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钧权 译/雅斤 校/煦 一、改革宗(归正)神学:一个传统的终结 让我用一个问题开始我今天的演说:在教会全球化时代,改革宗神学的未来是什么?对于一个接受改革宗神学教席的人和对我们整个神学院来说,这都显然是一个恰当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有助于我们反思我们在历史进程中所处的位置,最近我们刚刚庆祝了加尔文诞辰五百周年,并且马上要庆祝公认为宗教改革催化剂的马丁 #8226;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发布五百周年。所以我们需要问:改革宗神学的未来是什么? 1、改革宗神学与基督教世界的结束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察看改革宗神学的现状。首先,我们无法忽视改革宗神学在讨论整个基督教现状中的位置。毋庸置疑,我们正在见证基督教的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就是基督教的全球化扩展,这也必然关系到改革宗传统的未来。菲利普 #8226;简金思在他的神学著作《未来的基督教世界:基督教全球化的到来》里写到:“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基督教世界的中心已经无可避免地向南,就是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转移了。今天,全球最大的基督教团体是在非洲和拉丁美洲(我会加上亚洲)。”…
Posts published by “Yadon”
文/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 中国教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迅速的增长,随之而来的,在与处境的关系中,许多人也试图更多地从神学角度去反思一些重要问题,比如教会的本质、基督徒在社会中的角色、文化使命等等。威斯敏斯特神学院华裔教授周钧权博士在他的受职演讲中对此有一些很有洞见的阐述。本刊编辑部特此采访了周博士,请他更具体地谈一谈改革宗神学与中国教会处境的关联。 本刊编辑部(以下简称编) : 周教授,谢谢您特别花时间接受《教会》杂志的采访,您能否简单地介绍一下您的生长背景? 周钧权博士(以下简称周) :我是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出生长大的,我爷爷、父亲是广东人,在旧金山出生,在中国城长大,我妈妈是辽宁人,在台湾长大。她来美国读大学,经人介绍与我爸爸结婚。我在旧金山长大,从小参加中国教会。在旧金山读大学,读了神学,之后去苏格兰读的神学博士,在威斯敏斯特教神学9年。 编…
《改教家的神学思想》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思想评述为主线,又点缀以人生的悲欢离合。读者不仅可以饱享众改教家所带来的神学盛宴,还可以品尝他们如烈酒一样甘苦参半的人生际遇。而且,作者用敏感的笔触抓住了改教家各自神学和人生的特质,并将其巧妙地结合起来。而每个人物的章节标题也可以说是理解四位改教家神学和人生的钥匙,它们分别是“切慕恩典:马丁·路德”、“勇敢为主:茨温利”、“荣耀归主:加尔文”、“别无根基:门诺·西门”。 在修院的高墙之内苦苦寻觅却始终寻不到上帝的路德,终于发现了“唯独因信称义”、“唯独恩典”的教义。路德用很多令人咋舌的比喻来论述这些教义。他用“在马桶上”来比喻,人在非常软弱的状态中,只能把自己交付上帝(83页)。并在临终遗言中称“我们都是乞丐”,来表现我们只能依靠上帝的恩典和怜悯。而路德的一生也体现了对上帝恩典的依靠,当在瓦特堡沉默不语时,当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时,当教会深受内忧外患压力时,当他因为14岁的爱女因病死去而陷入人生最低谷时,他都深深地仰赖上帝的恩典。 在苏黎世利马特河边的水教堂立着茨温利的一座雕像,他一手拿着圣经,一手拿着剑。这一雕像的“这个姿势戏剧性地象征了茨温利改革事业的张力,这张力最后导致了他悲剧性的死亡,也象征了他想要使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教会与国家、神学与伦理、行政官员与牧师、个人与集体,都符合上帝的旨意”(139页)。茨温利提出“基督的国度也是完全外在的”,他从一开始就比较关注改革的社会和政治含义,勇敢地参与到教会和国家的改革当中,实践自己所提出的教义。茨温利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使他颇遭世人非议。但他的“勇敢为主”参与政治的做法,却给“两耳不闻‘教外事’,一心只读‘圣经书’”的中国家庭教会提出了挑战。 1541年的《日内瓦教理问答》称“上帝创造了我们,把我们放在地上,为了在我们身上得荣耀。为了他的荣耀我们将生命献上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是生命的开始”。而这句话也可以看作是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和其一生经历的写照。加尔文一生的著述《基督教要义》,对改教神学做出了承前启后、清晰而系统的解释,奠定了新教神学的框架,并且深远地影响了西方世界文明,大大地彰显了上帝的荣耀。而加尔文的一生颇具戏剧性。因为起草了科普的演讲稿而被迫逃离法国,后来想专注于人文研究,却被红胡子法雷尔一句诅咒的话吓倒而投身改教事业。在日内瓦也是命运多舛,先是被逐,后又被请回。好不容易娶妻生子,但没过多久,妻死子夭。常年疾病缠身,初到日内瓦时总是面临暗杀的危险。与日内瓦市议会的关系也是非常微妙。虽然加尔文一生漂泊,生活动荡,危机四伏,但他一生都为荣耀上帝而活,处处都顺服上帝在他生命中的带领。 重洗派的代表人物门诺一生写了大量的著述,在其所有著作的标题页,他都引用《哥林多前书》3:11的经文,“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这句经文成为门诺生活和神学的座右铭。他的神学思想一直高举耶稣基督,并强调真正的教会是由经历重生,并且要选择十字架之路为主受苦的真门徒组成的。门诺为了坚持这样的教义,一生都带着妻儿背井离乡,四处逃亡,忍受着政府和主流改教家的逼迫。 《改教家的神学思想》 Theology of the…
司布真 我的仆人行事必有智慧(或作“行事通达”),必被高举上升,且成为至高。许多人因他(原文作“你”)惊奇(他的面貌比别人憔悴,他的形容比世人枯槁),这样,他必洗净(或作“鼓动”)许多国民,君王要向他闭口。因所未曾传与他们的,他们必看见;未曾听见的,他们要明白。(赛五十二13-15) 今日的犹太作家拒绝看见在这段经文里的弥赛亚,但他们的祖先却不像他们这样视而不见。亚兰文圣经(Targum) 1 和古代的拉比都认为这段经文是在谈弥赛亚。任何试图将祂排除在外的解释都是徒劳的。历代基督教的注释家都在这段经文中看见主耶稣基督。他们还能有其他的解释吗?除祂以外,先知在此还能指其他人吗?若人没有办法在这三节经文当中,清楚地看见拿撒勒人、神的儿子,他们自己就宛如昏暗漆黑的午夜。而我们则会毫不犹豫地将经文的每个字,都应用在我们主耶稣基督的身上。 …
标签: 基督教 释经学 教科书 手册 基道 杂谈 分类: 橡树撷英…
莱尔 转自古旧福音: http://www.old-gospel.net/viewthread.php?tid=614 extra=page%3D1 太8:16-27 到了晚上,有人带着许多被鬼附的来到耶稣跟前,祂只用一句话,就把鬼都赶出去;并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祂代替我们的软弱,担当我们的疾病。” …
王志勇 1. 改革宗神学家华 腓德论 改革宗神学 2.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论改革宗神学 3. 卢梭论加…
雅各書第二章 三、公平與愛的律法(二1~13) 這段經文是雅各書中首次申論一個思想。第一節對偏袒的禁戒清楚掌握了全段。2~4節描述雅各關心的問題,特別提到對窮人的歧視,這種歧視行為歸咎於「邪惡的思想」(和合本:惡意)。至於為何基督徒應規避此類偏袒行為,則在這段經文的下半部提出說明。首先,偏袒富人與神的態度正好全然相反,神選擇窮人「在信上富足」(5~7節);其次,任何偏愛的表現都被那吩咐我們愛鄰舍(8~13節)的「至尊的律法」所定罪。由雅各討論此問題所花的篇幅,可見此問題是讀者所面對的真實、切身問題,顯然他們受富人壓迫(參6~cs167節)後,不但沒有報復,反而造成對有錢有勢之人過度阿諛,對窮人則輕看貶低。這類行徑表示,他們雖聽到那至尊的律法,卻未能行出來。 1. 「偏袒」(partiality,和合本:按著外貌)這字譯自一字義為「接受面子」的希臘字。以這個字來按字面譯舊約希伯來文「偏袒」一字,最早的使用是在新約中。「接受面子」是指以外在考慮作判斷及分別,如外在面貌、社會地位或種族等。舊約一再重複說明,神從不以外貌待人(亦參羅二11;弗六9;西三25),而神的百姓應在這方面倣效祂。有一段經文,在舊約中曾引起多次回響,也談到雅各在一21、二26所關心的許多問題,摩西在該處提醒以色列人:「耶和華你們的神,祂是萬神之神,萬主之主,至大的神,大有能力,大而可畏,不以貌取人,也不受賄賂,祂為孤兒寡婦伸冤,又憐愛寄居的,賜給他衣食」(申十17~cs1618)。更接近的則是利未記十九15:「你們施行審判不可行不義,不可偏護窮人,也不可看重有勢力的人,只要按著公義審判你的鄰舍」──因雅各在第8節引用利未記十九18愛的命令。對那些「信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人,所要求的基本上與此舊約之吩咐並無差別。依外貌取人的偏袒,與相信那一位為打破國籍、種族、階層、性別及宗教藩籬而來的基督,是不一致的。正如保羅所說:「在此並不分希利尼人、猶太人、受割禮的、未受割禮的、化外人、西古提人、為奴的、自主的,唯有基督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西三11)。 雅各書二1是此書信中唯一另外一處明白提到耶穌之處(亦參一1)。我們在導論已說明,這一情況導致某些學者認為此書信是一猶太文件,在加上這兩處之後被「施浸」進入基督教文學。然而,雖然雅各可能不常提及耶穌,但正如我們所說明的,本書信處處濔漫著耶穌的精神及教導。雅各固然沒有將基督論發揮得淋漓盡致,但他在此對耶穌的形容,充分顯出他基督論的深度。對雅各而言,耶穌是「基督」,是神所應許以色列人帶來拯救與審判的彌賽亞。祂是「主」,高居神右手邊的超越地位,正在使所有神的仇敵都降服(參詩一一○1)。更甚者,「主」這頭銜在希臘文舊約中一貫指耶和華,因此意指耶穌具有神的地位。耶穌不但是「主」,祂更是「榮耀的主」,這個譯法將 doxe{s 用作「主」的所有格形容詞,可能是正確的翻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二8以相似的方式形容耶穌,而雅各喜好這一類所有格結構。不過,另一可能是以 te{s doxe{s…
雅各書第一章 {Section:TopicID=119}Ⅰ 稱呼與問候(一1) 1. 雅各書的作者只簡單的介紹自己為「雅各」(James),或 Jacob;希臘文 Iako{bos;希伯來文 Ya@!qob;英文的“James”是演自義大利文“Giacomo”。這一簡潔的身份證明指向著名的「公義的雅各」,主的兄弟(加一19),那位早期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參徒十二17,十五13~21,廿一18~25)。雖然保羅在加拉太書一19稱雅各為「使徒」,雅各本身並不宣稱自己具有使徒權柄,他情願選用「神及主耶穌基督的僕人」來稱呼自己。雅各稱自己為僕人(doulos,這字可譯成「奴僕」),說明自己的身份是謙卑地事奉地的主人主耶穌,然而身為如此莊嚴主人的代表,自然帶有某種權威。同樣的,在舊約中「神的僕人」、「耶和華的僕人」、「我的僕人」等稱呼,常特別用摩西(參申卅四5;但九11)、大衛(耶卅三21;結卅七25)、以色列(賽四十一8;passim)及一些代表神完成特殊使命的人身上。 新約中,這個名稱常加在使徒及其同工身上,(使十六17;羅一1;加一10;腓一1;西四12;多一1;彼後一1;猶1)。雅各書是新約中唯一稱個人為「神及主耶穌基督」的僕人之處。有人認為「基督」在此不是頭銜而是專有名詞,但雅各更可能有意將耶穌的兩種資格都賦予神學份量:耶穌既是神應許以色列人的彌賽亞,又是人該事奉的主。非常有趣的是,雅各唯一提及耶穌的另外一次,也以同樣的兩個頭銜(二1)來形容祂。 雅各寫這封信給「散住十二個支派之人」。就實際來說,十二支派已不再存在,但這稱呼已成為一個說法,形容神在「末世」所要塑造的以色列,將之重新聚集,靈性更新(參結四十七13;太十九28;啟七4~8;廿一12)。散住(Diaspora)這字專門指住在巴勒斯坦以外各國中的猶太人(看馬喀比後書一27;約七35)。這兩個名稱在此是否仍然專指猶太人,以及「散住」應以字義解或以比喻解,我們均不確定。彼得前書很明顯是寫給外邦人的,該卷書中「散住」便為第二種用法:基督徒是流散於真正天上家鄉之外的人(一1,註:和合本譯為「分散」)。雅各書較早的寫作日期、猶太氣候及雅各書的收信對象,是使徒行傳十一19那些因迫害而「分散」的(diaspeiro{,此動詞與 diaspora…
今逢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以及《信仰与生活》发行廿五周年纪念佳期,本人特表祝贺之忱。感谢神过去祝福了贵社在许多年间对改革宗信仰能够作有力而忠实的见证。本人对《信仰与生活》的编辑赵中辉牧师与包义森牧师以及其他一切对本刊物撰稿人的支持者表示贺意。本人也对十四个不同国家《信仰与生活》的读者特中贺忱,因为没有忠诚的读者,一个刊物是不能存在的。愿主耶稣基督荣耀的国度借着各位的努力得以兴旺! 自从《信仰与生活》开始它的见证以来迄今已经廿五年了。差不多每十年都表现它的特殊性格。本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了以后所谓“沉默之年”开始的。这种沉默可以说是由“铁幕”与“竹幕”那个十年期间所造成的,一九六零那一个十年也可以说是沉默的;那个期间是“不安的年代”背叛、骚扰、与亵渎。一九七零年代已经浮出了“纷乱之年”。在神学界的倾向多半也是仿效这个模型。 过去廿五年乃有迅速惊人的发展;那是一个喷射机的时代与太空探险的时代。那是一个太空卫星传播 的时期——多半是彩色的传播。神学的发展也随着喷射机时代速度前进。古老的自由派在过去占优势差不多已经有二百年了。在过去廿五年比较过去的两个世纪已经看到更多神学上的变迁,更多的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