又曝光了几起事故瞒报事件。   在上半年结束的多个部委参与的“安全生产百日督查行动”结束不久,却通过事故频发与官员去职来展现“行动”成效,不得不让人对“百日督查行动”的实际效力打个大问号,对“百日督查行动”这类政府监管行为的内部封闭运行的弊端察之一二。   近些年来,政府管理者的思路是,哪个部门出问题出事故多,就加强哪个部门的力量。这种思路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实际运行中,这种“加强”往往只是一些人力、硬件、权力上的加强,而没有对其法治化程度、监督机制、责任追查机制进行很好的梳理,缺乏对管制权力的法治化、公众化约束方面的加强,缺乏对“管制者——管制对象——社会公众参与”这个管制系统的机理、机制的研究和突破。…

新周刊:扮“上流社会”

新周刊最新封面图   前言   中国无上流。   相对于西方延续百年的上流贵族制,所谓的中国上流社会也只是一种形容,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社会形态。他们还在学习、探索、建设中国“上流”社会的基础、形式与规则。   他们包括权贵、新富、知识精英、艺术家与娱乐明星等以低调谦称的人群。他们群聚于某些权贵集中的中心城市,活跃于某些以奢侈为荣的场所,以名牌、名人、派对相佐,豪掷自己的资本:金钱、青春、身体、才华,或者情商。他们是观众,也是演员;他们自谦是半上流社会,其实充其量是“扮”上流社会。外人看似荒诞,但人家自娱自乐。   在人人梦想进入上流社会之时,总有人沦入下流社会。他们不仅要承受资源短缺带来的物质压力,还要遭受白眼,承担精神上的双重挤压。为下流社会辩护,就要积极在基本权利、人格尊严、生命机会上寻求公理,完善和规范社会阶层流动通道,让下流社会和上流社会能互相流动。   事实上,什么“流”的社会都不重要,因为:好生活,不入流。    中国人的上流前景…

蓦然回首——华北人民政府法律观的文本分析

蓦然回首——华北人民政府法律观的文本分析 刘显刚 载于《西部法学评论》(2008年第3期) 摘要: 华北人民政府系共产党在全国范围执政前夕成立的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过渡政权,本文立足于相关法令文本,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华北当局的法律观,即一般意义上的法律论述、对待国民党当局“六法全书”的态度、关于华北政府治下“人民的法律”的表达等。透过文本分析,文章最终将华北当局的法律观归为一种“政策 – 权力工具论”,这一“工具性”立场贯穿于华北当局的整体的主义宣导和政策姿态之中,它一面从列宁主义风格的“政法思维”中汲取极端的实证主义养分,一面也受到当时缠斗正酣的国共战局的影响。 Gone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