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資料
http://old.cccowe.org/churchreport/images/USA.gif 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後,1497年英人登陸東岸,此後歐洲移民漸多,各國移民相互間及原住民印地安人間常有衝突。1759年英法魁北克戰後英國取得法國在美屬地,為征稅問題與移民發生戰爭,當時13州發表權利宣言(1764)及獨立宣言(1776),與英軍奮戰,終於1783年與英國簽訂和約,獨立地位獲英國承認。
1861年至1865年因黑奴解放問題爆發南北戰爭,因北軍勝利而終止分裂。而後歷經購買土地及戰爭等方式,而逐漸擴充版圖。20世紀因參加兩次世界大戰,放棄孤立主義,終成今日超級強國之地位(世界年鑑,2003)。
美國首都位於華盛頓特區( Washington, D.C.),面積約9,529,063平方公里;面積與人口均位列全球第三。
1. 人口、語言
美國的人口約293,027,571 (July 2004 est.),是歷史上有最多不同民族移民的國家。其中歐裔美國人佔70.7%、非洲裔美洲人佔12.4%、西班牙語系7 %、 亞洲人4.5%、中東人4.3%、美洲土著0.9%、波利尼西亞人0.2%。
華人移民美國可遠溯自十八世紀,從事鐵路修築及礦業生產,但由於排華邉尤諢耄詮奶窖箬F路修築完成以後,勞力過剩,使得日後來美之條件,受到嚴格之限制,移民人數停滯不前。台灣僑民中每100位女性,相對只有85.6位男性,充分反映典型之移民結構。許多家庭是母親帶著子女先赴移民地,父親因經濟或其他因素暫留東亞,俟安頓妥當,再全家團聚,已成為許多移民家庭的三部曲。
官方語言為英語,另有3,400萬美國人說西班牙語,且繼續在增長,佔人口11.2%。來自各大洲的移民仍用多種語言或方語交談,約13%在家中非以英語交談(普世宣教手冊,2003)。
華語文能力而言,特別是在美國當地出生的新生代僑民,有85%會聽華語,會說華語者占75%,但會讀或會寫的僅各占30%多一點。在家中主要使用語言有33.3%為華語;華、英語混和適用者占28%;在家中主要使用閩南語者占13%;閩南語、英語混和使用者占6%,其他在家使用其他華語文或其他國語言者占17%左右。在美國當地出生者中,在家裡以華、英語混和使用者最多,占38%,僅使用英語占27%,閩南語及英語混和使用者占11%,以上合計占美國當地出生人口之75%,可以看出華語在下一代僑民當中逐漸為英語所取代。
2. 宗教
美國是一個以基督教立國的國家,無一個國家像美國般曾深受忠於聖經的基督教所影響(普世宣教手冊,2003)。美國的建國英雄,絕大多數是信奉三一真神的基督徒;美國的建國文獻(獨立宣言、憲法…等)亦是深受聖經的影響所建構的;數個世紀以來,以聖經為本的基督教深深地影響美國的文化、政治和社會生活。
但是,美國的屬靈傳統正漸被腐蝕,人本主義者、新紀元邉诱摺⑼詰僬摺櫶ズ戏ɑ撸脩椃ㄋx予的條文,影響媒體來貶低和嘲弄基督徒,去除公眾事務中一切基督教的元素;「宗教自由」成了「脫離宗教」,近乎不能容忍表達宗教價值觀的言行(普世宣教手冊,2003)。基督教的傳統價值在日漸式微。無論在教內,還是在教外,宗教信仰只不過是個人私下的偏好,與我們公開的行為、選擇沒有甚麼關係。許多上教堂的人雖然還保持一套基督教的術語和儀式,但其內涵卻已被「異教」的世界觀同化了。
全美國有一千多家華人教會,但在查經班逐漸成為教會的影響下,約有三份之一是獨立教會,這不同於全球華人教會的情況。
(二)、宣教歷史與教會現況
1. 美國教會宣教歷史
(1) 十九世紀末葉,抵達北美洲的華人數目已很可觀。教會對這些『異教徒』靈魂開始關注。『拯救這些不信者』的工作由幾個大宗派設立,開始于溫哥華、三藩市,以後及于北美西岸各大城市。一八九二年,向華人傳道的宗派共有11個;已設立的華人教會在美國有7間。2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師馬偕博士在北部展開宣教、建立教會事工。
(2) 二十世紀初期,華人教會漸交由華人領導。當時有從亞洲移民北美的牧師及在北美土長、曾受當地神學訓練的傳道人,加入華人教會事奉。華人教會向華人的傳道工作中國化之後,成效便較顯著。教會仍保持其在華人與北美社會中所擔任為橋樑的角色,為華人社會設立各種服務。於1931年,共有64間華人教會在美國。自四十年代歸化法例實施後,大量移民湧入北美,使北美華人教會增長奇速。 (3) 1949至1978年間,北美的華人留學生主要來自港、台、東南亞等地。五0年代在北美華人留學生中,開始有夏令會及查經班成立,到了六0年代如雨後春筍遍佈北美各校園,成為福音據點和訓練基地,也成為七0 、八0年代華人教會的主力;他們不僅承先啟後,引領學生歸主,也在聖經及事奉上裝備成熟。
(4) 隨著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期間,美國和加拿大移民法例的放寬,北美華人教會開始急劇增長的階段。決定留居北美的華人基督徒留學生,把原先組織的查經班演變成為教會;而新移民北美的基督徒,也相繼成立教會。當然,在上述兩組中,有很多是加入已成立的華人教會的。一九八0年,美國共有華人教會420間。
(5) 1989年“六四”事件的衝擊,使得來自中國的學生學者對福音態度空前開放和渴慕;他們主動進入中西教會、團契、查經班,探討信仰。另一方面美國的華人教會及基督徒也因著“六四”拉近了和大陸人士在思想感情上的距離,更為關注中國大陸的情形,主動回應這一波慕道友的熱潮。許多中國學人團契、福音机構(如《海外校園》雜誌、“中華展望”等)紛紛成立,並舉辦佈道會、專題講座、家庭聚會、福音營會等。同時中西教會開始有組織、有策略的投入許多人力、物力向這個群体傳福音,神也開了一個又大又有功效的傳福音之門。北美“基督教熱”在大陸群体中蔚然成風,成千上萬的中國學人決志信主。
(6) 1993年7月起,約八萬的中國大陸留美人士因美國的“六四”保護法(即S1216 法案)而得以長期居留美國,對福音工作有具体而明顯的影響。中國學人無後顧之憂,更敢公開決志、受洗、奉獻;因著他們的配偶、子女、父母出國探親和移民,更多大陸人士接觸到福音;在海外落地生根後,許多人加入當地的華人教會、團契,成為會友和同工,甚至成為傳道人。
2. 教會現況
美國華人教會及福音機構超過1800 間,主要集中在西岸,以加州居冠,約佔822間;紐約州、德州也是華人教會分佈較多之地區(oursweb網站資料)。在美國中西部十三個州, 有近20萬的華人,2.5萬華人的學人學者,查經班約有六十六個,其中約有1/3是非學生的查經班。有些查經班成為為該區的華人教會。這區約有五十六間華人教會,約有三分之一缺少牧者帶領,其中有近卅個教會在芝加哥地區。中西部地區大都是華人查經班,華人教會很少,華人牧者亦少,造就訓練的需要很大。
陳宗清牧師曾提出北美華人教會現況和未來發展的十二大挑戰:
(1) 領導結構的民主化:教會的決策權大半掌握在長執或理事的手中,有關事工、行政及財務的問題,基本上是在長執或理事會中投票決定的。由表決來制定教會的方針或政策,有其正面的意義和價值,然而不少弊端卻因此產生。
(2) 牧者的問題:牧師總會有軟弱與失敗的時候。牧師的恩賜也因人而異,各有優缺點。
(3) 教會的權力衝突:在北美華人教會中的牧者與長執會不和,或牧師與長老、執事有著很深的鴻溝,無法真正同心和同工。
(4) 教義立場的分歧:北美的華人教會有不少是獨立堂會,在教義上容易引起爭議,遇到牧師與長執在教義觀點上不合時,常束手無策。
(5) 信徒面對的多重壓力:北美華人教會信徒常面對多重壓力,如貸款、文化差距、婚姻、親子教育、工作、照顧老年雙親、情緒不穩定、退休。這些百般的壓力,使信徒靈性的成長受到不少阻礙。
(6) 保持多元而合一的教會:多元化是北美華人教會的特徵,多元的教會通常很難有高度的凝聚力,因此,在多元且複雜的教會裏,要保持穩固的合一,是非常需要努力。
(7) 教會路線處於十字路口:北美不少華人教會或查經班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是否要發 展成獨立教會,或是加入宗派成為其中的一員?為此掙扎、徘徊與困惑。
(8) 大陸群體的歸主:近十年來,從大陸來美求學或學者訪問等移民的人數越來越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