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by “Yadon”

巴刻:内在的试炼

  巴刻          一. 有某种福音事工是残忍的。它并非故意如此,事实却是如此。它要把恩典放大,结果适得其反。它把罪的问题缩小了,又和神的旨意衔接不上。其结果有两方面:第一,把恩典低估了;第二,留给人一个不足以涵盖一切需要的福音。有一次,以赛亚用短床榻和窄被窝来描绘供源不足的可怜相(赛廿八20)——这样的“菜谱”,吃后保证有长期的不适和不满,甚至有可能感染严重的疾病。在灵性的范畴,这样的事工使所有认真相信它的人陷入悲愁。它的普遍,是目前人认识神和在恩典中长进的主要障碍。拆穿它,指出它亏缺的地方,相信对一些人会有帮助。   这是什么事工?先要说的,虽然说来可怜,这是一种福音派的事工。它的基础是接受圣经为神的话,接受圣经的应许是神的确据。它经常的主题,是因信十架称义,由圣灵重生,在基督复活的大能中得新生命。它的目的,是使人重生,带他们进入复活的生命所能有的、最丰满的经历。它是十足十福音派的事工。它的错谬,并不是那些离开福音派中心信息的人所犯的错谬。这些错谬,是只有福音派的事工才会犯的。这必须开门见山强调出来。   既然它是教义纯正的福音派的事工,又怎能错误呢?它的信息和目的这么合乎圣经,有什么严重的错误呢?答案是:一种完全关乎福音真理的事工,仍会因不准确的应用而引致错误。圣经充满医治灵魂的真理,正如药房贮满医治身体疾病的药物;但在这两种情形当中,若误用那些要正确使用才能医治的东西,效果就不可收拾。如果你不涂碘酒而饮碘酒,后果就是医治的相反!——重生和新生命的教义也可以误用,而后果是不幸的。这好象是下面所要讨论的例子所发生的。     …

诗篇1:1-2的汉语译文

二,汉语圣经的翻译和比较研究 第675篇 诗篇1:1-2的汉语译文 对圣经翻译工作有兴趣的冯象先生译了《智慧书》,写了‘前言’。在‘前言’中他写道:“ 翻开例如中文 世界 流行较广的和合本《 圣经 》(1919),那里面的诗体书,遣词造句、情感表达之生硬苍白,哪像是诗?”对于他对和合本武断的评价,我们深深地不以为然。我们就他所举诗篇1:1-2经文的翻译为例,比较一下各个译本的译文。…

牧者继续探讨信仰与迷信文化:东方博士占星是迷信吗?

本报近日报导有关顾奇伟牧师的“基督信仰与迷信文化“文章,立刻引起读者更进一步的讨论。有人问及,既然占星术被视为迷信,那马太福音第二章出现的东方三博士透过占星来找到耶稣的事件又怎样解释呢?神会用星象向人说话吗?基督徒应如何看待占星术? 对此,顾牧师透过本报撰文来向弟兄姊妹进一步解答关于“占星”的各样疑问。他表示,神确实曾用星象传达启示,但这不是通常的方法。因此,今天基督徒不该用观看星象的方法得到神的启示,乃是靠神的生命之道。 以下是顾奇伟牧师撰写的全文,供弟兄姊妹参考。 博 士在希腊文原泛指星象学家,命运之预测者等。使徒行传第八章九节的经文中的西门就是这样的星象学家。马太福音中没有明说来看耶稣的博士来自何地,只是说他 们来自东方,可以来自波斯、巴比伦地区,或者巴勒斯坦东部地区,今天考古学中有大量占星术之礼物被挖掘出来。这些人看见的星星从天文角度看实在是诸多天体 现象之一。犹太人相信,可能是天体星星交叉在一起,从中解释认为有犹太人的新王诞生了。 早期教会如何理解这段经文呢?大约在主后110年基督徒曾为本经文感到非常挣扎。教会教父伊哥那贴(IGANTIUS)按照古代历史学家的说法,认为耶稣来到世间表示科学时代的结束束,但我们今天无法读到这个意思。 笔…

林荣洪:近代华人神学的特色(1900-1949)

      林荣洪           在过去二十四期,《今日华人教会》双月刊的编辑同工为笔者开辟「近代华人神学发展」的专栏,让我有机会与读者分享点滴的研究成果,于此先向他们衷心致谢。   在二十世纪前五十年,中国经历史无前例的变动:义和团事变、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党北伐、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一连串事件,中国传统社会的面貌完全改变了。中国教会在这动荡的时局中挣扎求存、历尽沧桑,虽然年日尚短、资源薄弱、人材缺乏,但仍能在历史洪流中矗立不倒,不断增长,继续为福音作见证。   …

太初有道

二,汉语圣经的翻译和比较研究 第674篇 太初有道 有位韩国的弟兄问我,约翰福音1:1,在汉语和合本中译为‘太初有道’的‘道’字,在英语圣经里译为 word,日语圣经里译为‘言’,韩语译为 malsun (音,也是‘话语’的意思。)。他问我汉语圣经为什么将word译为‘道’,有什么中国文化背景和语言学方面的理由? 我将自己所了解的一点浅薄知识,写出来与他以及读者交流研讨。 1,相对应于‘道’字的希腊文圣经的词是G3056…

巴文克:一般启示的价值

巴文克    不能高估或低估一般启示的价值       在决定一般启示的价值上,有一个大的危险──那就是评价不是过高便是过低。当我们注意到神在他特殊启示上,所赐与的丰盛恩典时,有时我们感到心醉,甚至觉得一般启示已失去对我们的全部意义与价值。可是有时,当我们反应到一般启示在自然与世界中的真、善、美时,那在基督的位格与工作中所彰显的特殊启示在我们心灵之处看来就可能失色了。             此种危险,不是偏左,就是偏右,经常存在于基督教会中,不是否认或忽视一般启示,就是否认或忽视特殊启示。每一个都在理论上被否认,在实践上大受忽视。目前对一般启示的不公平处理的试探,不象过去那样厉害。然而更大的试探,就是把特殊启示仅限于基督的位格,尤有甚者,是完全否认基督的位格,认为只是一般启示中的一部分。   …

阿奎那的神学伦理学

阿奎那的神学伦理学 刘锦昌   讨论圣多玛斯(St. Thomas Aquinas, 1225 ~ 1274)的伦理思想,将发现圣师的伦理观真是所谓博大精深,并且可从哲学与神学两种角度加以观察;圣师的伦理著作主要表现在《神学大全》第二部、《驳异大全》第三部、以及《论统治者的管理》等处。 多玛斯所论及的伦理项目繁多,他的伦理观实际以神学伦理为宗,本文将由思想背景、德性伦理、伦理根源、神学德性(超性之德)、伦理的焦点、伦理与社会诸端来说明圣师的伦理思想。…

《创世记》第一章释义

转自江登兴弟兄的博客 确定了《创世记》的历史背景与文体之后,接下来是发掘创造的记载对初代读者的意义。虽然有限的篇幅容不下全备的注释,但是从叙事的发展及关键的词汇,可以一窥要旨。 1节 起初上帝创造天地。 “上帝”不仅是第一句的主语,也是整个创造事件的主角,这一章里总共提到三十四次。“上帝创造”也可以写为“上帝开始创造”,不过这样的写法太过累赘,和下文也不相称。对照圣经他处的经文有助于确认“创造”的意义。“创造”(create, bara)的主语永远是“上帝”,宾语可以是“物”(《以赛亚书》四十章26节)或“事件”(《以赛亚书》四十五章7-8节)。同义的“造”(make,asah)和“作”(form, yatsar)字,在《创世记》中也多次出现(例如:一章26-27节,二章7、19节),可以表示几种意思。(一个概念可由许多不同的字及同义字表达。)由于西方之方法重在分析(即事物分而析之,分别考究各部分的细微差别),所以我们尤要认清希伯来人的综合思维方式(即对具有不同方面的事物作整体评价)。正因为如此,才有同义词和对仗手段的反复使用——即以不同方式讲说同一件事。我们必须抵制拿一般语言附会科技术语的倾向。在《以赛亚书》四十三章7节中,这三个词同时出现:“就是凡称为我名下的人,是我为自己的荣耀创造的,是我所作成,所造作的。”(亦参四十五章18节)需对照前后文,才能够明白创造特定的意思(《以赛亚书》四十八章3、7节),或是指从无变有的原创,或是指塑造琢磨的过程(《创世记》二章1-4节,《以赛亚书》六十五章18节)。 圣经开宗明义的宣告,既有宣示上帝开始创造之工的用意,也是下文创造事迹的总纲。“起初”不仅是宇宙物质的开端,也是时间的开始。我们的思维行动都在时间坐标——“昨天/今天/明天”——中进行,很难想象没有时间因素的无始无终状态。圣奥古斯丁早就领悟到,上帝创造时间,而非随着时间进行创造。 2节 地是空虚浑沌,渊面黑暗。 作者紧接着以大地为舞台(比较《诗篇》一一五章16节),他用双重加重的形容(tohu,bohu)对照《申命记》三十二章10节;《约伯记》六章18节,二十六章7节;《以赛亚书》二十四章10节,三十四章11节,四十五章18节。,描绘出大地极度地阴郁深暗,虚荒无形,突显出形式与内容都极度缺乏。“渊”(deep,…

马丁·路德:因信称义

     马丁路德         因此,这一个信既然只能在里面的人之内作主,如同罗马十章所说:“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而且又只有信可使人称义,这一个里面的人就显然不能因什么外表的行为或其他方法得称为义,得自由,得救。行为,不论其性质如何,与里面的人没有关系。反之,只有心里的不敬虔与不信才叫人有罪,叫人成为可咒可诅的罪的奴仆;并不关系外表的行为。因此,每一个基督徒所应该留心的第一件事,是丢弃依靠行为的心,单单多求信的坚固,藉着信不在行为的知识上生长,要在为他受死而且复活的基督耶稣的知识上生长,如同彼得在他的前书末章所说的;因为没有别事可使人成为基督徒。所以如约翰六章所记,犹太人问基督他们当作什么,才算是上帝的工,他就摒除他所见到的他们那些无数的工,只吩咐他们一件,就是:“信上帝所差来的,这就是作上帝的工。因为父上帝印证了他。”      因此真信基督就是一个无可比拟的宝库,贮藏一切救赎,救人脱离一切恶事,如同基督在马可末章所说:“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这一个宝库,以赛亚已经看见,而且在十章十节预言上帝要怎样在地上定规必成的结局,有公义施行,如水涨溢。他仿佛说:“信是律法简约而完备的实行。这信使信徒有充充满满的义,就不必另要什么得他们的义。”保罗在罗马书也如此说:“心里相信,就可称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