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by “Yadon”

丁 果: 新儒家内圣外王的困境与基督教原罪说的启示

一、新儒家的返本开新 1、新儒家崛起历史背景 新儒家的崛起是有其历史背景的。首先是近代的积贫积弱、落后挨打导致知识分子和国人对传统的怀疑及否定。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建立共和之后传统儒学失却了在中国独尊地位可赖以生存的权力基础。五 #8226;四新文化运动,更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传统在全盘西化的风潮面前急剧褪色。但是,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们举起的是“科学”“民主”的旗号,而把产生 它们的土壤置于 视野之外。这样,“科学民主”的理性工具竟然承担起终极信仰、客观知识、理论价值、意识形态诸方面的功能,中国人的文化精神生活因旧传统被打破、新价值体系建错地基而陷入混乱。同时,西方的社会问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血腥,使孙中山等有识之士看到了“全盘西化”的陷阱。英国哲学家罗素就曾经说过:中国有些知识分子“告诉我在1941年前他们很少批评我们的文化,但是战争使他们学得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是有缺乏的。” 在这种强烈的民族文化及价值系统的危机刺激下,作为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企图寻找一条恢复儒家传统之本体和主导地位的道路,并吸纳、融合、会通西方之科学民主,“返本开新”,谋求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之现实出路,这就是新儒家的缘起。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新儒家在二、三十年代兴起的两个最重要特征:1、对西方文化挑战的应战。这里要指出的是,新儒家不可能把基督教视作普世的真理,而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蔡仁厚先生就说:“到我们这个时代,西方的文化宗教,凭藉著它强势的力量,冲到中国来。对于这一强烈的冲击,中国民族必须作一种理性的回应。所以中国文化今后的发展,除了开出知识之学,完成民主建国,在文化心灵和文化生命的层面上必将转为”儒佛耶,三教的相摩相盈,这是眼前的事实,也是时代的课题” 2、以西方文化的缺陷来观照儒家传统的正确,企图以儒学精神传统(尤其是宋明理学的伦理精神象征)的重新诠释来确立现代中国以及中国人的自我定位,牟宗三先生就指出,中国文化是以儒家作主的一个生命方向与形态,要维持中国文化的主位性,就要“判教”’不能让基督教和天主教来改篡中国文化。…

唐崇榮牧師談時代危機與典範重建

唐崇榮牧師談時代危機與典範重建 陸國祥 / 基督新報記者 2007年04月30日08時22分 (PST) 正當結束神學講座後,唐崇榮國際佈道團於週一早上,在台北懷恩堂舉辦了一場教牧講座,談論當代的「時代危機」,以及基督徒應如何處理及面對。 唐崇榮牧師開宗明義:「現今的時代危機是甚麼?」就是法律不公,伴隨著罪性的自由、慾念而來的放縱。唐牧師強調「法律」應以上帝的道為依據,唯有以上帝本性為基礎的「倫理」,及耶穌基督作為的「典範」,始是這時代危機的解決之道。 世代的終極危機:「尊貴中不醒悟」…

习五一:近代中国的非基督教运动

近代中国曾经发生过两次规模巨大的反基督教运动:一次是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一次是1922年至1927年的非基督教运动。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审视,非基督教运动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中国民众对列强侵略的激愤抗争,而非基督教运动则是中国知识阶层对宗教文化的理性批判。 非基督教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它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以知识精英为领袖,以青年学生为骨干,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不仅如此,从政治运动的角度考察,它高扬民族主义旗帜,激励民族的自觉意识和独立精神,推动了收回教育权运动,促进了中国基督教的本土教会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与非基督教运动的酝酿 从思想文化史的视角考察,新文化运动和非基督教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紧密相连的启蒙运动。 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发端。现在历史学家将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概括为“科学”与“民主”。其实,思想家最初的口号是“人权”与“科学”。《新青年》1卷1号的《敬告青年》一文号召:“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新文化运动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和法国的启蒙运动为榜样,本质上是一场人文主义运动。它必然要高扬人权,批判神权。科学与民主成为批判宗教的思想武器。 1919年夏到1922年春,新文化运动中对宗教问题的争论,成为非基督教运动的序曲。担当这一社会角色的是少年中国学会。讨论的发端是信仰宗教者能否入会的争论。曾琦致函友人建议:“凡不学无术及有宗教上迷信之人,皆不得介绍入会。”该建议被评议部一致通过,但立即引起争论。在日本留学的田汉写信称“信教自由载在约法”,决议“如此武断”,“令人愤慨”。他强烈要求“评议部取消关于宗教之规定。”这封信激起思想波澜。学会在北京举行三次宗教问题演讲大会,形成新文化运动以来第一次研讨宗教的热潮。 在《少年中国》刊出的文章中,批判宗教者占大多数。如《社会主义与宗教》指出,社会主义的产生“全靠18世纪要求解放的哲学思潮”开路,而18世纪的哲学是“一致反对宗教的”。它将人类思想从基督教教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明,揭示出宇宙不是神创造的。社会主义赖以产生的条件注定它必然反对宗教。 肯定宗教的代表人物有梁漱溟、周作人、田汉等。梁漱溟当时正研究佛教哲学,他应邀发表演讲,揭示人类精神与宗教的内在联系,肯定宗教的积极价值。 有趣的是,正在中国访问讲学的英国哲学家罗素积极参与这场争论。罗素批判宗教,特别赞美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说:“中国的运气真好”。其好运为:远离欧洲,避免了宗教战争的影响;有史以来没有产生过“和欧洲一样险毒的宗教”。他希望中国能保持这种没有宗教的文化传统。…

1525: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的决裂

1525: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的决裂 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是相重叠的。“加尔文生于1509年,他的《基督教要义》于1536年写成。达芬奇死于1519年,同年正是路德(1483-1546)和厄克(Dr.Eck)之间发生了莱比锡辩论。那位邀达芬奇到法国去度他晚年的正是法王法兰西斯一世,加尔文的要义就是献给这一位国王。因此,我们就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找到了衔接了。”(薛华《理性的规避》) 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所追求的理想也是非常相近的。但弗郎西斯·薛华认为“虽然二者都触及同样基本的问题,但提供的答案却是两样,运动结果也是完全两样。” 这两个运动曾经联手对抗天主教专制,之后又在宗教改革的高峰上破裂,破裂的时间就是1525年。 一、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的中古源流 中世纪末期,在非基督教思想渗入教会的背景下,有一个相反的运动在中古时代悄然兴起。它的先驱是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约1320-1384)、约翰·胡司(John Huss,1369-1415),威克里夫与胡司,是与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乔托、彼得拉克、薄伽丘同时代的人。威克里夫和胡司主张“圣经是至高的权威”,胡司的时代“人文主义已窜进教会,造成教会权威与圣经相等,甚至有时竟比圣经更权威,也造成教会注重藉人的功德以获得基督的救赎,胡司一反这些风气。”(薛华《前车可鉴》,以下简称“《前车》”,74页)胡司 “坚持说人只有藉着基督救赎之功,才能回到上帝那里去”。…

渠敬东:重塑文明研究:疫情下的思考

   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举行“疫情重袭后的全球治理”理论研讨会。多位学者专家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围绕全球治理下的政治、经济、军事、公共卫生、青年等话题进行理论探讨。渠敬东教授从社会学与文明研究的角度指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文明构造的底色。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在总体文明构造的视野下,来重新构建我们的学识和学术。面对即将到来的世界历史的巨变以及各种危机的挑战,重返文明研究,必是情势所趋,发展所向。    各位领导、老师,今天是北大的生日,我觉得讨论这个话题真是北大应该做的事情。    我想从社会学和文明研究的角度,来谈一谈对这次疫情的一些观察和反思。历史总是用意想不到的方式瞬间降临到我们身上。从一个大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次疫情揭示了历史的另一层本质:即一种完全超出预想、预测和预判的状况,不是我们习惯的日常生活,出人意料地给出了一个新的起点。所以,这次的疫情,有的人看作某种世界体系的瓦解,某种新的世界体系形成的起点,我觉得都是有道理的。    冠状病毒就像天外来客,瞬间把既定的世界秩序摧毁掉。使我们又重新认识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讲法:“一切的历史都是自然史。”自然史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我们永远也难以预料和估量。也正是这次疫情,让这个世界原来隐藏着的各种各样的危机都加快脚步爆发出来,这确实是我们走向一个新的时代的历史时刻。   …

相同的生命,不同的心灵?

论饶恕 “所以你们要完全,象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 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圣经 马太福音》 论报复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

福音的拦阻1

四,慕道友园地 第395篇 福音的拦阻(一) 在网上有一位‘和大人’写了一个帖子,取名为《当代中国人信耶稣的N个问题》,他列了23个问题,并且作了简短的回答。他认为过去有些人的回答思维不清晰。而他是本着箴26:4-5这两节经文的意思回答的。 箴26:4-5的经文:“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恐怕你与他一样。要照愚昧人的愚昧话回答他,免得他自以为有智慧。”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佯谬,一个似非而是的悖论。我们体会经文的意思是说,应该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提问人的情况,决定如何回答,才能够有效地帮助提问人明白真道。 我们更愿意引用彼前3:15这一节经文,作为我们回答问题的指导思想。经文内容是:“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里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我们知道这N个问题,的确是中国人信耶稣接受福音的拦阻。‘和大人’把它罗列出来,众弟兄姊妹可以集思广益,做出比较好的解答,这是一件有价值的事。如圣经林后9:4-5所言:“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上帝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将各样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上帝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 第1个问题是:“你的上帝为什么排斥(攻击)别的神?” ‘和大人’的回答是:“因为光明中没有黑暗”。…

杨凯乐:谁应该去登记?——宗教团体登记的法律分析(一)

[ ] — 尽管单一型行政法规《宗教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实施办法》(6/5/1991)和行政规章《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31/1/1994)、《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办法》(13/4/1994),因综合型行政法规《宗教事务条例》(1/3/2005)的出台而废止 ; 但《宗教事务条例》使“登记”再次成为宗教管理和宗教团体所关注的焦点。 何种宗教团体必须登记?从登记制度的表面含义看,这个问题似乎是一个假问题,或者说是一种错误的提问。因为根据原《宗教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2条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25/10/1998)第2条第1款 和《宗教事务条例》第6条第1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