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凤凰周刊》关注大陆基督化教育学校发展的喜与忧

最新一期《凤凰周刊》关注中国大陆基督化教育学校发展的现状和所遇到的挑战。文章指出,虽然大多数基督化教育学校非常低调,但随着基督徒数量和家庭教会的逐年增加,基督化教育的学校发展之迅速,已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据该刊记者了解,中国大陆首家基督化教育学校出现是在9年前于广州,当前中国大陆基督化教育学校还处于发芽期,普遍形制和规模较小,当前正处在发轫期的中国大陆基督化教育学校,普遍形制、规模比较小,规模最大的有80多人,最小的不到10人,很多学生都是来自基督徒家庭的子女。因此,多数都选择了使用一个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体系ACE(Accelerated Christian Education的缩写,意为快速基督化教育,是国际著名的基督教教育课程) 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体系。目前,中国大陆如今已经有40余家ACE系统的基督化教育学校,以广东、北京最多,各有五六所。其余分布在昆明、大连、上海、南京、重庆、成都、温州等地。

这些基督化教育学校,有着三种不同的形态,一种是基于家庭教会,通常由教会的带领人来担任学校督导,学校一些活动,都有该家庭教会的同工共同参与。林开元所在学校,即是如此。第二种不只是基于某个家庭教会,所有的孩子都来自基督徒的家庭,他们可能分属不同的家庭教会,学校的活动也没有第一种那样的教会同工参与。这种形态占了基督化教育学校的大部分。第三种近乎是家庭教育模式,由几个有基督化教育需求的家庭自行组合,他们自行挑选教材,带领孩子学习。

在文章中,记者还介绍了基督化学校教育发展的必需性和必然性,并且也坦率指出现在基督教化教育学校所面临的不安,如面临资金不足困境、现在无法与中国公立教育共融、学生升入大学是最大挑战等等。

基督化教育学校发展的必需与必然

据2010年大陆社科院公布的抽样调查显示,当前大陆有基督徒2300余万人。同时亦有其他一些数据给出了更高的数字,5000万、7000万不等,基督徒增多,而基督徒家庭亦逐渐增长,基督徒家庭的子女教育势必是个仿佛“水涨船高”的问题一般。

《凤凰周刊》的记者采访了一个北京基督化教育学校的负责人林开元(注:化名),他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开始的。七年前,他的女儿在基督信仰氛围家庭环境下初长成四岁,到了入幼儿园的年龄,林开元认真思考起女儿的教育问题。“上世纪80年代在京城就读高校、如今已是虔诚基督教徒的林开元,对公立学校的教育与基督教信仰的冲突深有体会,如果和邻居一样把孩子送入社区的幼儿园,必然给孩子未来的成长带来很多问题。”而此时,他的妻子曾被邀请过去当地一家基督化教育的学校做兼职老师的经历,但由于与支持该校的教会在基督信仰理念上面的一些分歧,林并没有答应,但他和他带领的教会同工们却因此受启发: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自己开一家?

后来他们经过一番考察,认为中国基督化教育最好的一种模式是ACE。于是在2004年他们教几乎是完全依照ACE的模式城市郊区一座三层建筑里悄悄建立起了一所基督化教育的学校,学生从三岁到十七八岁不等。林是这个学校的督导,代表教会的同工会并且受到教会的监督。学校使用的教材很好的融入了圣经的教导和学习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品格等。文中提到提到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学生们在学习完一个单元后可主动向老师申请去到对答案台校对自己所完成的作业,错了就要打叉,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学习区改正错误的地方,并注明找到正确答案所在的课本页数,一位公立学校转过来的孩子,一开始不习惯自己打分这种方式,也不理解同学们为什么那么傻,不去偷看后面的答案。

基督化教育学校的老师,都必须是基督徒。由于采用自学式的课程系统,所以对老师的最高要求,并非学术上的高水平,而是要对孩子有爱心。

“我们首先帮助孩子有智慧,有智慧才有聪明,有聪明才懂得如何学习知识。”林开元说,基督化教育学校的宗旨,就在于帮助孩子建立好的品格,孩子有爱心以及对自己的学业负责任的良好品格,加上在ACE课程系统里培养出来的自学能力,他就可以掌握任何他有兴趣学习的技能和知识。

基督化学校教育在孩子们身上所取得的明显的正面效果,让他们的基督徒夫妇深为安慰,也让辛苦从事基督化教育的同工们更加感到他们肩上的重担和期待。

基督化教育学校面临的“忧愁”

但与此同时,基督教教育学校面临的处境仿佛在夹缝中生存一般,凤凰周刊用“灰色地带”一词来形容。目前按照法律,是不可以成立有别与公立教育的任何全日制的学校,因此就目前来看,有的基督化教育学校以“艺术学校”的名义注册,有的以“家教中心”或者“早教中心”的方式进行注册,而政府如果查处,所依据的理由往往是这些学校或中心存在超范围经营行为。

“因为ACE的课程体系与公立学校完全不同,所以一旦进入基督化教育学校,就很难再回到公立的系统里面。这就要求家长在送孩子来基督化教育学校之前,必须有足够的信心。”

但一位信徒告诉记者还不是信徒的姐姐的一个看法:“基督化教育学校教孩子不撒谎、热心、善良,他们长在这么一个单纯的环境下,将来如何去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呢?”

另外,基督化教育学校的资金也是一个大问题,大多来自有爱心的基督徒的捐赠,而且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一般不接受国外的资金。资金不足也使得学校难以支付高额的教师工资,所以,基督化教育学校老师们的收入普遍不高,其工作多带有奉献的性质。

而未来这些孩子的升大学问题被凤凰周刊认为是最大的挑战。林开元偶尔会发出“基督化教育会越走越孤独”这样的感慨。“由于ACE的课程设立与中国的公立教育无法对接,所以从基督化教育学校毕业的学生,根本无法参加统一的高考。这也是所有基督化教育学校面临的最大挑战。”

但亦有基督化教育学校的老师相信,现在很多大学已经开启的自主招生,会是受基督化教育学生可能的出路。

目前大陆的基督化教育学校开办时间最长的也不到十年,也都还未集体面临升学的现实问题。对于未来,林开元说:“我们本来的发展方向不是将高中毕业生送到国外,而是培养敬虔的后代并有良好的品格,让他们在国内读大学,以期他们将来能更好地服务中国本土。但目前来看很难。也许,这就是神给我们这一代基督徒的挑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