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年的7月6日至7月16日,我受我们教会的T弟兄邀请,到他家乡安徽的A教会,参与该教会组织的两场青少年夏令营。虽然本次活动只有短短十天的时间,但在两场青少年夏令营中,神给我很多体会和感触,其中很多是针对我以后几年将服侍的群体——青少年。现将我在此次夏令营中对农村教会青少年事工的体会和看见的存在问题粗略分享,并试以提出解决建议。
经历简介:
我们在安徽的活动主要有两个地方:7月6日至7月11日在庐江,7月11日至7月16日在肥东。刚到庐江时,弟兄姊妹盛情的接待让我们有些受宠若惊。当地的教会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农村家庭教会,教会是设立在一位老弟兄的家里,他把小四合院的其中一座房子作为专门的聚会地方。有趣的是,当地弟兄姊妹所用的属灵话语也是很传统,有一天我们和一位年长的姊妹聊天时,她说到家庭时,一直在说“我的弟兄”怎样怎样。而且,当地的弟兄姊妹在祷告时很火热,与他们一起同声祷告就像一下子被大家的祷告声带到了神的面前,心里有一种敬畏油然而生。他们的赞美非常热情和释放,以前我只在《十字架》影片上看到过农村教会中众人拍手齐唱迦南诗选的热烈场面,而今我真的亲身置于其中,与他们一起拍手,一起举手。虽没有乐器的伴奏,但大家都掌声就是敬拜赞美的司琴。这一个个生动的属灵传统,都在告诉我们,现在我们来到了中国的农村家庭教会。
这次受邀请与我随行的还有两个姊妹,一个是同工,另一个是学生。时间紧迫,我们稍微安顿后就开始了两天的营会同工培训,他们主要分为两大组,大约五十人,要在营会期间服侍三百多个弟兄姊妹或慕道朋友,有的弟兄姊妹甚至在庐江服侍完后,会跟随我们到肥东服侍。在短短两天的培训中,我们看到很多教会未来的希望,在他们年轻的生命中显出许多美好的属灵品格和服侍的恩赐,我们也和当地年轻的弟兄姊妹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为我们日后服侍的彼此搭配打下基础。
营会进行那几天,正值当地的三伏天,不大的房子里挤了将近两百个孩子,热浪逼人。考虑天气因素,我们的两节课都集中在上午,下午三点后才进行一些轻松活动。这次活动课程主要针对的问题是农村年青弟兄姊妹的“二手信仰”问题,我们所说的“二手信仰”问题,是指当地很多年轻人的信仰只是从父母一辈传继下来,但对信仰的本质不了解,属灵生命也不稳定,很多人在学校受到各种思想的冲击后就动摇了信心,甚至丢失了信仰。十天两地的营会,我们看见神在其中的带领和奇妙作为,都忍不住心中的热情去赞美祂!另外,神也借着这次营会,提醒我们许多在青少年事工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在神面前思考和探讨,现在分享如下:
问题分享和探讨
1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
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我们看见父母信仰的见证对孩子影响方式是与子女的沟通,而不在于父母在教会中担当什么样的事工。在肥东的营会中,父母的沟通曾给教会营会的进行带来很大的困难:父母过分宠爱孩子,在第一天的课程进行中,不断给孩子送水送食物,导致当时会场情况有些混乱。还有很多热情的弟兄姊妹,把他们的孩子拉到我们面前(那些孩子都明显没有信仰生命),让我们跟他们“讲讲道理”,“讲一下信主的好处”。但在场下,我们观察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很少能从心灵上有沟通,更难说属灵的生命的传承了。
我们试从中国家庭教会的属灵传承来分析这个问题。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会信仰中,信徒强调走十字架道路和内在的属灵生命。他们为信仰能摆上自己的一切,而且受苦也成为了特定的属灵印记,而且在个人与主关系中,他们注重个人性的读经祷告和灵修。他们美好的属灵品格在压迫的时代确实是美好的见证。然而,处于相对和平时期的年轻信徒恐怕未必能完全理解传统家庭教会所持守的信仰形态。对于年轻的弟兄姊妹,现在的信仰环境相对宽松很多,而很多父母在此时对子女的属灵生命的引导出现两个极端:
(1)将信仰强加于子女,使信仰成为孩子生命成长的一个压力。
我在合肥接触一个家庭。爸爸是很敬虔的弟兄,开放自己的家作为聚会的地方,而且很热情接待帮助弟兄姊妹。但是,他向我们说,他为他孩子的问题头疼了很长时间:孩子虽然从小在基督家庭里面长大,但自从上初中后就接触一些不务正业的社会青年,无论父母怎样劝说和阻止,他都仍然和他们在社会上混。我找了个时间,和那位年轻的弟兄聊了一段时间。他跟我说,他在教会之中找不到年龄相仿的弟兄姊妹做朋友,平时的叔叔阿姨们跟他的距离都很遥远。他能在他的“朋友”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虽然很多时候他知道他的信仰不允许他去做某些事情,但他还是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从他的分享中,明显能感觉到爸爸一直在向他传递的信息和对他属灵生命的要求(例如必须去聚会、不能交某些朋友等等),对他来说是一种压力,没有关注到他生命的需求。在聊天的过程中,我问了他两个问题,一是他是否真的清楚自己的信仰,二是如果可以的话,他是否愿意结交基督徒的同龄朋友。可喜的是,他对两个答案都是肯定的。他分享了一些他为坚持自己的信仰而和朋友发生矛盾的例子,也说,如果可以,他很想改变现在的社交圈子。在离开的时候,我和他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2)希望给予孩子更好的生活,却在实际引导中过分娇惯孩子。
在肥东的营会上,这点问题体现得很明显。家长们的“过分关怀”使得孩子在营会中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课堂上。最后,教会只能在会场中禁止家长们进入,确保营会的顺利进行。现在,中国教会下一代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水平比上一代提升,他们大都能享受到父母全部的照顾和爱护。一些父母过分宠爱孩子,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低下;若孩子过分注重物质享受,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在新的信仰环境下,神对我们的灵命会有更新、更进深的带领,“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2)苦难等信仰经历确实是在属灵传承上美好的见证,但属灵的生命不能以偏概全,父母若不能认识和平年代的信仰形态,在属灵生命的传递上会给子女造成对信仰认识的偏差,甚至令子女感受到压力,觉得神和团契离自己现在的生命很遥远,进而远离信仰。
2
农村教会牧养青少年的压力
我们来看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地有这样的营会需要?答案是,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据当地的弟兄姊妹和教会长老分享,当地教会有老年化问题,不仅是教会信徒的老年化,而且牧养的人员也是年纪很大的属灵长辈,虽然属灵生命很丰富,但在与年轻一代的沟通和牧养上存在很多困难。我从当地教会图书馆中了解了一下当地的属灵资源,便发觉农村教会的属灵资源更新率和城市教会的相差很大。我们知道,在现今的信息时代,信息更新和传递速度远远高于以前。青少年通过书本、网络等途径,很容易接触和了解世界许多的声音。然而,教会若未能从属灵上对许多世界的思潮进行回应,对年轻的弟兄姊妹的生命进行有益的引导,很多人便“随流失去”(来2:1)。深究这个问题的本质,可以进一步归结为农村教会面对城市宣教的挑战。很多年轻的农村孩子现在都选择在城市上学,在城市中,群体和文化的多元化对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很多影响。若农村教会的主日学和讲台信息仍然是面对群体和文化都相对单一的农村人群,那很难满足青少年的牧养需要。比如说,让当地教会的传道人说生命见证和属灵体会,一定是充满丰富的体会和神的恩典,但若有年轻的弟兄姊妹问他们关于科学与信仰的问题,恐怕他们难以给出使人满足的答案。这也是为什么当地教会那么欢迎我们这些年轻的弟兄姊妹来带领营会,分享与年轻人贴近的信仰话题,解答他们的问题。如何对这些“农村城市人”牧养,甚至说再宣教,是当代农村教会的挑战。
3
农村教会牧养的新需要
不难看出,以上提到的两个问题都直接指向第三点问题。这也是当地的教会同工经常提到的问题。在新时期,教会牧养上如何回应时代的需求?在以往的成长之中,农村教会成长主要体现在蒙恩得救、单纯的爱心和火热的传福音热情。但现今的教会成长,特别是对年轻的信徒的牧养,需要有全人的关怀和更能回应时代的真理讲台。而且,教会要在牧养中更新上一辈弟兄姊妹的灵命,使他们能在家庭中起到对子女牧养的角色,对他们的属灵生命进行有益的引导,从而在牧养上形成属灵的倍增。还有主日学的教学内容和资源,目前农村主日学缺乏足够的属灵资源和受过训练的教导人员,将信仰真理和儿童成长心理需求有机结合将会是主日学教牧的需要和挑战。
解决建议
现就以上分享几点问题,提出个人解决建议:
1
在传统属灵传承上,信徒生命的突破。
“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希6:1)以往在特殊时期里,苦难、持守和信心是信徒信仰生活的主题,是在逼迫中的美好见证,也是中国家庭教会美好的属灵传承。但我们也需警醒,以往的属灵经验不能概括信仰在每一种时代环境的全部,更不能成为属灵骄傲的资本,以持守单纯的信心为由,使我们不愿在生命中进深学习圣经的真理。比如,与子女的沟通和相处,要求父母在信仰环境相对宽松的时期,在圣经的家庭观上有更深认识,使父母能在全人上关心子女,引导子女,成为家庭牧者的角色。
现在学校教育理论以进化论及无神论为基础,无神论思想根深柢固。基督教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很大的压力。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故7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容易骄生惯养,不懂得面对失败和逆境,情绪容易失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开放,物质主义的涌入,他们把物质条件的优劣与自我价值等同起来,对西方事物都趋之若鹜。孩子逐渐成长,将发现自己建立的世界观存在不少矛盾,例如:人不能掌握自己的生命;唯物论不能解释很多的问题和现象等等。这往往令他们不知所措。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父母若能在属灵和心灵关怀上有良好的引导,这难道不是福音进入他们心田的良机吗?
2
农村教会成长牧养的新要求
过去,农村家庭教会的成长主要体现在蒙恩得救、单纯的爱心和火热的宣教热情,牧养上注重个人属灵经历,如圣灵在心灵里的安慰、感动和带领,传递的信息最为普遍的是见证。但在现今环境中,年轻的弟兄姊妹需要有进深的牧养。在生命需要方面,不仅需要生命体验和见证,同样也需要在真理层面里认识信仰,用真理的来抵挡世俗的思潮和恶者的攻击。最为需要的是,从圣经真理来的对实际生活、学习、工作和婚姻的指导,这要求教会在讲台的释经讲道能更加深入和贴近年轻一代的生活。帮助他们在学校里多样化的群体和多元化的文化中,活出基督生命的见证。
现在,农村教会跟孩子的接触比不上网络世界占有他们的时间那么多,再加上教会缺乏对青少年的牧养和关顾,成年信徒又未能彻底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传道人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这些年轻人面对成长和信仰的迷惘。结果,许多青少年在学校面对进化论与创造论的冲突、属世的价值观与基督教伦理的矛盾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放弃信仰。在这点上,教会的主日学老师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要改变“家长式”的传统教养方法,以圣经的话语引导他们,将真理造就和心理关怀有机结合,使信仰在儿童心中,不是添加在学习外的另一种负担,而是能帮助他们学习、生活等需要的脚前明灯。牧养青少年是当务之急,因为他们是教会未来的支柱。
3
城市教会向农村地区宣教的要求
“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罗1:14)这也是我这次经历里最深的体会。中国城市教会日渐兴起,教会在信息更新和属灵资源的占有上,都远远比农村教会优越。虽然我们在神面前能满怀信心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但同样,“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城市很多弟兄姊妹在享受优厚的牧养同时,要切切谨记,相比于农村地区,我们大大欠了福音的债!一方面,城市教会应向农村教会提供更多的属灵资源,如,系统的主日学教材,相对成熟的青少年事工牧养方法和培训。另一方面,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办法是,差遣有良好装备、有负担和服侍心志的弟兄姊妹到当地服侍,牧养这些中国教会未来的希望。
结语
一人之力,恐难以探讨完全。以上分享,希望能引起更多弟兄姊妹关注农村教会的青少年事工,也愿更多有负担、有恩赐的弟兄姊妹能有实际行动支持农村教会的青少年事工。“麦秋已过,夏令已完”,中国农村教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迎来史无前例的大复兴,难道如今要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吗?愿神在这片土地上再兴起工人,牧养年轻的羊群!
参考资料:
《中国家庭教会的走向和挑战》
天明牧师
《探讨中国家庭教会的属灵传承以及突破》
天明牧师
《教会的未来——内地儿童及青少年事工》 《神州情》网站
《为教会的下一代祷告》 《神州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