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王怡:筑山上之城:《庐山恋》

本帖最后由 杨宁 于 2020-6-20 15:06 编辑 -| 王怡 发表于 2009-8-10 19:12:00

难得有机会,上庐山,和妻子搞一次婚外恋。和这山一样,连我们的姓氏,也与百年风云脱不了干系。三岁时,孩子们就排队,指着我妻子的鼻子,大喊三声:“蒋介石”。几条街以外,另一群孩子也排着队,指我的鼻子,大喊三声:“王洪文”。我们还不认识,已共同经历了第一次政治迫害。或许在相同的一刻,我们一齐哭了出来。 我没有蒋先生的手笔,给妻子买一座美庐。也没有毛先生的狂狷,跨进美庐大门,美滋滋地说,“委员长,我来了”。床笫之上,还留着第一夫人的香气。广告说,这是唯一一间国共最高领袖都住过的卧室。这话穿过庐山的云雾,也穿过革命叙事的端倪,直达摩西十诫的第十诫: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三十年了,在庐山看《庐山恋》,或许是最好的缅怀方式。因为三十年来,中国唯一没有改变的地方,大概只有牯岭的这家电影院。 1979 年 1 月,叶剑英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说国家统一是“ 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9 月 29 日 的国庆三十周年大会,叶剑英的讲话其实是一份正式的改革宣言。他提出全面的“现代化”目标,把“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并列为改革方向,涵盖三个方面,“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 随后,《庐山恋》开拍。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好莱坞模样的大片。爱情、风光、两岸局势、青春偶像,熔于一炉。无论哪个层面,当时都开风气之先。 1980 年,该片在庐山首映后,就从未下片。影院也从一而终,日夜只放这一部。 三十年前的电影,三十年前的椅子,三十年前的海报,三十年前的张瑜和郭凯敏。我们不是回到过去,我们是去看一部首轮放映尚未结束的电影。想起 1927 年,传教士李德立离开中国,庐山的“乡村共和国”回到国府手中。 560 座老别墅,蒋介石只取一瓢,花钱买下美庐。之后毛泽东三次率全体中央委员上山, 800 余座别墅,一人分一栋。革命的基本含义,就是卖命不花钱,批发代零售。但不知道赛珍珠的那一座,分给谁了。她房间里还摆放着钢琴和圣经。 希特勒的女秘书、 81 岁的琼格,回忆最后那段时间。说爱娃有一次从地穴出来,在一个外交官的花园,看见一尊罗马雕塑。回去叫希特勒派人把它搬下来。希特勒居然说,那是别人的财产,我不能拿来给你。这一段曾让我诧异很久。其实有两种独裁者,一种是古典的,“你们的东西是你们的,但你们是我的”。蒋介石和希特勒都是这一类,疯狂时还带着一点条件反射式的骑士风范。另一种是现代的,“你们是我的,你们的东西也是我的”。这是一种彻底唯物主义的政治逻辑,就像房子是我的,房子里的吊灯也是我的。被统治者被完全当做一件东西。 抛开政治,每一回张瑜在银幕上抬头、甩肩、转圈,年轻的游客们就笑得前俯后仰。她 扮演一位国民党将军的女儿,中美建交后回来,在庐山遇见一位被批斗的共产党将军之子。他们的父亲当年也在庐山相识,终在庐山决裂。 张瑜一连换了 20 几套裙子,连她的皮包,高跟鞋,都在 1980 年前后,风靡南北。 第一层元素,是张瑜的美式时尚。第二层,是 1949 年后的第一次银幕接吻。张瑜主动亲吻恋人脸颊,三十年前啊,叫我母亲面红耳赤。奔跑,拉手,晕眩,成为新时期爱情电影的典范。只是他们 恋爱 ,不说“我爱你”,却一起高呼“我爱我的祖国”。王小波说,那时候的爱情,无非就是说爱国的时候,拿眼睛偷偷瞟你。 第三层是被恢复的传统文化。导演选景,用心良苦。几乎只在如琴湖一线,绝不往上走。因为牯岭之上,布满了历史的伤口,只会引发家国情仇,无法传递统战信息。牯岭以下的自然风光,和历代文人的诗词,才能将国共的后代情牵一线。导演很懂好莱坞手法,特意选择这座政治名山,却有意地避开了牯岭。换言之,他的镜头里,只要 1886 年以前的庐山。这也是对叶剑英台海新思维天衣无缝的配合,即淡化意识形态,转向文化认同。 天津条约后,九江通商,成为 基督 教进入内地的门户。 1886 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上庐山,寻找避暑的清凉之地。与山间的寺庙道观商谈无果,最后登上山顶,发现牯牛岭,激起他筑山上之城的雄心。这是位极精明、干练的传教士,后来曾参加南北和谈,被孙文誉为“和平使者”。商界人士津津乐道,说他是中国第一位谈判高手,地产大王。既能说动清帝逊位,自然也能周旋乡民官府之间,转眼就在庐山之巅,兴建了一座天上街市。 他将土地编号出售,要求每块土地上建一座别墅。 1883 年,美南长老会的传教士赛兆祥来到九江,条件艰辛,接连三个孩子夭折。他们回国生下第四个孩子赛珍珠, 4 个月后回到庐山,成为李德立的第一批客户,买下编号 86A 的地皮。三十年后,赛珍珠在庐山别墅中,写出了描述中国农民的史诗《大地》。 另一位客户哈特医生,出生在中国,是美国宣教士的儿子。他在 1901 年买下编号 112 号地皮。几年后,他的夫人和几位来牯岭避暑的外籍护士、医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护理组织,就是今天“中华护理学会”的前身。 庐山就像一个人文的地层标本,山上到山下,儒释道到 基督教 ,国民党到共产党,一百年来,各种“筑山上之城”的梦想,都在这里留下化石。到 1927 年,牯岭上有 14 座教堂。每年夏天,数百传教士云集庐山,为下一年含辛茹苦的服侍,退修安息。李德立卖完地皮后,成立了市政董事会。高山之巅,衍生出中国第一个城邦共和国,却主要由外国人组成。 也是奇耻大辱,也是蒋毛二人庐山情结的一部分。 1927 年后,一个宣教士主导的天上之城,成为达官贵人的夏都。那时大儒陈三立住在山上,蒋先生登门求见,却被婉拒。 1949 年到 1966 年,庐山之巅,又成了全国唯一一个充满资产阶级想象空间的城邑。不去那里开会,还能去哪里呢。 那座放映《庐山恋》的电影院,是当年宋夫人常去的礼拜堂, 1960 年改造为影院。电影中,郭凯敏在庐山的风景素描中,画出一座现代化的山下之城。三十年来,山下之城日新月异;山上之城,却像青春的张瑜和郭凯敏,在一部老电影中,整整被囚禁了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