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by “Yadon”

你对圣经的文学性理解多少?

摘自 利兰·莱肯《圣经的来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具有文学性的宗教,这不应该使我们感到惊讶,因为基督教的圣经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文学作品。 在20世纪的最后25年,当圣经的研究方法悄然发生一场革命时,研究圣经的学者们又重新认识到了这一事实。圣经的历史背景、神学内容以及成书过程等传统上的主要研究领域已让位于对文本本身的钻研,首当其冲的是对圣经作品的写作形式和文体风格的研究,以及对整个文本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的关注。 对圣经研究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方法可以有两个方向。其中之一是把圣经同它产生时的文学背景联系起来。这主要是圣经学者和古代比较文学专家们的研究领域,也是这部书中的另一篇文章的论题。这一领域的学者往往注重去鉴别那些与圣经文本相关的资源。 而更常用的文学研究方法,习惯上是指把圣经置于一个常见的文学语境中,这一语境为人们在高中和大学的文学教育中所习得。这就意味着要把文学批评家和文学教师所使用的文学分析方法应用在圣经的研究上。此外,这也涉及要把圣经同一些常见的文学文本(从荷马史诗到现代戏剧和电影)作一下比较。 相对来讲,这种文学方法对解释圣经的文学起源并不感兴趣,它只是关注圣经里有什么,而不是它是怎样成书的。这类文学批评会让你发现圣经和其他文学作品之间高度的一致性。这并不足为奇,原因也很简单:圣经一直是影响西方文学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 把圣经看作文学作品在眼下颇为时髦,似乎这是文学批评的新发现。其实这是错误的,一本研究圣经文学批评史的书表明,把圣经当作文学作品来对待的历史和圣经本身的历史一样古老。 圣经作者的文学意识…

请救我脱离这温水煮灵魂的时代!

郭春雨 橡树文字工作室 橡树出版之【周末悦读】 编者按:过去一段时间,橡树发起了《敬虔与圣洁生活的严肃呼召》一书在线读书会,百余位肢体每日打卡阅读并分享读书体会,今天的文章便是这次读书会的果实之一——来自郭春雨的读书笔记,如灵修隽语,句句有力撞击人心。欢迎橡果也发来你宝贵的读书心得,和大家分享。新的一年开始,敬请期待和关注橡树的在线读书会! 我们该将就的却讲究,该讲究的却将就 1.外表的敬虔,若不结合圣洁的生活,则与不信者无异。祷告与行为的果子缺一不可。 2. 第二章解释了为什么出现普遍的不敬虔,根本原因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根本无心讨上帝喜悦。求主动工,赐下渴慕讨上帝喜悦的心。并且在今日一举一动中,谨慎思想每一个思想,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举动是否讨上帝喜悦? 3.如果我追求一切取悦我感官、迎合我口味之事,浪费时间钱财于各种玩耍、消遣与世俗享乐,却不懂什么是守望、禁食、祷告、治死老我,那我怎叫恐惧战兢做成得救的功夫呢?…

今夜无战事:1914年的平安夜奇迹

2017-12-24《境界》独立出品 文| 赵征 鲜为人知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出现过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1914年圣诞夜,在欧洲的西北部前线,本来相互残杀的敌对的军人在没有任何上级干预下,忽然摒弃宿怨,化敌为友,甚至冒死相助。2005年上映的法国电影 Joyeux No #235;l《圣诞快乐》记录了这个真实的战地故事。 最近,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真实故事改编的史诗级电影《血战钢锯岭》震撼了中外观众的心灵。这部影片描写了一名美国救护员Desmond Doss坚守基督信仰,在战火中不带武器,不杀一人,而救出多人的奇迹。…

教会如何照顾关怀受到自杀影响的会众?

作者:渔夫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天下事专栏2017.12.29 在美国,每年平均有44,193人自杀,也就是说,每天平均有121人自杀。自杀事件其实离我们不远。 在我的教会生活中,也遇到过基督徒自杀的事。记得有个主日,崇拜结束后,一位弟兄来问我,为了房地产他借了数百万的房贷,他该怎么办。我当时想,这么大的数字,即使我想帮忙,也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就没有与他多谈。我不知道他后来有没有去请求别人的帮助。 过了3天,我从教会外的朋友听到,这位弟兄自杀了。我极度惊愕,匆忙赶到教会的祷告会。显然,这个消息也已传到教会。教会的牧长竟然最担心的是要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弟兄姐妹。 看来这件事情的发生,不只是我没有心理准备。牧师与长老也都毫无准备,他们甚至不知道要如何处理这件事。 相信许多教会都是如此。虽然教会牧长们努力去帮助那些患有精神疾病的会友,也会在遇到会友自杀后,去照顾他们的家人。但是,他们似乎并不知道如何去关心、照顾那些深受自杀倾向影响的会友。 根据“生命之道研究中心”(LifeWay Research)向更正教牧师调查的统计(见下表),有92%的教会自认对自杀的家属有适宜的辅导,80%的教会牧长认为对有自杀倾向的会友,曾有过适当的辅导。…

值得培养成终生习惯的阅读圣经方法

文:约翰·麦克阿瑟 原编者按:约翰·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是一位著名的解经家,他致力于圣经教导,强调按照正意分解真理,尤其注重经文的历史和文法背景。他花了整整42年的时间逐节讲解新约经文。到2011年6月5日,他完成了整部新约的逐节释经讲道。2015年,他的《麦克阿瑟新约圣经注释》系列全部完成,这套丛书带领读者一节一节细致地研读经文。今天的文章是一篇约翰·麦克阿瑟为普通基督徒所写的圣经研读指南,他将研读圣经分为四个方面:阅读圣经,解释圣经,默想圣经,以及教导圣经,按照篇幅来看,解释圣经是最重要的部分。文中有不少实际的研经指引,可供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应用在实际的读经生活中。 圣经确实是无与伦比的。二十世纪初期布道家孙培理(Billy Sunday)把圣经描绘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宫殿。他写到: 我穿过创世记的门廊,沿着旧约的艺术画廊往前走,看到墙上挂着约瑟、雅各、但以理、摩西、以赛亚、所罗门和大卫的画像;我走进诗篇的音乐室,上帝的灵敲动了我心灵的琴键,直到我仿佛听到上帝大自然的大管风琴,每一个簧片和音管,与大卫的竖琴并与所罗门王心境愉悦时的魅力共鸣。 我走进箴言的商贸厅。 我走进众先知的瞭望台,看到不同尺寸的照片,有些指向远方的星星或事件;然而,所有的照片都集中指向一颗将为赎罪而升起的大星。 随后,我走进万王之王的会客厅,从四个方位纵览全貌: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我走进通讯室,看到彼得、雅各、保罗和犹大,正忙着向世人书写他们的信件。我走进使徒行传,看到圣灵在建立教会。我又走进宝座之宫,看到一座高塔下面有一扇门;我走上去,便看到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这位有史以来人所认识的、最真实忠诚的朋友,荣美如晨光的正站在那里;当一切都是虚假时,我看到只有他是真的(Billy…

谁的耶路撒冷?——我所亲历的圣地之争

《境界》独立出品 【国际热点】 文| 梁丰 当我来到以色列,走进曾生活在上海的犹太人家中,拜访当地巴勒斯坦基督徒……不禁思想,耶路撒冷,究竟是谁的圣城?美国正式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一石激起千层浪。2017年圣诞季,上帝怜悯的目光依然注视着这里的犹太人、穆斯林、阿拉伯基督徒。 2017年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国的首都。在这个圣诞季来临之时,这座古城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笔者第一次踏上以色列的土地,是在2012年1月20日农历除夕前两天。彼时,应以色列外交部的邀请,我和几位同事一起前往以色列参加庆祝中以建交20周年的纪念活动。 在这趟以色列之行开始之前,我早已对这个国家和民族心存好奇和向往。此次去以色列,除了要完成工作任务以外,我心中还抱着另一个动机,就是在我成为基督徒多年之后,亲眼去看一下《圣经》中所描述的那片土地和今天在那里生活着的人们。同时,我心中长久以来存有的一些疑问,也盼望在这次以色列之行中能找到一些答案。 我们乘坐的飞机慢慢穿过厚厚的云层,降落在特拉维夫本·古里安机场。怀着这样的心情,我的以色列之行正式拉开了帷幕。…

新年祷告

文 Scotty Smith 转自公众号 古旧福音 “现在你们要敬畏耶和华,诚心实意地侍奉祂,将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和在埃及所侍奉的神除掉,去侍奉耶和华。若是你们以侍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侍奉的,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侍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约书亚记24:14,15) 满有恩惠的父,我感谢祢,新年伊始,我比去年和前年稍微更明白福音。我现在已在祈求明年今天我也可以这样说。因为福音不仅仅是给准备去死的人的好消息,福音也是给现在准备去活的人的好消息。 祢在福音中把祢的慈爱厚赐我们,用祢的恩典解放我们,把我们带进祢救赎的改变故事。或生或死,我们还需要、还盼望要得着比这更多吗? 因为福音是真实的,我就不需要列出一份新年立志清单,应许我要为祢做什么,以此回应约书亚勇敢的提问。我而是在今年开始的时候下定决心,把我自己完全交托给耶稣已经为我们成就的一切。守约的是耶稣,不是我们,祂应许让万物更新,这也包括我。…

不要让加尔文主义成为你信仰上的徽章

文:陈彪 橡树文字工作室 橡树出版之【橡树下】 编者按 对于基督徒而言,敬虔的实质究竟意味着什么?有时候我们似乎忘我付出帮助了一个有需要的人,但就在对方面前大声将荣耀归给神之后,掉头离去的瞬间,就被脑海里浮出的某些念头击溃,这些念头或许是骄傲,抑或是沮丧,总之自我有一刻想“篡谋主位”,一个念头足以让我们倍感距离敬虔差得极其遥远。有时候我们似乎被一篇主日证道深深扎心,泪流满面,但就在这份感动里,突然浮出一个不可爱的人、一件阴暗的往事,顿时憎恨和愤怒淹没了圣洁,敬虔的外表之下开始涌动一股暗流。今天陈彪《加尔文论个人敬虔操练》的文章,带给我们加尔文式的敬虔榜样。 笔者曾依据清教徒改革宗神学院院长约尔·毕克(Joel Beeke)牧师的著作,讨论过有关敬虔的定义和实质,以及与基督联合的关系。真敬虔包含两个方面的诚实情操:爱上帝如阿爸天父、敬畏他如全权之主;而敬虔的目的就是荣耀神。我们也分别讨论了敬虔的双重联合(圣灵与信心),敬虔的双重洁净(称义与成圣)。这是要确保,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基督才是我们敬虔的终点,而敬虔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他儿子的模样——完美的上帝的形象。 我们将进一步了解,本于圣经的加尔文敬虔观如何在教会群体和个人层面上,实际地透过一些蒙恩的途径,带领上帝的儿女过得胜的敬虔生活。 总体来说,整本圣经都在教导上帝的子民,要在人生的每一个层面荣耀上帝。“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不仅如此,彼得进一步阐明,“上帝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彼后1:3)因此,上帝的儿女无论是在群体的聚集中,还是在个体生活中,都需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地透过操练敬虔来荣耀主名。…

“Soli Deo Gloria”——路德的500年 VS.巴赫的300年

作者:王星然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2017.12.18 Soli Deo Gloria(荣耀唯独归于上帝),不只是宗教改革的五个唯独之一,也是音乐之父巴赫(J. S. Bach)在他乐谱手稿上的习惯签名。在巴赫所有的圣乐作品及大部份的世俗音乐作品总结处,都签上了S.D.G.(Soli Deo Gloria)。这不仅说明了作曲家的创作动机,也透露出作曲家与改教运动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