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灵修生活”

基督给真信徒的平安(爱德华滋)

基督给真信徒的平安 爱德华滋 “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约14:27 这几句话,是基督在被卖的那一夜知道祂次日要钉十字架,与门徒作最亲密谈话里的一段话。这次谈话,是从十三章卅一节起,至十六章末节止。基督是在同他们守了逾越节,设立了圣餐,而犹大已经出去,只有忠实亲信的门徒留下来时,才开始同他们作这一次谈话,像同自己亲爱的儿女谈话一般。这是祂在受死之前,向门徒所讲最后一席话。这既是祂在临死前之离别辞,所以这席话在许多方面,是圣经记载中最重要的。 显然这席话在门徒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主所爱的门徒约翰的心中,因为约翰特别全心爱祂,那时且正靠在祂怀中。在谈话中,基督告诉亲爱的门徒,祂将离开他们。这话就使他们心里忧伤沉重。于是祂便说出这一段话,来安慰他们,叫他们释忧。祂应许给他们留下平安,使他们在祂离世之后,仍在祂里面,并且同祂有平安。 主用三句互相发挥的沉重话,将祂的应许留给门徒。头一句话是:“我留下平安给你们。”这乃是说,虽然我离开你们,但是我必不把一切安慰带走。我在过去与你们同在时,是你们的帮助和安慰,你们在这邪恶的世代,虽遭遇损失,多受困苦,但在我里面仍有平安。这平安,我必不带走,反要留给你们,而且叫你们更充分地享有。   “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基督称这为“我的平安”,有两个意思。   (1)祂赐与门徒的,是属祂自己的。从祂属人的身体来说,祂如今要离世了,祂所留下给祂儿女们的,是一种特殊的益处。金银祂都没有,因为祂居卑微时,是贫穷的。“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巢,惟独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路9:58)。门徒是有如祂的后嗣,祂没有世上的产业留给他们,但祂有平安留给他们。   (2)祂所赐给他们的,乃是祂自己的平安,即是祂自己所有的平安。这是祂一向在父神里面所有的优美神圣的平安,这平安是祂不久在升高的地位将要无限充分地接受的。因为基督所赐与门徒的喜乐,是叫他们分享祂自己的喜乐:正如十五章十一节所说:“这些事我已经对你们说了,是要叫我的喜乐,存在你们的心里。”祂与门徒谈话告终后所作的最后祷告,也说:“现在我往你那里去,我还在世上说这话,是叫他们心里充满我的喜乐”(约17:13)。“你所赐给我的荣耀,我已赐给他们”(约17:22)。…

十字架与疑惑(麦葛福)

十字架与疑惑   麦葛福   “并且仰望 神的应许、总没有因不信、心里起疑惑.反倒因信、心里得坚固、将荣耀归给 神。”——罗4:20   事实上,罪和怀疑就像是一个铜板的两面,两者皆为敌对的势力,企图瓦解基督徒的生命。设想有一军事指挥官正努力消除敌军的威胁,他可能设法拦截敌军的重要补给品、弹药和粮食,一旦资源缺乏,就能削弱敌人的势力,而解除严重的威胁。同样地,怀疑也在基督徒的信心和神的应许之间造成阻隔,军队填饱了肚子才有力量前进;同样地,靠着神的应许,基督徒的信心才得以成长。然而怀疑叫你不相信神的美善与信实,藉此阻断了你的信心补给品,如此下去你将得不到任何基督徒生命成长所需的属灵资源。   基督在十字架上胜过了罪、死亡和怀疑。试想基督受死时的情景,周遭的人期待神的干预,或者会有戏剧性的事发生,也许他们认为神会差遣天使天军从天而降,将基督从十字架上取下来。然而并没有这类的事发生,耶稣感受到被神所弃绝,然后死去,没有任何神干预的迹象;死亡、罪恶与怀疑似乎占了上风。   但是复活改变了一切,死亡被吞没了,罪恶被打败了,怀疑也被适当的定位。钉十字架使人们相信神不在加略山;而复活则表明神的同在、旨意和能力。神的应许克服了怀疑,只是仍然会有挣扎。基督徒仍然必须与罪恶的权势、死亡的威胁、怀疑的入侵而奋战,正如我们在前一章所提到的,基督的得胜是真的,却有待落实于我们的生活中。灵里抗拒的主要势力或许已经瓦解了,但敌对的力量仍然存在——所谓的「老亚当」仍然纠缠着。而怀疑就是仍然不能对神顺服的症状,也提醒我们需要更完全地相信神的应许。   (选自麦葛福《再思十架真义》)

以十字架为中心的侍奉(卡森)

以十字架为中心的侍奉 卡森   这就是保罗所作的:“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二2)。这并不是说,这是保罗的一个新开始,他仍然不知别的,只专注在十字架上。他的意思是,他所作的和所教导的都紧紧依靠十字架。假如他最终没有依靠十字架,他就无法总是谈论基督徒伦理、基督徒的喜乐、基督徒的团契,或是基督徒的神论等等。保罗以福音为中心,以十字架为中心。 这不仅仅是对教义的委身,其中显明了保罗的优先次序和他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背景中,我也看到了他事奉的风格。如果他真的认为至高的神在十字架上显明了祂自己,并且愿意跟随那位受死又复活的主,也就意味着必须每天与祂同死;所以,事奉的价值观与目的,若是以成功主义为导向、或是为了取悦他人和赢得掌声,就是件荒谬的事。正是因为保罗定意“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他才能够阐明有关他对华丽文词的批评与理念。 那么,今天,“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的意义是什么?更明确地说,在我们的事奉中,有哪些方面需要用这个标准来作检验呢?因为不仅是我们的信息,我们的行事风格也要符合对于十字架的委身。 喜好以表演方式来呈现事奉的本质,已经主宰了我们的方向,因此也很难看出到底我们为此作出了多少妥协。用一个很小的范例可以提供我们来思考。在许多教会的主日崇拜中,祷告的时间,有很大成分变成了在教堂里更换布景的时间。会众低下头,闭目祷告,一分钟之后,他们抬起头来,看到诗班已经就座,或者剧团已经就位。一切都非常圆滑,却也非常世俗。名义上,我们都一起向天国的王、至高的主祷告。其实,一些人在这样作的同时,另一些人却蹑手蹑脚地走上“舞台”。人们在闭目祷告的同时,也在想着,自己在偷看的时候,会看到什么样子让人高兴的新布景。 难道对我们来说,圆滑的表演比敬畏神更重要吗?这好像是代替了古时喜好考究言词的现代等价品一样,能够取代内在的实质吗?专业能力和熟练的演技,比专注于钉十字架的基督的意义更有价值吗? 不要害怕软弱、疾病,或是失败感。实际上,这样的经历常常是神显出祂至高大能的机会。若是人们佩服你的品格和恩赐,你就没有太多的空间使他们佩服那位钉十字架的救主。保罗说:“我在你们那里,又软弱,又惧怕,又什战兢”(二3)——因此他需要神自己特别的鼓励(徒十八9-10)。然而,保罗知道,神的能力总是在我们的软弱上显明出来(林后十二1-10)。尽管他经历了惧怕、疾病、软弱,和面对重任的挫败感,他也不惧怕自己的惧怕感受,专注于他的软弱也并没有叫那软弱更加严重。事实正好相反!他能够这样说:“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为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林后十二10)。一个已经学会如何在十字架之下事奉的人,他的见证就是这样。 (选自《十架与事奉》P51-53,…

哀恸的人有福了(钟马田)

哀恸的人有福了 钟马田 “你们哀哭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喜笑。”——路6:21 凭这记号可以认出基督徒与属世的非基督徒是有所分别的。世界要尽量逃避哀恸;它的运作乃是围绕逃避哀恸而建造的。世俗的哲学就是:抛开愁烦、尽力忘忧、只管回避。整个社会的玩乐文化、围绕娱乐消闲事业所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全部表明世人的主要目标就是逃避哀恸。但福音书说:「哀恸的人有福了」(译按:可作「哀恸的人是快乐的」)。真的,只有他们才快乐! 这是世上没有的福气。今天教会在这方面也不如新约时代般明显。时下的观念是:基督徒要刻意活泼轻松才会吸引别人。所显露的不是发乎内心的喜乐,而是刻意装扮的笑容。 我禁不住这么想:今日教会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对罪的感觉以及对罪的教义都有所偏差。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与此同时,我们对基督徒喜乐的真正本质也有所误解。这几样加起来,导致一种肤浅的人格、不济事的基督徒生命。教会既对罪、对喜乐都有错误的了解,难怪她无法成功履行使命了。归正之前,必先知罪;要亲尝救恩之乐,必先切实悔罪。有人花一生光阴追寻基督的喜乐,却不愿清楚知罪,这是徒劳无功,白费心机的。 (选自《屹立磐石上》)

俯就卑微(爱德华兹)

俯就卑微 爱德华滋   “祂本有 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 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6-8 在基督里面,无限的崇高和无限的俯就会合。基督既是神,所以祂是在万有之上,无限伟大崇高。祂高于世上的君王,因祂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祂高于诸天,也高于天上最崇高的天使。祂是如此伟大,一切世人君王,臣宰,在祂面前,都如同尘土中的虫子;世上的万民,都是如同桶中的一滴水,天秤上的一点微尘;甚至众天使在祂面前,也都算不得什么。祂是如此之崇高,绝不需要我们;祂高不可攀,我们对祂绝无补益;祂超乎我们的理解之上,我们无从看透祂。正如箴言(30:4)说:“他名叫什么,他的儿子名叫什么,你知道吗?”就令我们尽量发挥我们的理解力,也不能了解祂神圣的光荣。约伯记(11:8)也说,“他的智慧高于天,你还能作什么?”基督乃是天地的创造主和掌握者。祂是万有的主宰。祂掌管宇宙,为所欲为。祂的知识无量,祂的智慧全备,无人能够胜过。祂的权能无量,无人能够拒绝。祂的富足无穷无尽。祂的威仪极其可畏。 然基督却是无限俯就。无论人是如何卑下,主总是充分俯就,以恩典待他们。祂不仅俯就天使,屈尊去看天上所作的事,而且也俯就可怜的世人。祂不仅看顾君王或伟大的人们,而且也“拣选世上的贫穷人”(雅2:5),看顾一切极卑下的人。那些通常为同辈所轻视的人,基督却不轻视。正如哥林多前书(1:28)说:“神拣选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基督俯就,看顾讨饭的(路16:22),以及最被轻视的民族。正如歌罗西(3:11)说:“在基督耶稣里并不分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那如此崇高的基督,竟俯就看顾小孩子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太19:14)。祂甚至俯就,恩待那些最不配的罪人,那些毫无善状,而只当受无穷罪咎的人。 祂的俯就如此伟大,不仅足以恩待这些罪人,而且足以作成任何需要俯就的事。祂的俯就如此伟大,祂情愿作罪人的朋友,作他们的伴侣,而且作他们灵性上的配偶。祂俯就,自愿取了他们的人性,成了人,好与他们同在。祂甚至自甘卑微,为他们受羞辱,唾骂,和可耻的死。祂为如此卑贱不堪的罪人俯就,还有什么俯就比这更伟大呢? 这样将无限的崇高和无限的俯就会合于一身,实在是可钦佩的。经验告诉我们,居高位的人所有的性情往往与此完全相反。一条虫子,若因多拥有一点尘土和一个较大的粪堆而比另一条虫子高一点,他就要多么高傲自尊,不愿与低于他的人为伍!他若稍微俯就,就要大事铺张,叫别人钦佩他。基督屈尊为门徒洗脚;世上所谓大人物(或说大虫子),怎能因远不如此的俯就,就自以为贬损了自已的地位呀! (选自《爱德华兹证道选——耶稣基督的优美》)

未必是真(爱德华兹)

未必是真 爱德华兹   宗教的情感可能源自天性,也可能源自精神层面。这两者在未得救者身上都会发生,同样地也会发生在真信徒身上。本书的第二部分,将讨论一些在本质上,既不证明这个情感是属灵的,也不证明非属灵的经历。换言之,我们要来注意这些并不能明白指明那情感是属灵的,或是非属灵的经历。 1 强烈的情感 即使我们的情感是很强烈的,也不能证明它是属灵或非属灵的。 有些人责难一切强烈的情感。他们对任何一位向神和属灵的事情有强烈情感的人,都怀有偏见,以为这种人是受骗了。然而,真实的宗教在我们的情感中占了很大的地位,人生命里若有丰盛的真实宗教,当然会产生丰富的情感。   爱是一种情感。可有任何基督徒会说,我们不该对罪感觉恨恶和忧伤?或者我们不该为神的慈悲而深深感谢他?或是不该渴望追求神和圣洁?可有任何基督徒能说:「我非常满意于目前对神的爱和感谢,对罪的恨恶和忧伤,所以不需要祈求对这些事能有更深的经历?」   彼得前书一章8节说:「因信他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就表达出来强盛热烈的情感;的确,圣经常常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情感。在第一,也是最大的诫命中,圣经用尽各种辞汇来表达我们应该爱神的深度:「你们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可十二:30)。圣经也吩咐我们要大大的快乐:「唯有义人必然欢喜,在神面前高兴快乐」(诗六八:3)。圣经也常常要求我们对神的慈悲要深深地感谢。…

要为火炉赞美神(陶恕)

要为火炉赞美神 陶恕   被喜乐的灵充满的罗得福(Rutherford),他能在厉害而又痛苦的试炼中大声说:「赞美神!为锤子、锉子、和火炉赞美神。」锤子是个有用的工具,但是钉子,如果它有知识和感觉的话,就不会同意这种说法了。因为钉子只知道锤子是死对头,是个残酷无情的仇敌,生来就是要将它打到贴服,把它打到看不见,并把它钉牢在一个地方。这是钉子对锤子的看法,而且都是正确的看法,只有一点它没有看见,钉子忘记了它自己和锤子都是同一工匠的仆人。钉子只要想到锤子是握在这个工匠手里,那样,它对于锤子的一切愤恨就会消失于无形了。下一次要打谁的头,而且要用什么锤子去打,决定权全在木匠,他握有至高的权力。当钉子屈服在工匠的主意之下,并稍微瞥见工匠为它的将来所定下的可喜计划时,就愿屈服在锤子之下而不发怨言了。   至于锉子,那就更加厉害了,因为它的任务就是蚀进软金属中,刮削并吃净那些棱角,直到那块金属变成它心目中的形状。不过,锉子其实并非真有自己的主意,它乃是在为另一个主人服务,正如那块金属一样,也是为另一个主人服务。要锉去多少,要锉成什么形状,要挨受锉蚀的痛苦有多久,作此决定的不是锉子,而是主人。那块金属只要接受主人的主意,它不必试图指定何时并怎样在锉它。   至于火炉,那就是最厉害的了。它残暴无情至极,每放一次燃料,它就暴跳一次,而且怒吼不已,直到将其化为灰烬。凡是不断燃烧的东西都熔成一块无用的渣滓,那渣滓一无是处也一无用处的。在能熔化的都熔化了,能燃烧的都燃烧了,那时——只有到那时——火炉的毁灭性之怒吼才平息和安静下来。   罗得福明白这一切道理,他心里怎会不为锤子、锉子和火炉赞美神呢?这个答案至为简明,他爱那锤子的主人,他爱使用那锤子的工匠,也敬拜那个为其儿女永远福分而将火炉烧热的主。他已感受过锤击,直到那猛烈的锤击已不再免得疼痛。他已忍受过锉削,而到他实际上已欢迎那锉削。他已在火炉中与神同行过,直到现在这已成了他自然的习惯。这一切并非言过其实,这一切全都在他的信件中透露出来了。   像这一种教义,和目下惟轻松、惟血气时尚的基督徒中,是不会对它表同情的。「说到基督教,我们很容易想到它是一个危险痛苦的门路,既可逃避过去罪恶的刑罚,至终并且可上天堂。在我们中间,切望摆脱一切不洁,而且无论作何牺牲都要像基督的人,现在已不多见了。我们都希望进入我们天父的国,与众圣贤圣徒和殉道者一同坐席;我们靠着神的恩典或许能如愿,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愿望一旦实现,首先将会证明是使自己感到局促不安的一种经历。我们的感受,将会与无功受禄者相同;那些久经战阵而屡战屡胜的英雄,他们有伤痕证明他们有分于厮杀,而我们这些未经战阵的无功受禄者,在我们面前只好默然无声。   魔鬼,无论何事、无论何人,都是祂所用的锤子、锉子和火炉,祂必须用这些来完成圣徒真正成圣的这种神圣的工作叫直到神深深地刺伤了一个人以前,祂是否能大大地祝福这一个人,倒是可疑的事。   我们这个世代的人,在衡量属灵高度上无疑地已经变得太软性了。得救已经变成是指脱离不愉快的事。我们的赞美诗和讲章,已经为我们创造出一种只有安慰和愉快的宗教。我们已不看那个有荆棘、有十字架和血的所在。我们不理会锉子的作用。…

如何辨别自己是否享有圣徒的安息(巴克斯特)

如何辨别自己是否享有圣徒的安息 巴克斯特 本章提要:作者基于如下理由促请人们做自我察验:1.察验可使人得出肯定的答案;2.撒旦、罪人、人的己心及很多其他事,都必阻碍我们得安息;3.人极容易、普遍、危险地在是否享有安息上错误判断自己;自我评判远不如忽略此问题带来的痛苦更大;上帝不久将审判我们每个人,因此做自我评判对我们是有益的;4.对如何做自我评判的指导;5.自我评判的两个标准——是否将上帝视为自己的终极福祉?是否真心接受基督做我们的主和救主? 既有如此荣耀的安息近在眼前,而且除上帝的子民之外无人能享有它,大多数世人又凭着什么能在不确知自己是否在这安息中有分,也不鉴察自己是否有权享有它的情况下,心安理得地活着呢?主既已将那唯顺服的信徒才能获得的天国福分向世人全然敞开,又将其他世人必受的永久痛苦充分显明了;在我看来,所有相信这一切真确无误的人,在没得到自己是这国度之承受者的完全确据之前,就绝不该有丝毫的心安。主啊,人们虽明知自己不久若不进入永恒不变的喜乐之中,就必进入永世不变的痛苦之中,如今却在不能肯定对自己的判决的光景中苟且活着,就仿佛从未听闻有此天渊之别的结局一样,这是何等不可理喻的愚妄啊!这些人究竟是活着还是死了?是睡着了还是醒着?他们都在想什么?他们还能否找得到自己的心在哪里?若是在世间的法律上卷入一桩重大讼案,他们会如何迫切渴望知道判决是否对自己有利啊!若是在世间的法庭上面临与自己生死攸关的审判,他们会如何迫切渴望了解自己是得赦免还是被定罪啊!尤其是在关切能救他们性命的情况下。他们若罹患重病,会怎样关切地询问医生:“你看我究竟能不能逃过这一关?”但是在自己是否能得救的问题上,他们却偏偏心安理得于不确定的状态。 假如你问大多数的人,他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彼前3:15)何在,他们会对你讲出“因上帝是仁慈的,而且基督已为罪人而死”这类笼统的理由,凡人都能像他们这样讲,可若要他们证明自己在基督和上帝的救恩中有分,他们就只能环顾左右而言他了。倘若上帝或有人当真要问这些当中的某个人:“朋友,你的灵魂所处的光景如何?它是否已得赦免、得重生,是否已成圣?”对方会像该隐谈及亚伯时那样,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自己灵魂的吗?(参创4:9)我只盼望好事;我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上帝看管;我一定会像别人一样平安无事;感谢上帝,我从不怀疑自己已经得救了。”正因你从未怀疑过,你才有理由去怀疑;更何况,你一向在过分自信中漠视自己的灵魂。你的话除了暴露出你在有意回避自己能否得救的问题之外,还有什么呢?你正像一个船长,对自己的舰船不闻不问,还在那里说:“我要任它在礁石、风浪间冒险前行;我要把它交给上帝;它会像别的船只一样平安无事。”这是对上帝多么可怕的冒犯啊!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信靠上帝,背后藏着的却是他们有意罔顾自己灵魂的态度!你若果真信靠上帝,就必同时接受祂的治理,在祂指定的道路上信靠祂。上帝要求你“更加殷勤,使你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彼后1:10),你就当在这条路上信靠祂。祂在圣经中划定了一条路,命你省察、审断自己,使你能借以确定自己是否享有安息。一个旅人若是不知自己的方向对错,却一味循着某个方向前行,还说:“希望我是对的,我只管一直往前走,结果如何,就交给上帝吧!”这不是极为愚蠢的做法吗?在去往永恒的路上,你若不认真探究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确,难道不是同样愚蠢吗?探究可使你少费很多冤枉力气,少走很多冤枉路,而你若对此不闻不问,则有可能错失救恩,毁灭自己。 你若不肯定上帝是你的天父还是仇敌,若知道上帝的一切的完美都可被用来对付你,在想到、谈到上帝之伟大时,你又怎能不心怀恐惧?你若不知耶稣基督的血究竟是否洁净了你的灵魂,在审判中基督是会定你的罪还是判你无罪,祂究竟是你蒙福的依据还是你的绊脚石,你是否会在其上“跌碎”或被“砸得稀烂”(路20:17),在想到、谈到基督时,你又怎能不心怀恐惧?在打开圣经读其中的一章时,它又怎能不使你不寒而栗?在我看来,除了那些导致你审断自己、洗心革面的章节之外,圣经的每一页对你来说,都该像伯沙撒王见了人指在墙上写的字那样,使你惊惶失措。(但5:5-6)若是读到上帝的应许,你就不知这些是否将成就在你身上。若是读到上帝对你自知有过之事的警告,你就是在读自己的判决书。难怪你恨恶一针见血的讲道,像亚哈王谈及先知时那样评论传道人:“我恨他,因为他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单说凶言。”(王上22:8)在参与祷告时,你怎能不忐忑不安?在领受主的圣餐时,你怎知它是你的祸还是福?在你确知你的友朋、荣誉、房屋、田产之中蕴含着的是上帝的慈爱之前,在你确知离开这些时你就必与上帝共享安息之前,又如何能从世间的拥有之中得到安慰?在囚徒知道自己的判决之前,给他音乐、衣饰、官位对他又有何意义?他只想知道自己能否免于一死。因为他若知道自己第二天就必须去死,纵使死得富有、体面也无法带给他多大的安慰。我想,在知晓自己的永恒结局之前,对你来说也应是一样的。我想,当你躺下来休息时,若不确知自己是否得救就该让你难以入睡,要么就是从睡梦中惊醒,难以安寝。看到上帝的子民在通向荣耀的路上如此安然而行,你自己却没有享有那荣耀的盼望,这难道不令你伤悲吗?你又怎敢想到自己临终的那一刻?你知道这并不遥远,而且是无法避免的,也没有任何办法能防止它的发生。倘若你今天就要死去 ,你竟不能肯定自己死后是要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在逃离这种危险境地之前,你又怎可能快乐无忧?你要做出怎样的改变,才能在想起大审判的日子和永火时,让自己心里没有惧怕?当你听说这些的时候,难道不像腓力斯那样惊惧吗?(徒24:25)墓地看守人看到天使下来,把封住基督坟墓的石头滚开,既“吓得浑身乱战,甚至和死人一样”(太28:2-4),你又岂能想象在地狱中与恶魔同住?除非你有根有据地确信自己将幸免于此。你在如此情况下若竟能安枕无忧,那不是因为你的床太松软,就是因为你的心太刚硬。 世人对自己得救的普遍不肯定状态若本无药可医,他们就只好像忍受其他不可避免的痛苦那样,忍而受之了。可悲的是,出现这种状态的共同原因却是,人明明不肯定自己是否得救,却听之任之,是人们不听劝告而采取补救之法。消除这种不肯定的最大法宝就是自我鉴察;换言之,就是按照圣经的法度,认真下功夫去检视自己的心。人们要么是不懂得这功课的性质及其功用,要么是不愿下功夫去做这功课。不信你去逐个询问一间千人教会的每个会众,你会发现,一生哪怕花过一小时仔细察验自己是否有资格去往天国的人都寥寥无几!读者啊,你要责问自己的良心,你在何时、何地,在上帝面前,以圣经的经文,郑重其事地让自己的心做过这功课?看你的心是否已得更新,是否圣洁,它大部分时间是在信靠上帝还是被造之物,是在思念天国还是世界?你几时曾做过彻底的自我察验,直到发现自己灵魂的真实光景,并以此对自己做出评判? 由于这工作如此重要,且又如此普遍地受到忽视,我接下来要表明的是,通过自我鉴察而确知自己能否得享安息是可能的,我还要说明,人省察、知晓自己永恒结局的障碍何在;接着,我还要提供一些自我鉴察的指导,为读者提供源自圣经的两个标记,人们可借此评断自己,并确知自己究竟是不是上帝的子民。…

本乎恩因着信(司布真)

本乎恩因着信 司布真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弗二8 因着神的恩典,罪人得以蒙赦免、改变、洁净、拯救。这不是因为他们里面存有什么,或是将来会有什么,所以才得救,而是因为神无限的爱、良善、同情、恩慈、怜悯和恩典。那么让我们停下来思想一下这水源吧!看哪,纯净的生命活水正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 神的恩典何其广大,有谁能丈量其宽阔?有谁能测度其深湛呢?它就如神的其他属性一样,也是无限的!神充满了爱,因为「神就是爱」。神也充满了良善,祂就是善的化身。无边无界的良善与爱已经进入神性的每一部分。正因为「祂的慈爱永远长存」(诗一零七1),所以人类没有被毁灭;因为「祂的怜悯不至断绝」(哀三22),所以罪人能来到祂面前得赦免。 先记住这点,你才不会顾此失彼,只一味专注信心,也就是救恩之路,而忽略了恩典的重要,因恩典乃是信心的根本与源泉。信心是神的恩典在我们里面的工作。「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林前十二3)。「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主耶稣说,「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约六44)。可见信心──就是到主面前来──乃是天父吸引人的结果。恩典是救恩的第一个也是最后的一个推动力。信心固然十分重要,仍只是恩典所使用的重要工具之一部分而已。「因着信」我们得救了,但救恩却是「本乎恩」。「你们得救是本乎恩」,这话就如天使长的号角一样吹响。对于不配的人,这真是大好的信息啊! 信心就如同河道或水管,恩典则是其中的水源、溪流。信心是运河,让恩典的洪涛流下来滋润干渴的人们。若是运河决堤了,多么可惜!罗马附近有好些古老运河都不能再输水入城,因为水道已经破裂,伟大的工程化为一堆废墟,景象甚是凄凉。运河必须完全没有罅裂,才能输送水流。同样的,信心必须是真实、完整的,上及於父神,下连於己身,才能成为神恩慈倾注的孔道,滋润我们的灵魂。 但我要再次提醒你,信心只是运河、水道,而不是源头。我们不要过分重视,以至高举信心过于神的恩典,因那才是一切祝福的神圣源头。切记,不可将信心视为与基督同等,也不要以为信心是救恩的独立源头。我们的生命是植根于「仰望耶稣」(来十二2),而不是仰望自己的信心。因着信,我们凡事都能做,然而这能力不是在信心里,而是在信心所依赖的神里面。恩典是具有发动力的引擎,而信心则是带动灵魂之车运转的传动轴。由信而得的义,不是因为信心本身具有高超的道德,而是因信心支取了耶稣基督的公义。魂的平安不是出于默想信心,而是从主──我们平安的源头──得着的。信心接触到主衣裳的遂子,能力就从祂传出来进入我们的魂中。 所以你明白了吗?信心的软弱并不会毁灭你。手尽管发抖,仍然可以接受黄金礼物。虽然我们的信心不过如芥菜种子那么小,主的救恩还是可以临到我们。能力是在神的恩典里,而不是在我们的信心中。电话线虽细,却能传重大的讯息。圣灵赐平安的见证,也能藉着丝线般的信心传达人心,不管它是多么微弱。你要多思想我们所仰望的主,而不要太在乎我们怎么仰望。你甚至不必管自己如何仰望,而只单纯仰望耶稣和显明在祂身上的神之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