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第廿八章
iv. 祭司衣袍(二十八 1 ~ 43 )
經文接著描述以色列祭司穿著的半王室服色。亞倫是祭司的典範,聖經大部分形容都是針對為他製造的華美衣袍。相對而言,他「兒子」(這些可能是他真正的兒子,或照閃族語文的慣用語解作「祭司階層」)的服裝就簡單得多了。全套的祭司衣飾十分繁複,而且部分字彙的含義今日已經沒有當時清楚。出埃及記的作者相信筆下的物品十分普遍,因而沒加詳述,只是集中討論其他細節;故此本段經文不容易詮釋。可幸的是大綱十分清楚:這些衣服是聖的──即從其他事物中分別出來──並且 為榮耀、為華美 ( 2 節)是其製造的目標。除此以外,聖經再無解釋個別衣物含義之處。衣物(和帳幕一樣)要用最上等的材料製造,並且縷上金線,使之更呈華麗。
祭司以弗得的肩帶上有兩塊寶石,刻上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這些名字又刻在祭司心口繡工袋子的寶石上。每逢進入帳幕,祭司就在神的面前以雙重的表徵擔負以色列的名字,即使不算是中保,起碼也有代表性的地位。胸口的袋子裝著兩塊求問用的石頭,可以用拈鬮的方法求問神當時的旨意。頭上裹頭巾前有一塊刻著「歸耶和華為聖」的金牌(或飾物),用意可能是提醒他和以色列的身分。納皮爾說得好,這些衣飾看來不是很重要,卻象徵神與祂子民同在,以及祂願意赦免及引導的見證。即使在舊約時代,最重要的肚笠膊皇且腿A的祭司服色得宜,而是他能夠「披上公義」(詩一三二 9 )。在新約時代,舊的約已經「成全」,一切信徒都實實在在地成為了神的祭司(彼前二 9 ),並且穿戴屬靈的妝飾(如:彼前五 5 )。我們雖然不能在基督徒時代找到直接相對的人或物,祭司衣袍仍是舊日一幅高貴的圖畫。神給祂子民這些「啟蒙指令」背後的原則,依然歷久常新。
{Section:TopicID=221} 二十八 1 ~ 4. 小序
1. 拿答、亞比戶 。前面已經提過,和眾長老一同登山的包括了他們(出二十四 1 )。這兩人後來被火燒死(利十 1 ~ 2 ),因此由 以利亞撒 承繼亞倫(民三 4 )。後來耶路撒冷撒督一系的祭司都是以利亞撒的子孫(代上六 3 ~ 8 )。而以利的家族,包括大衛的祭司亞比亞他,譜系則可追溯到 以他瑪 (代上二十四 3 )。
2. 聖衣 。換言之,這是和普通衣服不同,為事奉神分別出來的衣飾。穿著聖衣的理由,只是簡短地解釋作 為榮耀、為華美 。
4. 雜色的內袍 。關於這裡所指衣料的詳細討論,請參看德萊維。他對出埃及記提到過的三種繡工,亦有分別討論。
{Section:TopicID=222} 二十八 5 ~ 14. 以弗得
6. 他們要……作以弗得 。我們連以弗得究竟相當於現代的背心還是(彷彿蘇格蘭男子所穿的)短裙也不曉得,可見這疑團是何等的大。無論如何,它顯然是用昂貴的材料製造(但舊約其他地方稱之為「細麻布的以弗得」,可能表示它是用普通布料製成)。以弗得是典型的祭司服色,有兩條肩帶,帶上鑲著兩塊刻了支派名字的寶石。大部分現代學者基於撒母耳記下六章 14 節對大衛的形容,認為譯作「短裙」比「背心」好。撒母耳孩提時(撒上二 18 ),以及祭司城邑挪伯城所有男丁(撒上二十二 18 )所穿著的,都是細麻布的以弗得。此外大衛求問神時要求祭司亞比亞他將「以弗得」拿來(撒上二十三 9 )。由於穿在以弗得上的是裝載求問石頭的袋子,大衛所指的大概就是它。有時「以弗得」又是一個明顯的婉辭,實指「偶像」(士八 27 ,十七 5 );但聖經為什麼這樣說,我們卻了無頭緒。
12. 記念石 ,參 30 節註釋。亞倫每次進入帳幕,都在神面前擔負以色列的名字,與他們認同。
{Section:TopicID=223} 二十八 15 ~ 30. 求問用的袋子
15. 決斷的胸牌 。將希伯來文的 h]o{s%en 譯成「胸牌」純粹是臆測。這翻譯若是對的話,挪士從銅器時代比布羅斯城( Byblos )引證的,便是十分酷似的案例了。比布羅斯的胸牌是個長方形、鑲嵌了寶石的金版,以金鍊繫上,大概是當地某位君王的胸飾。除了以色列人的胸牌是用布而非金屬製成,並且是雙層的(形成一個扁袋,裝載拈鬮用的石頭)以外,兩者實在十分相似。本節的概念基本上很簡單:祭司以繫於頸項的袋子攜帶寶物(姑勿論這是什麼),袋子外面也適當地用以色列各支派的表徵作為妝飾。
29. 亞倫要將以色列兒子的名字帶在胸前 (直譯)。關於他的肩帶,請參第 9 節。本節重申第 12 節中在耶和華面前擔起各支派的概念,這點上面討論過了。亞倫所擔的可能是各支派的罪孽,也可能不過是在陡嬷袨樗麄兇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