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耶稣是我们的和睦(毕德生)

和睦是保罗精心挑选的词汇,帮助我们了解本体论的教会。他以耶稣是“我们的和睦”(弗二14)为始,接着描述耶稣“成就了和睦”(15节)并“传和平的福音”(17节)。保罗透过耶稣成就和睦的五项作为,详细阐述和睦的三重呼唤:我们藉着耶稣“已经得亲近了”(13节);耶稣“将两下(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合而为一”(14节);耶稣“推倒那使他们互相敌对、使他们分裂的墙”(14节,现中修订本);耶稣已经“废除了律法……使两者在祂里面成为一个新人”(15节,新译本);好让耶稣“藉这十字架使双方与神和好,归为一体”(16节,新译本)。耶稣的每一项作为,都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和睦,了解和睦带来更丰富的实质内涵与详细内容:耶稣使我们亲近神、让我们合一、消除彼此的敌对、让我们成为新造合一的人、与神和好。和睦的内涵错综复杂、环环相扣。成就和睦需要许多行动,而耶稣正是那个行动。

到此为止,一切的论述都让人赞叹;接着难题来了:如果保罗是对的——如果我不相信的话,就不会写这本书了——为什么以基督为首的教会,却不是世上最和睦、最和平的地方呢?

有三个原因,造成了耶稣“我们的和睦”和教会总是看起来像战场这样的矛盾,而且都与“耶稣是我们和睦”的方式有关。

第一,耶稣是人。也就是说和睦是带有人性的,否则一切毫无意义,亦无其他方式可以成就。和睦无法藉着与人无关的方式达成,它不是策略、不是计划、不是政治上的行动、也不是教育的过程。耶稣永远与人有关系,从来不是空洞的想法,亦非官僚式的作风。和睦从来就不是靠着命令布达可成,需要以和平的方式参与,有分于耶稣的生命,因为祂是我们的和睦。

第二,耶稣尊重我们人的身分。祂从不强迫我们接受祂,不强加和睦,也不威胁逼迫,反而以尊重对待每个人。祂的和睦不是下令人人和睦相处,不得彼此伤害、杀戮、仇视。和睦不是外在的,不是没有战争、饥荒或焦虑,就可以生活在和睦当中;也不是靠驱赶蚊子、除掉青少年的叛逆与赶走好争吵的邻舍,或是把异教徒挂在木头上烧死,就可以达成和睦的。

所有的人皆是和睦的参与者。耶稣在我们生命中动工,带领我们的全人,包括我们永生的灵魂,进入一个彼此连结、有亲密关系、有爱的生命里;过程牵涉既广且深,而且不论甘心与否,我们都参与其间。虽然要花上相当长的时间,但耶稣从不催促我们,要我们打起精神振作起来;也从不叫我们闭嘴,以免破坏了和睦与宁静。和睦总是一直在制造的过程之中,从来不是最终的结果。

第三,耶稣为我们成就和睦的方式,是藉着献祭的行为,从字义来说便是十字架。献祭让耶稣成为耶稣,如此的行为让和睦成为和睦,教会成为教会。保罗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描述耶稣成就的方式:“靠着基督的血”(弗二13)以及“藉这十字架”(弗二16)。

教会这个地方是世上惟一持守着所有三个和睦元素,并拒绝剔除任一要素或是予以简化的地方。教会也是惟一不容把神去人格化,成为想法或权势的场所。“道成肉身”的耶稣即是最佳明证。

教会也是惟一拒绝把世上男男女女去人格化,仅仅成为抽象概念的群体,例如:圈内人和圈外人、自己人和局外人、朋友和敌人。证据在哪里?在于我们的敬拜:在洗礼中,牧师呼叫我们个人的名字,并奉三一真神之名,为我们施洗;在圣餐中,和睦与献祭更是密不可分,耶稣的身体为我们擘开,血为我们而流,让人可以专注、清楚明白耶稣的生命、受死与复活,如何成为我们的和睦,并带领我们参与其间。

(选自《复活的操练》,屈贝琴、黄淑惠译,校园书房出版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