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炎迅
http://www.chinainperspective.com/EditBackyard/EditorData/Photo/2010/Sep/9192010Christian.jpg
相对于中国庞大的人口,有信仰的教徒绝对数量还不大,但教徒的身影早已出现在各行各业,比如影视明星孙海英、吕丽萍夫妇就是一对虔诚的基督徒。“基督徒在所有任何的岗位上都应该是最好的、最出类拔萃的,这是神给你的责任。”孙海英说。
近日公布的《中国宗教蓝皮书》指出,当下社会转型时期,更多的人在寻求宗教的慰藉。
“我们要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让宗教回归宗教,卸下教会身上过多的政治承载,让宗教在宗教市场上接受宗教信仰者的检验,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接受法律的规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澎说。
教徒“进城”
在过去的很多年,中国的教徒,主要分布于农村,对于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乡土之间的生活让他们更愿意寻找某种慰藉和寄托。
刘同苏牧师说,过去教会的规模比较小,而且成员多是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如长者、残障人士、低收入人士、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群等。他回忆说,以前在教会遇到一个受教育颇高的年轻人信主的话,人们常常会说这个年轻人:“你脑子没有毛病吧?有知识、有文化、有青春……干什么要信基督教呢?”
而现在,城市里的人,也陆陆续续成为教徒,他们有文化有知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教徒。在城市里,教徒们通过网络联系,更加便捷,他们在QQ群里彼此开解,在咖啡馆和茶社里聚会聊天。
平日他们是公司职员,是摄影师或者设计师。有时候他们并非那么显性的出现,但很多社会活动背后总离不开他们的推动。
比如在2008年,浙江大学“婚前守贞”培训课程在浙江大学食堂门前接受报名,培训时间为两天左右。倡导学生在接受培训后做一个决定:守贞直到结婚。培训者希望利用最直观的方式,让同学认识到婚前性行为的错误,同时强调年轻人应有的“责任感”。
为大学生开设贞操课,引起社会的广泛争议。有网友评论说:“此举为美国右翼基督教保守团体,与无神论格格不入!”
而在温州的华盖山下,有一些施粥摊给生活困难的人们提供免费的粥和小菜。当地称其为“红日亭”。事实上,这些老人都是基督教的教徒。
无论是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南京、杭州、温州这样的二三线城市,教徒日益增多。
刘同苏曾在2007年的时候调查了一批北京地区的信众,发现其中75%是30岁以下的,而且文化知识、受教育水平都较高,70%以上受大专教育,基本都是城市白领阶层。“这是很大的变化。”刘牧师评论说。
这个变化在《2010年宗教蓝皮书》中也得到了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林参与了蓝皮书的编撰,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近两年,城市中的基督教教徒总量是在上升的,但增幅有所放缓,从结构上来看,有个趋势,从原来的三多(老人多、女性多、低学历者多)变成五多(年轻人增多、男性增多、高学历增多、城市居民增多、非功利信仰增多)。
—— 原载: 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