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by “Yadon”

欧力仁:神的叙事,人的诠释——“叙事神学”的执著与悖谬

第10辑文章推荐:神的叙事,人的诠释——“叙事神学”的执著与悖谬 基督教文化学刊JSCC 本辑学刊出版于2003年秋季。 欧力仁,台湾中原大学宗教研究所教授,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系统神学,神学诠释学,宗教神学与伦理神学。 摘 要 本文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检视了叙事神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理论背景与起源。介绍了该领域的关键人物汉斯·弗莱和史坦利 #8226;侯活士的理论观点,并侧重于两者对被广泛认为是叙事神学理论基础的巴特神学之独特阐释。弗莱认为,巴特神学最大的特色是强调神学的自主性,它最主要的功能是作为基督徒的自我反省、批判和陈述信仰,而非纯学术活动。而身为叙事伦理神学家的侯活士,则是从叙事和伦理学的眼光来解读巴特的神学。正是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对整个叙事神学进行了批判,指出叙事神学对基督教信仰之理论与实践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对其内在的理论问题及其所面临的质疑与挑战进行了无可置辩的探讨。 图片…

颜新恩:《约翰福音》重要英文注释书阅读推荐(19世纪末-21世纪)

本人较偏爱古典作品,又不能阅读德法荷兰语等重要神学地区作品,因此以下所列必然非常受限,欢迎大家补充、提议,以供学习。 1. Westcott, B.F. (1881,钦定本经文) 剑桥新约大师 Westcott 的晚年作品,英语世界 19…

《圣经神学·旧约》(霍志恒)

《圣经神学·旧约》 霍志恒 前言 亚奎拿说:「神学是神所教导关于神,而领向神。」经过近代一段反学识、反教义的潮流后,神学在今日较之在本世纪初已争回更高的声誉。这种态度的改变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只是甚至在保守派的基督徒圈子中,神学作为对神的认识的一种学问,仍未得到它应得的重视及尊重。 本书称为「新旧约圣经神学」。「圣经神学」实在不是一个理想的用字,因为它很容易使人误解。其实,一切在基督教神学都必须是「圣经的」神学——因为除了普通启示之外,神学必须以圣经作为它研究的唯一数据。我们应该更恰当地称它为「特别启示的历史」,因为这正是这门学问所要作的研究。可是「圣经神学」一词沿用已久,纵然它的意思含糊,我们也一时难以弃而不用。 圣经神学在神学研究这门大学问中处于释经及系统神学之间。它与系统神学不同,不是因为它更属于圣经,也不是因为它更近乎圣经的真理,而是因为它在处理圣经的数据时所用的原则是历史性多于逻辑性。系统神学把圣经看为一整体,用一个按序、系统的方法来编排它的全部教训;圣经神学则以历史研究的手法,探讨特别启示中的真理怎样有机地从救赎之前在伊甸园中的简单特别启示发展到新约正典结束之时。 本书的内容曾以油印方式用于不同神学院的教学中。现得Wm. B. Eerdmans…

奥古斯丁关于罗马城被洗劫的布道(410/411)

原创 小龙 教父作品译介 公元410年,阿拉利克(Alaric)率领西哥特人攻陷并洗劫了罗马人心目中的永恒之城-罗马城。这一事件导致异教徒怪罪基督徒失去了神眷,甚至一些基督徒也赞同这种观点;而另一些基督徒则质疑上帝的公义。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最终将为第一个问题提供一个广泛的回答;在这里,他则更直接、更简明地处理了第二个问题。 奥古斯丁关于罗马城被洗劫的布道 (1)现在让我们将注意力转向出自神圣先知但以理的首读经文 。我们听见他在那里祷告;我们惊奇地听见他不仅承认本国之民的罪,还承认他自己的罪。这段祷告之后,他的话显明他不单单是在恳求,而且也在认罪忏悔,他说,“我祷告,承认我的罪和本国之民的罪,在耶和华-我神面前恳求” 。当但以理承认他自己的罪时,还有人能宣称自己是无罪的吗?通过先知以西结,下面的话无疑是说给一个骄傲的人听的:“你比但以理更有智慧吗?” 。…

人性的关系性 ——奥古斯丁论人作为“形象”|孙帅

原创 孙帅 会泽百家微言 从“形象”入手理解人性是奥古斯丁自我学说的核心进路。他不仅突破了希腊教父关于“形象”与“相似”的解释范式,以及希腊哲学中的“与神相似”观念,而且提出一种不同于古典“自然人性论”的“关系人性论”。在奥古斯丁这里,“与神相似”并不是人性之本质性的自然实现,而只是人性之关系性的自由展开,并不意味着在本性意义上成为最真实的自己或成为神,而只是意味着成为形象与原型之间的动态关系。被造为上帝形象的个体不可能不追求与上帝相似,不可能不始终面临相似与不相似的张力。奥古斯丁的关系人性论,对中世纪和现代哲学的人性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IBZec7ucCia1psOdnSjY1dNCD3HWNRCPCnW4Nenq8IN7ic5CLiaSOlZg0iaRyUJo8flTpEydaDPvJQdHB51rxC06g/640?wx_fmt=png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奥古斯丁《创世记》注解著作的翻译与研究”(项目号:2018030089)的阶段性成果。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FIBZec7ucCgp5qKoq2LZ7qzM4YkjoMocjy87E08zIRgicgbmXoaj5hDsE9IssZnvFnM2f3mYgx9giavNcovyGGyw/640?wx_fmt=gif 哲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

段德智:认识你自己:哲学的阿尔法和欧米伽——托马斯阿奎那的《论人》导读

● 段德智 ( 进入专栏 )    《论人》原本是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第1集中的1卷,2013年商务印书馆在推出第1集时曾与该集其他6卷一并出版,现在要作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一种出单行本,有必要对其作者及其出处、行文格式、基本内容和学术价值作出特别说明。 《论人》的作者及其出处   …

黄裕生:“三位一体”与人类的心灵(智)结构

黄裕生:“三位一体”与人类的心灵(智)结构————奥古斯丁关于“三位一体说学”的内证道路    内容提要:为了在人类身上寻找上帝的三一性存在的可靠内证,奥古斯丁开创性地使用了怀疑的方法,通过怀疑,最后把人类的心灵确立为唯一一个坚实可靠的领域,使神学也走上了由苏格拉底-柏拉图开辟的“认识你自己”这一哲学的返乡之路。更为重要的是,奥古斯丁对心灵(智)结构进行的深入分析,打开了第一哲学作为一种以思考心灵-意识结构为目标的“意识学”道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开辟了近代哲学的命题实际上是这一“意识学”之路的继续与深化。    关键词:怀疑,心灵结构,自身,三一性与三维性    奥古斯丁晚年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关于上帝之为三位一体的讨论。他首先以《圣经》为依据,讨论“三一说”。但是,这是一条外证的途径——通过外在的经文去理解、论证上帝的三一性。奥古斯丁并不满足于这种外证,所以,他开辟了理解、印证上帝之三一性的另一条路径,这就是通过探求人类内在的心灵结构去寻求上帝的三一形像。我们把后者称为内证的途径。这一条内证道路使他的三位一体学说更具有了哲学的内涵。    但是,我们凭什么理由可以通过探索人类的心灵或心智结构来理解、印证上帝的三一形像?在奥古斯丁看来,这个理由非常充分。因为在一切被造物中,人是最接近上帝的。上帝在造人时说“按照我们的形像”1。因此,在人身上一定存在着上帝的形像。这个形像理所当然地构成人身上最高级的部分,或者至少可以说,必定存在于人身上最高级的部分。而在人身上最高级的部分就是心智(灵)。如果上帝是三一的,我们的心智或心灵也必定是三一的;而心灵的三一性则反过来印证上帝的三一性。所以,奥古斯丁在《论三位一体》里用逾一半的篇幅来讨论人的心灵。也正是这部分具有更多的哲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