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圣山网论坛”

福音传扬(提姆·凯勒)

约翰福音4:7-26 约翰福音4:7-26,这段经文较长,就在耶稣向这妇人表明身份后,请看28节:“妇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里去,对众人说 :‘你们来看,有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基督吗?’众人就出城往耶稣那里去。那城里有好些撒马利亚人信了耶稣,因为那妇人的见证。他们对妇人说 ,‘现在我们信不是因为你的话,是我们亲自听见了知道这真是救世主。’” 这一段是探讨传福音的经文,耶稣向这妇人传福音,这妇人向城里的人传福音,而他们再向读者传福音。耶稣见证他自己,妇人向众人见证耶稣,然后众人向这世界见证耶稣。传福音的服事,我已待在纽约很久,纽约人普遍对传福音抱持负面态度,因为传福音是基督徒传教,让别人接受自身的信仰。纽约人认为,若基督教适合你,那很好,但别劝人转而接受你的信仰,这不够宽容。然而这整段经文,全部是关于传福音。 我要藉此向大家说明,圣经上的教导及平衡的做法。有些人对于传福音持怀疑态度,不喜欢传福音,认为太排外,不是好现象。我要向大家说明,传福音是基督徒应尽的本分,反之,若你认为自己该传福音。我要藉着这段经文探讨如何与为何要传福音。我们要来看四个要点。 第一,耶稣活出了谦卑。(校对者注) 首先,耶稣要将永生白白地赐给每个人。白白赐给每个人。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彼此仇恨,在当时的社会,男人甚至不与女人交谈,况且我们知道这妇人是个不道德的,受排挤的人。约翰福音4章6节,我们是从第7节开始读,但第6节告诉我们,她打水那时约有午正,接近正午。众人皆知,平常妇人都在早晨打水,为求安全,她们会结伴到井旁,她们来得早,因为稍后会变热,且整天的工作都需要用水。这妇人却在中午,一天已过一半,天正热的时候,独自来到,为什么呢?因为她丈夫换了一个又一个,此刻她又与男人同居。在当时的父权社会中,她是受排挤的。然而,耶稣基督跨越了一切世人所设定的藩篱,跨越性别,种族,道德的隔阂,他且温柔地与她谈论她的人生。 请看第9节,这妇人非常惊讶:你是犹太人,犹太拉比。一个犹太人、犹太拉比,我是撒玛利亚妇人,你为何跟我说话?这要告诉我们什么?当时的文化有明显的宗教社会阶级。神赐福的人,宗教人士,道德人士,都在上层阶级;未蒙神赐福的人都在低下阶层。上层阶级的人不会与低下阶层的人交谈,即使交谈,也是纡尊降贵。就妇人的理解,耶稣基督在各方面都高过她,祂主动与她攀谈,令她惊讶。她肯定很高兴而且十分惊讶。这要告诉我们什么?这告诉我们基督的救恩,耶稣的救恩,纯粹是恩典,他称之为恩赐。“你若知道神的恩赐”,恩典不是靠努力能赚取的,这救恩是白白的恩典。大家思考一下,什么事会让你领不到薪水?不工作。什么事会让你得不着恩典——白白赐下的礼物?只有骄傲会拦阻你得到救恩。若你说我不需要别人的施舍,或许你就得不到。领受救恩需要谦卑的心,领受耶稣基督的救恩,其实需要谦卑。领受的人也因为救恩而更谦卑。…

救恩的元帅 (提姆·凯勒)

希伯来书2:5-18 希伯来书二章5至18节,这段经文很长,涵义丰富,但因为是圣诞节,我们只看跟“道成肉身”有关的三件事。圣诞节的意义在“道成肉身,神变成人”。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耶稣基督变成百分之百的人,祂是神的儿子,但这里说祂为我们尝了死味,……有没有看到?在第9节,好把我们带进神的家,这里说,“要领许多儿子进荣耀里去”。神透过恩典收纳我们,因祂为我们尝了死味。祂受苦,14节,亲自成了血肉之体;17节,凡事与祂的弟兄相同。所以圣经一再地说,神的儿子不只看起来像人,祂真的成了血肉之躯,变成了人。 今晚我要从很实际的层面来讲,从三方面来默想圣诞节,默想神变成人。这对我们的生活态度应该有三种影响。 第一,因为神介入,所以我们也该介入。 因为神介入,所以我们也该介入。比如你看11节说,耶稣称他们为弟兄也不以为耻。祂是神,但祂甘愿降世介入我们的生活,甘愿变成人。祂不以为耻,也不怕这样做。 介入是要付代价的。1964年在纽约皇后区有个妇女,……那个方向,对吧?不,是这个方向(这位讲者对听者比划城市方向)……,1964年,皇后区有个叫凯蒂珍奈维的28岁的妇女,有一天回到她的公寓大楼门口时,短短几分钟内被砍身亡。她当时大声尖叫,很多人听见。这个事件变得众所皆知,是因为不但没有人下楼帮助她,甚至没有人打电话报案。事后有个听见她尖叫的邻居,对记者说一句话,后来全国皆知。她说:“我不想介入。” 为什么他们不想介入?为什么他们不下来帮忙,甚至不肯打电话报案?因为这样才会安全。这名年轻妇人遭歹徒攻击,邻居若下来帮忙,也可能会受伤,可能跟她一样遭到攻击,对吗?其实他们跟大多数纽约客一样,都知道,连打电话报案或做目击证人都可能遭歹徒报复。所以下来帮忙或打电话报案表示我得介入,可能会受伤,我可不想这样,我要保护自己的安全。 旧约圣经告诉我们,神听见我们的呼求,祂听见受压者的呼求。圣经一开始就记载,神对该隐说,“你兄弟亚伯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神听见受压者的呼求,祂听见我们的呼求。但我们在新约圣经才知道,神不只打电话报案而已,祂听见我们的呼叫之后还下来,祂籍由耶稣基督介入,成为像我们这样的血肉之躯。祂不以成为我们这样的人为耻,也不怕这样做。祂下来帮我们,不像那些目击者不敢面对风险,耶稣来根本就是付上生命作代价。 现在请想想这件事的涵义,你若明白圣诞节的精神,这是什么意思呢?这表示你愿意让自己有受伤的可能,介入就会这样。我们所住的社会,最看重个人自由,所以大家都不想介入。但耶稣介入了,甘冒受伤的风险。比如说,为什么很多人固定上教会,周而复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却不加入教会?我不是说我们纽约人会这样,你为什么会一直上教会却不加入教会?你说:“我只是还没预备好。”但很多人不加入是因为怕自己会受伤,不想那么介入。介入就有责任,要委身,有人可能会向你求救;介入就表示甘冒受伤的可能。…

立约的神 (提姆·凯勒)

耶利米书31:31-34 我们每周会探讨圣经中神的特质和圣格,本周要看的是“立约”。圣经告诉我们,神是立约的神。因着所立的约,我们与神联结。——这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刚才听到的经文,是圣经中大家熟知的重要经文。事实上,新约经常引用旧约,这段是新约引用旧约最长的经文,希伯来书引用了这一整段。这是关于新约与旧约,但意义是什么呢?我们要用以下三个标题来说明: 第一,什么是盟约(什么是盟约的定义)? 第二,新约解决了什么(新约是为了解决什么)? 第三,新约如何改变我们(新约如何更新我们)? 什么是盟约?新约解决了什么?这如何改变我们的生命?如何更新我们? 第一,什么是盟约? “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另立新约,不像我与他们祖宗所立的约。”圣经清楚地表明神只与祂立约的子民往来。所以,什么是盟约?我们需要花点时间来定义,因为我们的生活文化正逐渐失去盟约的关系。因此若我们想要了解这一段圣经,需要进一步解释一番。 盟约是一种结盟,这样的结盟形成特殊的关系,比以法律效力为基础的合同更为个人化与亲密,同时又比私人感情关系更持久,更强化,更无条件。这是“律法”与“爱”惊人完美的结合。是的,这是个人化亲密的关系,但也因为以律法为基础,更为个人化,更为亲密,这是以律法为基础,属于个人化的关系。双方作出承诺,双方共同起誓,双方承诺有所牺牲,放弃自主性。他们承诺要忠信并相爱,无论环境或感受如何。当关系建立在个人感情上,你可以随时脱身。但当关系不仅有个人层面,也有律法层面,这就成了一种结盟,彼此委身,彼此关系会变得更亲密,因为你可以敞开,信任对方,因为对方不会随意离开。这种盟约关系更亲密,更有律法约束,超越一般契约或私人关系,听起来有没有很熟悉?人与人之间最接近的例子,就是婚姻。神甚至在这段经文中称祂自己为他们的丈夫,但我们无法花时间在这个主题。…

全能的圣灵 (提姆·凯勒)

罗马书8:1-39 最近教导的主题是“圣灵”,今晚是最后一讲。之前探讨圣灵在我们里面以及为我们成就的一些事,众所周知:祂呼召我们并使我们相信真理;祂更新我们,在我们里面造出基督的性情;祂使我们在教会中彼此合一;祂赐下恩赐,使我们能服事周遭的人,生命改变。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事。 罗马书8章,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圣灵为我们成就的最后一件事,或许是最令人惊讶,也并非众所皆知的事。我们从这段经文了解到:圣灵未来为我们做的事,圣灵现在为我们做的事,以及如何让圣灵在我们生命中成就这些事。圣灵未来为我们做的事,现在为我们做的事,以及如何让圣灵在我们生命中成就这些事。——这是什么意思? 第一,圣灵未来为我们做的事。 罗马书8章着实令人瞠目。往下一点,8章30节说:“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并未停在“称义”的阶段,而是“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我们将得着荣耀。 研读保罗书信,最令人困惑的一点是,他不断地变换“救恩”一词的时态。有时说“我们已经得救、我们已蒙救赎、我们是得赎的身份”,用过去式;但他突然间转换时态,有时甚至在同一句说“我们将要得赎,我们将要得救”,到底怎么回事?事实上,这句经文也是如此,看出来了吗?罗马书8章14至16节说,相信基督的人就是神的儿女,我们已经领受了儿子的心,神已经接纳我们为祂的儿女;罗马书8章23节却说,“我们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保罗再次故技重施,怎么回事?答案是:这些概念的意涵太丰富。“得赎”一词,尤其用在此处,是指:买回、赎回、脱离捆绑、脱离辖制;买回、赎回、脱离奴役。“捆绑”意思是:戴着锁链,不能自由地做自己,也不能自由地做当做的事。 整本圣经告诉我们,甚至《创世记》起头的地方。《创世记》三章记载,那时我们犯罪,丧失与神的关系,也丧失了其他的各种关系。当我们丧失了与神的关系,其余一切就遭到破坏,不再是神原本规划的样式。因此,生命的每个层面都陷于捆绑中,我们不再能自由地成为合神心意的样式,无论是心理、社会、人际关系与生理层面,我们都陷入捆绑。这是什么意思? 即使最敬虔、最成熟的基督徒,仍然感受到惧怕、焦虑、心硬的极大捆绑。尽管他们经历某种程度的自由,但负面的感受仍然存在;即使最好的教会,也会经历许多冲突、个人野心、争吵、偏见;即使最好的人也会生病、衰老、死亡。这些事并非神的本意,都不是。我们所有的痛苦和破碎并非神的本意。因此,在你成为基督徒的那一刻,所有的罪都被赦免,凡在基督里的人都不再被定罪。神看见你在基督里,意即:神对待你的方式就像你做了基督所做的一切。你在神眼里,是完全的义人。从你信主的那一刻起,神对你的爱和十亿年后没有差别。这项真理意义深远:你得救了,是过去式;但是,尽管你已经得救,你仍然需要救赎,(因为)捆绑仍然存在。我们已经得救,但我们现在需要救赎,将来也需要。罗马书8章17节告诉我们:虽然有痛苦,虽然有捆绑,但我们必得荣耀。意即:罪的所有影响及一切捆绑都将结束。尤其23节谈到“我们的身体得赎”,我们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得着最后的拯救,即,“身体得赎”。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身体是不好的,最终的拯救就是灵魂摆脱躯体。身体是不好的,是破败的、软弱的,最终的拯救是摆脱躯体。”我得承认,年纪越大,我越有同感。当你得了慢性病,或变得衰老,感觉身体越来越虚弱,你开始感慨“身体与我为敌。身体就像囚房,摆脱它,就是得救”。但这并非圣经的理念。你明白他在说什么吗?连上天堂都不是最终的得赎,而是在时间的终了,身体复活,得着崭新且荣耀的身体——这是最终的喜乐,最终的福分,这才完全成就神对你的期盼。这是神要人知道的圆满的喜乐、昌盛。…

清教徒劝服灵魂的方式(厄洛·哈尔斯)

你为什么要死呢?你为什么要灭亡呢?你为什么不爱自己的灵魂呢?将来上帝彰显忿怒的日子,你的心能承受吗,你的手足够强吗?过不了多久,你的一切盼望、你的安慰、你的骄傲,都会抛弃你,把你丢在永恒的痛苦中。看着我,寻求救恩吧;到我这里来,我要解决你的一切罪孽、痛苦、惧怕、重担,赐给你的灵魂安息。来吧,我恳求你;放弃一切推脱、一切拖延;不要再拒绝我了;永恒就在门口了。 欧文就是这样恳求不信者的。这很罕见吗?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传福音的时代,人们甚至召开了世界大会来讨论如何传福音。所以我们要问,清教徒在他们的讲道中,是否也传福音呢?如果他们是,他们又是如何劝服人的灵魂,使他们相信耶稣基督的呢?他们谈到归信了吗?他们是面对面地与不信者个人谈道吗?他们是怎么说的呢?因为清教徒相信,不信者在属灵上没有能力悔改,他们在传福音时,是否感到捉襟见肘?他们相信拣选、预定和特别救赎,即基督只为祂拯救的子民而死,在他们努力劝说失丧者得救时,是否会觉得缩手缩脚呢? 对这些问题的简单回答是,清教徒跟随使徒。他们的基本模式和讲道,都是福音性的。他们蒙恩带领了很多人归信。比如,说到伦敦布莱克费艾尔斯的传道人威廉·古奇,据说上帝使他“成为一个在基督里的老父亲……因为数千人在他的服侍中归信、得到建造”。亚历山大·格罗夏特(Alexander Groshart)谈到托马斯·布鲁克斯时,说“他是上帝手中的器皿,带领了很多人归信”,同样的话也可以用在其他很多人身上。相信罪人在属灵上没有能力靠自己转向上帝,以及上帝在拣选中的主权,并没有阻拦清教徒在他们的讲道中对不信者说话。他们和使徒一样,视讲道为上帝把人添加给教会的方式。对他们所有人来说,讲道或多或少都带有传福音的特征。然而对他们来说,与此同时,讲道还包括宣扬上帝的全部话语,而非仅只是一部分。 清教徒的讲道既是教义性的,也是福音性的。传讲圣言意味着,把全部启示真理作为一个整体传讲。我们看不见把福音简单化、压缩到最少内容或变成一个简单的公式。对清教徒来说,福音永远不能与上帝启示的整体分割,而我们称为“圣言”的这个整体,或明示、或暗示,都是福音性的。当我们说到“福音性”时,意思是它表达了这样一个事实: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应该透过悔改和相信,转向上帝。 (选自《清教徒的牧养》,P252-253,赵刚译,经典传承出版社。) Read More

预备心背负十架(约翰·欧文)

唯有操练思想上面的事,才能使我们预备好背负十字架,承受我们可能遭遇的各种苦难。对信徒而言,苦难当头之际,最最必要的就是用那些能预备他们面对十字架和苦难的事物来武装心灵。各种关于神心意的指示,神的护理所允许发生的各种情况,现在的世情,以及当今迫在眉睫的危险,都要求他们如此行。若不然,他们必不时惊惶不安,以所受的试炼为怪,仿佛是什么非常之事临到了他们。再没有什么,比不住地思念默想永恒之事和将来的荣耀,更有助于我们面对试炼的了。唯有常常如此思念默想,灵魂才随时具备对付各种苦难的武器。海上风暴初起时,水手们会鼓足劲儿,奋力用各种索具把船固定,并施展出浑身解数来保全性命;但若风暴继续升级,肆虐到极点,他们就只好放弃其他一切手段,而启动备用锚来维持船的稳定,以抵抗肆虐的风暴。同样的道理,当逼迫、患难的风暴初起时,人会有各种方式、想出各种办法来寻求解救,但若逼迫患难达到极点——若刀剑、赤身、饥饿、死亡不由分说地临到他们,那时,就再也没有什么能带给他们可靠的安慰,使他们向之求助,唯一的出路,就是思想和相信所不见的永恒之事。 使徒在《哥林多后书》4:16-18描述这种状态说:“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使徒把所有苦楚加起来放在一边的秤盘上,想到这些苦楚时,他宣告它们是“轻”且“至暂”的;他又把荣耀放在另一边的秤盘上,发现这荣耀沉重而长久,是“永远的”——“极重无比的荣耀”。一边是暂时的悲伤,一边是永远的欢乐;一边是片刻的痛苦,一边是永久的安息;一边是失去某些暂时之物,一边是上帝在基督里的旨意完全成就,他在万物之上、为万物之主。 因此,这位使徒算了这些事的账,对它们作出判断:“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8:18)两边根本没有可比性:就好像这边包含着这么多的苦难与不幸,那边却包含着同样多的好处与福祉;就好像他所忍受的这边的痛苦,会给他带来那边的赏赐,所以没什么可抱怨的;就好像他若要逃避这边的艰难,就会危及那边的福乐。 惧怕并抗拒令人煎熬的大苦难,乃我们根深蒂固的本性,那些苦难非我们本性的力量所能承受。就连我们的主耶稣自己,他因主动取了我们本性中所有非罪的属性,所以也曾惧怕并抗拒——当然,这惧怕和抗拒乃是圣洁和神圣的——自己将受的苦难。有些人因为胆子大,看见苦难临到时还掉以轻心,夸耀自己有能力经受苦难,还责备那些不愿莽撞卷入苦难的人。但恰恰在需要他们与苦难争战时,这样的人却鲜能使神得着荣耀。彼得曾是唯一一个自恃不会离弃他的主的,听到主告诫说他们都要离弃他,他似乎还很生气,而他也是唯一一个曾经不认主的人。教会历史上充斥着这类人物,他们在试探到来之前表现出高姿态,一旦试探真的来临,他们却可耻地失败跌倒了。因此,神也许可我们采取一切正当途径逃避试炼,圣经的原则和例子都充分保证这一点。但在有些时候、有些场合,我们则需要毫不退缩地经受试炼,直至神得着荣耀,而我们也尽到本分在人前承认了基督,正如我们也将在天上他的父面前被他所承认。的确,我们所面对的所有事情都要求我们预备那样一个时刻的到来,要求我们下定决心做殉道者,尽管我们也许永远都不会真的丧命于暴力之下。而什么也不能帮我们做好如此预备,除了操练我们的心思意念去默想属天的事,默想不见和永恒之事。如此体贴圣灵并将思想和情感专注于上面之事的人,也必常常预备好应付任何苦难的境遇。 这样的人信的是在上面的、非受造的荣耀,信的是天上——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的事,信的是那幔内的荣耀;这些借着这信成为现实,并向他的灵魂显明出来。而他因这信所有的那些观念,现在也将在每个时刻前来造访他,持续与他同住,并显出其扶持与更新之效。可惜啊!我们当中不少人却身子匍匐于地,肚腹紧贴尘土,在关于属天事物的思想上只是门外汉。当那难熬的灾难困苦临到时,这些人又将如何呢?我们既然在平安之日抗拒那些更新人的、关于上面之事的思想进入,又怎能以为到那时这些思想就会造访我们的灵魂呢?耶弗他说:“从前你们平安的时候,不是赶逐我出去吗?现在你们遭遇急难,就到我这里来吗?”我们若也只是在遭遇急难时才去思想属天的事,好为自己补充能力,就几乎不可能让这些思想住在我们里面。我知道,对于那些蒙召或甚至在不自觉中承受巨大苦难的人,神可以借他的灵和恩典的大能,进到他们里面,扶持安慰他们的灵魂。但我也知道,不试探神,不忘记他所命定的蒙恩之道,却是我们的本分。 (选自《属灵之思》,安蒨译,橡树文字工作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