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by “Yadon”

灵恩派谱系表(详细版)

1. 这是灵恩第三波的谱系表,不含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主要是福音派教会的变质—–原本属于福音派,后来变成灵恩派,而且自己还常常认为自己不是灵恩派。(假使不知道运动各波分类,请自行阅读:灵恩运动各波简介 ) http://reader.roodo.com/yml/archives/6879467.html 2. 这谱系表主要是华人, 非华人部份只列出很重要源头,而非详系列表。因此,请不要以为欧美、韩国的灵恩派大牧师,只有这些; 也不要以为自己所学习的外国牧师没被列在其中,就表示没问题。 3.这是『谱系表』,强调的是师承、关联性,不表示某系统中的牧师就是那教会的人。…

纪念林毓生:反传统和反西方都不能解决中国问题

陈季冰 冰川思享号 2022-11-28 “五四”对于要求重建中国文化的努力虽然失败了,但其负面影响却一直绵延至今。这就要求我们当代中国人必须穿越五四思想的迷雾,建立正确的认识。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陈季冰 去年8月初余英时先生去世后,我在冰川思享号上撰文纪念时曾称余先生为“ 当代中国学术第一人 ”。 在上一辈飘零海外的学者中,林毓生先生也是我十分敬佩的一位。…

蒋志如:法科教师可以努力的限度——以黄药师对傻姑的武功教育为中心的考察 |

第20220317期宪道 作者简介: 蒋志如,兰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法学教育。 内容提要: 通过考察金庸武侠中傻姑与黄药师、郭靖与其诸老师间的武功教育过程,我们证明了如下结论:任何教育均是师生互动之结果,而非一方的独角戏。由于教师在年龄、知识、阅历等方面的优势,在教育这一关系中,教师实际上处于主导地位、甚至决定性定位,他们努力的程度、限度决定了学生的发展程度、成长高度,如果从教师角度看,即教师可以努力的限度。而且,学生如果不聪明的话(如傻姑、郭靖),老师付出的努力(包括其努力的限度)更容易被观察到,在聪颖、心灵手巧之士来说,教师的努力程度则不容易被观察到。对照中国法学教育,由于考核、科研等压力、收入情况,法科教师很难有心情审视其教授的法学课程、培养优秀的学生,更不要说花费更多的时间培养出类拔萃的学生,亦即中国法科教师很少花时间在教学和培养学生的事项上。要激发、促进中国法学教育向前发展,不仅仅需要鼓励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教学、培养学生事项上,更需要国家、高等院校或者法学院提供基本保障以使法科教师有心情,进而愿意或者更积极参与到其从事的法学教育。 关键词: 法科教师、努力限度、武功教育、法学教育、分段式法学教育 一、问题、材料与说明 法学教育在现代社会首先是一种法学院教育、一种职业教育,是现代工业社会发达的产物,法学院教师(法科教师)在其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特别是在法学院学生还不具备任何常识、知识、对法律职业缺少认识的情况,其角色是基础性的。但法学院教师不一定是律师、通常不是法官、检察官等司法实务部门专家,通常是由专门的职业者(教师)组成(已与前者有迥异的经历、思考和角色承担),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案例教学法或者讲授法)讲授法学理论实现其职业角色。一方面,虽然课堂、教学是教师自治的领域,大学或者法学院只能对法科教师提出最低要求,即学历、学位的要求(这是一种准入要求),而对其的教学风格、教学偏好、教学经验无法作进一步要求——此为最低层次法科教师要求。另一方面,法科教师虽然在理论上可以不作为、可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但其职业角色、职业理论将激发其发自内心地通过教学达到培养更优秀法科学生的理想;进而言之,法科教师可以根据其偏好、经验,其对所授课程的精深理解和体悟,通过更好的方式培养的优秀的法科学生、甚至一流的法律人,换而言之,法科教师在其教学范围内可以努力的限度问题。…

王春煜 缅怀李泽厚先生

我是1978年秋天在黄山召开全国性的鲁迅学术研究会上认识李泽厚的。其时“四人帮”垮台不久,被禁锢多年的人们对学术的渴求十分强烈。各路学者都兴冲冲地闻讯赶来,其中老一辈的学者中,有戈宝权、王瑶、钱谷融等,而更多的是如李泽厚、谢冕、田本相、陆耀东等一批中青年学者,可谓群贤毕至。我躬逢其盛,有幸应邀赴会。 我仰慕李泽厚大名久矣,在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初出茅庐的他竟与著名美术家朱光潜摆开了擂台,成为论敌。他提出“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点,从而声名鹊起,卓成一家。大会报到的当天,在黄山宾馆大堂里,有好几位中年学者正围绕着李泽厚交谈。我趋前礼貌性地向他打了个招呼,他含笑向我伸出了热情的手,并称赞海南是个好地方。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会结束之后,接下来是集体登山活动,与会者个个欢欣雀跃不已,连年老体弱的学者也不肯放弃这个机会,力争参加这次活动。恰好我和李泽厚等人一起登山,我们一边欣赏黄山的壮丽景色,一边有说有笑,一点也不觉得累,大约花了三个多小时终于登上黄山顶峰。在初次和李泽厚接触中,我发觉他是一个热情、亲和、乐观的人,没有半点凌人的盛气。 在海南重逢 时隔七年之后,我和李泽厚在海南岛重逢。1985年秋,爱国家教委的委托,钱谷融、李泽厚、谢冕、陈丹晨、缪俊杰、杨知一和陈素琰等7位专家,飞来海南参加《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全国高校文科教材上下册)修订会。会址设在海口府城海南大学师范部(今海南师范大学)。经过两天紧张的“选评”修订会结束后,我滥竽“选评”的撰稿人和编委,为了尽地主之谊,当天下午在家里设便餐招待会专家们。其时我正陪几位专家在校道上漫步,没想到李泽厚捷步先登上我家门口,问道:“这里是王春煜的家吗?”正在厨房忙炊事的老伴应声,连忙出来招待这位先到的客人。随后不久,客人们接踵而至,寒舍顿时蓬璧生辉。席上大家畅谈甚欢,欢声笑语不绝。为了不让这次难得的聚会骤然星离云散,我请客人为参加这次《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修订会署名留念。客人们齐声叫好。大家彼此礼让一阵,李泽厚率先走出来,而对桌上一张洁白的宣纸,凝神细想片刻,然后提腕运肘,以饱蘸墨汁的笔写下两行字: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修订会 然后再暑上“李泽厚”三个字,果然漂亮,给人潇洒俊秀之感。接下来,由六位客人先后在宣纸上一一署名,各人字体风格各异,颇有苏轼所说“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的意趣。而后我请友人妙手裱成珍贵的小轴作永久珍藏。 次日上午,我陪同专家们下去海南东海岸一带参观。李泽厚被岛上旖旎风光所陶醉,当晚来到三亚旅舍便把他的情思融进《海南两记》一文中,其文采斐然,含意蕴藉,令人遐想联翩。此文刊登于次年1月27日《人民日报》,备受读者青睐。 海口告别时,李泽厚持《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一册赠我,在书的扉页上题写:“春煜同志惠正并作海南行纪念”,并署名,盖上印章。于我如获至宝。 在新加坡不期而遇…

纪念李泽厚先生专题汇集

陈来:评李泽厚   文章来源:《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4期 李泽厚先生是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最富有原创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影响广泛波及到人文社科诸多领域,他的很多思想论断至今大家仍耳熟能详、津津乐道,此可见其思想魅力之大。更难能可贵的是,李先生是一位以思想为生命的哲人,而今已入耄耋之年的他仍泉思喷涌,与青年人谈学论道,乐此不疲,近年仍大作不断,特别是其新近出版的《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中国哲学如何登场》等书,其思想之犀利深刻可谓不减当年。    刘悦笛同志是学术界的青年新锐,这篇其与李先生的对话围绕“情本体”这个李氏晚期思想的核心概念展开为二十五个话题,广泛论及哲学、宗教、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儒学等学科领域中非常前沿与核心的问题,其间洋溢着的思想火花和新思精论值得学术界同仁深入思考。此篇对话从“什么是哲学”问题开始,李先生认为这一根本问题亟待进一步探索,他倾向于认为哲学是讲如何行动、怎么样生活的学问,由此也点到中国哲学的特色,中国哲学既不能仍按传统的范畴来讲,也不能因借用西方哲学的概念体系而丢失中国哲学的精神和灵魂。李先生认为没有上帝信仰,人照样可以好好活着,延续其以美育代宗教的思路,结合传统儒学的人生哲学,他试图用“情本体”来提摄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儒学是一套情理交融的人文教化系统,发展到宋明理学,理性精神大大发扬,一直到现代新儒家也是“讲理”大过“说情”。李先生据其哲学理念,试图力纠此偏,提出“情本体”,为此他以孔子、荀子、汉儒为儒学主线,不认同宋儒道统观,由“情理结构”、“人类本体”诸说来建构其“四期儒学”。李先生肯定梁漱溟的伦理本位说,看出了儒家伦理关系的相互性、整体性和情感性,把荀子推崇为儒家正统,以礼生于情。在人性论上,李先生似乎主张自然人性有善有恶,孟子重在发挥了其善的一面,荀子重在遏制其恶的一面,认为孟荀统一于孔子,这似乎承认孟荀各有其合理性,但李先生有鉴于宋儒尊孟,他要“倒过来”尊荀,实际上也许最重要的一点是荀子与其哲学气质更为接近。    李先生认为动物没有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的理性渗透到自然情感中产生的,自然情感无疑是更为基础的本色存在,为此他以“情本体”来补充康德,以孔夫子来讲康德,认为两者都反对原子个人主义和绝对自由主义,主张先验变经验,个体走向人类,纯粹理性走向人类本体,确实这在哲学上对儒学与康德都是一种深化发展,是一种创见。对话录中也论及宗教神秘主义和儒家理性的神秘——孔颜乐处,李先生认为这些问题有待于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来解决,他甚至认为将来科学能从实验中制造出这种感觉——“感性经验的神秘”。凡此种种,似皆为李先生哲学气质一以贯之可以理解的主张。这些对我们今天反思儒学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走向都有着很大启发意义,对我们来重新认识孔子思想的本源性、多面性和复杂性也都很有意义。孔子儒学是包容开放、生生日新的,也有着多方面诠释和发展的可能性,就李先生对儒学与中华文化精神一以贯之、自成体系的诠释来看,其思想气质无疑是偏于经验型的经世致用,与湖南大儒先贤王船山、谭嗣同在思想风格上有些接近,甚至与毛泽东的哲学气质也有些神似,放在20世纪中国思想史演进的大背景中来看,这些思想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也是可以理解的。哲学本来就是一偏之见,正是这些偏见推动了思想史的发展,李先生的这些哲学思想无疑在今天仍是中国学术思想界的重要声音。…

新文艺复兴:加密作为艺术的一种“新”机遇

当前的加密革命对社会和文化的变革性影响与文艺复兴时期惊人地相似。 如果想要了解加密生态系统的影响,你必须回到中世纪末期和文艺复兴初期。通过采用可与当今互联网相媲美的印刷新技术,以及在相当于今日加密经济的金融领域中基于分类账的复式记账法的发现,社区掀起了一场文化革命。 凭借这些无权限技术,企业家创造了新的市场,艺术家则捕获了他们创造的价值。 社区采用这些分布式技术来组织并改善它们的社会经济地位。这种转变对社会的每一个层面都是如此重要,以至于被称为文艺复兴或其世界的“重生”。 From the mock children’s book…

研讨会:新自然法与新加尔文主义

者按:今年5月份,新加坡神学院的戴永富老师在“神学人论坛”做了一场关于新自然法与新加尔文主义的讲座(讲稿文章题为“文化使命和人性的完善”,收入《世代》第13期 ),引起很多讨论。当时因为时间关系,讨论没有能够展开。为此,论坛于6月份邀请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学者,通过网络在小范围内作进一步研讨。本次研讨会的主讲人是戴永富老师,主持人是瞿旭彤老师,评议人是孙毅老师和罗秉祥老师。感谢主办方允许《世代》将研讨会部分与会学者的录音整理成文字发表。为了尽可能呈现研讨会中思想激荡与论辩交锋的情形,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尽量保留了发言者的口语化表达。以下文字内容发表前,除了相应部分文字参照罗秉祥老师提供的评议报告做了编辑整理之外,其余部分均已得到与会发言者的修改确认。特此说明。 戴永富 (以下简称“ 戴 ”):好的。上次讲座基本的内容我已经差不多都分享了。大部分老师也已经读了我的文章。所以下面我就不重复文章内容了,只是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会有这方面的思考或者探讨,这里涉及三方面的背景或者目标。当然,这些思考是很不成熟的,正如我在文章中所说的,只是一种抛砖引玉式的尝试。所以希望老师们指教。首先,我想思考的是基督教未来的一种公共神学(public theology),包括教会与社会的关系、教会与文化使命,或者说教会如何参与各种领域。在这方面有意思的是,新自然法和新加尔文主义在基督教传统中,所强调的方面比较罕见。当然,我这个观点可能有误。他们罕见的地方在于,强调世俗和神圣方面的被打破。所以他们强调天国或者上帝的国度不仅是关乎宗教的生活,也关系到人生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去看很多社会学家,比如马克斯·韦伯,他们觉得基督新教对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打破了神圣和世俗之间的划分。另外,新自然法和新加尔文主义,把终末论和创造论联系起来。他们觉得,我们对今生的态度,包括对人性的理解,离不开我们对上帝创造论的理解,比如上帝所创造的人性, 包括人性以后的成全,即终末论。所以,公共神学与创造论、终末论的密切联系,对我而言提供了扎实的圣经神学。这是第一个背景。 第二个背景是,我对这两个传统非常感兴趣。这两个传统都有一些缺点,二者可以互补。新自然法的传统主要来自阿奎那的思想。虽然我们不能说阿奎那的思想全都来自圣经,但可以说在自然法传统中圣经的基础,特别是解经的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在这方面,新自然法可以提供更多补充。很多新自然法的学者,他们在面对传统天主教,或者传统托马斯主义者的指控时,也是回到圣经。他们也受到一些人的影响,比如赖特(N.T.…

《科学大家》| 算法的进化:机器会引发战争吗?

现代算法是可以自学的,尤其是推荐系统算法,它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推荐有趣的东西给我们,比如说适合的电影、书籍、音乐等等。算法通过与用户之间的交互过程,获取用户的个人偏好信息,并从中学习进一步完善自身,发现其中的关联关系,以便为下一位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推荐信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研究了其中一种算法,想知道它到底能有多了解我。所以,在剑桥微软实验室测试Xbox游戏机所用的Kinect视觉识别算法时,我顺便拜访了一位同事,想向他了解一个实时推荐系统的算法原理。   该推荐系统的用户界面上随机排列了约200部影片,我要做的是如果看到自己喜欢的影片,就把它拖放到屏幕的右侧。其中的确有一些是我比较喜欢的影片,于是,屏幕中的影片位置自动调整,将我可能喜欢的电影放到靠右侧的位置,而将我可能不太喜欢的电影放到靠左侧的位置。仅仅通过一部电影是不足以训练算法的,所以大部分尚未被分类的影片仍然停留在屏幕中间的区域。   《王牌大贱谍》这部影片我觉得很无聊,属于我特别不喜欢的类型,所以我就把它拖到了屏幕左侧的回收站里。这一操作为算法提供了进一步学习所需的新信息,使屏幕中影片的位置又进行了一次调整,我似乎能感觉到算法对自己提供的建议很有信心:它将伍迪·艾伦(Woody Allen)的《曼哈顿》推荐为我喜欢的电影。这部影片确实是我喜欢的,尽管算法是对的,但此时它还没有给我特别多的惊喜。它可能觉得我会比较喜欢《摇滚万岁》,所以将这部电影向右侧移动了。但事实恰好相反,我不能忍受这部影片,所以我把它拖到了回收站里。   算法本来以为我会喜欢《摇滚万岁》,但事实上我不喜欢,从这个过程中它获取到了重要的新信息。屏幕上的影片又一次进行了重新排列,并且此次调整的幅度非常大。这是因为系统后台的算法程序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它根据我此次的选择学到了更多的“新知识”,并微调了推荐系统的模型参数。它判断我可能喜欢《摇滚万岁》这部影片的概率过高,所以通过修正特定的参数来降低其值。虽然此前它从别的既喜欢韦斯·安德森又喜欢《曼哈顿》的那部分影迷处得知,他们也喜欢《摇滚万岁》这部电影,但这一条并不适用于我。   正是这种人机交互给算法提供了持续学习的新数据,使它可以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适配我们的喜好。在当今社会,这些算法在我们做出各种抉择时发挥了巨大作用:选择电影、音乐、书籍,甚至伴侣,等等。   如果你喜欢……   电影推荐系统的算法原理比较简单。假定你喜欢电影A、B和C,而另一个用户也喜欢它们,但他还喜欢电影D,那么,D极有可能也是你所喜欢的。当然,现实中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非如此简单。你喜欢电影A、B和C是因为这些影片里有你最喜欢的某位演员,但他并没有出演D这部电影。而另一个用户之所以喜欢A、B、C、D四部电影,是因为它们都是惊险刺激的间谍电影。   算法通过查看你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出你喜欢某类电影的原因,进而会把你和那些曾经做出过相同选择的人匹配、关联到一起。算法需要在大量的初始数据样本基础上展开工作,这一点跟许多机器学习算法是相同的。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类必须参与到数据的分类过程中,以便让机器知道它所看到的到底是什么。这种管理数据的行为为算法提取潜在信息的模式做好了提前准备。…

刘军宁:“自由·平等·博爱” 错在哪里? – 说说保守主义自由观

“自由·平等·博爱” 错 在哪里? – 说说保守主义自由观 刘军宁 各位书友,下午好!感谢主办者给我机会来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分享的题目是“保守主义的自由观”。这个题目所要回答的是另外一个问题:“自由·平等·博爱”错在哪里? “自由平等博爱”的由来 法兰西启蒙与法国大革命降生了一句著名的口号,叫做“自由·平等·博爱”。从此这个口号及其信条及其价值观声名大响、经久不衰,回荡至今。在每个中国有文化的人心中也非常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