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见证了西方基督教会的衰退及非西方教会的兴起。因受自然主义、物质主义及世俗主义的冲击及教会的妥协,今天欧洲已成后基督教地区。北美洲因着复兴运动、基要派及福音派教会的兴起,教会在生命及见证活力上仍能维持。在 20 世纪,北美洲接替了日薄西山的欧洲成为普世基督教运动的大本营。 在 20 世纪中,北美教会带动了三个普世运动,首先是最终发展成普世教会中最大运动的灵恩运动(简称为第一波至第三波等),但此运动却非所有教会都能领受。其次是普世宣教运动,例如“学生志愿运动”( Student Volunteer…
Posts published in “圣山网论坛”
江登兴 你们当从门经过经过, 预备百姓的路; 修筑修筑大道, 捡去石头, 为万民竖立大旗。 ——《以赛亚书》62:10 基督释放了我们, 叫我们得以自由,…
文/郭易君 正如狄更斯所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许多新的城市家庭教会如雨后春笋般萌芽破土、茁壮成长,另一方面一些城市家庭教会逐渐萎缩、停滞不前,甚至分裂拆散。如何正视城市家庭教会面临的挑战,并在信心和祷告中依靠圣灵回应这些挑战,是这一代传道人的责任所系。 中国大陆城市家庭教会讲台是指中国大陆城市家庭教会传道人在主日及其他时间的证道及信息分享。根据辞海解释所谓“挑战”乃是“激使之应战”,本文所指的挑战是指存在于教会讲台内外部的问题或危机。笔者认为目前中国大陆城市教会讲台存在的挑战如下: 一、内部挑战 圣道是教会建造的根基,讲台是传讲神话语的圣地。讲员在讲台上一面要传讲圣经的真理,一面要以自己的生命见证自己所传的道。城市教会经过近二十年左右的发展,传道人素质、讲台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存在许多明显的问题: 1、传道人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严重 一方面,由于城市新兴教会基督徒中第一代基督徒比例较高,青年人比例较高,对牧养的实际需要非常大。另一方面,由于传道人总比例较低,受过装备的传道人不足,许多讲员由带职事奉的弟兄姊妹担当。这就导致传道人与信徒之间供需不平衡问题非常严重。许多牧者每天能接几十个电话,个人辅导、探访跟进、宣讲话语、传扬福音等工作常常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传道人的超负荷运转体现在身体透支和灵性透支两个方面: 第一,身体透支普遍。 禾场太大、事工太多、聚会点分散等原因导致许多工人疲于奔命,同时,缺乏锻炼导致身体机能退化。还有,政治环境及安全因素导致传道人心理承受较大压力。另外,户籍制度及家庭教会不合法导致家庭教会传道人的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处于严重缺位状态,加上供应较不足,许多神的仆人承受极其不公的对待。看到国内很多一线的朋友、师长日渐憔悴,心里为之焦急、感动、爱怜。…
北京市基督教会海淀堂关于“耶稣青年会”及相关事项的声明 过去数月以来,一个热切从事校园大学生事工、称为“耶稣青年会”(以下简称“耶青”)的组织,以隐名方式参与到海淀堂的大学生团契事工中来。其身份表明之后,引起海淀堂的高度警觉与极大关注。为此,海淀堂的教牧同工对该组织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调查。 我们了解到:“耶青”声称自主发源于中国大陆的复旦大学,但是,现在已经有极多的证据显示,“耶青”是在一位名叫张在亨的南韩人士的整体操控之下在中国大陆开植的分支机构;如今,“耶青”是一个包含大学、报纸、网站等等内容的跨国势力共同体的一员。张在亨在中国和其它国家亦名张大卫(韩语拼音 David Jae-Hyung Jang)。张在亨本人和据披露他在“耶青”施行的秘密教训和建立的权威式掌控模式,以及大范围利用正统主流教会资源来发展其名称众多而实质不明的事工的做法,已经在韩国、香港、台湾、美国等地引起正统主流教会的强烈忧虑及高度关注,其中以香港包括“中国神学研究院”院长和港府前裁判官在内的众多基督教界著名领袖联合组成独立调查团经过近半年的取证调查,于今年四月十日公布的调查报告为代表( http://www.enquirycommittee-ghi.org/ )。我们的调查同样印证了这种强烈忧虑及高度关注。 我们发现:在海淀堂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海淀堂大学生团契的带领人已经被任命为“耶青”的中国区负责人;该负责人后来承认他是张在亨的学生,与张在亨有直接的个人关系,但对于张在亨的教导以及“耶青”内部的实质性内容并不愿意透露;我们发现:“耶青”成员回避正统主流教会及其领袖们所忧虑和关注的核心问题而刻意在网络上宣传该组织与WEA(世界福音派联盟)的关系,以证明其正统性,但“耶青”此种秘密施教方式及其操纵渗透式的事工模式都与其自我宣称的福音派传统不能吻合。我们发现:“耶青”成员有衍生不同名称的组织的做法。…
中国现在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存在着大量游走教会的基督徒,而且越来越多无知的基督徒在产生。”这是一位中国家庭教会牧者忧心中国教会而发的感叹。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夸赞中国基督徒近60年增长了数十倍,这确实是让人欣喜的数字。 然而,牧者更应该看到基督徒人数增长的背后面临的更大挑战:缺乏合乎圣经原则的治理而带来的教会牧养和信徒生命建造的困难,由此导致的大量问题信徒。 很多人依然存在着对教会的治理的误解,认为教会可有可无,只要信主个人得救就可以了;认为只要有两三个人,就可以随意组成教会;认为最重要的是传福音,教会不过是组织,是形式,是可有可无,只要靠圣灵的带领就行了…… 种种错误的观念和教导导致教会疏于治理,教会治理变得随意化,失去教育的功能,成为宣泄个人情绪的俱乐部一样的地方。可是伟大的改教家加尔文在谈及教会的治理时严肃地指出:“凡是要废弃或贬抑我们所谈及的教牧次序和教会治理,或者视之为没有必要、并不重要的人,都是企图破坏教会,甚至摧毁教会。” 由此可见教会治理对一个教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地上的教会,既然是约民所组成的群体,当然就有一定的组织性。教会本身不是一个组织,但教会内部却有组织,需要有符合圣经教训的治理。 没有好的治理,也不会有好的传道和牧养,这是大多教会牧者的切身体会。中国教会近年也在积极的探索合适的治理模式,其中尝试较多的便是城市新兴教会在探索的会友制治理模式。 基督时报网站就此联系了武汉一家庭教会牧者,邀请他谈了教会治理中会友制的必要性和实践会友制的益处和经验,该教会从建立至今三年一直实行的是会友制治理模式。他说:“会友制对教会合一和有秩序的治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基督时报网站和武汉该教会牧师的访谈内容。 问:您是如何看待教会治理呢?…
怀特菲尔德如何推动英美大复兴? 是谁300年前复兴了英国的信仰?他们姓甚名谁,好叫我们得以纪念他们呢?他们生于何处?受过怎样的教育?他们生命中的主要事件是什么?他们的特别工场在哪里?我将在本章及下面几章回答这些问题。 我怜悯那些对这些问题不感兴趣的人。为上帝做工的器皿值得我们去细细考察。一个对吹倒耶利哥城的羊角、钉穿西西拉鬓角的橛子和锤子、基甸的火把和号角、大卫甩石的机弦和石子毫不在意的人,我们说他是冷漠无情的,这一点也不过分。我相信,所有读这本书的人,都希望对18世纪的英格兰福音传道人有所了解。 我首先要提出的就是著名的乔治·怀特菲尔德。虽然按出生时间,他并不排在最前,但按功劳来说,我要毫不犹豫地把他排在第一位。 怀特菲尔德出身寒微。从1739年直到他去世的1770年的31年间,他毕生只在做同一件事情。这个非同寻常的人心里只有一件事:只以他主的事为念。从星期日早上直到星期六晚上,从1月1日到12月31日,除了卧病在床,他几乎从没停止过传讲基督,走到世界各地劝勉人悔改,到基督那里得救。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几乎没有哪一个稍有规模的城镇,是他没有去传过福音的。如果教堂的门向他敞开,他很乐意在教堂里讲;如果只能进会堂,他就很开心地在会堂里讲;如果教堂或会堂都向他关闭,或者因为太小,不能容纳所有听众,他也乐意随时准备在露天传讲。31年之久,他一如既往地这样工作。他总是宣讲同样的荣耀福音,而且有目共睹的,总是带有极大的果效。他在莫菲尔德讲道后,仅在圣灵降临节那一周的时间里,便收到1000封关注灵魂的人的信,并且有350人领受了圣餐。据估计,在他34年的传道生涯中,他公开讲道达18000次。 当冬天露天传道必须暂停时,他在伦敦的日常传道工作也同样令人惊叹。由于英国国教各教区的讲坛都向他关闭,人们在托特纳姆法院路特意为他建了一所会幕教堂。他在里面的工作包括以下内容:每星期日上午6点半,主领几百人参加圣餐仪式,过后带领祷告,上午下午都讲道,傍晚五点半再讲道。最后,对在会幕教堂分席而坐的寡妇、已婚人士、年轻人和未婚女士讲话,以合宜的话劝勉不同处境的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和星期四上午,他通常六点开始讲道;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和星期六晚上,他作讲座。这样看来,他每周讲道达13次!这期间他还要与几乎世界各地的人保持频繁的通信联系。 像怀特菲尔德这样能够经得起长久劳作的人实在了不起。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乔治·怀特菲尔德那样,如此完全地将毕生奉献给基督,一生为他所用。 怀特菲尔德对不灭灵魂的直接造就是巨大的,是无法估量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北美可靠的见证人记录下他们坚信的这一点:他是被上帝使用,使数以千计的人归正的器皿。无论他在何处传道,许多人不仅仅是欢喜、激动、被吸引,还确确实实被改变,从罪中回转,成为彻底服侍上帝的人。 他在他繁重的劳苦中大大成功。我深信,对他侍奉的印证是远超人能数算、能用数字代表的。可以肯定的是,他广受欢迎,这完全是因为他大大被上帝所用的缘故。因为只要他一开口讲道,上帝就异乎寻常地赐福他所说的话。…
今年是宣教历史上一本重要的小书 Roland Allen所写的《传教方法:保罗的模式还是我们的模式?》(Missionary Methods: St. Paul’s or Ours?)出版一百周年纪念。关于传教,关于植堂,我们常常需要探讨。那么到底教会植堂该如何发展?到底是该依赖传教士的模式来进行扩张,还是依赖专业性的创业型牧师去植堂? 美国福音派主流杂志《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Today)曾在去年7月刊发一位《教会植堂的终结》(The…
9月29日至10月3日期间在香港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华人基层福音会议”上向7百多名与会者分享了基层福音事工六大宣言,当中确立了基层福音事工的要项,包括先建立好网络、全方位地关心困苦人、创新事工模式等。 六大宣言 一. 结网-异象的连结与网络的建立 我们先要在“船上补网”,才能到“海里撒网”。各个基层福音团队在“得人”的挑战下,互相连结并建立坚固的网络,使社会各阶层都得到福音的恩泽。(可1:16-20) 二. 服务-全方位地关心困苦的人 藉行动配合宣讲全人的福音。不只让社会广大基层的羣体听到福音的好消息,更是活出盐和光的生活,叫他们看见我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太5:13-16) 三.…
很多教会而言,教牧与长执之间存在既微妙又复杂的关系,两者亦敌亦友,既有制衡又有合作。教牧与长执关系融洽与否对教会兴旺至关重要,如何建立并提升两者的关系是值得广大教会思考的课题。 前香港播道神学院院长、罗省华人播道会主任许道良牧师与罗省华人播道会长执会主席梁弟兄,日前在一次公开讲座上分别从教牧与长执的角度讲解了“教牧与长执同工的艺术”,令在场的听众受益良多。 从教牧角度看“教牧与长执同工的艺术” 本次讲座由北美中华福音神学院与南加州华人教牧同工联祷会共同举办。许道良牧师首先分享了他与长执的相处之道,并把自己卓有成效的实际运作经验向大家倾囊相授,得到与会者的积极响应。 许牧师说,教牧与长执间的关系实在是非常微妙的一门艺术。若教牧与长执彼此鼓励和扶持,在福音工作上并肩作战,则成为教会的莫大的祝福。反之,若两者互争为大、相吞相咬,则产生对教会巨大的破坏力。 如何掌握教牧与长执相处的艺术?许牧师认为这没有快捷方式可走,需要教牧与长执同工不断谦卑学习及自我省察。不过,抓住几个关键要点可以避免教会走弯路。 在经验分享中,许牧师特别强调建立双方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教牧与长执关系的好坏往往决定教会发展的成败。若双方没有关系的建立,自然就很难一起同工。 许牧师把教牧与长执的关系分成公与私两种。公的关系主要包括各样事工的合作关系,而私的关系则涉及了双方的感情与友谊。他表示,教牧与长执关系的建立要从公私两方面同时入手。 对于如何建立教牧与长执在事工上的伙伴关系,许牧师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双方要有共同的异象和目标。虽然大家在一些事情的看法与作法有差别,但只要心存共同的使命和愿景,就能作到求同存异,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文/高真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神在人间的帐幕。建立正确的教会观、明白教会的本质和价值,对于时下的中国教会意义深远,也是当前很多教牧同工所甚为关注的重点之一。 研究教会,首先要看的是:耶稣基督是如何看教会的。 在四福音书中只有两处提到“教会”这个词汇,一处是太16:18,耶稣说要把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还有一处是太18:17;之后是保罗书信里面大量出现“教会”这个词汇。今天我们要研究教会,首先要看耶稣基督所说的教会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仔细研读太16:13-28这段经文: 耶稣到了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有古卷无“我”字)?”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权柄”原文作“门”)。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当下,耶稣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他是基督。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人子要在他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候,他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 从这段经文中,我们可以找出很多组的对比,只有对比才有鉴别,从此可以发现教会跟地上组织的不同,看到教会的真本质: 1、凯撒利亚腓立比和耶路撒冷的对比;(13节、21节) 2、先知和基督的对比;(14节、1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