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赞美诗网 大概许多的基督徒都会认为敬拜赞美已经是个非常熟悉的名词,然而我们对敬拜赞美的了解究竟有多少呢,或是有多少人已经将敬拜赞美这四个字狭义地解释为在教会中唱「新潮流诗歌」?让我们再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敬拜」、「赞美」的含意吧! 什么是赞美 如果昨天小君特地到养老院去照顾孤苦无依的老人,你会如何赞美小君呢?你可能会对小君说,妳为人真好、好善良,昨天放假大家都只顾着去玩,只有妳愿意去照顾老人;当你在诉说小君的为人个性(善良)和她所做的事时,就是在赞美小君了。同样的,即使这句话不是直接对小君说,而是告诉你的某位好朋友:小君她很善良,并且去帮助老人。这同样也是在赞美小君,只是诉说的对象是别人。因此我们就可以明白,当我们对家人和朋友诉说神的作为时,也就是在赞美神了。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一件事,当你说「小君,妳人好好哦」,小君可以感受到妳在赞美她,但是如果妳总是不断地重复说:小君,妳人好好哦。每次见到小君都只说「妳人好好哦」,这就不是在赞美了,只是一个习惯。同样的,当我们来赞美神时是否只有「哈利路亚,主我赞美你」,就没有其他的内容了?你会发现如果我们要赞美一个人,除非我们对这个人有更多的认识,否则我们很难去赞美他,我们会不知道要说些什么,然而当我们赞美神时,岂不更要对神有更多的认识,否则我们的赞美怎能得着神的喜悦?你能想象每次见到小君都说同样的话,她会感到欢喜吗?其实,当我们述说神在我们身上所成就的恩典时,就是在赞美神,当我们宣告神的属性,祂是信实、公义、圣洁的主,这就是在赞美神,当我们更认识神、经历神同在的恩典,就更能用赞美的言语将神的荣耀表明出来(诗六十六1-2)。 让我们从圣经来看二种赞美的内容 赞美神的属性 诗三十六5-7「耶和华啊,你的慈爱上及诸天,你的信实达到穹苍。你的公义好像高山,你的判断如同深渊。耶和华啊,人民、牲畜,你都救护。神啊,你的慈爱何其宝贵!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荫下。 当我们述说神的属性时,就是在赞美神,当神差派摩西去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摩西问神说,我要对百姓说什么呢?神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耶和华是我的名,直到永远。我们的神是怎样的一位上帝?神是自有永有的、是圣洁无瑕的(利十一44)、是创造万有的主(创一)、是永不改变的(玛三6),祂就是爱(约壹四8),祂是无所不知(诗一三九1-6)、无所不能(太十九26)、无所不在(诗一三九7-12)的上帝,祂是怜悯我们的主(来四16),公平和公义在祂手中(诗九十九4),更是施恩典救赎我们的神(罗三24)。当我们越多地认识神,我们就越懂得如何来赞美神。如何才能更认识神呢?其实藉由圣经来认识神是最重要的,因为圣经是神所启示的,大卫对所罗门说:你当认识耶和华你父的神,诚心乐意地事奉祂(代上廿八9)。认识神是何等重要而宝贵,然而有时我们可能本末倒置了,一味地只想到要赞美神,却没有更多地认识神。若是我们要更认识一个人,除了从书本或别人口中来认识他,还需要与他相处、与他交谈。同样的,神喜悦我们亲近祂、与祂交谈,将我们所求所想的带到祂面前,因此当我们选择那上好的福分亲近神,我们就会更认识神,对神的赞美也更讨神所喜悦。…
Posts published by “Yadon”
转自赞美诗网 一、诗歌敬拜的目的 1. 颂赞神: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凡在我里面的,也要称颂祂的圣名!(诗篇103:1) 2. 造就人: 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神。(歌罗西书3:16) 众人预备安静的心来到神的面前,思想的对象是神自己。大家同心同声,齐心颂赞,心被恩感,歌颂神。…
http://www.fyfz.cn/blog/shuiy/200791821377.gif http://www.fyfz.cn/blog/shuiy/200791821377.gif http://www.fyfz.cn/blog/shuiy/200788223845.gif http://www.fyfz.cn/blog/shuiy/200791821377.gif 《迦南诗歌》,吕小敏词曲。 多么和平的音乐,它出自一个只上过初中一年级,不识五线谱和简谱,在文 学上也无造诣的农村小女孩之手,真正给我心灵的震撼。 作者小敏姓吕,回民,河南方城县人氏。 小敏初中未毕业…
王翔 前几日在南京图书馆古籍部翻阅卡片的时候,偶然看到一本1935年出版的《乡村礼拜》,出于好奇便调出阅览,就此记录了一些感想。 《乡村礼拜》是金陵神学院宗教教育科出版的,由朱敬一、张佩英编著,毕范宇校订,其目的在于“谋乡村教会自立自传的时际,非多请教友主领礼拜,代牧师分担责任不可”,“特为乡村男女布道员,和义务领袖在礼拜堂和家庭主领礼拜预备的”。在“编著大意及再版声明”中,作者强调在礼拜中要“注重人同神交通,及发抒个人所受的感动”,此外还特别强调主领者和会众的态度,要“恭敬诚恳”和“肃静至诚”。 在封面的背后引录了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是灵,所以拜他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这句话出自《约翰福音》四章二十四节,是耶稣讲给撒玛利亚妇人听的,也是用来衡量祷告和礼拜的一个标准,在这里是本书编写及其所传达信息的核心原则。 全书分为三部分。一是礼拜秩序,二是信条启应文,三是圣经章节表,依据七个不同的主题分别列有简单的索引。 礼拜秩序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其各式兹列如下:前三式为普通礼拜,第四式认罪礼拜,第五式静候主旨,第六式效法救主,第七式感恩礼拜,第八式为国祈恩礼拜,第九式圣诞礼拜,第十式圣餐礼拜,第十一式为农村祈祷礼拜,第十二式十戒八福礼拜,第十三式纪念祖先礼拜,第十四式家庭早礼拜,第十五式家庭晚礼拜。比较引人注目的是第八式为国祈恩礼拜、第十一式为农村祈祷礼拜和第十三式纪念祖先礼拜。 这三式礼拜的出现与20世纪30年代基督教在中国的处境紧密相关。经历了20年代非基督教运动的洗礼,中国教会逐渐站稳脚跟,而其内部依然在进行着“本色化”的论争。 关于本色化的讨论很多,定义也不尽相同。应元道先生概括研究了20世纪20年代开展的基督教本色化运动,他认为本色的基督教会应有如下特点:“一是中华国民的教会;二是根据中国基督教徒自己的经验而设立的;三是富有中国文化素质的;四是要把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合而为一的;五是能适合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心理的;六是能使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和经验合乎中国风土的。”段琦也在《奋进的历程》中提出:“基督教的本色化不仅要与中国文化相结合,还要与中国社会相结合。” 基督教(特指新教)在19世纪传入中国后,基于传道方式、注重要点以及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的分歧而逐渐形成保守派和自由派。自由派传教士的代表人物丁韪良、李佳白、李提摩太等人对于中国人尊孔祭祖持有宽容的态度。他们认为中国人的祭祖并非偶像崇拜,而是“孝亲”,是一种道德规范,要求传教士不要干预。这遭到了保守派的激烈反对。到了1932年,教会内部关于祭祖一事尚未有完全的认同。这年1月出版的《金陵神学志》第十四卷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节期和风俗的基督化》的文章。作者在其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作者的中学同学张君入教。其家就在礼拜堂旁边,但是他的祖父母、父母都笃信佛道。作者应张君之邀赴其家宴,问其祖父母、父母不去礼拜堂最大的原因何在,他们答复说:“你们是不敬祖宗的,这就大大的违反了我国固有的文化。”作者感叹道:“基督教的宣传,因着教会不注重敬祖的事,而受影响,是一件极可惜的事。同时敬祖是一件紧要的事,圣经何尝不应许我们这样做呢?不但如此,凡是阻碍人信基督一切的大石头,我们都要除去,这样才能将基督高举起来。”作者提出中国的节期和风俗必须基督化,不是给其加添一些色彩,乃是借着这种种活动,“使人多认识耶稣,以得着他的生命”。到了《乡村礼拜》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大部分教会和信徒都已经能够接受纪念祖先礼拜这种仪式和理念了。…
论 中基督徒的实践信仰—驳斥“从圣诗创作看迦南诗选” 新生命~ 发表于 2007-8-3 20:01:42 前言:本文章是针对不信派神学,祭司主义和新世纪主义贬低迦南诗歌而写。(可参考 《从圣诗创作看迦南诗选》) (1)大使命的实践者…
一、 基督教的分支聂斯脱利派(Nestorianism)在唐代传入中国,被称为“景教”。其碑文之“印持十字”、“三一妙身”、“室女诞圣”等关于十字架、三位一体、圣婴诞生诸基督教义理的话语,可被视为最初汉语思想与基督教的融合。在景教碑文中,除了主张崇拜“天尊(上帝)”之外,还要求信徒“事圣上(皇帝)”、“孝父母” ,还呈现出与汉语思想传统儒学义理融合的趋势。由于聂斯脱利派关于基督位格的二元性理解,一直被正统教会视为异端 。因此,真正意义上正统教会进入中国,并与儒学发生融合,则是蒙元之时。元朝西域人阔里吉思,信仰天主教,同时又信奉儒学,参与“兴建庙学”,还从宋末儒士吴鄹处问《易》 。根据笔者所见资料,这是第一位既信奉基督教又尊信儒学的士人。不过,第一位耶儒之间的士人却非汉人,而是来自西域的蒙元色目人。 汉族儒士大批接受基督教信仰,则是众所周知的明代晚期,与耶稣会士之传教关系紧密。在这些儒士看来,儒学与基督教信仰,是并行不悖的。例如,李之藻在受洗之后,真心相信儒家经书中的“天”和“上帝”与天主教的“天主”本来为一,二者之间并行不悖,相互补足 。但士人的纳妾习俗及明代灭亡后自杀殉国等价值观,又与基督教伦理发生了矛盾。随着清初的“礼仪之争”导致1720年基督教在华被禁止,直到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信仰的合法化,中国儒士才又开始跻身“耶儒之间”的张力之中。例如,思想比较西化的王韬在1854年8月26日受洗加入基督新教,他的《蘅华馆日记》中有参与教会活动如“听圣书”、“受主餐”的记载,但他却又指出,作为历史人物的孔子对“道”的解释最臻完善 。王韬属于青年时期即在上海与西方人紧密交往,并有游离海外的经历。可即使如此,他作为一名基督徒,仍然将孔子之道视为“完善”。这种将儒学价值观置于基督教信念之上的判断,显示了“耶儒之间”的确存在着还远未成熟的内在距离。 降至民国,亦有基督徒文人认为基督教的人格是“忠”、“诚”、“仁”、“义”等儒学人格价值。针对这种“与儒家文化站在一起”的信证趣味,有现代学者进行了批评,并认为现代汉语神学的精神质素,不能以迎合儒学的口味为准绳…
世代Kosmos 如何对待异文化 lt;1 gt;, 是基督新教的一大难题,无论在神学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莫衷一是。或是过于崇尚文化而忽略了圣道的超越本质,或是过于疏离而使福音无法在文化中扎根。 宗教改革以降,“分化”成为了世界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德裔美国人蒂利希(Paul Tillich)可能是比较早地深刻意识到宗教与世界之间“断裂”危机的现代西方神学家。他指出了建立两者“关联”的迫切性。其代表性思想,便是“文化神学”(Theology of Culture)。随即,这一思想引发了各种进路的解读,时至今日仍不乏其人。…
中國飯局裡的潛規則 DWNEWS.COM– 2007年12月15日0:53:4(京港臺時間) –多維新聞網 !– google_ad_client = “pub-5895419964522249”; google_ad_width…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宗教复苏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这一复苏,首先体现为各大宗教信徒人数的增加,其次体现为中国社会对于信仰缺失的危害形成了共识,最后体现为宗教 研 究 的 学 术 繁荣。宗教复苏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精神生活的问题凸显出来,宗教便会成为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方式。宗教的复苏,必然促使人们正视数十年中国的高度世俗化变迁的得失。而这一复苏,正逐渐生成一个世俗生活之外和之上的中国形态——“信仰中国”。 一、四维中国 19世纪后期,中国步入了由古典帝国转变为现代民族国家的运行轨道。现代民族国家是产生于欧洲尤其是西欧的国家形态。这一国家形态,受世俗力量的推动,逐渐走出中世纪政治与宗教合二为一的政体约束,形成以民族为政体建构基础的现代国家结构。人们对于这一变化进程本质的概括大致有二:一是从政教合一到政教分离,“上帝的事情归上帝,恺撒的事情归恺撒”,“人为自己立法”。二是“理性祛除巫魅”,一切关乎信仰的事务退隐到个人日常生活的幕后,理性成为公共生活的唯一主宰力量。无论这一概括在今天看来有什么样的缺陷,但这样的概括基本反映了14-18世纪人类社会变迁的大趋势。到18世纪,此前生成中的民族国家终于成熟,并成为全世界建构政治体的基本模式。这一国家形式,呈现为三种具体形态:在经济的层面上,它以市场经济的形式,确立起高效的资源配置体系,这是民族国家得以生成的强有力的物质动力;在政治的层面上,它以民主政治的形式,确立起政治体成员普遍参与其中的公共生活体制,这是民族国家稳定有序的基本保证;在社会生活的层面上,确立起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局面,这是民族国家得以呈现文化繁荣局面的支持条件。从总体上讲,民族国家是世俗化变迁大趋势下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也正是由于民族国家的正式落定,世俗化也才具有了强有力的机制保障。此前曾经为人类有序生活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宗教(宗教性教化)因素,退居到民族国家之下,成为一种世俗化生活的批判与矫正力量。…
在中国古代,隋朝和唐朝以前,教育界可谓等级森严,门阀制度盛行。举荐官员不是靠能力、成绩和才华,而是看门第高低。士族子弟能够进去的门槛,平民之辈几乎永远不要想。这种体制有些类似于印度的种姓制,把社会各阶层分割得泾渭分明,而且在纵向层面世世代代地延续下去。隋朝立国之后,隋文帝杨坚以大无畏的开拓和革新精神,打破教育以及人才选拔领域的等级制、世袭制,开创科举考试,从广大民众中选拔治国理政的栋梁之才。杨坚在位时间并不长,但推动教育和人才选拔体制向公平公正靠近,还是具有重大的历史贡献。可惜,其子隋炀帝杨广篡位后横征暴敛、涸泽而渔,导致隋朝二世而亡。 但隋文帝在教育领域开创的时代之先,即科举取士体制,经过唐太宗李世民的进一步完善,发展成为当时以及其后千年的主要人才选拔机制。虽然近代以来明显落伍,但其中涵盖的公平竞争、一视同仁思想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不管官宦子弟还是平民子弟,要想获得进身之阶和实际功名,都要经历年度的同场竞争、做同一张试卷。而且对作弊、泄题等行为立下严刑峻法,并曾有将徇私舞弊的地方和全国主考主掌官员判重刑乃至斩首的不少案例。皇帝最后还要在全国大考之后举行殿试,钦定状元、榜眼和探花等前三名。教育公平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社会公平。封建社会教育中的一些平等理念、平民关怀和公平竞争思想,对今天全国各地的教育思想和体制改革,仍很有启发意义。 从国外来看,其教育思想本身很有可取之处,教育公平深入人心,国家扶持国民教育体系力度大、层级高、普及面广,也很值得我们借鉴。而近几十年来尤其是近10多年来,内地在广大学子中间,从幼稚园到小学到中学,展开了深重全面的填鸭式竞争,社会教育体系在知识、能力以及教育硬体资源等诸多方面,考孩子、考家长并形成恶性循环,给孩子和家长以及社会层面造成严重的负担和压力,导致他们疲惫不堪、苦不堪言。 相比民国时期,相比改革开放前后,孩子的填鸭式学习负担已经过早压弯了他们稚嫩的脊背,牺牲了他们的业余活动时间,严重扼杀孩子的活泼天性,扼杀孩子的创造思维,这是一种对孩子施加的体制性教育摧残,是对国家未来潜质和希望的持续戕害。但是改来改去,目前还看不到解决的尽头,这种状况令各界人士感到痛惜但又无奈,全社会都被绑上这一沉重的教育战车而无法自拔,眼睁睁地看着学生的整体创造力、健康素质在下滑。教育沦为现状,颇为悲哀。 更让人无法理解和接受的是,在经费、硬软体、试卷一致性、打破户籍限制等诸多方面,很难看到积极的公平进展。比如高考能否打破户籍,能否统一考试标准,是教育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衡量标准。既得利益不能太自私,需要考虑整体国民教育发展。许多政策人为地继续制造着教育鸿沟和不公平,非户籍子女、农民工子女、平民子女已经无法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与其他阶层的子女进行竞争,社会的层级化和固化越来越严重。由于潜规则盛行,平民和农民子女,在教育之初以及学成后的就业链条,都遭遇全面的不公平竞争。 尽管中国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但占GDP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准。大量经费没有发挥最大效用,越是需要经费支援的老少边穷和乡镇村级学校,往往拿不到足够的财力支持。10多年前国家财力的确有限,而近几年来国家税收大幅度跃升,中国增加教育经费并公平使用、向弱势群体倾斜是可行的,尽早实行12年义务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基础学科免费等政策也是可能的。尤其要指出的,是一些政策人为地朝令夕改、过分随意,好的举措和政策无法延续,造成思想、机制和措施混乱。对基层中小学校的分合政策太过随意、拍脑袋决策,造成了严重财力浪费,大大了增加了办学成本和机会成本。 在上述方面,国外许多国家做得很不错,早就树立了典范。比如,韩国推行“平准化教育”,指中小学教育品质在达到标准、均衡的基础上实现统一和公平。韩国取消了初中、高中入学考试,“高考”缩短时间、减少科目、降低分数在录取中的比重。努力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发展,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杜绝了填鸭式的枯燥无味。在改革大学入学制度方面,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考试制度引进来,在确保入学公平、防止潜规则和走关系入学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人格与能力培养。 国家贫富是一个方面,但多数国家非常注意教育公平和国家财力支持。注意在校际间、城乡间和区域间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没有重点校和重点班之分,确保每个学生享有均等的优质教育。高品质教师和个性化教学辅导是芬兰推进有品质的教育公平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通过教师和校长轮换交流制度实现校际均衡发展,政府保证了充足的义务教育经费,使每个学生能够学到统一、规范的教学内容;执行严格的就近入学制度,保障了每个适龄学生的教育机会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