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峰 本文转自“北京守望教会”网站,篇幅所限,转载时有删改。大小标题为橡树文字工作室编者所加。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太5:5 太5-7被称为登山宝训,这也是主耶稣出来事奉所讲的第一篇信息。登山宝训不是对于律法重新的阐释,而是主耶稣刚刚出来事奉的时候首先对这个世界宣告,他要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度。 作为天国的君王,他要建立一个属天的国度。因此,登山宝训其实在告诉所有听道的人,在这个国度当中,那些属他的子民是什么样的。这就是登山宝训的主题。八福是特别论到在基督的国度里面上帝子民的特点。 今天,我们来分享“八福”中的第三个福分——温柔。圣经提到“温柔”,首先是用在主耶稣身上。《马太福音》记载,主耶稣在荣进圣城的时候,“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是温柔的,又骑着驴,就是骑着驴驹子”,这个“温柔”就和我们刚才所读到的是同一个词。包括主耶稣说到自己,他说“我的心柔和谦卑”,“柔和”就是“温柔”这个词。 温柔恰恰是大有能力的 圣经提到的“温柔”,和我们以往经验当中对于温柔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这里的“温柔”,往往不是指性格,也不是指修养。这个词在原文的意思,是“柔和、谦卑、谦让、退步”的涵义。而我们如果要准确理解“温柔”这个词,它是跟力量相关的,它不是指一个人的软弱,而是恰恰表示一个人非常有力量和能力。…
Posts published by “Yadon”
(摘自《基督教释经学》,上海人民出版社,文:克莱恩) 在耶稣教训中的首要主题是宣告神国的来临。这个国度指的是权力而非地域,治权而非疆界。“王权”一词也许比较能够表达这个“管治权威”的意义。然而,耶稣认为神的王权在他生平的日子里到底实现了多少,还有多少须留待未来实现呢?在这点上,释经者仍有争议。 释经者对于神管治的范围看法各异:到底那主要是临到他的子民,抑或也包括救赎他所创造的宇宙?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是:基督的首要任务是提倡个人改变,抑或是社会改革?此外,在神国与教会及以色列的关系上,正确的认识也是相当重要的。 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无法在此就各个问题的观点逐一评论,只能作出简略的交代。我们同意大多数释经者普遍接受的看法,即相信神国在基督第一次来临之时已经来到,但圆满的实现还有待基督再来之日(比较,例如可一15;太十二28;路十七20~21与太六10,二十五1~13;徒一6~8)。 这种看法普遍称为已经展开的终末观(inaugurated eschatology),就像是一位总统履新之时的就职礼,耶稣在实施治权之始,揭开了神国来临的新一幕,尽管这个国度还有许多地方有待实现。由于耶稣在世时只能亲自向地上一小群人传道,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招聚一群活出神国原则的追随者。这群追随者一旦成为门徒,就可以向整个世界宣示神对教会以及人类社会的旨意。 惟有个人的归信(悔罪并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主和主)才可以使人免遭永恒的刑罚,不用永远与神隔离;故此,这一点必定比社会改革来得重要(太九2;可一15;路九23~27;约三16)。然而,向罪恶的体系及组织挑战,也构成了神对受造世界旨意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容忽视(太八17;路四18~19,七22~23)。 《基督教释经学》,克莱恩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克莱恩在书中认为:“耶稣的神国观可以浓缩为一个最简单的口号:“既济与未济”(already but…
周六那天晚上听到母亲来电话,说我父亲已经离开了我们。虽然已经在预料之中,但脑子还是一时处在完全空白的状态。前两天就已经买好票了,但还是决定明天一早赶第一班高铁回去,可以再早几个小时回到家中。 那天夜里梦见父亲,这是多少年来我第一次梦见父亲。他坐在一辆卡车的后箱里,前面看似站着几个人。当车子路过我的时候,他转头看着我,像是看最后一眼,没有说什么,然后车子就消失在路的远方。当我醒过来后,我才意识到,多少年来我都没有梦到过我的父亲,现在竟然是以这种方式梦见了他。为什么会是这种方式呢?第二天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回想梦中的情景。这让我想起很小时候的一个场景,它在我以往的人生中不时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就是我们姐弟三人坐在马路沿上,等候着那辆载着父亲和他同事的卡车开过来。经常是等到天黑了,远远地看见两束灯光,车到跟前,果然是父亲他们的卡车。他从车上拿下来很多好吃的东西给我们,多数是他在试验场附近的农村买来的农产品,让我们先拿回去给在家中做饭等着的妈妈。然后他们要把车开回到厂里,他才能下班回家。 父亲是在一家军工厂的试验站工作,工作的内容就是把厂里生产出来的成品炮弹拉到附近山里的试验场试射。由于这样的工作性质,他常年出差在外。有时当天可以回来,有时要多天才能够回来。因此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等爸爸回来,似乎已经成为烙在生命中很深的情结。能够想起来的与父母一同出行,比如一起去公园的记忆,大概屈指可数。在那时的文革年代,我们三个孩子主要靠母亲拉扯长大。 将我父亲从家乡带出来工作的是他的叔叔。之前听我的这位叔公说,父亲出生前,我祖父因为吸食鸦片,受不了我的曾祖父,一位从孙殿英部队退役回乡而广置田产的军官,对他的严厉管制,就离家出走了。这一走就渺无音讯。父亲完全是由祖母抚养成人。祖父出走时,家里分给他的田产已经被他倒卖得差不多了,留给孤儿寡母的实在所剩无几。想来这让母子随后的日子并不好过。我很小的时候就看到过父亲的母亲与姥姥,两个穿着大襟衣服的很传统的中国妇人,守着这个宝贝独苗的照片,至今印象深刻。我后来读到余华的《活着》时,心里总算是多少有了一些安慰。至少因为我祖父的缘故,可以让父亲参加工作不久就成为培养对象并入了党;并让我小时候在家庭出身一栏中可以非常自豪地填上中农。 在49年之后的社会环境下,想要像我的祖父那样离家出走,浪迹天涯而不再回家,也确实不容易了。不过如果基因里有这个因素在其中的话,就算是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也还是会创造出让人常年奔波在外的机会。而且对于我的父亲来说,可以是很名正言顺地以工作的名义。他在工作方面确实是非常尽心努力,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因此很少回家。在文革的年代,既做到了认真工作,又可以让自己活得随心所欲,不用承担太多的家庭责任,看来二者还是可以合一的。 回想我祖父的故事以及父亲的前半段人生,常让我联想起《路加福音》中耶稣所讲的那个浪子。今天让人唏嘘的是,对照着回来的浪子,那没有回来的浪子多么让人心中惋惜,既让人想要想象他所过的是哪种生活,可又不敢去细想。 2 到八十年代初期,国家当时执行子女可以顶替的政策。我父亲选择了提前退休,好让一个孩子能够进厂有个正式工作。当时他们把这种正式工作还是视为终生的铁饭碗。这让他的生活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他由一个常年在外跑的人,变成了一个常年在家服侍的人,就像是在还他前半生所欠下的债一样。 这个时期,每次我回家,都会发现是父亲在下厨炒菜。而且我逐渐发现,我很喜欢吃我父亲炒的菜,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吃我父亲炒的菜,还会有些怀念。他做的都是十分家常的饭菜,却带着这个家特有的味道,让我百吃不厌。为了让做出来的饭菜好吃,他会花很多时间在厨房,炒菜的时候,该有的工序绝不会省略。…
恐惧是大脑的基本情感 今天,神经科学家相信,恐惧是人类基本的情感,这种情感聚集在丘脑下部,在大脑两个半球的下面。西奥多·乔治(Theodore George)是研究成瘾精神病的专家,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负责研究人成瘾的原因。人们为了逃避恐惧,转而借酒精、毒品或性来寻求暂时的快感。这些东西会改变人的行为,但久而久之使人成瘾。 恐惧其实是情感的“黑洞”。人借着成瘾暂时转移注意力,这逐渐会改变大脑,结果就是:自我中心、骄傲、内心孤寂、创伤以及社交困难这些因素就全部交织在一起。瘾症还可能以多种形式遗传给下一代。成瘾确实涉及生理、神经、心理、社交和灵性等众多复杂维度。许多瘾症康复计划,比如匿名戒酒者协会(Alcoholics Anonymous),为帮助人摆脱瘾症做出了艰苦努力。这些计划之所以能帮助人,是因为意识到导致成瘾的主要因素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恐惧。谦卑、感恩、以他人为中心的友情和寻求上帝的帮助,这些是摆脱瘾症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服事中帮助别人,这有助于成瘾者从自我的囚牢中得自由。我们都当意识到,自恋是我们很容易拥抱的头号敌人。 关于大脑,另一重要事实是它有两个前额叶半球,位于储藏恐惧感的丘脑的上方。随着现代世界科技的发展,左脑的使用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因其掌管逻辑、技术和科学思维。这就带来一个危险——使人类更像原始人的状态,因为人们以人工智能取代了更为广阔的人类视野。于是,我们越来越对人类幸福感的暴跌视而不见,而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吞咽的苦果。反思一下职业化的生活如何扼杀了自己家庭生活的各种需要。想想社会上各种机构背后是多么深不可测。问问自己:我曾经有过多少亲爱的密朋?这些亲密关系的丧失正是过度使用左脑的恶果。相比之下,右脑的活动范围则更广:艺术和人文、音乐、哲学,甚至进入生命的奥秘,抵达对超越的意识,亦即寻求上帝并感受他的存在。 因为我们的大脑在诸如此类层面运作,人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恐惧这种基本情感如何与大脑两个半球交互作用,以致塑造了我们今日的性格。我在本书一开始就介绍了不同“性格类型”如何以不同方式诠释“幸福”。但实际上这只是追寻幸福的开始。 现在我们发现,在一个日益非人格化的世界中,这种对快乐感觉的追求很容易强化导致瘾症的基本要素——生活特别不幸福时,人会极其渴望即时的满足。于是人就被推向吸毒成瘾的致命陷阱,当然还有显得不那么邪恶的其他瘾症——性、色情、赌博、金钱方面的瘾症,事业甚或学术上的野心,以及各种形式的偶像崇拜。 恐惧恰如一座活火山,在各国之间驱动着地缘政治上的外交博弈。其表现形式因各国的历史、环境、文化和当权者的政策差异而有所不同。…
开宗明义 昨天下午终于看了钢锯岭。全程热泪盈眶。可以说,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战争片。 我推荐弟兄姊妹都去看看。然后也希望在看完之后,一起讨论讨论。 首先声明:我个人不认为正统教会的真基督徒,真会因为被本片感动,而跑去入伙安息日会。我不是对人有信心,而是对神有信心。不是因为判断弟兄姊妹吃不惯长素,而是因为相信上帝的隐秘护理。 主说,到祂哪里去的,祂必保守到底,一个也不失落。 当然,我也有我的责任,就是在讲台上,尽我所能将神的道解明,并在有余力,或者有责任以文字回应的时候,写写影评。 情节就不多说了,避免剧透。再说,影评已经这么多了。而现在又要加上我这一篇。很抱歉。但是还是得写。其实,该说的,大家基本都说尽了。那么我这一篇,最大的好处,就是短。 相对而言。 人道主义…
(摘自约翰班扬《丰盛的恩典》,三联书店) 上帝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 ——林前10:13 1 其一,他在这件事情上对我们是信实的,即他将保守我们远离世界的诱惑,受苦的基督徒往往会受制于这样的诱惑。 比起其他基督徒,受苦之人会因他受苦之故而遭受另外一些类型的试探。当他们在捆绑中的时候,其他人的自由对他们是一种试探;当他们动荡不安的时候,其他人的平安对他们是一种试探;当他们的房子家徒四壁,他们的财物被劫掠一空,当他们出钱才得水喝,他们的柴是人卖给他们的时候(哀5:4),其他人的享受对他们是一种试探。倘若他们与信实的上帝没有干系,这试探必成为他们的大网罗。但是,对于这一点,“上帝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林前10:13) 不,受苦之人面临的试探还不仅仅是这些事情;这试探或许还有他怀中的妻子,她躺在他身旁说:“噢,不要抛弃你自己。倘若你惹上这件事,我该怎么办?你说过你爱我,现在就显明出来吧,答应我这小小的请求,不要再持守你的纯正了。”(参伯2:9)下一个试探便是他的孩子们,他们很可能陷入贫穷、乞讨的境地,缺吃少穿,因得不到需用的供养在日后穷困潦倒。这试探还来自他的家族和亲朋好友;他们有的斥责,有的痛哭,有的好言相劝,有的口出恫吓,有的许诺,有的奉承,还有的无所不用其极,把他当傻瓜来看待,因为他居然做出如此轻率的举动,为着宗教这样的事情,将自己抛弃,让妻儿行乞。这些都是令人痛苦的试探。 接下来的试探来自人为的恐怖、法律的钳制、死亡的阴影,以及一些非人言所能述的事情。倘若信实的上帝不扶持他的话,所有这些都足以将人从他所在的永生门前拉回。但“上帝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10:13)经文只说上帝是信实的,它没有说你们是信实的。上帝的信实针对的是他所赐给你们的独生子,他所赐给你们的应许,他呼召你们所从事的事业,以及你们交托给他照管的灵魂,他已经将这灵魂的托付接手过来,因他是信实的造化之主。 “不叫你们受试探……”怎么?是不受试探吗?不,是受试探不过于你们所能受的。试探你们的人绝不会体谅你们的力量,绝不会看见你们软弱就停止试探;他要毁灭你们,他的试探也正是以此为目的。但上帝不会容许这样的事发生,因为他是信实的,还因为你们一心为善,将自己的灵魂交与信实的造化之主。…
文:柯然 转自 橡树文字工作室 橡树出版之【橡果来鸿】 浪漫主义的爱情观根基脆弱 提到19世纪德国的抒情诗人海涅,人们立刻会想到他一生数量最多、且最为有名的爱情诗;其中有一首先后被音乐家们谱成了两百五十种乐曲,它代表着诗人海涅对两堂姐妹之一苔莱丝的爱慕和单恋。然而,周国平先生说:“这段恋爱从一开始就是无望的。”两姐妹因为海涅的贫寒先后与别人成婚,这亦成为他永久的伤痛。 海涅一生中的爱情除了年轻时的单恋便是成名后的逢场作戏,其诗歌也从早先的热情颂赞变得越来越多自嘲和讽刺,有他与苔莱丝后来会面时的一首《老蔷薇》为证:“她是国中最美的蔷薇,我曾想把这朵蔷薇采下,可是她懂得用她的刺,给我狠毒地刺了一下。现在,经过雨打风吹,她已枯萎、飘零而憔悴……现在还有什么刺刺我的话,那是美人下巴上的黑痣。” 字里行间虽然诚实地表达了诗人彼时的感受,也的确令读者吃惊,因前后的对比十分冷酷。试想即便苔莱丝当初接受了海涅的求爱,年老色衰之后的她会不会被诗人反感呢?周国平认为会,也许程度不同。因他早年作品反映了太多对美之易逝的挽留和伤感,若对美的单纯追求影响到他的婚恋观,其根基也就难免易逝和脆弱了。 在《巴黎圣母院》中弗比斯花花公子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雨果笔下的他是英俊而体面的弓箭队长,有着和希腊神话中太阳神一样的名字,纯真美丽的爱斯梅拉达用至死不渝的爱情去爱他,却对敲钟人卡西莫多高洁的感情视而不见。所以当读到最后“……人们想把他同他抱着的那具尸骨分开,他就倒下去化成了灰尘”,最令人唏嘘。…
长久以来,人们在看待十七、十八世纪时,都是以单一意义上的“启蒙”来概括地描述发生在欧洲与美洲的哲学与文化进展。在对这一时期作总结时,人们会强调以下几点:哲学中的新认识论产生出一个“理性时代”,使自主的理性主义或经验主义方法在真理的追求上取代了传统的哲学与神学之综合;对牛顿科学体系日益增长的信心,给人们提供了看待自然及自然律的新视角;新的智识精英阶层——启蒙思想家,相信理性与科学的联姻将开创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时代;新宗教诸如自然神论和一位论挑战已经过时的新教或天主教信仰。 本章将以两种方式表达一个不同观点。首先,我们不把这一时代看成铁板一块地充满对宗教的刻毒敌意,而是表明:以多种意义上的“启蒙”来看这一时代具有的视角多样性恐怕更为恰当。 通过考察我们会看到在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发展起来的不同观念。所发生的启蒙多种多样——有的较激进,试图整体性地重塑思想,还有的较温和,试图在新观念与激进主义想要取代的传统宗教之间作协调。 其次,本章参照了和启蒙运动相平行的另一运动轨迹,即一系列“大觉醒”,它包括:英国的福音派觉醒运动、法国的冉森主义、德国的虔敬派和美国的大觉醒运动。这些派别和运动不仅对当时的宗教氛围产生了显著影响,而且也对它们出现于其中的广义文化背景产生了显著影响。 对西方文明的考察常将大觉醒与启蒙运动相隔开来。人们把启蒙运动归于公众的、世俗生活的“真实世界”,把宗教运动归之于私人的、“宗教”生活的内在世界,而这种划分忽视了这一明显事实:无论是启蒙运动还是大觉醒都是在争夺公众的心。 把这两者都视为“世界观”而不是两种本质有别的现象(所谓一者“世俗”一者“宗教”),乃是对它们做考察的更恰当方法。我们的方法纠正了这样的偏见:启蒙运动在文化上更重要。就本章所讨论的十七、十八世纪而言,宗教仍旧有着文化上的份量。只是当世俗观念在十九、二十世纪站稳脚跟之后,公众与私人之间的截然区分才成为平常。 早期现代阶段的启蒙运动和大觉醒都表现了所谓的“主体性转向”,这在世界观上是个决定性的转移:从上帝中心论转向不同程度的人类中心论。我们考察欧洲与美洲各运动中的不同人物时,就会把这种转移看得很清楚。 激进的启蒙者将自主推崇为现代思想的主题,由此最深刻地表现出人类自我完善这一方向的运动。福音派以及传统基督教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主体性转向,这是一个颇复杂的问题。不过,这里显然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以至我们可以区分出虔敬派的雅各布 #8226;施本尔、公理派的约翰…
1536年,一个似乎没有什么世界性大事出现的年份,思想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的换场交接却悄无声息地发生在一个远离当时世界争战中心的安静小镇巴塞尔。这一年的7月,著名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在这里去世。而4个月前在这里出版的一本名叫《基督教要义》的书,则把一位深受他思想影响,特别是他所编辑出版的希腊文新约圣经的影响,同时自己注定要对宗教改革以及当代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推上了历史的舞台。那一年他只有26岁。 当1536年3月这本书在巴塞尔出版的时候,就像那个时代所有拉丁文著作一样,它有一个很长的书名。它封面上的拉丁文书名可以翻译为: 基督徒敬虔生活指南,几乎包括所有敬虔之要义以及一切认识救恩所必需明白的教义。一部值得所有热诚追求敬虔之人阅读的新作。附献给至为基督教化的法国国王的序言。序言中加尔文将本书作为信仰的告白献给国王。努瓦永的加尔文,1536年于巴塞尔。 从这里看,1536年第一版《基督教要义》的写作有两个方面的目的:首先,它是基督教教义的一种概要,基本上按照路德教理问答的结构来设计。从这里可以看到路德改教思想对于年轻加尔文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为那些寻求宗教改革的追求者们向迫害他们的君王所提出的信仰告白。这方面可以反映出加尔文对于教会所处社会问题的关注。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这本书形式上也被设计成一种版本较小并可以直接放在口袋中的生活指南。全书相当于新约圣经从《马太福音》到《以弗所书》的篇幅。其当时的受欢迎程度可以从出版一年就全部售光看出来。 首先让我们看后一个方面的目的。由于受到科普事件的牵连,加尔文在1535年1月逃离法国到了巴塞尔,试图在那里找到一个可以安静研究的地方。到达巴塞尔后,加尔文开始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这本书的写作上,直到8月23日完成这部著作。 在这期间,根据此年2月加尔文记录下来的一份政府报告,他祖国的宗教改革者被政府指控是“重洗派以及试图推翻政府的人”。按照他在22年后所写的《<诗篇>注释=序言中的回忆,他如此地描述了当时的处境:“当我隐居于巴塞尔时,只有少数人知道的情况下,有许多忠心与圣洁的人却在法国被烧死”。但最让加尔文无法忍受的是这些改革者都是以叛乱分子的名义被处死:“一些邪恶与欺骗的传单,声称没有人被处以此极刑,被烧死的都是重洗派与叛乱分子”,作为一位法学者,他怒斥“法庭的措施是何等无耻”,并且立誓说:“我当时就看见,除非我尽一切的方法来反抗他们,否则我的沉默将使我无法逃脱懦弱与奸诈的罪名。”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1535年8月23日,他在写完全书后,最后加上了这本书的序言——给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的信。 从内容上来看,第一版《基督教要义》由六章构成,前四章主题与1527年出版的路德的教理问答很相似:律法(第一章)、信经(第二章)、主祷文(第三章)以及圣礼(第四章)。第五章涉及到对天主教其他五种圣礼的反驳;第六章讨论到基督徒的自由、教会与社会的关系。除了作为序言的给法王的信外,我们从后两章中,特别是第六章论基督徒的自由及论公民政府这些章节中,可以看到当时法国宗教改革的现实处境对这本书的影响。出于做出信仰告白或护教的目的,加尔文在致法王的信中如此说:“我发觉陛下的国中有一些恶人,怒气冲冲,使得在你所统治的辖区,纯正的基督教信仰难有立锥之地。因此,我认为,我若用这同一本书,一方面教导他们,另一方面向陛下您陈明我的信仰,这样做是有益的。” 不过除了以上这个目的之外,从本书的结构可以看到其首要的目的,就是阐述在他看来,基督信仰的基本要义,以满足那些从对教皇制的迷信中醒悟过来想要更多了解基督信仰之真义的人们。在致法王的序言中,一开始他就说明:“刚开始写这本书时,我完全没有想到最后会将此书献给国王陛下。我唯一的目的是想传授一些基本的真理,使一切热衷于信仰之人成为真正敬虔的人。我知道,在我的法国同胞中,有许多渴慕基督的;然而,我发现他们中间很少有人对基督拥有最基本的认识。我着手写这本书就是为了他们。本书简明而基础的教导方式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前四章的内容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出于这个目的而写的。在这几章中,加尔文基本上没用争辩或论战的文字,而是直陈所谈论的教义的真义。以致不少研究者认为,或许加尔文这部分的内容在到达巴塞尔之前就已经写出来了。据英译者巴特尔斯(F.…
目前中国教会在信仰上归正,最大的防碍莫过于倪柝声神学的影响了,如果中国的改革宗信仰的同工没有对倪柝声神学产生什么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的话,改革宗归正在中国的是艰难的。—-洪日峰 批判倪柝声神学 李建安博士 倪柝声的神学是一个体系。它有一个典型的架构和一个中心的总原理。他的所有神学议题或教导都源于此中心也汇聚于此中心。因此,源自此基础原理的内在动力把他的各种神学议题交织成一个整体。倪氏也同时宣称及真诚相信他的所有神学论述都有稳固的圣经基础,他也亳无保留地认同圣经的正典和无误。持着完全对立的神学立场者也宣称忠于圣经,这是为什么一般上要批判他们的神学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任务。评估及批判倪氏的神学也是如此。这里有一个释经的循环;经文和他诠释这些经文的架构似乎一直在彼此印证。要评估源自一个系统,或发展成为一个体系的神学(如倪氏的神学),并在发现错误时作出纠正,是一个直接却不简单的任务。这项任务应该集中于找出该体系背后的原则,而非处理体系中各别的错误,因此,这是直截了当的任务。不过,当该体系背后的原则被证实与圣经不符时,整个体系就必须被唾弃,因此,这是艰难的任务。没有人能够谦卑的接受如此的判决。 倪氏神学体系背后的总原则 倪氏神学体系背后有两个基本的总原则。其中一者塑造了倪氏的神学陈述,另一者则形成了他的神学陈述的表达方式。前者是二元论,后者是他的华族伦理实用主义。二元论为他提供了形而上的基础,使他发展出他所坚信,并构成他的神学架构之三元人性观。(注:Laidlaw 在其著作 The B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