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国际人权组织对奥巴马访华表现评价好坏参半

田伟 基督日报记者
2009年11月20日04時34分 Posted.改变字体大小

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中国之行已于当地时间18日正式结束。时事评论普遍认为,奥巴马向中国领导层提出人权问题只是点到即止,应更加积极争取。

奥巴马出人意表 向中国强调人权价值

据《世界日报》专栏作家邱鸿安分析,奥巴马于上海面向中国500多名大学生,直接提出人权、自由等核心价值,立场鲜明。

“他要说的是美国的核心价值,例如人权和自由,而且他在说这些价值时,把话说得非常明白,已达义正词严的程度,因此虽然不至于直接批评到中国的人权自由表现,但话中的含意却已十分明白。”

邱鸿安指出,奥巴马访华前,不少维权组织批评他为了维护中美关系而软化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特别是“今年春天希拉莉访问北京时,他的对华态度已通过她传达得十分清楚——为了两国在经贸和反暖的合作,不能不放下导致两国关系紧张的人权议题。”然而,奥巴马今次在中国表明了鲜明立场,“令人感到意外”。

奥巴马团队认为,总统在与胡锦涛非公开会谈中“毫无保留”。白宫东亚事务办公室主任杰夫-贝德表示,奥巴马在人权问题上对胡锦涛所说的话,是他从事美中关系工作30年来所听到的最坦率之言。

奥巴马说:“跟我昨天在上海时一样,我向胡锦涛主席谈了美国的基本信念,即人人都有某些最基本的人权。我们不认为这些原则是美国特有的,它们是普遍的权利。各国人民,各个少数民族和宗教少数派都应该享有。我们两国同意在定于明年年初举行的人权对话中继续推动这种讨论。”

对于美中定于明年年初举行双边人权对话,美国国会一些两党议员表示欢迎。

奥巴马应施压中国 落实改善人权

一些人权组织及维权人士则认为,表明人权价值不足够,奥巴马仍必须更公开、更明确和更积极地在人权问题上向中国施压,以促中国落实改善。

中国维权人士、家庭教会的领袖范亚峰博士说,在弘扬美国基本价值观方面,奥巴马总统应该继承前人的传统。

范博士说:“美国以及美国的元首,对中国的法治人权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但是,在怎样运用这种影响力,怎样去坚持原则,而且又恰当地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刚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奥巴马,应该向深受爱戴的美国建国之父林肯总统及列根总统学习,并且可以向小布什先生学习,学习小布什坚持原则,推进宗教自由的勇气和智慧。中国一些人对奥巴马抱有期待是可以理解的。”

奥巴马访华行程中,美方有意安排他与中国维权律师见面,但最后不了了之。此次本被安排见面的背景维权律师莫少平表示,奥巴马应该利用和胡锦涛主席见面的机会,提出国际间对中国人权,包括言论、新闻和宗教自由等问题的关注。

大赦国际亚太部主任扎里非向《美国之音》透露,对奥巴马的表现评价好坏参半。一方面欣赏他确实提出必须对人权问题更多的关注,“但同时并没有听到美国是否会促使中国切实地去改善人权状况”。

中国当局越来越无视外国施压

扎里非指出,以往中国在美国总统访华前通常会象征式地释放一两个有名的异议人士表示善意,但今次面对奥巴马访华,中国当局不但完全没有类似作为,反而几个月前就开始监控和拘捕异议人士。这反映出中国当局越来越有信心,不会在人权问题上受到来自国外的压力。

他说:“奥巴马总统的访问有两点含意。第一,国际社会对于是否向中国政府提出人权问题已经越来越感到犹豫;第二,中国政府已经越来越有把握可以侵害人权却不受指责。”

另外,亦有评论指,中国对美国总统的款待大不如前,不像以往要尽力博取美方的好感。《华尔街日报》指出,虽然奥巴马在上海向学生提到人权,但该演讲只是在上海地方电视台播出,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看到;比起1998年克林顿访华时获得中央电视台一次不审查的现场采访成强烈对比。

2002年,前总统小布什对中国大学生发表了一次演讲,讃扬了政治和宗教信仰自由,那次的演讲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华尔街日报》分析:“相比之下,眼下美国的地位远没有以往访华时那么强。”

今次是奥巴马首度访华,因此他对中国人权的态度特别备受关注。在他访华之前,中国一些著名的家庭教会如北京守望教会、上海万邦宣教教会都持续受到打压,同时不少维权人权也被监控或拘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