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吴兵:浅谈如何组织和带领青年团契 

在教会侍奉中,青年工作始终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工作。青年人活泼向上,富有朝气,思维敏捷,敢于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代表着教会的未来,一个不重视青年工作的教会决不是一个真正复兴的教会;一个没有青年人的教会决不是一个正常的教会。而现在的教会中,对青年的工作形式多样:如通过唱诗班吸引有歌唱天赋的青年弟兄姐妹来参与侍奉;通过专门的青年聚会来向年轻人传讲永生之道等等。但其中最有成效的,莫过于建立青年团契来帮助和带领教会中的青年弟兄姐妹一同奔走天路了。本文就从几个方面入手,结合笔者在教会中的服侍经验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组织和带领青年团契。
一、 什么是青年团契
青年团契不同于青年崇拜或青年聚会。遗憾的是很多教会往往把这二者混为一谈。以为每周有固定时间的青年聚会就是在进行青年团契的工作了。事实上,青年聚会包括在青年团契事工之中,但青年聚会远远不能代替青年团契

青年团契要求团契的成员之间有彼此的分享与交流。无论是在灵性上还是在生活上,团契的成员应当建立起一种彼此相爱的关系。如果说聚会崇拜重在对神的敬拜和对弟兄姐妹的造就,团契应当是重在鼓励大家在爱的关系中彼此建立。因而要求人人参与侍奉,人人均得造就。
青年团契要求团契的活动丰富多彩,这样才能满足团契中每位弟兄姐妹不同的需要,以及发挥他们各自不同的恩赐,促使他们更有兴趣的投身于团契的侍奉和活动中来,并得以在团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完全的归属感。而对于一个团契和教会来说,归属感是很重要的,它对委身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青年人来到了教会,找到了青年团契,就像回到了家中一样。在这里,他们得以明白圣经的真理,感受到救主的大爱;在这里,弟兄姐妹和睦同居,彼此相扶,共奔天路;在这里,他们人人都有侍奉的机会,人人都能参与到他们所兴趣的活动中来而得到属灵的造就。一旦青年的热情被激发,恩赐被挑旺,他们就会”将我才能不住施展,殷勤勉励至终”。在笔者所在的教会这些年推荐的神学生中,包括笔者在内绝大部分都是青年团契的活跃成员。
青年团契既是一个团契,就必须要求有团契的成员,而且对成员还要有特殊的要求,即应当都是年轻人,至少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笔者曾见过某个教会的”青年团契”,大约一半以上都是白发苍苍,剩下的也几乎都在三十岁以上,青年人反而是很少的一部分,我看这样的”青年团契”还是改名比较好。
综上所述,对青年团契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来界定它。即青年团契是以青年为主体的,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以达到青年信徒在基督里共同追求灵性生命的长进,建立彼此间主内肢体相爱的关系的一种教会内的组织形式。
二、 怎样组织青年团契
当一个教会要组织青年团契时,必须解决三个问题:即团契的成员、团契的组织和带领人及团契的活动地点、时间和方式等外在环境的问题。
首先,组织青年团契应当经一堂的负责牧长或堂务委员会的批准。当批准后,即可在聚会后或其他时间报告组建青年团契的事项,并提出对参与青年团契的成员的要求。一般来说,参与青年团契的成员应为18-45岁左右的青年人,既可以是信徒,也可以是青年募道友。不要提出过高的信仰要求,因为这样容易阻碍一大批愿意追求但尚徘徊在信仰门外的青年朋友,变成只有少数”热心属灵”自以为义的信徒小圈圈。至于年岁比较大的老信徒,尽力劝他们不要参加青年团契,免得造成负面影响。毕竟青年人和老年人在思维模式和生活态度上有许多不同,老年信徒也应当注意。当然,我们并非轻视老年信徒,只是说老年人不适合参加青年人的活动。如有必要,可再组织老年团契或妇女团契,那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其次,我们来看对团契的组织和带领者的要求。如果说对团契中的成员没有过高的信仰要求的话,那么对组织和带领团契的人就不同了,他应当是在信仰上纯正;生活上有见证;热心侍奉;敬虔爱主并且拥有一定的学识的人。
他应当是青年同工或至少是对青年人的特点比较熟悉。一般来说,刚毕业的神学生或青年牧师来做比较合适,如果教会中缺乏青年老师,那么由信徒中热心的老师或青年信徒中比较有威望的义工、长执都可以。即使都没有,也可在青年信徒已经受洗的人中,挑选灵性、知识和生活上均被认可的人,在教会的指导下来组建和带领青年团契。有时,笔者感到很奇怪的是:在一个几千人的大教会里,年轻人也不少,可是教会的负责人却总是有百般的理由不开展青年工作,不组建青年团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最后,我们还要解决的是青年团契的活动时间、地点和方式的问题。由于青年人有着与老年人不同的特点,就决定了他们活动的特殊性。一般来说,青年信徒大多有正式的工作或要完成相当分量的学业,他们平时的时间都很紧张。所以,青年团契活动时间放在周末。这样方便了许多上学或上班或有家庭的青年信徒。既可以让他们在忙碌一周之后能够来到教会与大家有一个在主里共同分享和交流的时间。借着活动,领受从主那里来的力量和帮助,也和弟兄姐妹一起彼此担当,互相勉励,也不耽误余下来的与家人共度周末的休假时间。
活动地点一般就在教堂里。但有条件的教会不妨在偏堂或另外的合法活动场所。因为青年人的性格活泼,不受传统约束;他们并不满足于传统的崇拜和聚会方式,而且由于青年团契以大家的交流和分享为主,教堂中的凳子一般都是长条椅子,不利前后交流,不过,也可以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如笔者所在教会通常仍以讲道、唱诗等传统方式聚会,不过在此之后有交通会,祷告会,英文组,敬拜赞美组等小组活动,这样分组活动打破了教堂的传统格局。在一些重礼仪的教会中,最好还是不要在主堂活动。
活动的地点应当清洁、宽敞、明亮,给人以轻松和愉悦的感觉。不要过于严肃,会给青年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尤其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他们是最不喜欢过于沉重和严肃的气氛了。
活动方式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一定要区分经常性和特殊的活动。一般来说,经常性的活动主要是约一个小时的青年崇拜和聚会,在聚会之中或之后,留出约半小时进行其它的活动比较好。
遇到重大节庆或特殊情况,可随时改变活动方式。应时而动,则更为活泼。
三、 怎样带领青年团契
这是对青年团契组织带领的负责人讲的。除去信仰和品行上青年团契的负责人要有很高的要求之外,青年团契的负责人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明确青年团契是一个参与感较强的团契,因而团契的带领人决不能以领导自居,对其他的青年团契成员指手划脚,而应当有事大家商量、协调。最好像耶稣那样,形成一个核心的门徒圈,一般是青年团契中的活跃分子和团契中各个小组或各项活动的负责同工。大家同心协力,才能把团契带好,而不能各自为政或搞一言堂。
明确青年团契是与青年人生活各个方面密不可分的。因而团契的带领人必须对团契中大多数成员的学习、生活、工作和家庭比较熟悉。如果是一个很大的教会或很大的团契,那么必须采取分组活动的方式,把参加青年团契的成员适当按年龄、职业、地区和兴趣等标准分成若干小组。设立小组的”领头他、羊”。建立小组档案,让小组长对其每个成员都要很了解。这样,使每个成员的归属意识得以加强,可以照顾到每个人的需要。至于分组的划分标准,各有不同,应因地制宜。笔者所在教会基本是以兴趣来划分的。而有的教会还以年龄段来划分。总之,标准应当明确统一,便于满足成员不同需要。
明确青年团契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带领青年团契,活动一定要具有多样性。当然,传讲神的真理,在灵性上带领和栽培青年信徒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团契的主体活动应是以聚会崇拜或查经讲道为主的活动。一般占整个活动时间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不过,聚会一定要考虑青年人特色,讲员最好是青年教牧或在青年信徒中深受欢迎的人。讲道的时间不要太长,内容要紧紧围绕青年兴趣的主题来讲,并且要充实、活泼、健康向上。主题最好有连续性,可以专题查经或专卷查经。
唱诗也是很重要的一环。青年人多喜欢旋律明快、轻松的福音诗歌,歌词也不要太文雅晦涩。近年来流行的敬拜赞美的方式深得年轻人的喜爱。记得笔者所在教会刚刚建立青年团契时,是一曲优美而简单的《耶稣 我爱你》打动了在场每一个人,后来几乎每次聚会大家都要选一些青年喜欢的赞美诗来敬拜赞美。教会因势利导,还出了一本《敬拜赞美》的短歌集,深受青年信徒的欢迎,供不应求。
团契除了有聚会这样的主体活动之外,还应根据青年人的特点,进行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在聚会后即进行。每个小组不应多于二十个人,选出小组长。如果同一小组成员增加到二十人以上,则必须在小组中再划分小组。这样便于每个成员都在小组中参与和得到帮助的机会,而不至于冷落或丢下某一个人。小组的划分方法上面已经介绍,这里不多说了。
对于新来参加团契活动者,可组织募道组。让他系统了解信仰之后,不一定非要其马上信主,一定时间后,便应将其编入某个小组。也可在每个青年聚会结束后报告小组活动时间、地点,让新来者自己去加入小组。小组对新来者应请他做自我介绍,小组负责同工应尽快与其建立联系。
以上就是对组织和带领青年团契的工作的一点浅论。由于笔者的水平所限,恐怕漏洞和不足在所难免。唯求那施恩的主多多帮助和带领教会中的青年团契工作,使更多的青年能认识真理,使青年弟兄姐妹多受造就,一同在主爱中奔走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