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by “Yadon”

文溪:虚拟的“第二人生”与真实的基督信仰

版主按语: 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迷恋网络游戏不可自拔,许多人满足于在网络游戏中创造物体、争战天下,成为虚拟的富豪与帝王。然而,网络游戏始终是虚拟世界,如果混淆了其与现实世界的界限,对我们正确认识自己危害很大,而对基督徒来说,则可能会因这种虚拟满足而忽略自身与神的亲近。此外,网络作为缺少硬性规则约束的场所,也是各种人类罪恶大行其道的地方,对此我们不能不小心谨慎面对。 作者:文溪 出处:南洋网( http://www.nanyang.com/ ) “第二人生”(Second Life以下简称SL)是一个在美国非常受欢迎的网络虚拟游戏。在游戏中,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比如吃饭、跳舞、购物、卡拉OK、开车、旅游等等。“第二人生”是一个网络游戏与社交网络的组合。 进入SL的新居民,第一步是为自己创建一个“化身”(Avatar)。跟着网络步步指引注册,居民可以选择自己的性别、外形、甚至人种,还可为自己设计装扮。…

以巴弗:学会做“非法”状态下的基督徒

学会做“非法”状态下的基督徒 【东部地区某市一位神仆人的来信摘要。其中 号内的字是我所外加的,重点曲线也是我所加。】 …… 非常高兴收到您的交通信件。只当时我不在家(现在仍未在家)。因今年4月11日我们的***班被包围,所有学员已于当日晚放回各地,所有的《圣经》、笔记本、参考书、录像机、电视机、收录机、风琴、被褥、电话等,全部被没收,所租的房子作教室用的,也都被查封,至今尚未开封。正巧,我于4月10日去外地买《圣经》,未与学习班在一起,否则,这次必然被捕。公安已把我的摩托车也没收了。派出所找了我几次,家里人说:没回来。6月25日、28日两天4次打电话询问家人:回来没有? 目前,我家中的聚会尚正常,各项事工仍能维持,初信主的人数不断有增加。7月1日前,曾被警告要我们停止聚会,我们实际上没有停,只暂时分成小组。后来又恢复了大型聚会。 学习班出事,是有人举报的。公安局的人说:“是非法学习班,要依法取缔”。宗教局的人说:“要追究其法律责任”。我正专心祷告,寻求主的引导。到底如何面对?这事如何了结?该不该主动去面对?也请您在祷告中纪念我们。宗教局的梁科长说:“Х家 与我们作对多年了。与 “三自”对立、目中无政府、家门已经封过几次了,现在又搞起***班,有8个省的学员(其实9个省)。我们正追捕他呢!这回,非给他个样子看看不行“等等。据公安说:这次要卡出他们6万元来。几天之后又说,至少要罚他们3万元。他们没有见到我,事情尚无结果。初遇这事,心中倒有点紧张。当我在外边忽然听说出事了,就有一种“回不去了”的感觉。也发现自己信心的不足。后来,想到主的话:“你们的家业被人抢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

王忠欣:孙中山与基督教

[ ] — 孙中山是中国从传统社会进入近代民主共和社会的主要“推手”,他是近代以来担任国家领袖时间最短,但影响力却最广大、最持久、争议性最少的一位历史人物。孙中山在致力于推翻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建立共和体制的事业中,由于清政府的追捕,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生活和革命活动,进行宣传、组织和遥控起义的工作。他虽然人不在国内,但是影响和作用却超过任何在国内的反清志士,可谓一传奇人物。孙中山自幼受基督教的影响,后在香港念大学的时候受洗成为基督徒。在去世前夕,他再次表明自己的基督徒身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领袖,意义非凡。 对于孙中山的研究,80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已经进行得非常深入和详尽,但对于孙中山与基督教之间的互动则关注和研究得相对较少,本文愿在这方面多做一些讨论。孙中山与基督教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 一、基督教对孙中山的启蒙影响 1878年,孙中山12岁时曾在家乡师从一位美国传教士克尔学习英文。这位美国传教士成为孙中山认识西方文化的启蒙老师,也使孙中山开始接触到了基督教。据史料记载,当时孙中山“偶闻邻镇牧师悬有地图,寤寐求一见而未得也;从此对历史、地理、政治诸科,寄以莫大兴趣。审知’中国即是天下’之说,纯属谬误;中国而外,当有更大之世界与新异之事物存焉”。 13岁时,孙中山跟随母亲离开家乡去夏威夷檀香山投奔兄长孙眉。第一次海上之行,孙中山看到了许多新奇的事物:巨大的英国海轮、船上的钢铁大梁、船员们过星期日、船长为一位死去的水手念圣经做祈祷……。 西方的文化包括宗教在孙中山面前得到现实展现,引起他的好奇和遐想。…

叶小文:中国基督教徒的回应

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基督教第八次代表会议,热烈讨论了三个问题:基督教文明作为一种西方文明,如何融入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中华文明?基督教在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中,曾经充当过怎样的角色?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现实进程中,准备充当怎样的角色?   四大古文明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生生不息,不曾为外来文化中断。但近代基督教进入我国,正值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深受列强欺凌的苦难之时。一个本来是“传播福音”的宗教,却不幸成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控制和利用的文化侵略工具。《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就写道:文化是民族的根。西方历史学家们研究近代基督教对华传教活动得出的结论是,传教士深信只有挖掉这个根,“从根本上改组中国文化”,才能“使中国皈依基督教”,“而且他们是不达目的不肯罢休的”。这样的基督教,成了给中国人民带来苦难、与中华文明格格不入的“洋教”。为此,早在上个世纪初,中国基督教的有识之士就发起自立运动,“要使中国信徒担负责任,发扬东方固有的文明”,要使基督教消除“洋教”的丑号,“为国家争人格,为教会争人格,为基督徒争人格”。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基督教爱国人士坚决高举“三自”(自治、自传、自养)爱国运动的旗帜,毅然决然地割断与帝国主义的关系,摆脱外国差会的控制,摘掉“洋教”帽子,获得新生。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基督教协会名誉会长丁光训主教说,“真正的爱国主义为民族的落后和蒙受耻辱而忧伤,为祖国人民的解放和成就而欢乐”,中国的基督教只有“植根于中国的土壤”,才能“走出一条新路来”。   现在新路已经走出来了,但不会一路顺风。中国基督教在新的形势下又面临新的考验。有那么一些不甘心中国和平发展、不愿意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境外势力,总是在外面骂街,往里面乱钻,变着招渗透,总想使中国基督教重新回到受他们支配的老路上来。中国基督教能否不为所动,顶住压力,抵御渗透,坚持正确方向,植根中国土壤,融入中华文明?大家讨论后的一致结论是:我们能够服从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主义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能够适应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做光做盐,荣神益人;能够融入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使基督教成为中国文化所接纳、中国人民所欢迎的宗教。   中国反对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却鼓励各宗教在独立自主、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我们既有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自觉,也有吸收西方基督教文明中有益成分的宽广胸怀。   中国基督教徒对中共十七大提出“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的回应是:也有我们一份。   (作者为国家宗教局局长,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01-14 第01版 )

基督教会对韩国总统大选的影响聚焦

基督教会对韩国总统大选的影响聚焦 [ ] — Luis Lugo文 王科力 译 于12月19日举行的韩国总统大选,引起人们对该国不断增长的基督教力量的注意,而这个国家的基督徒总数直到1960年还不到100万。在这场选举中获胜的保守派大国家党的李明博,是韩国最大教会之一的基督教长老会的领袖,李是首尔的前任市长,他曾经营的公司是韩国最大的建设公司之一,李这次受到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韩国新教信徒的大力支持。…

伪神学家--刘小枫,兼谈自由主义之缺陷

作者:CQQ66 提交日期:2008-1-26 17:14:00   看到任剑涛先生批评刘小枫先生,他说:“我批评中国现代性学术的危机,其中有一点,就是中国学者对时局的判断,关心权力如何运用的多,关心权力来源的少;另外一点就是以自己的学术策略来替换公共责任,像刘小枫这样变幻莫测谁也搞不懂——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他是支持自由主义的,一回到大陆,哇,怎么大家都倾向类似看法,他又赶紧宣传斯特劳斯和施密特,任由自己的灵性引导自己的研究。刘小枫和甘阳,都是这样,用学术策略太厉害了,以至于他们要履行的公共责任被他们成功的学术策略所掩盖。这是中国学术界最大的危机。”   刘小枫之变幻莫测是其学术进路之多变造成的,也是中国大多数学者对基督教神学之基要原理,即对基督教原教旨教义的认识没有清晰认识,更没有委身认信,因此让刘小枫的伪神学影响了其后大多数知识人的精神结构。刘小枫的公共责任缺失---自由主义意味下的公共责任的缺失,我想不是其见机而作的结果,是其神学偏差导致的必然。      刘小枫给中国知识人带来了神学,这是事实,但是刘氏的神学个人色彩相当浓厚,在追寻精神去向,彷徨不已的知识人中以其个人为旨趣影响公共,这怨不得人家。80年代的时候,中国知识界所忙碌的是启蒙,是制度设计,90年代末期是自由主义——这种种的思潮运动其实在某种意义都暗合了权力的集团的精神需要。但是终极意义的个人安身立命,所有理念能成为生命,能成为实践的精神信仰,因为信仰这个词汇早已经破产,因此过去过去三十年间,精神信仰层面的追求始终是作为个人旨趣文化闲谈而进行的。经历了鲜血和金钱的洗礼之后,不断的背叛,至今还是有一些知识人没有醒悟。      刘小枫始终以个人之旨趣在基督教神学上差不多是孤独行走,慢慢其身后跟随了一帮人。自由主义之软弱是不谈及终极的,或者避免在终极上去判断,或者设计一些所谓重叠共识的之类的理性终极。这始终无法判定权力之绝对正当性。任见涛说要现在很多只关心权力如何运用,而不关心权力之来源,其实这个就是自由主义的软肋,出现这个问题是自由主义自身的缺陷造成的。自由主义是经不起三问的,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都是一种经济理性造成的,两者只有一线之隔,权力的终极意义何在呢?…

卓新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党的十七大继往开来、发展创新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根据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形势,确立了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新修改的党章都首次写入“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这充分说明我们党高度重视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我国国情相 结合,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提出了指导思想,指明了前进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党章中,“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被写入“总纲”。这些重要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之“中国特点”的具体体现,充分说明我们党对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的复杂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对我国宗教工作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切实推动宗教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宗教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我们党在处理宗教问题、开展宗教工作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并达到完善的。这一基本方针就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有机相联的整体构思,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我国的最新发展和系统表述,是我们党对宗教工作长期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们党宗教政策基础所在,体现出我们党关心群众利益、维护基本人权、尊重多元信仰、促进和谐共存的胆识和气派。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我们党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说明我们党在处理宗教问题上坚持民主法治,坚持在宗教事务管理上保护合法,制止非法,确保宗教活动有序进行。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表明我们党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惟有如此,方能使广大信教群众增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我国宗教方能摆脱外国势力控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则是我们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实践而提出的新创见。其特点是以“适应”、“引导”来积极调整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共存关系,推动和谐社会及和谐文化的建设。我们必须正确理解与把握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存在,使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发挥积极作用,团结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总之,要在宗教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07年12月18日就安排了以“当代世界宗教和加强我国宗教工作”为内容的集体学习,使积极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宗教工作上得到进一步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更加详细、全面、系统地谈到了我国当前宗教工作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我们要从这样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全面认识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全面认识宗教问题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因素相交织的复杂状况,全面认识宗教因素在人民内部矛盾中的特殊地位,努力探索和掌握宗教自身的规律,不断提高宗教工作水平”。这一重要讲话非常透彻地说明了当前我国宗教工作的任务和特点,同时也为宗教研究指明了方向。 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落实,需要宗教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积极配合。可以说,我国宗教学正面临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新形势下,我们对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贯彻落实,首先应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认真学习和重新认识,并使之在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展示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由此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理论体系和思想学说。其次,我国宗教学在全球化的发展中应是一个开放体系,善于吸收世界宗教学的优秀成果和科学方法,在学习和比较中异军突起,独树一帜,体现出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这样,我国宗教学在基础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上将会有大的发展和质的突破。此外,我国宗教学还必须关注并参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注重实践、联系实际,深入一线,发现新情况、提供新思路、解决新问题。这样,我们的宗教研究就应该调整“学究式”、“书斋式”的传统模式,面向现实问题,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并重,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积极为党和政府的现实宗教工作献计献策,发挥好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重要作用。在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指引下,宗教工作势必获得更多的重视,而我国的宗教学同样也获得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作为宗教研究工作者,我们应结合宗教在当代社会中呈现的复杂现象来探究宗教的本质,洞观其发展走向,抓住其内在规律,正确认识宗教的存在根源及其社会意义,由此达到理论认知和研究上的升华与突破。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势必使我们的宗教研究获得丰硕成果,使我国的宗教学迈上一个全新台阶,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卓新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帖最后由 曹志…

社评:中国放飞和平鸽 西方视作恐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01 00:26:33 放飞“和平鸽”,中国一定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这样的代价必须付出,这是中国的选择,也是世界和平赋予的历史责任。   中评社香港2月1日电(评论员 丘峦)《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日前在北京发布,首次提出中国实现国际现代化的“和平鸽”战略构想。中国智库的意图是好的,如何把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付诸于形象,让世界一目了然,“和平鸽”当是最佳选择。但是,一飞冲天的“和平鸽”,在有心者、疑虑者看来,未必就是和平的象征,说不定仍然是恐龙的化身。魔由心生,此之谓也!   1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自2001年以来,发布第八份《中国现代化报告》,本期报告主题为“国际现代化研究”。报告指出,未来20年到50年,中国国际现代化和“和平鸽”战略的重点是优化中国国际现代化的战略布局,提升中国国际现代化的国家能力,改善中国国际现代化的国际环境。   《中国现代化报告》的影响力很大,对政府长远政策的制定、对社会精英的思考模式、对社会舆论的理论引导,对民意的启发,都具有无法低估的作用。   什么是“和平鸽”战略?报告描绘道:根据“和平鸽”战略的概念结构和地理结构,联合国是“和平鸽”的头部,“和平鸽”身体前部是未来由博鳌亚洲论坛和亚洲合作对话等为基础组建的亚洲国家联合会,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翼是未来由亚欧会议升级和扩建而成的亚欧经济合作组织,身体后部(南方)是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国家。   好一个“和平鸽”,首先是一张战略概念图,更是中国展开全方位外交的形象表达。其次是中国要飞出亚洲,翱翔世界的决心与信心的形象描述。另外,也是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形象宣言。…

异军突起赫卡比

异军突起赫卡比 1月3日艾奥瓦州的初选,使名不见经传的前阿肯色州州长、共和党人迈克尔·赫卡比一夜成名。此前,这名发誓要“用基督教拯救美国”的前浸礼会派基督教牧师虽深受基层宗教保守派人士的青睐,却不被共和党主流看好。赫卡比的异军突起是基督教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复兴?抑或昙花一现?    基督教信仰一以贯之 1955年8月,赫卡比出生在阿肯色州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消防队员,信奉“不打不成材”的金科玉律,对赫卡比分外严厉。母亲是加油站的职员,受教育不多。贫困的生活却塑造了赫卡比坚定和乐观的个性。他后来饶有兴趣地回忆说:小时候夏天到了,家里没钱给他买短裤,只好把冬天穿的长裤剪短来穿。 匮乏的物质条件并不妨碍他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在父母的影响下,赫卡比从小就去当地的浸礼会教堂做礼拜,对“上帝创世说”深信不疑。16岁时,赫卡比发现世人并非都像他一样是虔诚的基督徒,这让他备感震动。很快赫卡比就在自己就读的中学成立了 “基督教学生联盟” ,扩大基督教在学校的影响。从此,宗教就成为他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沃希托浸礼会大学获得神学学位后,赫卡比成为当时名声显赫的电视福音传道者詹姆斯·罗宾逊的宣传员。1979年,他在家乡正式成为一名浸礼会派牧师。当时,他所在的堂区教堂设备陈旧,教徒渐渐离散,人们认为他接手这一教职“简直是疯了”。面对重重困难,赫卡比并没有退缩,而是千方百计说服教友捐款修缮教堂,添置设备,加上他出色的口才和非凡的个人魅力,堂区终于重新焕发生机。此后,他还开办了当地惟一的电视台,担任清谈节目的主持人,这无疑对他日后踏上政途铺垫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