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by “Yadon”

傅士德:灵命塑造的方针——未来三十年优先要做的三件事

作者: 傅士德 | 出处: 校园杂志 今日的世界渴望一种能帮助灵命成长的神学,这种神学可以证明,它能有效的面对每一天严苛的现实生活。很不幸的是,许多人早已放弃了品格塑造成长的可能性。 许多人原本是满腔热血,却在教会的事工中耗尽了自己,发现为主事奉并不曾真的改变自己的生命。他们发现,自己跟刚刚挑起沉重的教会服事没有什么不同——一样的缺乏耐性、自我中心又胆怯怕事。甚至,比起初还更糟。 另有一些人,投身在各种社会服务的方案中。但是,当帮助他人的热忱随着时间日渐消磨,他们才发现,自己费了好大力量去做的事情,到头来内在生命几乎没留下什么持久的痕迹。事实上,所做的事情有时候反而使他们的内在更糟,充满沮丧、愤怒、苦毒。 还…

从人永恒的结局看灵魂的价值

唐崇荣   在前四章中,我们清楚看见灵魂的价值超过全世界。上帝造人的时候,是以自己的形像和样式造人,人类宝贵的价值是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代替的。耶稣说,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灵魂,有什么益处呢?今天撒但所做的工作就是贬低灵魂价值的工作,所以撒但说物质比灵魂更有价值,撒但说金钱比你的灵魂更有价值,你的地位比灵魂更有价值,你暂时的享受比永恒的价值更有价值,使今天许多人在价值观念上颠倒过来,舍本逐末,使他们不能接受上帝的道。「事有本末,物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要先求上帝的国和上帝的义,这是耶稣基督的教训。然而现代人单单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世界的奢华、罪恶中的宴乐,这人的灵魂怎会得救呢?求神校正我们的脚步,打开我们心中的眼睛,看见灵魂的价值。    一般宗教重善恶   所有宗教告诉我们的是离开罪恶、学习行善,即所有的宗教都是讨论善恶之间的问题。所有宗教知道罪恶是人的事实,善是追求的目标,每个宗教在这方面都有它的价值和教训。但我要问一个问题,哪一个人有资格定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宗教之规律,即对善恶价值的衡量,每一个宗教是不一样的,这个宗教认为是善的,那个宗教认为是恶;这个宗教认为是恶的,那个宗教却认为是善。因为人的良心已经麻痹了,人的良心已失去了与神之间的关系,所以宗教所制定出来的规律、规范,道德的标准、原则,道德的衡量已经是相对性的。      宗教虽然有向善的目标,但根本没有向善的能力,虽然有向善的认识,却没有向善的生命。我们若只有目标而没有能力,那我们只有望洋兴叹,只有望着那个目标而灰心消沉;今天的世界是有目标,而没有能力的世界!人从古到今都盼望建立一个公平、繁荣、富强的社会,但永远办不到,社会学家的权威 Dr.Solokin 说:「人类从古至今,一直想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度,理想的社会,但从未实现。」为什么?因为人的罪根没有除,人的罪性没有除,人就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今天世界上愈来愈多争战,愈多仇恨,乃是因为圣经上所宣布的罪性没有除。所以人有目标而没有能力,人有对善的认识,而没有善的生命。…

属灵的长跑 作者:Tim Keller |

出处: http://www.basileiatoutheou.net/?p=158 #65279;数年前,在一位年长智深的基督徒建议下,我开始尝试每个月都用整卷诗篇祷告。不要觉得这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其实很少在30天内将150篇都过一遍的。不过,定下这个目标之后,我最终能够在一年之中将每一首诗篇都思想几遍了。 特别有一首诗总能引起我的注意──诗篇71篇。这首诗可以被称为“长者之诗”。在第5节中,诗人说:“主耶和华啊!祢是我所盼望的;从我年幼,祢是我所依靠的。”第9节则说:“我年老的时候,求祢不要丢弃我;我力气衰弱的时候,求祢不要离弃我。”不过,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适用于我们所有人──并且特别是年轻人──的功课。 诗人说,从他年轻的时候开始,他就不停地在三件事情上努力:在他忧伤的时候,他“常”投靠神(第3节);他“终日”赞美神,作为个人操练的行动(7-8节);并且“一直”将神作为他未来的盼望。第一个操练要借着他曾如何经历痛苦与失落达成;第二个操练要借着每日的祷告达成。他述说到,他从不会让任何事情来让他转离这些操练: 祢是叫我们多经历重大急难的,必使我们复活;从地的深处救上来…我的神啊!我要鼓瑟称赞祢,称赞祢的诚实;以色列的圣者啊!我要弹琴歌颂祢。我歌颂祢的时候,我的嘴唇和祢所赎我的灵魂,都必欢呼。(诗71:20, 22-23) 第三个是所有操练当中最基本的。诗人对于自己心中基本的信靠有谨慎的自省。他细心地去了解到底他安身立命的是什么,并将他灵魂最深的盼望持续不断地重新专注在神身上。几十年之后,诗人已经无法在这样的委身上懈怠了。最终,他充满了一个真实地的渴望,就是要让人们知道他在神里面所发现的: 神啊!自我年幼时,祢就教训我;直到如今,我传扬祢奇妙的作为。神啊!我到年老发白的时候,求祢不要离弃我,等我将祢的能力指示下代,将祢的大能指示后世的人。(诗71:17-18)…

莱尔:争战

「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提前 6 : 12 )   一个奇特的事实是,大多数人,不论少男少女,老人小孩,贵族平民,富家穷户,博学多识的还是没有学问的,都对战争、战役和战斗充满浓厚的兴趣。   事实很简单,如果一个英国人对滑铁卢、因刻曼、巴拉克拉瓦、勒克瑙的战事毫不关心,那么我们会说这个人真是冷漠乏味的。在德法战争期间,如果一个人不会因色当、斯特拉斯堡、麦次和巴黎的战斗而感动、战栗的话,我们要说他的心是冷酷而麻木的。   但是,有一种战争比任何一场人类进行过的战争重要得多。它不仅仅关乎两三个国家,而是与每一个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基督徒紧密相关。我所说的战争是属灵的战争,是每一个想要得救的人都必须进行的、关乎他灵魂的战争。   我知道,许多人对这场战争一无所知。你和他们谈起它,他们就会把你当作疯子、宗教狂或傻瓜。然而,这场战争却和这世界上曾发生过的任何战争一样现实和真实。它有肉搏的冲突和创伤,有警醒和疲劳,有攻有守,有输有赢。最重要的是,它具有严重、巨大和特别的后果。在地球上的战争中,国家所承受的后果常常是暂时的,可以补救的。而属灵的战争却不同,因为这一战争一旦结束,其后果便不可改变,存到永恒。…

远志明分享宋美龄笔录:母亲虔诚的祈祷留给我深刻的印象

宋美龄的笔录:“我母亲与上帝极其亲近,她常花好几个钟头来祷告。母亲那时虔诚的祈祷,给我深刻的印象,她常常自闭于三楼的一间屋子里,举行祈祷,祈祷的时间很长,有时天没有亮就开始了。我们有什么难题要求解决,母亲一定对我们说:‘让我去叩问上帝。’凡母亲祈祷上帝以求决定的任何事情,结果都是良好的。 ” 6月13日,远志明在微博上分享了宋美龄的笔录。远牧师说:“拍摄《神州》的时候,曾安排采访宋美龄,后因她感冒体弱取消。她的家人告诉我,她每天读圣经,从未中断,即使病重时,还请人为她诵读。她逝世时106岁。” 1934年3月,宋美龄在《美国论坛》杂志发表《我的宗教观》一文,就父母对她宗教观形成的影响也作过一些叙述。 她动情地写到:“我而且多少带些怀疑心的。我常常想,所谓忠诚、信仰、不朽等等,不免有些近乎理想的。世上所看得见的东西,我才相信,否则我就不相信。别人承认的事情,我未必因而也加以承认。换句话说,适合我父亲的宗教,不一定能引动我。那只适口舌,宛如糖衣药丸的宗教,我并不信仰的。” “我知道我母亲的生活,与上帝非常接近。我认识我母亲的伟大。我在幼年时,对于母亲强迫我的宗教训练,多少有些不肯受命,但我相信这种训练,给我的影响很大。” “那时的家庭祈祷,往往使我厌倦,我就借口渴为推托,偷偷地溜到外面去,这常常使母亲烦恼。那时,我也像我的兄弟姐妹一样,必须常常上教堂去,而冗长的说教,使我觉得非常憎厌,可是今天想起来,这种常上教堂的习惯,养成了我作事的恒心,这真是深可感谢的训练。” 附: 宋美龄,1897年3月5日出生于中国上海一个传教士家庭,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逝世,享年106岁。…

远志明牧师:脱离魔鬼捆绑,需要做到六点

魔鬼能控制一个人吗?我们的一些堕落犯罪是不是被魔鬼控制和捆绑的表现?如果是,我们怎么样才能解除魔鬼的控制和捆绑?我们可以找牧师赶鬼吗?赶鬼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基督徒都真心相信上帝的圣洁和纯洁,但常受到自己一些堕落和犯罪的困扰,怎样变得积极、善良、上进和富有责任心,做有益的事情呢? 这是很多走圣化道路的基督徒的心声,不小心就被魔鬼绊倒了。之后,又找不到正确的方法与神连接。针对这一问题,远志明牧师做出了回答。 首先,魔鬼引诱人犯罪,这件事在伊甸园里就发生了,并且每时每刻都在每个人身上发生着。 魔鬼引诱人并不总是赤裸裸的,它会暗示你:你很好啊,你不一定需要神啊!神说的不一定对啊!那财富、权势、享乐是属于你的啊!你的眼睛是亮的,而你做一些暗昧的事,别人是不会知道的啊!等等。 但是,一旦你照着魔鬼的诱惑去行了,去犯罪了,它立即在上帝面前、也在你的良心面前控告你:你果然不配,你无可救药,上帝也不喜欢你!你去死吧! 其次,解决罪的关键是回到神身边。对于罪,不是赶鬼能解决的。 在今天恩典的时代,就是到耶稣这里来,听神的话,凭信心坚定跟随主!因为不是鬼附在人身上犯罪,而是人自己受了诱惑去犯罪。人犯罪的责任不能推给鬼。 做到以下六点,会脱离魔鬼的捆绑,过与基督耶稣连接的新生活, 一、每天好好读圣经,好好咀嚼神的话,凭信心接受,在心里扎根。…

你在哪里?

钟马田   耶和华上帝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创三 9 )   在尽可能了解第 9 节的意义之前,我们必须再次来看上下文的内容。容我提醒你,创世记第三章是整本圣经最重要的章节之一,因为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世界历史,同时还有救恩的主要轮廓,这一章都为我们做了完整的摘要。   许多人的态度是如此可悲且愚蠢——建立在完全的无知之上,他们看圣经虽是一本有趣的古书,但就是觉得它跟现代世界毫无关系。然而圣经可说是针对现代生活非常准确的讲道,因为圣经真正关切我们的生活。圣经之所以不受时间限制,因为它是一本生命之书,有关灵魂的书。这本书来自上帝,让我们看见自己,也看见别人,它揭示了我们问题的起源,并且显示若我们想用其他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求助于主耶稣基督里白白赐给我们的救恩,一切只是枉费心力而已。   因此,若没有创世记这段历史,我们就无法理解整个世界,乃至于我们每一个人为何落在当前这个处境。再没有其他解释了!当然,我们很熟悉许多其他种答案,只是人类的情况往往是查看全部的解释,或许还尝试接受过许多答案,但全都无功而返。正如圣经一开始告诉我们的:这些答案全都失败,也将要失败;所以我们又回头来找圣经。圣经的信息从历史经验证明了本身的真实性。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圣经一直宣称它本身的真实性,不论现在或过去都是完全一样。圣经与现代男女的困境密切相关,如同它跟过去两千年、甚至三千年前人类的关系一样。…

加尔文的基督徒敬虔生活原理

1536年,一个似乎没有什么世界性大事出现的年份,思想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的换场交接却悄无声息地发生在一个远离当时世界争战中心的安静小镇巴塞尔。这一年的7月,著名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在这里去世。而4个月前在这里出版的一本名叫《基督教要义》的书,则把一位深受他思想影响,特别是他所编辑出版的希腊文新约圣经的影响,同时自己注定要对宗教改革以及当代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推上了历史的舞台。那一年他只有26岁。 当1536年3月这本书在巴塞尔出版的时候,就像那个时代所有拉丁文著作一样,它有一个很长的书名。它封面上的拉丁文书名可以翻译为: 基督徒敬虔生活指南,几乎包括所有敬虔之要义以及一切认识救恩所必需明白的教义。一部值得所有热诚追求敬虔之人阅读的新作。附献给至为基督教化的法国国王的序言。序言中加尔文将本书作为信仰的告白献给国王。努瓦永的加尔文,1536年于巴塞尔。 从这里看,1536年第一版《基督教要义》的写作有两个方面的目的:首先,它是基督教教义的一种概要,基本上按照路德教理问答的结构来设计。从这里可以看到路德改教思想对于年轻加尔文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为那些寻求宗教改革的追求者们向迫害他们的君王所提出的信仰告白。这方面可以反映出加尔文对于教会所处社会问题的关注。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这本书形式上也被设计成一种版本较小并可以直接放在口袋中的生活指南。全书相当于新约圣经从《马太福音》到《以弗所书》的篇幅。其当时的受欢迎程度可以从出版一年就全部售光看出来。 首先让我们看后一个方面的目的。由于受到科普事件的牵连,加尔文在1535年1月逃离法国到了巴塞尔,试图在那里找到一个可以安静研究的地方。到达巴塞尔后,加尔文开始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这本书的写作上,直到8月23日完成这部著作。 在这期间,根据此年2月加尔文记录下来的一份政府报告,他祖国的宗教改革者被政府指控是“重洗派以及试图推翻政府的人”。按照他在22年后所写的《<诗篇>注释=序言中的回忆,他如此地描述了当时的处境:“当我隐居于巴塞尔时,只有少数人知道的情况下,有许多忠心与圣洁的人却在法国被烧死”。但最让加尔文无法忍受的是这些改革者都是以叛乱分子的名义被处死:“一些邪恶与欺骗的传单,声称没有人被处以此极刑,被烧死的都是重洗派与叛乱分子”,作为一位法学者,他怒斥“法庭的措施是何等无耻”,并且立誓说:“我当时就看见,除非我尽一切的方法来反抗他们,否则我的沉默将使我无法逃脱懦弱与奸诈的罪名。”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1535年8月23日,他在写完全书后,最后加上了这本书的序言——给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的信。 从内容上来看,第一版《基督教要义》由六章构成,前四章主题与1527年出版的路德的教理问答很相似:律法(第一章)、信经(第二章)、主祷文(第三章)以及圣礼(第四章)。第五章涉及到对天主教其他五种圣礼的反驳;第六章讨论到基督徒的自由、教会与社会的关系。除了作为序言的给法王的信外,我们从后两章中,特别是第六章论基督徒的自由及论公民政府这些章节中,可以看到当时法国宗教改革的现实处境对这本书的影响。出于做出信仰告白或护教的目的,加尔文在致法王的信中如此说:“我发觉陛下的国中有一些恶人,怒气冲冲,使得在你所统治的辖区,纯正的基督教信仰难有立锥之地。因此,我认为,我若用这同一本书,一方面教导他们,另一方面向陛下您陈明我的信仰,这样做是有益的。” 不过除了以上这个目的之外,从本书的结构可以看到其首要的目的,就是阐述在他看来,基督信仰的基本要义,以满足那些从对教皇制的迷信中醒悟过来想要更多了解基督信仰之真义的人们。在致法王的序言中,一开始他就说明:“刚开始写这本书时,我完全没有想到最后会将此书献给国王陛下。我唯一的目的是想传授一些基本的真理,使一切热衷于信仰之人成为真正敬虔的人。我知道,在我的法国同胞中,有许多渴慕基督的;然而,我发现他们中间很少有人对基督拥有最基本的认识。我着手写这本书就是为了他们。本书简明而基础的教导方式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前四章的内容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出于这个目的而写的。在这几章中,加尔文基本上没用争辩或论战的文字,而是直陈所谈论的教义的真义。以致不少研究者认为,或许加尔文这部分的内容在到达巴塞尔之前就已经写出来了。据英译者巴特尔斯(F.…

李建安:倪柝声的神学严重问题

目前中国教会在信仰上归正,最大的防碍莫过于倪柝声神学的影响了,如果中国的改革宗信仰的同工没有对倪柝声神学产生什么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的话,改革宗归正在中国的是艰难的。—-洪日峰 批判倪柝声神学 李建安博士 倪柝声的神学是一个体系。它有一个典型的架构和一个中心的总原理。他的所有神学议题或教导都源于此中心也汇聚于此中心。因此,源自此基础原理的内在动力把他的各种神学议题交织成一个整体。倪氏也同时宣称及真诚相信他的所有神学论述都有稳固的圣经基础,他也亳无保留地认同圣经的正典和无误。持着完全对立的神学立场者也宣称忠于圣经,这是为什么一般上要批判他们的神学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任务。评估及批判倪氏的神学也是如此。这里有一个释经的循环;经文和他诠释这些经文的架构似乎一直在彼此印证。要评估源自一个系统,或发展成为一个体系的神学(如倪氏的神学),并在发现错误时作出纠正,是一个直接却不简单的任务。这项任务应该集中于找出该体系背后的原则,而非处理体系中各别的错误,因此,这是直截了当的任务。不过,当该体系背后的原则被证实与圣经不符时,整个体系就必须被唾弃,因此,这是艰难的任务。没有人能够谦卑的接受如此的判决。 倪氏神学体系背后的总原则 倪氏神学体系背后有两个基本的总原则。其中一者塑造了倪氏的神学陈述,另一者则形成了他的神学陈述的表达方式。前者是二元论,后者是他的华族伦理实用主义。二元论为他提供了形而上的基础,使他发展出他所坚信,并构成他的神学架构之三元人性观。(注:Laidlaw 在其著作 The B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