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圣山网论坛”

牧会学问大 与时俱进文化及领导力

在兴旺福音,全球教会众多,大大小小,那到底教会是大好呢?还是小的好呢?韩国大地教会主任牧师李在训认为:教会好否不在大小,关键在于教会能否随着时候创造合宜的教会文化,以及牧者领导力能否与时俱进。 切勿敬虔的外貌 却无生命 据《今日基督教报》报道《圣经—马可福音》2章18到22节里面,有约翰的门徒和法利赛人来问耶稣关于禁食的问题,禁食表示在神面前自卑悔改,祈求神的怜悯,特别是在旧约时代,国家遭危难时,全民披麻蒙灰、向神禁食。但到了耶稣时代,禁食变得形式化,成了虔诚的“外饰”,在马太福音5章里面耶稣提醒门徒,禁食不可像假冒为善的人做给人看。 李在训牧师表示:当今教会亦如此,都是从单纯爱主的心开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会的成长、越来越多的人参教会事工,渐渐失去了爱主的心、失去生命力。 美国达拉斯神学院曾做过研究,发现全世界各地教会发展上的共同现象,归纳出“3M”三阶段的发展理论: 运动期(Movement):透过一个属上帝的人,领受从神而来的异象和负担开始的。期间,开始有其他人献上所有、投入其中。但是当人群越聚越多时,需要管理与行政组织,教会开始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机械期(Machine):到了这个阶段,整体运作上会更有效率,却也面临逐渐失去起初的负担与爱心的危机,接着进入第三阶段。 纪念碑期(Monument):最后,教会中会有某些人一直以过去来夸口,常说过去的事,不愿尝试新的事物,失去热情、单纯与冒险的心。…

从历史发展看教会增长运动 文/曾锡华

20 世纪见证了西方基督教会的衰退及非西方教会的兴起。因受自然主义、物质主义及世俗主义的冲击及教会的妥协,今天欧洲已成后基督教地区。北美洲因着复兴运动、基要派及福音派教会的兴起,教会在生命及见证活力上仍能维持。在 20 世纪,北美洲接替了日薄西山的欧洲成为普世基督教运动的大本营。 在 20 世纪中,北美教会带动了三个普世运动,首先是最终发展成普世教会中最大运动的灵恩运动(简称为第一波至第三波等),但此运动却非所有教会都能领受。其次是普世宣教运动,例如“学生志愿运动”( Student Volunteer…

中国大陆城市家庭教会讲台面临的挑战

文/郭易君 正如狄更斯所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许多新的城市家庭教会如雨后春笋般萌芽破土、茁壮成长,另一方面一些城市家庭教会逐渐萎缩、停滞不前,甚至分裂拆散。如何正视城市家庭教会面临的挑战,并在信心和祷告中依靠圣灵回应这些挑战,是这一代传道人的责任所系。 中国大陆城市家庭教会讲台是指中国大陆城市家庭教会传道人在主日及其他时间的证道及信息分享。根据辞海解释所谓“挑战”乃是“激使之应战”,本文所指的挑战是指存在于教会讲台内外部的问题或危机。笔者认为目前中国大陆城市教会讲台存在的挑战如下: 一、内部挑战 圣道是教会建造的根基,讲台是传讲神话语的圣地。讲员在讲台上一面要传讲圣经的真理,一面要以自己的生命见证自己所传的道。城市教会经过近二十年左右的发展,传道人素质、讲台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存在许多明显的问题: 1、传道人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严重 一方面,由于城市新兴教会基督徒中第一代基督徒比例较高,青年人比例较高,对牧养的实际需要非常大。另一方面,由于传道人总比例较低,受过装备的传道人不足,许多讲员由带职事奉的弟兄姊妹担当。这就导致传道人与信徒之间供需不平衡问题非常严重。许多牧者每天能接几十个电话,个人辅导、探访跟进、宣讲话语、传扬福音等工作常常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传道人的超负荷运转体现在身体透支和灵性透支两个方面: 第一,身体透支普遍。 禾场太大、事工太多、聚会点分散等原因导致许多工人疲于奔命,同时,缺乏锻炼导致身体机能退化。还有,政治环境及安全因素导致传道人心理承受较大压力。另外,户籍制度及家庭教会不合法导致家庭教会传道人的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处于严重缺位状态,加上供应较不足,许多神的仆人承受极其不公的对待。看到国内很多一线的朋友、师长日渐憔悴,心里为之焦急、感动、爱怜。…

北京海淀堂关于“耶稣青年会”及相关事项的声明

北京市基督教会海淀堂关于“耶稣青年会”及相关事项的声明 过去数月以来,一个热切从事校园大学生事工、称为“耶稣青年会”(以下简称“耶青”)的组织,以隐名方式参与到海淀堂的大学生团契事工中来。其身份表明之后,引起海淀堂的高度警觉与极大关注。为此,海淀堂的教牧同工对该组织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调查。 我们了解到:“耶青”声称自主发源于中国大陆的复旦大学,但是,现在已经有极多的证据显示,“耶青”是在一位名叫张在亨的南韩人士的整体操控之下在中国大陆开植的分支机构;如今,“耶青”是一个包含大学、报纸、网站等等内容的跨国势力共同体的一员。张在亨在中国和其它国家亦名张大卫(韩语拼音 David Jae-Hyung Jang)。张在亨本人和据披露他在“耶青”施行的秘密教训和建立的权威式掌控模式,以及大范围利用正统主流教会资源来发展其名称众多而实质不明的事工的做法,已经在韩国、香港、台湾、美国等地引起正统主流教会的强烈忧虑及高度关注,其中以香港包括“中国神学研究院”院长和港府前裁判官在内的众多基督教界著名领袖联合组成独立调查团经过近半年的取证调查,于今年四月十日公布的调查报告为代表( http://www.enquirycommittee-ghi.org/ )。我们的调查同样印证了这种强烈忧虑及高度关注。 我们发现:在海淀堂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海淀堂大学生团契的带领人已经被任命为“耶青”的中国区负责人;该负责人后来承认他是张在亨的学生,与张在亨有直接的个人关系,但对于张在亨的教导以及“耶青”内部的实质性内容并不愿意透露;我们发现:“耶青”成员回避正统主流教会及其领袖们所忧虑和关注的核心问题而刻意在网络上宣传该组织与WEA(世界福音派联盟)的关系,以证明其正统性,但“耶青”此种秘密施教方式及其操纵渗透式的事工模式都与其自我宣称的福音派传统不能吻合。我们发现:“耶青”成员有衍生不同名称的组织的做法。…

专访家庭教会牧者:会友制对教会合一和有秩序的治理至关重要

中国现在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存在着大量游走教会的基督徒,而且越来越多无知的基督徒在产生。”这是一位中国家庭教会牧者忧心中国教会而发的感叹。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夸赞中国基督徒近60年增长了数十倍,这确实是让人欣喜的数字。 然而,牧者更应该看到基督徒人数增长的背后面临的更大挑战:缺乏合乎圣经原则的治理而带来的教会牧养和信徒生命建造的困难,由此导致的大量问题信徒。 很多人依然存在着对教会的治理的误解,认为教会可有可无,只要信主个人得救就可以了;认为只要有两三个人,就可以随意组成教会;认为最重要的是传福音,教会不过是组织,是形式,是可有可无,只要靠圣灵的带领就行了…… 种种错误的观念和教导导致教会疏于治理,教会治理变得随意化,失去教育的功能,成为宣泄个人情绪的俱乐部一样的地方。可是伟大的改教家加尔文在谈及教会的治理时严肃地指出:“凡是要废弃或贬抑我们所谈及的教牧次序和教会治理,或者视之为没有必要、并不重要的人,都是企图破坏教会,甚至摧毁教会。” 由此可见教会治理对一个教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地上的教会,既然是约民所组成的群体,当然就有一定的组织性。教会本身不是一个组织,但教会内部却有组织,需要有符合圣经教训的治理。 没有好的治理,也不会有好的传道和牧养,这是大多教会牧者的切身体会。中国教会近年也在积极的探索合适的治理模式,其中尝试较多的便是城市新兴教会在探索的会友制治理模式。 基督时报网站就此联系了武汉一家庭教会牧者,邀请他谈了教会治理中会友制的必要性和实践会友制的益处和经验,该教会从建立至今三年一直实行的是会友制治理模式。他说:“会友制对教会合一和有秩序的治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基督时报网站和武汉该教会牧师的访谈内容。 问:您是如何看待教会治理呢?…

教会建制:信仰告白、牧养体系和治理制度

文/陆昆 有时,教会的带领人或者团队会受到一些指责,说他们的权威或者决策并未通过会众的任命和批准。这样想的前设是以为教会的公权利来自教会成员的任命或授权。这种设想在今天“民主”已成公理的情况下似乎不言而喻,但却并非天经地义,因为教会的领导权威并非来自成员对私权利的委托;正如公司CEO的权威是来自董事会的任命而非公司员工的选举和授权一样,本质上,教会的权威虽然有可能通过会众选举和决策的方式履行,但其本质却非会众的委托或授权,而是来自神自己的委任。 这并不意味着教会的带领者或团队可以任意产生或可以专权擅行,正相反,正是因为其权威成为神在基督里的统治的彰显,所以格外需要郑重,并不断受到必要的评估和检验。换句话说,教会制度的权威必须经过良好的途径产生和施行,才能体现神在基督里对教会的统治。 所谓教会建制,就是要用更合乎圣经,也符合神的创造规则的方法,使整个教会归在神的照管、教训和治理之下。为此,我们要寻求体制性的设置,以约束个人和团队的偏见。 神是在基督里为我们的神,也使我们在基督里成为他的儿女和子民,因此神在教会中的王权就是基督的王权。那么基督是通过什么临在于他的教会并在教会中成为元首呢?乃是通过道和圣灵。因为道是基督本身,却以意义清楚的、可言说和分辨的命题的方式向我们说话,而且命令我们顺从。我们若在他的话里面就是在他里面。同样,圣灵是基督的灵,也是真理的灵,是作为圣道的基督以其超然的位格的方式内在于信徒的生命中,如基督所说:“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6:63)所以,基督既是以清晰可辨的命题方式从外面规范我们,又以可以体验相交的位格方式从里面引导我们。因此圣徒和教会辨认并顺服于道和圣灵的工作时,就是基督在掌权了。 近来教会建制在中国家庭教会,特别是城市改革宗系统的教会中引起越发自觉的关注。但对教会建制的理解往往偏向于治理制度,有时虽然也涉及到教会的信仰告白,但对于建制的中心内容——牧养体系普遍缺少关心。其实,无论是教会的信仰告白还是教会的治理制度,都是在教会的牧养中,为了更好地牧养、且通过牧养的过程而产生和执行的,因此必须同时关心信仰告白、牧养体系和治理制度的建制进程,且是以牧养体系的建立为建制三要素中最核心的关注为好。 首先是信仰告白,因为教会若要通过圣灵和圣道伏在基督的管理之下,必须有对基督正确的信仰告白,因为教会之为教会正是建立在对基督正确的信仰告白上,所以当彼得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太16:16)的时候,耶稣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立在这(信仰告白——作者注)磐石上”(太16:18)。但实际上信仰告白不单单是发生在读使徒信经的时候,甚至即使教会作一个几乎和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一样的认信,同它一样又庄严、又精确、又清晰,仍然不等于教会有信仰告白,因为这个正确的信仰告白实际上是发生在教会的教导、祷告、见证、交通、培训、也包括教会的治理中,如此教会宣告说基督是我的元首。所以实际上这个信仰告白是发生在教会的一切言说和行动之中的,尤其是发生在教会一切明确的、系统的教导和关怀体系中,也就是发生在牧养体系中。 因此第二是牧养体系。教会怎样传福音,对已经认信的人给他怎样的训练,对长成了的人怎样使他成为同工,面对有需要的人怎样用话语建立他的信心、操守和品格,怎样发展他的恩赐,激励他更多地委身事工……这个过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就是建立良好的牧养体系的过程。教会怎样成为教会,非常重要的是使信仰告白实施在教会的牧养过程中。 但我们还需要治理制度。我们还需要某种有强制力的权威制度来实现这个牧养过程。因为人是任性和悖逆的,无论是新信徒还是老信徒,或者是负责同工,都可能没有足够的力量去约束自己的任性而顺服基督的教训,那么这个人或者同工以及教会就很危险。实际上教会有强制力的权威,这个权威是教会的治理制度。它包括一个教会的权威是怎样产生的,是通过一个怎样的过程去确认为是有效的、神授权的权威?一个决策怎么做?权威或者决策产生之后又怎样执行?他依据怎样的规范来执行?这些都涉及到教会的治理制度。…

聪明高管的失败,成为牧者领袖之鉴

基督时报编辑 吴亮 更新时间:2012年01月30日 11时10分09秒 【基督时报】 领导力网络(Leadership Network)的前任牧师和研究总监柏华伦(Warren Bird),最近在他的Twitter上分享了一篇《福布斯》杂志上的文章“极不成功主管们的7个坏习惯”,并评论说,同样的原则也完全可以用在牧师们身上。 这篇文章是基于《为什么聪明的主管们会失败》(Why…

美国信心圣经神学院郝继华:教会增长从复兴祷告会开始

迎接复兴、实现增长是所有教会共同的期盼。信心圣经神学院郝继华院长日前在美东基督教教育大会专题讲座上,指出教会增长是从复兴祷告会开始,并对如何加强祷告会圣灵的工作给出自己的建议。 郝继华院长从近二百年在欧洲、北美以及中国山东发生的属灵大复兴的历史总结出一条规律,火热的祷告与圣灵的工作在教会复兴和增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值得留意的是这些影响深远的大复兴导火线的点燃者并非都是属灵的伟人或知名的牧者,不少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们看似单纯、没有华丽词藻的祷告却引发“蝴蝶效应” ,点燃属灵复兴运动的火焰。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影响全球复兴运动的威尔斯大复兴(WELSH REVIVAL)。这个被历史学家评为20世纪中最大的基督徒复兴就是从一群渴慕祷告的平信徒开始的,而点燃复兴导火线的就是一个初信主的小女孩。 据记载,那位刚信主不久的小女孩被教会的牧师点名在会众分享信主见证。结果那小女孩颤抖的声音只讲出一句话:“I love Jesus…

郝继华院长分享复兴祷告会六步骤

日前举行的美东基督教教育大会中,信心圣经神学院郝继华院长分享专题“火热祷告与圣灵的工作”,他表示,近二百年的几次属灵大复兴都是从祷告开始的;教会若成为祷告的教会,必迎来复兴和增长,接着会产生宣教的力量。 然而,当今北美华人教会在祷告方面普遍差强人意,祷告会的出席率是各类聚会中最低的,本来火热的祷告会却显得非常冷清。郝院长认为,若要兴旺北美华人教会,当务之急是先要复兴祷告会。 首先要弄清为何今日北美华人教会的祷告会遭冷落?郝院长表示不外乎四点原因:第一,信徒不肯付代价;第二,教会轻视神迹;第三,喜欢靠自己;第四,误把祷告会看作「消沉”的事工。 对于如何加强祷告会圣灵的工作,从而大大复兴祷告会,郝继华院长提出六条建议供各教会参考。 首先,郝院长强调祷告会应由“合适”的人来带领。在他看来,对祷告有负担、有热情,且有良好祷告操练的人才算是“合适”的人。他还表示,倘若祷告会由不合适的人来领,祷告会的品质将大打折扣 “祷告会有别其它的事工,绝对不要把祷告会交给对祷告会没有负担的人,无论那个人在教会有多大的头衔。”他说。 其次,祷告会要打破老套和例行公事的方式,体现出多元性。郝院长举例如,中间穿插见证、同声祷告、分组祷告,医治祷告,或者数天连续祷告。 再次,学习开口大声、同声祷告。郝院长表示祷告会不是默祷会,不可一味的默祷,需要开口大声和同声祷告。事实证明,开口祷告较易挑旺祷告会的热度,加强圣灵的工作。 第四,需要有人指导。很多参加祷告会的信徒都比较被动,正因如此,祷告会需要对祷告有操练的人去指导,他们对提升祷告会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