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汉钦 译/金秀炯 位于芝加哥的柳树社区教会,在开拓15年之后,教会规模大到像一只走路左右摇晃的巨型恐龙,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将小规模的团契正式引进教会当中,开始形成教会的下层结构。一直带领这间教会的海贝斯牧师提到,自己最后悔的一件事情是没有从教会开拓初期就透过各种类型的小型团契建立教会。 事实上,还有很多的教会领袖还不太了解小规模团契的必要性以及它的独特而又令人惊讶的功能。过去我们一直生活在只要有老师、学生和教材就可以进行信仰教育的固有观念之中。如果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传递知识,这种观念没有问题。但是像门徒训练,以人格教育为目标的时候,已经有众多的事例充分证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一、回到教会原貌的方法 小规模团契是指聚会的人们能够产生人格上的相互作用的教育环境。聚会的时候,不能发现个体,就不是小规模团契。耶稣是善用小规模团契的先驱。耶稣与门徒共度三年的经验及其结果,为小规模团契的性质和功能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耶稣没有解释为什么选择小规模团契的形式,也没有命令后世教会必须以小规模团契的形式建立组织。但是,初期教会按照耶稣的模式建立了由众多小规模团契组成的具有独特性质的共同体。 最早诞生的耶路撒冷教会就是最佳的例子。他们常常在圣殿聚会,但是能够实际体验圣徒相交和新生命之喜乐的地方是在家庭聚会,就是小规模的团契中(徒2:42、46)。我们无法准确知道在耶路撒冷城到底存在多少小规模团契,但是不难推测这些小规模团契发挥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哥林多教会不是聚集在一幢大楼里的共同体,而是由20-30个家庭教会组成的共同体,这是广为人知的事实…
Posts published by “Yadon”
文/约书亚 陆百佳 前言 若要将聚会模式问题研究得透彻完全,难免涉及古今中外的教会历史、风俗习惯、社会背景,不同教派治理模式及背后的教会论。例如犹太的会堂、使徒时期的家庭聚会、天主教的堂会、美国长老会的组织结构、韩国的细胞小组、中国百年来各地各系统纷繁复杂的聚会模式等等,都不免要拿出来借鉴。可是若按这种写法,笔者实在学识浅薄,知之甚少,难以胜任。所以在为难之中,几乎放弃,又转念一想,我们其实正活在中国家庭教会面对此问题的历史中,这几年正经历两种模式的转变,教会的发展正面临关于模式的选择,我们在国内外接触的教会正是很好的案例。因此,不妨将自己的经验与见闻详细记述、分析,再以此为依托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许可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之作用。 一、一个共同的前提 中国家庭教会之所以面对聚会模式讨论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家庭教会在建国以来的政治体制下是不合法的 。三自教会是合法的,所以凡不加入三自、不与他们合作的教会都是不合法的 。聚会场地“非法”,会众“非法”,牧师“非法”,传福音“非法”,培训“非法”,出版“非法”,大型活动“非法”。所以,不管是堂会制还是分聚会点制,都是在“非法”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都称为“家庭教会”,或是国外所说的“地下教会”。即使教会不在居民住房内,不在地下室,而是凌空十几层的堂会,也仍是“家庭教会”和“地下教会”。这是神的恩典,是在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将他的真教会召出来,与这个世界分别。老一辈信徒为持守这个原则所受的苦,所付出的代价,正向神,向魔鬼,向世人显明了中国家庭教会的身上带着十字架的印记,是基督的新妇,是背十字架跟随耶稣的教会。笔者认为,处于“非法”状态的中国家庭教会不必求脱离,也不必指望最终获得政府的肯定、社会的认同。 “我是谁?…
http://www.gospelherald.cn/files/gen/gen_20120323_Charlesstanley.jpg #187; 大型教会的牧师每周都要向上千名的会众传讲信息,他们是怎么预备讲道的呢?他们怎么知道每个人的需要?从哪里得到灵感?他们会感到紧张吗? 有55年讲道经验的亚特兰大第一浸信会主任牧师查理 #8231;史丹利(Charles Stanley)上周与PreachingRocket.com合作组织了一次网络直播,其中透露了自己讲道的秘诀。 史丹利牧师强调,做任何事情之前,要把与神的关系放在首位,“如果这一点不对的话,其他事情都不会正确”,并且需要祷告的操练,“一个人讲道的水平要取决于他的祷告”。 他准备讲道时会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听众需要什么?”,带着对会众的负担去思想讲什么。他还有一句名言:“直到讲道的人对话语有负担,否则他还未预备好讲道。 ”…
引言 经常会听见这样的话:儿童是未来的主人,青年是明日的希望,成人却是今日的栋梁。是的,若在带领儿童的事上失败,二十年后教会可能后继无人;疏于教导青年,十年内教会可能青黄不接;但是忽略造就成人,教会立刻会陷入中空状态。所以成人教育在教会中,就显得异常的重要。 中国家庭教会,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而有着特殊的宗教环境。这种环境使得中国教会至少不能公开做更多的教育工作。即使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却迫于各种的压力,而不敢走得更多。 感谢神,近年在很多的地方开始了主日学教育的工作,但却也只是限于儿童主日学。特别在浙江温州地区,由于有着比其他地区更为开放的环境,教会较早开始了主日学的教育事工。随着多年的摸索,加上海外教会的帮助,主日学工作颇具规模。但是,教会却没有在成人教育工作上有更多的作为,虽有成人团契却少有建立成人主日学。甚至在一般信徒的观念里,“主日学”就等于“儿童主日学”。 美国美南浸信会健全的成人主日学事工,成为其教会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此经验应为中国教会学习。因此,笔者借着温州地区某片区教会为背景,尝试为教会做一个关于成人基督教教育的构想,并着重介绍尚有很大发展空间的成人主日学事工。由于传统教会文化根深蒂固,即使是保守的策划,在教会中也不能即刻实行。但是,相信异象的传递和探讨,会成为推动以后教会基督教教育事工的祝福。 一、基督教教育事工现状以及评估 在对片区教会进行成人教育事工构想和规划之先,我们需要对现有教会教育事工有所认识。虽然教会事工众多,如诗班、圣乐团等,但本文旨在探讨信仰教育部分,因此技巧性的训练不在本文分析之列。下面就是笔者对温州地区某片区教育事工的介绍和评估: 1 、现状…
宣教与植堂是华人教会最热门、又是最具挑战性的课题。在全球五大洲建立近百间教会的刘彤牧师在华福中心出版的最新一期《教牧分享》杂志中发表文章,把自己宣教植堂的宝贵经验结晶向广大读者倾囊相授。 在题为《宣教与植堂:教会拓展的动脉》文章中,美国北加州硅谷生命河灵粮堂主任刘彤牧师提出推动宣教与植堂四大理念。 宣教是生命长期的投资 首先从观念上讲,刘彤牧师表示,教会的宣教与植堂事工都是着重生命长期的投资,教会对宣教与植堂不仅应提供金钱上的支持,更要付上祷告以及生命的代价。 刘牧师分享了他推动植堂的实际经验。虽然他宣教植堂的脚步遍及世界各地,但他从不会在植堂完成后就丢下不管;而是定期开设牧者联祷会,邀请各分堂的牧者领袖出席,并集中对他们进行牧养及培训。 刘牧师坦言刚开始落实这个观念会非常辛苦,但随着时间过去,就能逐渐收到长期投资的果效。刘牧师表示由他所创立的近百所教会就是过去长期辛苦投资的结果。 植堂是最有效的传福音策略 很多人以为传福音要靠大型布道会,但刘彤牧师却不这样认为。他发现大型布道会虽然信主的人多,但由于当地教会无法承接跟进的使命,导致很多信主的人逐渐流失掉。 此外,刘牧师还留意到不少现有教会呈饱和状态,新朋友来再多都无法留下,就像细胞小组呈现饱时一样。对此,他提出“分殖新小组”的应对策略,因为繁殖会带领新位置,帮助新人较容易融入教会。…
在兴旺福音,全球教会众多,大大小小,那到底教会是大好呢?还是小的好呢?韩国大地教会主任牧师李在训认为:教会好否不在大小,关键在于教会能否随着时候创造合宜的教会文化,以及牧者领导力能否与时俱进。 切勿敬虔的外貌 却无生命 据《今日基督教报》报道《圣经—马可福音》2章18到22节里面,有约翰的门徒和法利赛人来问耶稣关于禁食的问题,禁食表示在神面前自卑悔改,祈求神的怜悯,特别是在旧约时代,国家遭危难时,全民披麻蒙灰、向神禁食。但到了耶稣时代,禁食变得形式化,成了虔诚的“外饰”,在马太福音5章里面耶稣提醒门徒,禁食不可像假冒为善的人做给人看。 李在训牧师表示:当今教会亦如此,都是从单纯爱主的心开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会的成长、越来越多的人参教会事工,渐渐失去了爱主的心、失去生命力。 美国达拉斯神学院曾做过研究,发现全世界各地教会发展上的共同现象,归纳出“3M”三阶段的发展理论: 运动期(Movement):透过一个属上帝的人,领受从神而来的异象和负担开始的。期间,开始有其他人献上所有、投入其中。但是当人群越聚越多时,需要管理与行政组织,教会开始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机械期(Machine):到了这个阶段,整体运作上会更有效率,却也面临逐渐失去起初的负担与爱心的危机,接着进入第三阶段。 纪念碑期(Monument):最后,教会中会有某些人一直以过去来夸口,常说过去的事,不愿尝试新的事物,失去热情、单纯与冒险的心。…
20 世纪见证了西方基督教会的衰退及非西方教会的兴起。因受自然主义、物质主义及世俗主义的冲击及教会的妥协,今天欧洲已成后基督教地区。北美洲因着复兴运动、基要派及福音派教会的兴起,教会在生命及见证活力上仍能维持。在 20 世纪,北美洲接替了日薄西山的欧洲成为普世基督教运动的大本营。 在 20 世纪中,北美教会带动了三个普世运动,首先是最终发展成普世教会中最大运动的灵恩运动(简称为第一波至第三波等),但此运动却非所有教会都能领受。其次是普世宣教运动,例如“学生志愿运动”( Student Volunteer…
文/郭易君 正如狄更斯所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许多新的城市家庭教会如雨后春笋般萌芽破土、茁壮成长,另一方面一些城市家庭教会逐渐萎缩、停滞不前,甚至分裂拆散。如何正视城市家庭教会面临的挑战,并在信心和祷告中依靠圣灵回应这些挑战,是这一代传道人的责任所系。 中国大陆城市家庭教会讲台是指中国大陆城市家庭教会传道人在主日及其他时间的证道及信息分享。根据辞海解释所谓“挑战”乃是“激使之应战”,本文所指的挑战是指存在于教会讲台内外部的问题或危机。笔者认为目前中国大陆城市教会讲台存在的挑战如下: 一、内部挑战 圣道是教会建造的根基,讲台是传讲神话语的圣地。讲员在讲台上一面要传讲圣经的真理,一面要以自己的生命见证自己所传的道。城市教会经过近二十年左右的发展,传道人素质、讲台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存在许多明显的问题: 1、传道人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严重 一方面,由于城市新兴教会基督徒中第一代基督徒比例较高,青年人比例较高,对牧养的实际需要非常大。另一方面,由于传道人总比例较低,受过装备的传道人不足,许多讲员由带职事奉的弟兄姊妹担当。这就导致传道人与信徒之间供需不平衡问题非常严重。许多牧者每天能接几十个电话,个人辅导、探访跟进、宣讲话语、传扬福音等工作常常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传道人的超负荷运转体现在身体透支和灵性透支两个方面: 第一,身体透支普遍。 禾场太大、事工太多、聚会点分散等原因导致许多工人疲于奔命,同时,缺乏锻炼导致身体机能退化。还有,政治环境及安全因素导致传道人心理承受较大压力。另外,户籍制度及家庭教会不合法导致家庭教会传道人的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处于严重缺位状态,加上供应较不足,许多神的仆人承受极其不公的对待。看到国内很多一线的朋友、师长日渐憔悴,心里为之焦急、感动、爱怜。…
中国现在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存在着大量游走教会的基督徒,而且越来越多无知的基督徒在产生。”这是一位中国家庭教会牧者忧心中国教会而发的感叹。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夸赞中国基督徒近60年增长了数十倍,这确实是让人欣喜的数字。 然而,牧者更应该看到基督徒人数增长的背后面临的更大挑战:缺乏合乎圣经原则的治理而带来的教会牧养和信徒生命建造的困难,由此导致的大量问题信徒。 很多人依然存在着对教会的治理的误解,认为教会可有可无,只要信主个人得救就可以了;认为只要有两三个人,就可以随意组成教会;认为最重要的是传福音,教会不过是组织,是形式,是可有可无,只要靠圣灵的带领就行了…… 种种错误的观念和教导导致教会疏于治理,教会治理变得随意化,失去教育的功能,成为宣泄个人情绪的俱乐部一样的地方。可是伟大的改教家加尔文在谈及教会的治理时严肃地指出:“凡是要废弃或贬抑我们所谈及的教牧次序和教会治理,或者视之为没有必要、并不重要的人,都是企图破坏教会,甚至摧毁教会。” 由此可见教会治理对一个教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地上的教会,既然是约民所组成的群体,当然就有一定的组织性。教会本身不是一个组织,但教会内部却有组织,需要有符合圣经教训的治理。 没有好的治理,也不会有好的传道和牧养,这是大多教会牧者的切身体会。中国教会近年也在积极的探索合适的治理模式,其中尝试较多的便是城市新兴教会在探索的会友制治理模式。 基督时报网站就此联系了武汉一家庭教会牧者,邀请他谈了教会治理中会友制的必要性和实践会友制的益处和经验,该教会从建立至今三年一直实行的是会友制治理模式。他说:“会友制对教会合一和有秩序的治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基督时报网站和武汉该教会牧师的访谈内容。 问:您是如何看待教会治理呢?…
今年是宣教历史上一本重要的小书 Roland Allen所写的《传教方法:保罗的模式还是我们的模式?》(Missionary Methods: St. Paul’s or Ours?)出版一百周年纪念。关于传教,关于植堂,我们常常需要探讨。那么到底教会植堂该如何发展?到底是该依赖传教士的模式来进行扩张,还是依赖专业性的创业型牧师去植堂? 美国福音派主流杂志《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Today)曾在去年7月刊发一位《教会植堂的终结》(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