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by “Yadon”

丛日云:格拉修斯原则——基督教二元政治观的形成

格拉修斯原则:基督教二元政治观的形成 内容提要:二元政治观是古代中世纪基督教政治哲学的核心。它由耶稣奠定思想基础,经由安布洛斯和奥古斯丁等教父的发展,到格拉修斯正式形成。格拉修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教会的精神权力与国家的世俗权力分离的思想。 关键词:格拉修斯 基督教 二元政治观 二元政治观是古代和中世纪基督教政治哲学的核心。它一方面挑战极端的神权政治和极权的世俗政治传统,另一方面也拒绝了消极遁世的宗教传统。它认同一种在当时的世界属于全新的政治与宗教关系模式,即在人生的彼岸与此岸,社会的精神权力与世俗权力、教会与国家、“上帝的物”与“恺撒的物”之间作出区分,划出两者各自的范围,并使两者保持某种紧张和富于弹性的平衡。它要求教会在世俗社会承担起责任,控制精神权力,抵御世俗国家的侵犯,并以社会道德权威的名义,对世俗统治者进行监督;它使世俗国家退出精神领域,满足于世俗的政治角色,同时也抵御教会建立极端的僧侣政治的欲望。这样一种政治观念对于西方政治文化特点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从耶稣训诫到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作为基督教的基本信仰,二元政治观的思想基础是由耶稣奠定的。《圣经》记载了耶稣的一句著名训诫:“恺撒的物当归给恺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这句话的直接含义是关于纳税的训喻,但它却揭示了基督教对待世俗权力与教会权力之间关系的根本态度。在这里,耶稣首次在“恺撒的物”与“上帝的物”之间作出了二元分割。他承认了王权的范围,但以确认上帝的权力范围为前提;他肯定了上帝的权力范围,但也为王权留出了地盘。这句话的前后两部分是相互限定的,耶稣采取的是二元主义而非一元主义路线。 耶稣的这句话构成基督教二元政治观的教义基础。如有的学者指出的,耶稣的这句话“表达了基督教首要的政治原则”。然而…

江登兴:用信仰医治孩子,用信心为他们塑造一个新社群

2017-11-25 江登兴 但是2017年的感恩节是灰暗的,因为这一天,网曝北京“三色”幼儿园的孩子们长期被打针,喂药,甚至受到猥亵,有的孩子至于肛裂,甚至晕倒。 作为同样年龄的孩子的父亲,看这些孩子的照片,看到他们身上的针眼。我只能说:“只觉得这是非人间”,或者说这是所多玛的恶行。 这件事情表明,我们的社会,人心已经溃烂到了何等的地步。权力如此任性与糜烂,如此禽兽不如折磨孩子。等候我们的有什么样的未来?我们的孩子长大时,他们要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 耶利米哀歌说:“夜间,每逢交更的时候要起来呼喊,在主面前倾心如水。你的孩童在各市口上受饿发昏,你要为他们的性命向主举手祷告。” 一、用信仰医治孩子 昨天一个做心理咨询朋友说,她深知童年受性倾对一个人毁灭性的影响。这些孩子如此幼小受到这样的伤害,他们将如何面对自己的未来? 让我们最于心不忍的是,最完美的孩子成了残缺,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灵。…

赵汀阳:我们为何走不出西方框架

赵汀阳:我们为何走不出西方框架 澎湃新闻赵汀阳2015-11-02 08:19 我要分享 22 古代中国这片土地上只发生过政权之间的战争,各个英雄都是忠于自己的朝廷和君主,而不是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这些统统不存在。 【原文编者按】 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号“侠客岛”11月1日刊发当代哲学家赵汀阳先生在2015京城国际论坛上的一段发言,谈了他研究中国的心得,以及对中国未来的思考。“侠客岛”称,哲学家的视角跟国际问题学者、经济学家的视角都不一样,他对中国的思考是更深层次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心理结构问题,有不少真知灼见。 赵汀阳先生在这段讲话中表示,现代以来中国已经失去了以自身逻辑来讲述自身故事,这样的一种方法论或者说一种知识生产上的立法能力。客观原因应该这么说,在现代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发展的历史,但是现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已经萎缩、蜕化为西方征服世界史的一个附属或者分支。…

袁立:我的苏醒与救赎

袁立:我的苏醒与救赎 2017-12-11 袁立 苍山夜语 演员袁立离开银屏后,竭力为弱势群体呼喊、奔走,却遭到很多同胞的谩骂。袁立说:“无论赞美、诋毁,还是恶语相加,我都接受。因为每个人都有表达的自由!” 以下内容是袁立于复旦大学的主题演讲 《我的苏醒与救赎》 ,真挚恳切,让这个寒冷的冬季,有了那么点温暖。 我是谁?大家好,我是袁立。我一定非常努力,因为我觉得我非常的诚惶诚恐。我自己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我想,以我北京电影学院的分数,要到复旦来讲课,我觉得实在是不般配。因为这里都是高智商的人,以我的分数肯定是考不上复旦大学哲学院的。…

中国科学家利用“悟空”卫星获得了暗物质探测重大突破

本帖最后由 杨宁 于 2020-6-17 10:05 编辑 寻找暗物质两年“悟空”来信:“俺老孙可能捉到妖了 寻找暗物质两年“悟空”来信:“俺老孙可能捉到妖了   暗物质探测又有了新的进展。伦敦时间11月29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成果:利用“悟空”卫星获得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这将对判定能量低于1TeV(1TeV=1万亿电子伏特)的电子宇宙射线是否来自于暗物质起到关键作用,并有可能为暗物质的存在提供新证据。…

郑戈:自然法的古今之变——李猛《自然社会》的思想史评析

1.自然法的主观化与现代人的道德困境 寻求普世的伦理法则是西方哲人自古希腊以来的智识追求,这种法则被称为自然法。自然法的历史就是整个西方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历史。作为“实践哲学”的一部分,自然法在自然与规范、超验与经验、上帝之城与人间之城架通了一座桥梁。当自然法转化为自然权利、进而变成实定法中的“基本人权”的时候,这座桥梁也就消失了。在现代社会中,政治越来越法治化,而法律越来越实定化,伦理变成私人的事情,并且濒临死亡。《自然社会》正是透过自然法探讨西方政治哲学的古今之变的一部著作。同时,《自然社会》也是其作者个人的“心灵史”,透过它可以看到李猛从社会学转向伦理学的心路历程。社会学的日益实证化是“现代性”之展开的必然结果,社会理论的时代已经过去,社会学不再关注现代人如何安顿心灵的问题。即使当社会科学中的“行为主义”范式逐渐被“认知主义”范式所取代之时,其中的人依然是原子式的、可被实验分析的对象。李猛从一开始便对社会学视角中的碎片化社会十分嫌弃,试图寻找将这些碎片粘合起来的质料。这种智识追求将他从社会学引向政治哲学、又从政治哲学引向伦理学。从科学的、主流的社会科学学科转向面临生存危机、甚至已经被宣告死亡的学科,这难免会被人打上“保守主义”的标签。其中的复杂认知结构,只有细读这本书才能理解。套用李猛不一定欣赏的霍姆斯的话来说:“他灵魂的欲望就是他命运的先知”(霍姆斯,2009:6)。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法官之一,霍姆斯是自然法最刻薄的讽刺者。在《自然法》一文中,他将自然法理解为一种私人的道德偏好,并用生花妙笔嘲讽道(Holmes, 1918-1919, p.40): 对于浪漫的骑士,你仅仅同意他的可人儿的确很漂亮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你不承认她是上帝已造或将造的最完美的女人,你就得准备打一架。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完美的欲求,以至于那些无法拥有完美的可怜虫通过灌醉自己来满足这种欲求。在我看来,那些试图证明真理之绝对性的哲学家,还有那些用自然法这一标签来搜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准则的法学家,都是在试图满足自己的这一欲求。 霍姆斯的这段话最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然法在现代社会中的处境。作为一位对其当代智识状况有深刻把握的现实主义者,霍姆斯其实是分享了尼采对普世的、理性的自然法的批判,并把这种批判运用到法学领域。 实际上,尼采对自然法的批判是他颠覆道德之根基的哲学努力的一部分。首先,他从怀疑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否定了恒久不变的自然法的可能性。比如,他写道: “自然法,一个迷信之词(Naturgesetz…

高全喜: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编者按]通识教育在理念上可以追溯至西方古典的“自由教育”,在近现代的工业化时期遭遇专业教育的结构性挑战和挤压,但其传统连绵不绝。二战之后,针对现代社会教育领域中的诸多问题,西方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反思与探索。对通识教育的探索,西方高校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暴露出了某些值得重视的教训,并形成了可资借鉴的不同模式。近年来,中国高校也普遍意识到当前高等教育单纯强调专业教育的不足,并结合自己的特点对通识教育展开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为代表的多种模式。但既有模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弊端和问题,尚无任何一种模式成为国内通识教育的主导或成熟模式。因此,作为中国高教改革的重要维度,通识教育改革的探索空间依然巨大。      在国内高校探索通识教育的改革潮流中,由高全喜教授主导和设计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识教育改革颇具特色。2010年,在校方的大力支持下,北航成立了以高全喜为院长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创办了“知行文科试验班”,组建了一支通识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团队,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课程体系与教育模式的探索,至今已有两年,初见成效。他们的实践,建基于对国外通识教育理念、原理和操作模式的相对完整的理解及对国内众多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调研与比较。为此,本刊特对高全喜教授进行了采访。      当前高教改革的一个方向      《文化纵横》:在您看来,中国的通识教育改革主要是为了针对什么问题?      高全喜: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劳动分工的繁密和职业的高度分化,这在教育上表现为学科的高度技术化和专门化,在人格上则体现为专家化和工具化。教育中的专业训练已经完全被社会需求所驯化,被社会机器的工具理性所驯化,已无力担当塑造自由人格的重任。单纯专业教育只能输出大批量的专家和技术工人,但难以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和社会领导者,对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人格取向和公共伦理都产生了消极影响。西方对此早就有了深刻感受,从20世纪初就开启了现代通识教育,而且每过几十年就要检讨一番,出台个报告,搞一轮改革。中国的现代化与工业化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传统经典教育体系已经瓦解,而现代教育体系则受到新中国以来更加严格的专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塑造,其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中国社会转型与大国崛起的时代要求,因此,开展通识教育改革更加迫切。…

论古代以色列法对王权的制约——以《圣经》扫罗王被废一事为例

乔飞 范忠信 古代以色列王权的行使受到法的制约。古代以色列的法包括摩西成文律法和不成文的先知命令;扫罗王违背法律导致王位被废。古代以色列法律对王权的制约通过制度完成,表现为组织形式上权力分立,权力运行中先知、祭司两种神职权力根据律法对王权进行制约以及百姓长老等地方势力根据律法对王权的制约。制约主体能够依法制约王权最终是由于法律在古代以色列具有至上权威,而法律的最高地位来源于希伯来一神信仰。 关键词:法;权力分立;王权制约;法律至上 法律制约权力,是法治的关键。一般来说,法治传统起始于古希腊,古希腊城邦政治是西方法治的源头,柏拉图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法治”学说的开创性的人,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 但《圣经》 ] 记载的古代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