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改革宗初学者网站 http://www.reformedbeginner.net/wp-content/uploads/2017/06/presbyterian-n-reformed.jpg 改革宗(Reformed)这个词的含义比较广泛。这个词可以广义上指一切支持预定论的神学体系,也可以指从十六世纪以来的加尔文主义神学传统,但是本篇里使用这个词是较狭义的欧洲大陆的加尔文主义,用以区别在大不列颠发展的加尔文主义,一般被称为长老会(Presbyterian)。 长老会(Presbyterian,以下简称P)一般是指在大不列颠发展出来的加尔文主义。改革宗(改革宗=Reformed ,以下简称R)一般是指在欧洲大陆,如德国、法国、瑞士、荷兰、比利时、匈牙利等地区发展的加尔文主义。这两个传统的神学教义与教会治理等各方面都是十分相似,如同孪生姐妹一般。我在这里不是做出什么优劣之分的结论,只是简略介绍两个传统的不同之处,没有优劣之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今天在欧洲和北美主流的(mainstream)长老会与改革宗教会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认信的(confessional)教会,而早已就走上了自由派或泛福音派的道路。所以今天,这两个传统的继承者大部分分散为10多个不同的小型宗派,而在北美,这些小型宗派形成了一个联盟,叫做“北美长老会与改革宗联合议会”(North American Presbyterian and…
Posts published in “圣山网论坛”
http://www.reformedbeginner.net/wp-content/uploads/2022/08/council-chalcedon-982975003.jpg 王一牧师按:上个月一直在外度假,回到家里发现前院的草坪上长出很多杂草。杂草如此旺盛,把周边的草坪都遮盖了。于是,虽然时间很有限,但也必须空出时间来处理杂草,免得长得太过旺盛,把好的草坪糟蹋。基督的人性究竟是不是受造的?纵观历史上正统教会一直以来的教导,基督的人性的确是受造的。这个在大公教会历史上几乎不存在争议的问题,竟然成为近年来在华语基督教圈内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甚至在正统基督论的书籍和资料,例如马克·琼斯的《简明基督论》(台北:改革宗,2016)被翻译成中文之后,许多受过正统神学训练的牧师、神学家们都纷纷表明基督人性受造的真理,竟然继续还有人提出荒谬的反对意见,其中大部分是未受过正统神学训练的平信徒,在网络上散布各种逻辑混乱的论证。我曾经认为没有太多回应的必要,一是认为已经有很多正统的牧师、神学家发表过论证,不必画蛇添足;二是认为许多信徒有这样的甄别能力,从他们的论证方式也可以看出是未经系统性的神学训练的人所为。然而在本人实际牧会的经历中,慢慢发现一些访客来到教会,竟然认为基督的人性是非受造的。而且在一些平信徒交流中,他们十分困惑,不知道教会正统的观点是什么。可见这些错谬的网络信息已经开始影响到了实体的教会,如同我度假在外的草坪长出了杂草。由于我的确牧会时间有限,便拜托值得信任的王童蛟弟兄对基督论的错谬进行回应,他在这篇文章中列举一些圣经的论证和教会历史中证据,来表明“基督的人性是受造的”这一观点,是符合圣经的,也是大公教会一贯的教导。我在此呼吁那些曾经宣传错谬教导的人,尽快悔改、修正自己的路,谦卑受教才是主所喜悦的。 基督的人性究竟是不是受造的?这是一个近年来在华语基督教圈内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直至今日都是如此。然而,纵观历史上正统派一直以来的教导来看,基督的人性的确是受造的。这是解经的结果,亦是大公教会的教导。 圣经的依据 约 1:3 & 约 1:14…
http://www.reformedbeginner.net/wp-content/uploads/2021/01/Simplicity.jpg 在基督教神学里,没有比三一神论更基本更重要的教义了。“神学”这个词本身就是由希腊文 theos (直译为 上帝 )和 logos (直译为 话…
来源: 《清华法制论衡》第十辑 摘要: 在南非,使人类损失惨重的艾滋病问题——它所夺去的生命比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所发生的所有内战的死伤者的总数还要多,自从Hazel Tau v. Glaxo and Boehringer案以来,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该案将具有多维度的社会问题转变成了更为狭窄的法律问题:跨国公司的价格政策是否违背了基本人权?艾滋病患者是否可以直接针对跨国公司主张他们的生命权?在私营企业中,是否存在一种“获得药物治疗权的人权”?更一般地讲,基本权利是否不仅约束各个主权国家,而且也直接约束那些跨国的私人?…
/ 2011年1月14日 https://www.christiantimes.org.hk/Template/Shared/revamp/image/global_use/oldtalks_default.jpg 近年來,每當討論「使命教會」(Missional Church),筆者發現不少華人教會領袖與文字工作者的思維仍停留於「上帝的使命」(Missio Dei)即等同「神的宣教」,以「差傳教會」舊有思維與事工咦鱽沓休d,自然得來的結果不是國度的擴展,只是個別堂會或機構的企業式增長。 筆者嘗試在此釐清對「使命教會」常有三方面的誤解,期望引發更多討論,從而讓「使命教會」能根植華人教會土壤。 一、使命的範圍 中文「宣教」(Mission)有宣示教令、宣導教化的基本意思,而「差傳」此字是教會內部用詞,有差遣宣教士外出傳揚福音的意義。無論是「宣教」或「差傳」,已普遍理解為教會的特定事工項目,於是不同地方堂會皆設有其組織的宣教事工委員會或差傳部門等。…
威廉·巴尔:犹太-基督教道德体系正在美国衰落,我很痛心啊 来源:法意读书 2019-12-16 07:14 blob: https://www.holymountaincn.org/8929660c-a308-4ddb-b36d-a3db0a6f2c84 威廉 · 巴尔…
最近的医改可能大家也注意到了,其实是在提速。(2020年)12月8号国家推出了4+7的带量采购,这是什么意思?4个直辖市加上7个副省会城市,这是中国最具有购买力的11个城市,他们集中起来采购药品,这个就是所谓带量采购。效果也是非常的好,这次采购的20多种药,最高的降了95%,平均降幅超过60%,而且都是通过一次性检验的,也就是说是质量可靠的药。 药企特别特殊,全世界的药企都是巨无霸的垄断,因为药企最大的成本是研发。目前研发一个新药,国际上大概要20亿美元的研发成本,再加上十年的时间,所以如果企业没有体量的话,它是不可能经受得起这样一个研发成本和时间。而如果老百姓面对着这样一个全球垄断的药企,去买药根本就谈不下药价来。 所以这些年医改,我们从过去单个医院买药,到国家从省级层面招标采购,其实药价都下不来。在这些年医改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终于国家出手了,以国家的力量用量来要价,药企降了价以后,药品就能进入医保了,而且国家提供给药企1/3的全国市场,这样一来就是双赢,老百姓得实惠了,生产药品的企业也保持了它合适的利润。 我们还有一种选择,就是仿制药。《我不是药神》这个电影相信这个大家都看了,其实印度现在确确实实是全球生产仿制药最好的国家,而仿制药不是假药。仿制药不仅仅是廉价,当仿制药通过一致性检验后,它的疗效与原版药是一致的,那么我想大家可能一定有兴趣,想知道印度如何生产出这么多好的仿制药。印度工业跟我们比差远了,其实我想大家不知道的是,印度的仿制药是从咱中国学来的,上世纪70 年代的时候他来中国学习一下就学到真经了,他发现中国人为什么能看得起病啊?自己造药,我们那时仿造的像青霉素这种比较昂贵的药,最后搞成了白菜价,一分钱一支。 过去我们的传统低价药都是国家仿制的,所以印度回去以后,其实是以国家的力量在推动仿制药的生产。印度的法律不保护专利,但是它保护仿制专利,你把这个药仿制出来了,专利上法律就保护你。因为我们都知道知识产权是为了保护、鼓励创新,但是在药这个行业它有一个特殊性,一旦药研发出来,它是能救命的,如果因为经济原因吃不起,是不人道的。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是允许强制仿制,简称叫强仿,但是条件是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印度是满足的,所以这些跨国公司跟印度打官司也打不赢,所以 40 年以后确实印度今天是全世界造仿制药造的最好的,美国每年一半以上的药都是从印度进口的,美国是最大的原研药的发明生产地,但美国的老百姓也是吃不起原研药的,因为原研药太贵了,它也从印度进口仿制药。…
一、引言 政治极化是美国政治史上的常见现象,也是当今美国政治中最重大的问题之一。国内外学术界对政治极化的表现、原因、影响等方面已经有大量研究,尽管仍然存在不少学术争议和尚待解决的问题,但已经初步达成了一些共识。例如,美国政治精英出现了明显的政治极化,可能达到了内战以来的最高水平;一小部分选民表现出极化,特别是政治积极分子,但大多数选民仍然持相对温和的意识形态和政策立场;当代美国政治极化背后存在经济不平等、南部重组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根源,也与政治全国化、媒体的发展等因素有关。 迄今关于政治极化的研究较少涉及其未来趋势,特别是极少探讨美国政治实现去极化的可能性与实现条件。尽管极化是美国政治历史的常态,但确实存在两个短暂的去极化时期:一是内战结束后,二是大萧条和新政之后。这两个去极化时期都出现在高度极化之后,并伴随着政治上或经济上的灾难而发生。美国政治能否再度实现去极化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看,它关乎美国政治体制是否具备足够的纠错和修复能力;从现实来看,它关系到美国政治能否继续保持稳定,美式民主是否有衰败的可能性,以及美国能否进行有效的国内治理和国际竞争。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少量研究成果涉及美国政治的去极化。戈登·赫策尔与克莉丝汀·劳林探讨了当前美国政治极化的两种可能发展趋势,其中一种是当前的政治极化已经快要达到顶点,因为多数美国人已经开始对两党的极端政策产生不满,这可能导致他们转向更温和的立场,进而导致极化的减弱。萨拉·查特菲尔德等研究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政治极化缓和的现象,认为新老议员交替以及两党在部分议题上的合作缓解了镀金时代的美国高度政治极化。美国著名智库卡内基国内和平基金会的学者评估了1900年以来全球多个国家的政治极化和去极化现象,发现去极化大多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有关,例如暴力冲突、政权变更、外国干预等。保罗·皮尔逊与埃里克·席克勒尔认为,美国政治制度的最新发展导致当前的政治极化处于自我强化的过程中,短期内不会出现去极化的可能。有些学者对去极化的策略或技术进行了研究。例如,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了三个可能有助于美国实现去极化的方案:在选举过程中推行排序复选制,培育民主党和共和党之外的第三大党,在基层启动协商民主运动。他还认为美国走出极化的长远途径,是民主党人明确采取行动,占领美国政治的温和中心,并在此基础上赢得选举。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关于美国政治去极化的研究还相当有限。一是对美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去极化历史案例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总结,而对它们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美国政治极化的可能结果以及去极化发生的可能条件。二是在理论上对美国政治制度是否有助于实现去极化的研究还不够透彻。例如,福山提出的三个有助于去极化的制度改革方案不仅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在理论上也与关于政治极化的既有学术成果不相符。三是尽管一些政治策略或技术有助于去极化,但鉴于政治极化根植于重大经济和社会矛盾之中,因此更有必要从后者的角度对去极化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本文试图更全面地探讨美国政治走向去极化的可能性与条件。首先从内战后和大萧条后美国政治短暂实现去极化的两个历史案例出发,探讨发生去极化的原因与条件;之后从理论上探讨美国政治制度中对极化的约束性和强化性成分;最后考察当代美国政治极化的根源,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去极化的可能性。 二、美国政治去极化的历史经验 当前,美国的政治极化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美国历史上有两个可与当前相比的高度极化时期,分别是19世纪50年代的内战前夕和19世纪末的镀金时代。当前的极化程度虽不及内战前夕,但已经出现大量相似的表现,至少与镀金时代相当,且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极化可能更为严重。在前两个极化高峰之后,都出现了短暂的去极化时期,且都伴随着严重的暴力冲突或经济危机。通过研究美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政治去极化案例可以发现,美国的政治极化是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很难被政治制度所抑制,去极化是非常难实现的,需要严苛的条件并付出惨重的代价。 (一)美国内战与政治去极化…
http://www.aisixiang.com/images/detail-20220915.jpg 有一段时间,人们对于鲁迅的理解,还仅仅放在公共语境里进行,不太注意其私人话语的意象所指。或者说,公与私的界限是朦胧的。理解鲁迅的难度,是话语带有界定性,分不清这种界定,意思可能就走向反面。记得四十多年前,王得后先生出版的《〈两地书〉研究》,就沉潜在博物馆的史料里,从手稿里摸索鲁迅思想的来龙去脉,理解方式发生了一丝变化。这本书以鲁迅与许广平的书信为基础,发现了别人很少注意的缝隙。我还记得初读它时的感觉,在正襟危坐的气候里,忽然有异样的光泽过来,调子有些不同了。 鲁迅之于后来的国人,牵扯着文化神经里敏感的部分,既有意识形态方面的,也带着个体超时代的精神内力。认识他,倘没有对立的和回转的视角, 其难度可想而知。王得后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绕过习惯的思维逻辑,放弃大词的使用,以文本为出发点,提出鲁迅存在一个人本的立场,即“立人”的思想,这对于后来的影响很大,以至于我们几代人都在这个思路里。这“立人”的思想,是从鲁迅内部世界出发,考察思想者的一个心得。许多域外思想与本土话题都沉积在这里,构成互为透视的关系,公共语境和私人语境不同的隐含交织着,单一逻辑似乎无法对应其形态了。 正是考虑了这样的复杂性,王得后所悟之境就不是唯道德主义的,思考的焦点直指存在的本然。那便是:“人的第一大问题是生死,其次是温饱,再其次是男女关系。而人类又只能群居才得以生存,一切困境,由此滋生,由此蔓延。”理解孔子如此,感受鲁迅亦复如斯。只有阅读《两地书》,才看出鲁迅世界最为本然之所,如何看世,怎样对己,在不测的世间对付着各种潮流,保持自己的定力。他内心最为本色的部分和最为柔软的部分,于此都可感到。而智慧的光泽照例与其文学作品一般,有着罕有的内力。 好奇于鲁迅作品的人,常常会问,为什么他有如此的气质和风骨?这大约和自己的生命记忆有关吧。他的早年婚姻,是一个悲剧,母亲包办的结果,便是一个苦果,也只能吞下。许多文献记载了他对于无爱的家庭的态度,这些影响了他的生活状态也是自然的。当许广平出现在面前的时候,才发生了变化,这直接扭转了他后来的生活之路。他们由初识到交往,由师生之情到爱人关系,其实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浪漫,沉重与苦楚之影依稀可辨。那些对话,带着丰富的内蕴,是极为特殊的文本。我们知道,鲁迅自己编辑出版的《 两地书》,其实是有所增删的。但那并非私人的甜言,却多的是人生感叹。顺着其间的蛛丝马迹,看出两人对于读者和社会的态度。在私人文本进入公共空间的时候,什么该保留,什么是要隐藏起来的,也看得出他们的为人之道的边界。 我们在鲁迅杂文里看到作者之影,是坚毅与决然的时候居多,但看他与许广平的通信,则感到其世界犹疑、悲悯和自我否定的情感的浓烈。王得后发现了这是研究其思想不能不面对的地方,许多在文学作品里没有的思想片段在此一一显露。那时候鲁迅手稿还没有公开,利用鲁迅博物馆原始资料和鲁迅墨宝,细心对校,有发现的欣慰,也多意外的所得。有许多空间没有被研究者注意,时代语境偏离了远去岁月里的遗痕。不仅同时代人理解鲁迅不易,后代人要走进他,亦有重重障碍。王得后从众多人的文字中感到了世间对于先贤的误读之深,要回到问题的原点中去,从最为基本的事实出发,考察人的心绪的变化。《〈两地书〉研究》在多方面显示了良好的风范,乃至成为研究鲁迅自我意识的标本之一。 从文本的变化看鲁迅的婚恋心理,推及精神的内质,是王得后这本著作的特色。经历了早期的婚姻,鲁迅对于自己是一度悲观的。他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那篇《随感录四十》,就深叹于无爱的婚恋的残酷。当许广平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他开始并没有勇气接受那巨大的暖流。但在渐渐交流中,彼此都感到内心呼应的地方殊多,不久已经可以进入深层的讨论了。王得后在原始稿件和发表的文字的对比中,看到了两人的情感的微妙变化,诚与真的词语,还有着智性的东西。鲁迅处理个人情感的方式,令人肃然的地方殊多。怎样地相濡以沫,如何讨论“牺牲”的话题,都触目可见。读这些文本,没有嗅到流行的意味,那些书信和旧式读书人的感觉也是有别的,既看到了鲁迅的敏感,也指出那含蓄、委婉、朴素的风格的价值,“好用欲亲反疏的曲笔”,多了表述的趣味。这需要慢慢品味才能感受到。在家庭问题上,鲁迅被新旧道德所吸引,妥协的一面也是有的,由其有限性出发,而非圣人的角度阐释对象世界,所得的结论也自然是不同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sr52Geic4iaRJU7TjQVflvEXsibaOIIo9pgo1LcWYUTicC0cqUKI065UiaKzcSM6bobrv5oiaOHkKvSSR44xDp0HB9Xw/640?wx_fmt=gif 谢文郁 关键词:生命、圣灵、新约、希腊哲学、思想史 摘要:新约对“生命”概念给出了一种新的界定,用两个不同的词指称它:ζωή(生命)和ψυχή(性命)。考虑到新约原始文字乃是希腊文,我们把这个新界定放在当时希腊思想史语境中进行考察,并使之与希腊哲学的相关使用加以比较。我们注意到,新约关于生命和性命二词的使用涉及了其他三个词的使用:πνεῦμα (圣灵)、σάρξ(肉体)、σῶμα(身体)。这5个词之间的概念关系是我们把握新约生命概念的关键所在。简略而言,新约生命概念指称着一种摆脱肉体控制而由圣灵主导身体的生命。 来源:《犹太研究》2016年(第14辑) 《约翰福音》和保罗书信对ζωή和ψυχή这两个字进行了严格区分。Ζωή 的源泉是圣灵,是天父的赐予,因而是永恒的生命;ψυχή则是内存于人的性命,由人的心思意念所决定,因而是来源于人自身,随着时间的消耗而归于死亡。考虑到这两个字是希腊文,我们需要从结合希腊哲学对它们的使用,对πνεῦμα (圣灵)、σάρξ(肉体)、σῶμα(身体)等字进行思想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