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恕拾珍集 http://found-treasure.freehyperspace5.com/cht/72/page72.htm 一丶为奥秘留地位 真理的尺度刻得如此精密,智慧的天平准得如此准确,丝毫不苛,那就无怪乎有些敏感的基督徒会对神的道感到混乱不清,莫衷一是,并采取一种沮丧的态度。 初信基督的人阅读圣经,不久就会发现有些经文似乎是互相矛盾的。他固然可以核对不同的译本,或者他若能阅读原文,他也可以参考所有的专用字典,而最终仍旧不能不承认有矛盾。就他所能看到的而论,确认为有矛盾在那里,而且那矛盾也无法避免。那怎麽办呢? 噢,他可能作许多事情。例如,他可能在绝望中停止阅读,并且断言自己绝不能明白圣经,就是去尝试也是没有。或者,他可能为那些互相矛盾的经文而烦恼,直到 他的心思陷於危险的情况中。或者,他可能去请教某些持?唯理主义的正统神学家,他们几乎自认为全知,而敢於动一动头脑就解决了圣经上一切的难题。这最後一 种做法,对於真正的灵意来说,确实是致命的,因为这些解经家心中的整个态度是错误的,他们只能引领他们的门徒走迷路。他们属於西色柔所说「最怕显示为怀疑 任何事物」的那一等人。他们继续持守一种错误的假定,即认为天地间任何的事物都可以解释。没有甚麽错谬比这一种错谬更为惊人。…
Posts published by “Yadon”
七,时论(中国传统文化) 第573篇 基督徒读《论语》 《论语》是孔子(公元前551-479)与弟子对话的记录,由孔子的弟子记录编辑而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山东曲阜;享年73岁。少年时曾任会计和管畜牧的小官。 43岁时,退修《诗》《书》《礼》《乐》等书,有了许多弟子。 51岁时,在鲁国任中都宰,一年后任司空,又为大司寇。 56岁时,摄行相事,与闻国政,鲁国大治。 后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诸侯国,未得见用。…
二,汉语圣经的翻译和比较研究 第735篇 奇妙策士 和合本圣经以赛亚书9:6的译文如下:“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 奇妙、策士 、全能的 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但是有一些译本把‘奇妙、策士’,译为‘奇妙策士’的意思。吕振中译本将其译为‘神奇谋士’,现代中文译本将其译为‘贤明的导师’,新译本将其译为‘奇妙的策士’,思高本译为‘神奇的谋士’。德文译本、日文译本和一些英文译本NIV/NRSV,NIV,都是按‘奇妙的策士’这一意思翻译的。 我们再查考一下其他译本圣经,发现英文圣经KJV/NKJV和俄文圣经这节经文的译文意思是与和合本一致的。…
二,汉语圣经的翻译和比较研究 第736篇 为什么翻译为’不会继续犯罪’ 刘老:你好! 我是上海的一个基督徒。 我一直对约翰壹书 5:18这句经文很迷糊。基督徒也会犯罪,我自己也常有陷在罪恶里的时候。这句经文似乎与我们的信仰的实际有出入。不知道你是怎么理解的,或者这句话在希腊原文有另外的意思? 恳请你的解答。 谢谢!…
作为一位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重要思想家,福柯对于基督教的批判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它不仅集中地展现了福柯本人对基督教的具体批判态度,而且也显示了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基督教的基本观点及其理论基础。由于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近三十年来活跃于西方学术界和理论界的一支重要的新型思想派别,福柯对基督教的批判,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西方学术界目前研究和批判基督教的动态及其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某些变化。 (一)福柯的基本思想以及基督教问题的提出 福柯所生活的法国,是传统的天主教拉丁国家,基督教在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有广泛的影响。福柯本人并非研究基督教的专家,而且,他最初的研究工作所感兴趣的,也不是基督教。但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随着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权力和道德系谱学研究的深入展开,他对基督教问题开始给予注意。从那以后,福柯越来越清楚地发现:西方传统思想、道德、文化、意识形态以及政治制度等,都同基督教教义、教会制度及其实践保持紧密的内在关系。因此,基督教问题在他的整个系谱学理论批判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基督教问题,在福柯的中期和后期研究活动中,成为了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索领域;甚至可以说,如果不了解基督教在福柯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及意义,就无法真正把握他的理论的基本精神。 福柯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基督教的?他为什么要转向批判基督教?对于基督教的批判,在他的理论中占据什么地位?为了弄清所有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首先对福柯的整个理论体系及其基本思路进行概括的说明。 严格地说,福柯的理论研究,实际上并没有固定的方向。福柯同其它后结构主义者和后现代主义者一样,为了同传统思想彻底决裂,不愿意使自己的任何一个理论研究,受到传统的同一性原则和其它规范的约束,因此,他一生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身份,也改变自己的理论研究方向和方法。福柯所关心的,只是个人自身的状况。他在理论研究中,始终都把自己的思考注意力,集中在‘与我们自身的命运密切相关的问题’上。按照他的说法,他从事理论研究,只是为了关怀我们自身的现状,也就是说,只是为了彻底了解‘我们自身今天究竟是什么’(que sommes-nous aujourd’hui)?‘我们自身为什么成为现在这个样子’?(Foucault, 1994: IV,…
奥古斯丁的《论四福音的和谐》合共四卷,一般认定在公元400年写成 ,这时期是他的反摩尼教争辩的最后阶段,不过内容并没有明显涉及反摩尼教的议题 ,然而护教的写作动机是很明白的 ,目的是回应当时的人对于已经普及于罗马帝国的基督信仰的反对,他们针对四福音之间的不同而挑问题,希望从根本上找出基督教的矛盾,《论四福音的和谐》所呈现的内容是奥古斯丁尝试对于四福音的异同点作一详细的交代,虽然从圣经研究的角度审视,他对原文掌握有欠精确,但从神学角度看,却又颇具现代意义,而且从字里行间可以看见以基督为中心的论调。第一卷属于总论,回应当时反对基督教的人士所提出的质疑;第二、三卷以最后的晚餐为分界处理福音书的内容,以《马太福音》为参照解释它与其他三本福音书的差异;第四卷审视《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的独特之处,结束对四福音和谐问题的系统性论述。以下就各卷举例说明奥古斯丁的独到见解: 福音书的权威 奥古斯丁一开始便以基督在启示历史中的关键性来建立四福音的权威 ,他认为四福音比其他圣经书卷更为重要,因为所记载的基督是先知与律法所代表的旧约的成全,而其内容真实性的保证,则是来自亲身跟随基督的使徒(马太、约翰)并他们的跟随者(马可、路加),在圣灵的保守下,通过从基督直接领受或经过严谨考据而得,把发生的事如实记录下来 ,其正统性得到大公教会的确认而被接纳为圣经的正典,因此,四福音书跟其他冒牌福音书有极大的分别,那些作者不但缺乏值得令教会信服的品格,更蓄意把教会所拒绝的教导偷偷混进他们的作品中,今天仍然可以从次经中读到这一类的福音书。奥古斯丁的论述牵涉神学四个范围:救赎历史的发展、使徒统绪的权柄、上帝通过圣灵的护理和大公教会公认的见证。这些都成为了今天的系统神学著作中,用以建立圣经权威论证的基础。 上帝并非神明偶像…
六,读经心得(真道的分辨) 第743篇 酵 以下是一位弟兄的来信,讨论有关‘酵’的问题。 你好,弟兄: 在此我提一个我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从旧约时代就产生了,原本想也许读下去就会有答案,也就没有重视。后来查找了很多资料,也没有找到能够很直接告诉我答案的,现在忍不住提出来了,和大家探讨一下,可能篇幅会有些长。 问题是关于“酵”。在旧约时代,《出埃及记》耶和华神就告诫摩西、亚伦不可吃有“酵”的饼。一直到新约时代,耶稣依然有这样的告诫。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有“酵”这个东西不能吃? 为此我特意查了资料如下: 酵:一般称酵母,有机物由于某些菌或酶而分解称“发酵”。能使有机物发酵的真菌称“酵母菌”。通常为黄白色,圆形或卵形。酵母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鲜酵母,另一类是高活性干酵母。鲜酵母又称压榨酵母,它是酵母菌种在糖蜜等培养基中经过扩大培养和繁殖、分离、压榨而制成。高活性干酵母根据酵母耐糖能力的不同,又分为高糖酵母和低糖酵母。高糖酵母主要是用来做面包,它能够适应面包制作中的糖含量较高的环境;低糖酵母主要是用于做主食面包、馒头、包子等面点,这些食品的含糖量较低。…
六 ,读经心得(真道的分辨、圣经人物) 第747篇 安得烈 在12个使徒中,安得烈是最早跟从主耶稣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位是约翰。他们两人原来都是施洗约翰的门徒,他们听见施洗约翰的话,指着主耶稣说,‘看哪,这是上帝的羔羊!’他们就跟从了耶稣,并且在那一天与主耶稣同住(约1:35-51)。 安得烈先找着自己的哥哥西门彼得,领他去见耶稣。我们推想约翰也会去告诉自己的哥哥雅各的。 他们4位都是渔夫,在迦百农的加利利海边以打鱼为生。主耶稣首先呼召彼得、安得烈、雅各、约翰4人跟从他,要叫他们得人如得鱼一样。他们立刻舍了船,别了父亲,跟从了耶稣;开始了专职传道的生活历程。(太4:18-22)这4位使徒是12位使徒中第一批蒙召的。 在以后,新约圣经里关于安得烈的记载并不多,在约12:20-22记载了希腊人要见耶稣,是通过腓力和安得烈告诉耶稣的。在使徒行传1:13记载了安得烈和10位使徒及约120名门徒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 主耶稣登山变像以及在客西马尼园祷告,都是带着彼得、约翰和雅各。彼得在12位使徒中是为首的,但是他犯了三次不认主的错误;约翰和雅各及他们的母亲犯了要求坐在耶稣左右(意即为首的高位)的错误。…
六,读经心得(默想和心声,思考) 第751篇 慕道友尼哥德慕 约翰福音第3章记录了慕道友尼哥德慕来见主耶稣,以及主耶稣如何向尼哥德慕传道的内容和经过。 尼哥德慕是一个法利赛人,又是犹太人的官。这人夜里来见主耶稣。我们推想他可能是怕在白天被别人看见或是工作忙,才夜里来见耶稣的。 从尼哥德慕对耶稣说的话,可以知道他为什么慕道。尼哥德慕说:“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上帝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上帝同在,无人能行。”尼哥德慕慕道的原因,一是他认为主耶稣是拉比,是师傅,有教导的言论;二是因为主耶稣行了神迹。 我们看现今的时代,有许多的慕道友,他们愿意来教会听道,多数也是认为主耶稣的道理(舍己为人的爱心,饶恕别人的思想等等)好;或者是疾病得到医治。 主耶稣对这样的慕道友,并没有对他们的看法,表达什么意见。而是直奔主题,和他们谈最重要的事,就是重生问题;也就是灵性生命的问题。因为不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 但是尼哥德慕并不理解主耶稣的话,可贵的是,尼哥德慕没有不懂装懂;而是把他的疑问提出来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吗?”其实我们的光景,有时与尼哥德慕也差不多。我们往往不理解主耶稣的话和圣经里的道,不明白他的属灵意义;往往从世俗的物质的层面去想,认为‘如何能’‘岂能’。…
我们有否足够的力量,能以经过这所学校,行完这三段路程?你是否半途辍学,或考试不及格,程度跟不上?约翰福音在这一点上也给了我们最完满的解答。约翰自己走这三个阶段道路的时候,主对他作了最适时的帮助,让他绰有余力地行完一生似是艰难却是荣耀的路程。所以在他的记载中,特别为我们提到八件神迹。其实主耶稣一共行了三十五件神迹,但是约翰福音只选了八件。就是为着解答上述的问题,让我们这些人能跟得上基督学校的程度,完成所该学习的功课;最后被成全,模成神儿子的形像。 这八个神迹是:一、水变成酒;二、治好大臣将死的儿子;三、叫瘫子起来行走;四、五饼二鱼吃饱;五、在海面上行走;六、叫瞎眼的看见;七、叫拉撒路复活;八、一网一百五十三条大鱼。八个神迹很平均的涵盖了整卷的约翰福音。他不照马太福音的模式,特别集中主耶稣在山上的教训,或者一口气讲了十个、八个神迹;而是把这八个神迹分散在整卷约翰福音中。这就说出,在这三段路程中,因着神迹的及时帮助,让我们得以安然通过。 〖 两相成对的启示〗 这八个神迹虽然散置在约翰福音中,却有一个很奇妙的架构。这架构是第一件神迹和最后一件神迹遥遥相对成为一组;第二件与倒数第二件相对,也成为一组;第三件与倒数第三件,第四件与倒数第四件都相对成为一组。这种架构就好象犹太人所用的灯台;第一支和最后一支一般高;第二支和倒数第二支一般高;第三支和倒数第三支一般高;最后是中间两支最高。所以你若仔细查读这八件神迹,必发现这不是约翰信手拈来的事,而是圣灵刻意的安排。 现在我们且从这八件神迹的内容,来看它们彼此成对的事实。第一件神迹说他们没有酒了,最后一件神迹说门徒们没有鱼了。因为主来了,水就变成酒;因为主在岸上出现,他们就得着一百五十三条大鱼。两件神迹都说到一些人围在一起用餐;前者圣灵说是“显出祂的荣耀来”,后者则说是要显出祂的自己。很显然的,这两件神迹是并比且形成一组的。 第二件神迹是大臣的儿子病得医治。那里你看见不是病人来祷告,而是他的父亲来祷告。倒数第三件是拉撒路从死里复活。这也不是本人来求主,乃是他的姊姊们打发人来告诉主。当这两件重大事情发生的时候,主都不在场;前者主在迦拿,那病儿在迦百农;后者主耶稣在约但河外,而拉撒路在伯大尼。结果,那将死的病人因着父亲的祷告,就不必死了;已死的拉撒路因着马大和马利亚差人告诉主而复活了。你看二者都是讲到死,结果一个不必死,一个从死里复活,所以很自然的形成一组。 再者,马大打发人去告诉主,意思是希望主一闻讯,立即十万火急,赶来探望。没想到是急惊风碰到慢郎中,主故意耽延两天。祂是算好了的。对于这件事,祂好象没有听祷告;对于那大臣的请求,也是这样。那大臣求主说,你好不好下去,按手在他身上,使他痊愈?但是主不听这个祷告,而说,现在就好了;祂不需要是这幺一趟。那大臣以前见过主按手在病人身上,病就好了,所以也作如此请求;但我们的主作事并非一成不变的,祂不一定照着人所以为的方法。所以你看见这两个祷告,主似乎都没垂听却又都听了。其中必含有很重要功课,是每一个作主门徒的人都该学习的。 第三件神迹是叫瘫子起来行走,倒数第三件是叫瞎子看见。这很明显的也是相对的形成一组。最后是五个饼二条鱼叫五千人吃饱,与祂在海上行走形成一组。圣灵把这八个神迹很对称的安置在约翰福音里,背后一定充满了属灵的意思。乃是提醒我们,虽然我们走主道路至终目标是被模成神儿子的形像;但是凭着我们自己是无望的,我们常常是没有鱼了,病倒了,途中起风浪了……一切到了尽头、束手无策、无助无援,但是感谢主,神的指头一干预,(在圣经里,神迹就是神而动了祂的指头)结果,后来的酒更香醇,xxxx却得着一百五十三条大鱼,瘫子起来行走,瞎子能以看见,将死的恢复健康,已死的得以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