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by “Yadon”

错误的问题(钟马田)

他们对神说,离开我们吧!我们不愿晓得你的道。全能者是谁,我们何必事奉祂呢?求告祂有什么益处呢?(约伯记二十一14-15) 对圣经的无知和忽略,乃是现代人的特征;毫无疑问的,造成这种无知的主因,乃是一般人不再相信神会以独特的方式启示人。虽然他们仍然视圣经为 ,是由一群 的人写成,他们显然也相信,应该尊重圣经的教训。可是有一种观念逐渐成为时尚—-认为圣经有误,圣经不过是人类的作品,记载宗教的观点和特定人士的信仰历程而已。于是有人开始说,圣经虽然有趣,却已在时间的长廊中失去了其重要性,最后他们甚至不再读圣经了。他们认为圣经只代表人类发展史上的某一个阶段,如今早就过时了。只有关心宗教、历史、人类学的人会对这些文件产生兴趣。圣经不可能再吸引现代人,因为现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相对的,人类只需要最先进的观点。他们辩称,一旦你推翻了圣经是神默示的理论,圣经的年代湮久这本质就足以使它价值尽失。 我完全无法苟同这种论调。即使我若不相信这是神的话语,我仍然能说这是世界上最重要、人人必读的一本书。我所持的理由是,它年代渊远、历史悠久。现代人由于受到进化论影响,认为古书毫无价值。但是他们若仔细阅读古籍,就会和旧约一位作者所见略同,那位作者说, (传一9)人们一向以为新的事,后来却发现它不过是旧事一椿,这段经文就提醒我们其中的两件。 第一,反宗教和无神论并非新鲜事。我盼望你记住:一般都同意,约伯记可能是圣经最古老的一卷书。圣经本身就是一本古老的书,而约伯记又是其中之最。在这本书里,约伯转述并驳斥那些不敬虔之辈的议论,我们从其中看到,当时反对神、反对宗教的人已经存在了。这事实本身就能回答今天许多拒绝耶稣基督福音之人所持一厢情愿的想法。我说 ,是因为显然大多数人根本不去思考这个问题。他们只是断然拒绝、排斥宗教,因为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凡是旧的事物就有问题。他们的观点是,古代人都很无知,其宗教就是无知产生的结果。宗教只是原始时代的事。我们可是置身在一个科学发明的新时代啊! 你一定很熟悉这类言论,…

一个问题(钟马田)

约伯回答说, 约伯记九1-2 我相信一般人都同意,在生命中大多数领域里,提问题是一门最大的艺术。不论你研究任何一个题目,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关键的重点上。我区分好学生和坏学生的方法是,好学生能够分辨何者无关宏旨,何者攸关重大。作学问的艺术就是知道如何避免 —-也就是说,知道如何分辨轻重,挑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部分。例如一个辩护律师在陈述他的案件时,他真正的本领是表现在专注于最关键的因素和事件上;他的整个目的是把陪审员和法官的注意力导向显著的要点。一个成功的辩护律师必须有某种直觉,能够从简报中立刻抓出重点。或者以医生为例。他可能发现许多事实和细节,但作医生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能从其中分辨何者意义非凡,何者可以置之不顾。其实不论那一个领域都一样。好的讲员只强调重要的原则。我听过最糟糕的讲员是一个有相当知名度的人,他这方面却很失败。虽然他对那个讲题很拿手,但由于他轻重不分,在旁枝末节和中心论点上花费一样多的时间,所以被视为差劲的讲员。演讲的秘诀在撷取主要的中心原则,然后有条不紊地呈现出来。不论我们看待生命的那一个层面,首要之务就是熟练发问的艺术。换句话说,你若要阐释一个立场,不论面对的是法律案件,或诊疗室里的病人,或坐在下面听演讲的听众,不妨先问自己,到底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有密切关系。整个秘诀在于提问题的技巧。 有关人生的问题也是如此。这个世界上最艰难的事之一,就是知道该问什么问题。我们已听过太多问题,人类本身就充满了各样问题。生活的艺术乃是知道该问什么,该强调什么。这在今天尤其困难。现代生活充满困惑,这是无庸置疑的。从某方面说,世界从未如此叫人迷惑过。到处都是疑问—-我们从报纸、书籍、杂志上读到层出不穷的问题。整个世界不断冒出新问题,现今世代最艰难的事莫过于分辨何者举足轻重,何者不值一提。 今天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应该放在最优先的地位?这是问题所在。我省视自己的生活,观察这个充满问题、难处、考验的世界,到底该从何处着手?我认为最难的就是将所有问题一一梳理清楚,然后决定那一个问题最重要,应该优先处理。今天最难作到的,就是面对真正、最终的问题。据我了解,在传福音和教导圣经信息时,首要之责是将人的注意力导向最基本的问题。有人说,今天教会的责任是重申别人提出的问题。你可能很熟悉那些问题—-有关经济、社会、战争与和平等层出不穷的问题。也有人主张,教会的责任是表达对这些问题的观点。但现在我要指出教会真正的责任和圣经主要的信息是什么。我认为圣经和教会的基本职责就是提出与人类最息息相关的问题,将人类的注意力导向这些在属世生活的旋涡中已逐渐遭到遗忘和湮没的问题上。 换另一种方式说,现今的潮流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人类问题的徵状上,而非问题本身。你若阅读书籍报纸或收听广播、电视上的讨论,会发现那些知名的专家和科学家纷纷对人生命的问题大发议论。他们提出各样问题。从圣经的角度看,他们的缺点在只专注疾病的徵状和现象,却不关切疾病本身。换句话说,现今世代的危险是过度重视事实,却忘记或忽略了造成事实的起因。圣经和福音的整个论点是,世界上只有圣经的信息能同时解说弊端和指出肇因。唯有在圣经里,我们可以回到最优先的原则上,面对人生的基本问题和其成因。 因此没有什么比知道如何提出第一个问题更重要的了。我们正研讨的这段经文提供了正确的答案, 我不必多费时间指出,这问题早在人类历史的开端就出现了。我们往往成了这世代的奴隶而不自知,我们以为除了二十世纪,就没有其它世代存在过似的。我们已经习惯这样的说法:古人和现代人大不相同,我们是一代特殊而独立的人。因此人们很难相信,今天的问题早在古老世代就被一个名叫约伯的人提出来了。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可以用另一种方表达:人怎能来到神面前呢?人怎能对神说话?人怎能与神同住?人如何找到神?如何到达神那里?如何与神沟通、相交?这就是此处的问题—-一个人在他与神的关系上能作什么?…

评估旧与新(钟马田)

王却不用老年人给他出的主意,就和那些与他一同长大,在他面前侍立的少年人商议。历代志下十8 这段经文所记载的历史事实,是犹太人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标明了犹太人历史,甚至整个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段经文提醒我们,大卫和所罗门建立的王国,因为罗波安采取的行动而分裂为二:北国和南国,或者说十个支派和两个支派,或以色列国与犹大国。此处不仅是了解列王纪和历代志的关键,并且也是了解众先知书的关键。我们在此处得到的答案,可以为众先知在他们作品中提到的各种灾难、咒诅、祸患,提供解释。 单从历史的观点看,这事件颇值得我们探究,它里面所含的功课和警戒,也足以供列国参考。但这并非我讨论的焦点,因为新约主要关切的不是列国,而是个人。福音无意拯救每一个国家,而是要拯救各国各邦中那些相信的人。圣经只是概括地关切到人类因拒绝采取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以至于列国丧失权力和国势,造成人命的大量损失。但圣经真正关注的,是人灵魂的沦丧。所以我们情愿从个人而非国家的角度来看这事件。即使这样,我们还可能面临一个危险,就是仅仅视它为人类的智慧或生命的哲学。这可能是我们查考旧约时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圣经充满了生命的智慧,我们很容易只把它当成一本智慧书。由于它的道德教训和对人类行为所提出的规范如此完美,无与伦比,我们很容易只看到这一点,就停留在此,而不再作进一步的探讨了。 旧约被称为最完美的智慧文学,可说当之无愧。但旧约的价值不限于此。旧约是神的启示,祂将祂自己、祂的旨意和祂的作为启示给我们明白。这不仅包括道德论述,而且还启示了属灵真理和永恒价值。换句话说,圣经不仅告诉我们该如何生活,如何发挥生命最大的价值,最重要的是,圣经将神启示出来,好使我们能与神建立正确的关系。 因此我们从个人而非一般的观点来探讨这特殊事件时,不可只停留在某些概括的真理上,因为这些真理同样可以在世俗文学中找到。这一类的功课包括选择正确朋友的重要性,倾听长辈的意见,尊重他们的判断和智慧,放纵情欲的危险,以及 的道理。这些都有其价值,也很重要,但圣经不是装备我们面对人生,圣经的主要目的是预备我们面对永恒。 此处这个旧约故事也是一个比喻,教导我们一个至高的真理:我们的灵魂与神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来看这个故事。 故事本身很简单而直接。年轻的罗波安接续他父亲所罗门作王,开始面对人生。他自然有自己的看法和心愿。他最大的渴望是独揽大权,统治整个王国。为了统一全国,他迫切需要百姓的支持和效忠。对一个国王来说,有这种强烈的愿望也无可厚非。值得注意的是,他一开始就面临两种达此目的之方法。第一个方法是由那些听从耶罗波安的人和老年人提出来的,另一个方法则由一些少年人所提出。我盼望你们注意到,这两种方法其实殊途同归。差别不在结果,而在过程。老年人实际上说, 少年人也说同样的话。区别在双方达成目的之方式各有不同。…

福音与天然人(钟马田)

神人以利沙听见以色列王撕裂衣服,就打发人去见王,说, ……于是乃缦下去,照着神人的话,在约旦河里沐浴七回;他的肉复原,好象小孩子的肉,他就洁净了。 列王纪下五8-14 上一讲我们已概括地看过这个故事。它预表了基督的福音,里面蕴涵着伟大的信息。或许有人说, 当然啦!旧约的神和新约的神是同一位。我们说旧约和新约,其实二者是一本书。有人说圣经综合了许多书,这实在是可怕的错误。圣经只有一本,分为六十六段,只有一个主题,一个信息。圣经的信息是,神为活在罪中的人成就了大事。这是圣经从头到尾的信息。这是一本有关生命的书—-描绘人因犯罪而陷入悲惨境界,人类试尽一切自救之道,却无济于事。在这个主题下,神启示了祂如何透过祂的独生子,为无可救药的人类预备了救赎之计。这是整本圣经的信息。旧约常用例证和画面来预言和预表救赎。每一件事都指向神的救恩计划。至于新约的福音书,则记载了实际的经过。新约其余部分则是作进一步的说明、解释和检讨。主题只有一个,因为神从始至终都使用同样的方式。因此列王纪下的这个故事是一个绝佳的例证,描述了陷入罪中之人的光景,让我们看见神如何对待这样的人。 我们上一讲提到三点。首先是罪如何破坏人的生活。第二点是世界对此一筹莫展。第三点说到虽然神所提供的救法一直在那里,但世界却视若无睹,或故意忽略。我最后提出一点:基督教会的责任和乃缦家那个小女仆一样,就是指出解答—- 。是的,华滋在仰望主耶稣基督时不禁发出赞叹, 祂是先知、祭司和君王。祂是唯一的救法。祂用自己的血来救赎人类。祂提供了 。就是赦罪与赐能力。…

罪是什么(钟马田)

罪是什么 大卫对拿单说, 拿单说, 撒母耳记下十二13 这个故事是大卫生平中最可怕的污点,我打算用它来说明人的罪最深刻之本质。这并不是因为我忽然变成了反传统的人,也不是因为我开始热衷于现代人的立传法—-专门 过去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本相,将焦点集中在他们不体面的记录上。我无意效法八卦杂志的作风,以揭露名人隐私来满足人的好奇心。当然,我也不是特异独行,故意选一些不受人欢迎的题目来讨论。坦白说,我并不喜欢探讨有关罪的问题,我巴不得能永远避开不提。如果我们能够只谈神的爱,和令人愉快的温馨题目,那该多好!可惜我们无法这样作。事实上,如果我们不先对付罪的问题,那么所有关于神大爱的主题,都毫无意义可言了。 我们必须面对罪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事实。最重要的,我们必须了解这事实的真正本质。所以我打算讨论这个足以显露罪的深刻本质之故事。重要的不是其细节,而是它所揭橥的原则。 我个人认为,今天人们在救恩教义上所经历的难处,可以追溯到两个主要的成因。第一,我们采用的方式离现实太远,只重推理,几乎完全与生活的实际经历和事实脱节。对真信仰为害最烈的一种方式,就是把信仰弄得有趣、吸引人。我所谓的 ,是从思想和哲学观点出发的,结果信仰只成了辩论和探讨的对象。宗教方面的辨论历来一直广受欢迎,迄今不衰。人类喜欢发表自己对神的观点;对于神是什么,神应该作什么,他们总是意见多多。同样的,他们也喜欢针对教会不时提出的教义,抒发个人的立场和见解。但是一般说来,这些讨论多么不着边际啊!他们辩论的内容,几乎和欧几里得(Fuclid)的问题一样抽象。不只是那些持非正统观点的人,即使极力维护教会传统立场的人,也经常如此。…

假神倾倒的那一刻(钟马田)

假神倾倒的那一刻 非利士人将神的约柜从以便以谢抬到亚实突。非利士人将神的约柜抬进大衮庙,放在大衮的旁边。次日清早,亚实突人起来,见大衮仆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脸伏于地,就把大衮仍立在原处。又次日清早起来,见大衮仆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脸伏于地,并且大衮的头和两手都在门槛上折断,只剩下大衮的残体。 撒母耳记上五1-4 这一段文字,可以说是前一章经文所记载的故事之后续或尾声。它所描述以色列历史上的那个阶段,堪称是他们漫长而复杂的历史上最可悲的时期之一。由于他们遗忘了神,属灵上日益衰败,以致政治和军事景况也江河日下。他们被世仇非利士人所征服。但这里的记载告诉我们,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时期,以色列人开始感觉到,他们应该挣脱非利士人的轭。于是他们召集军队,向非利士人宣战。两军交手,以色列人被打得落荒而逃。 以色列人再度聚集开会,检讨战败原因。似乎有人这样建议, 你瞧,他们把约柜当成一种吉祥物。携在身边,就会带来好运,马到成功。若不带着同行,就可能铩羽而归。这位发言人说, 于是以色列人再度整军,带约柜同行,向非利士人发出战贴。你应该还记得结果。这一回合以色列人不但被打得溃不成军,而且连约柜也被掳走了。 这四节经文告诉我们随后发生的事。非利士人掳获约柜之后,并未将其摧毁。他们说, 他们决定把耶和华的约柜抬进大衮庙里,放在他们的假神大衮旁边。然后他们就为这次胜利狂欢庆祝。他们确实有足够的理由狂欢,因为他们不但击败了世仇以色列人,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而且还等于俘虏了敌人的神。如今祂被放在他们自己的庙里。他们真是洋洋自得,决心大事庆祝一番。…

认识福音(钟马田)

认识福音 出3:3-5 摩西说, 耶和华神见他过去要看,就从荆棘里呼叫,说, 他说, 神说, 出埃及记三3-5 我虽然打算探讨整个事件,但我将把重点放在这三节上,因为我们若不对这几节有正确的认识,就很难了解整个信息。 此处记载了圣经最中心的事件之一,不仅对摩西个人生平攸关重大,对以色列人的生活,对他们脱离埃及为奴之地到抵达迦南应许之地这整段历史,都有非比寻常的影响。像这一类的重要事件,在圣经其它地方经常会被反复地提出来。…

《教会复兴真伪辨》书摘(爱德华兹)

什么是圣灵的真复兴? 约拿单 #8226;爱德华滋是美国早期著名的人物。他不仅是教会称职的牧师,在学术上也有很高的素养。他接受了清教徒的传统,在教义上高举上帝的主权,强调人能来到上帝的面前完完全全是上帝的恩典。他反对那种认为人需要自己做一些事才能来到上帝面前的观点,更不遗余力地为教会的纯洁而斗争。对那些生活上有污点、对信仰不热心的人,他断然拒绝他们参加圣餐。这一行为得罪了别人,他被他所服侍二十余年的教会停止牧职。 但是,正是在他任牧职期间,他所服侍的教会开始出现复兴,这一复兴又延续到美国其他地方,带动和影响了18世纪中期北美殖民地的“大觉醒”运动。在这次运动中,圣灵大大做工,无数的人悔改信主。伴随着复兴而来的还有人们感情上的表现和释放。对此,爱德华滋没有简单地高兴欢呼,认为这是圣灵做工的标记,也没有对此全盘否定。对于人们在大觉醒中种种情感上的表现,爱德华滋进行了客观、细致的分析,由此,他区分了“圣灵的真正带领”和来自人自己情感中的“感动”的不同。 以下内容摘自爱德华滋著,赵中辉译的《教会复兴真伪辨》一书。 有的现象既不印证上帝动工,也不反证非上帝动工 1.发生不寻常的事。只要没有违反圣经的原则,就不能只因为所发生的事是不寻常的,就以此证明一个经验或一次复兴是假的。我们不能只以“教会不习惯”为理由,拒绝一个经验,因为上帝可能用新而特殊的方式动工。圣灵有至高主权,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成就他的工作。 2.身体特别的反应。我们不可从“人身体上的反应”来判断是不是上帝在动工。圣经没有教导我们“这种身体上的反应代表是圣灵动工”,也没有教导我们“这些现象代表不是圣灵在动工”。当人的身体有不寻常的反应时,有三件事能帮助我们了解发生了什么事。第一是属天永恒之事的性质;第二是人性;第三是人的身体与心灵相互影响的定律。 3.信仰成为热门话题。如果有一股能力的运行使人心改变,而引起信仰上的辩论,那么不能因为这样而证明这不是圣灵动工。同样,这也不能证明一定是圣灵动工。…

爱德华兹日记

爱德华兹日记 一七二三年十月四日星期四上午。今日作了以下的决定。耶稣基督曾信实地应许我,倘若我尽我的本分,极其谨慎从事,那么,我在世上的景况就要比任何景况为好,并对我更有幸福一直到永远。所以,不管我的景况如何,我必如我所信的去看它;若我在这件事上缺少信心,我必在神的面前承认我的不虔诚。参立志第五十七条,六月九日。 十月七日安息日晚。近来犯了一个错误,没有多花时间与人交谈。 十月十二日星期五晚。我看到有些事情虽十分违反基督教的健全道理,却是几乎为一切好人所作的。内心的败坏,在这些事里面找着无约束秘密的发泄处。他们对此从来不注意,也不认为有害,有时反以美德之名来加以掩饰。这些事使基督教的光辉非常暗淡,也把基督教的可爱处掩藏了。谁能觉悟自己的过错呢?求主使我免去一切暗中的过失。 十月十四日安息日晨。我要仔细观察在受压力上所作的工,好在平常也尽力效法,只要是与事无损。 十月十五日星期一晨。在有错误与颓丧后,我似乎惧怕充分去作灵修默祷的工夫。我对这些惧怕决不让步。 十月十八日星期四。我要学贝先生的榜样,因他虽遇到大困难,却仍有笑容,并且把它们说得好像是不足介意的。 十一月一日星期五。每逢我不能作别的事,我就练习写字(按大概是指缩写字)。 十一月二十二日星期五下午。以后私祷,我若无精打采,即当勉强自己振作精神来细说,像在众人面前祈祷比平常多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