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灵修生活”

司布真的祷告

序言 把司布真在讲坛上的祷告汇编成书发行的日子是值得期盼的。很多人看到这日子,现在就大大欢喜。确实,选编这位伟大传道人的祷告,这供应了一种缺乏。我们许多人很久以来已经盼望有这样的一本书,现在我们是带着热诚的感恩欢迎本书。 喜爱司布真的人要以这敬拜的珍藏为欢喜。他们打开这书,不会不带着极大的期待,肯定他们合上此书,不会带着失望。 能听这位无法比拟的传道人传道,这是让人难忘的事情。约翰 #8226;凯恩斯博士,这位金口传道人和学者,以司布真的布道大大欢喜,然而却更喜欢他的祷告。很多人可以作类似的见证。有谁像司布真那样与神交谈呢?他在聚会上的祷告 - 我是听过很多这样的祷告 - 总是在我感恩的心里回响。它们甘甜,发光,在记忆里如天使临到一样。我听他祷告,从来没有听过他不这么说的,就是“主,我们能在这里真好。”从这位伟大的使徒的嘴唇边,祷告是何等自然就倾倒而出!我们感到,他在众人面前所做的,只不过是他一个人时习惯所做的而已。祷告是他心里的直觉,是他生活的氛围。是他“生命的呼吸”,“本土的风气”。他吸入,呼出祷告是多么自然!他祷告的伟大之处越来越打动我,让我欢喜。他触动每一个音符,他如在鹰的翅膀上快快飞进神的天堂。…

称呼和内含

七,时论(社会时评) 第424篇 称呼和内含 人类社会的称呼,用于标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爸妈和子女的血缘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有些称呼和内含的关系是比较稳定的,就是名实相符。但是有些称呼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迁,它的内含,它所指的对象是不同的,是有所改变的。 举例来说,‘小姐’这个称呼,在解放以前是没有贬义的,甚至还有一点尊敬的意思。有讲‘千金小姐’‘富家小姐’的,它的对偶词,一般是‘丫鬟,女仆’。 而在革命年代,往往把‘小姐’这个词与‘资产阶级’联系在一起,有了贬义。称呼一位女性是‘小姐’,往往是说她娇生惯养,好吃懒做,爱慕虚荣和打扮。 到了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受境外文化的影响,‘小姐’这个词又恢复到解放前的有点褒义,并且有所扩大,对许多职业女性都被尊称为‘小姐’;而不称‘同志’。 但曾几何时,随着这一称呼的滥用,它所指的人群又有变化了。人们往往把她与‘三陪小姐,坐台小姐’等从事色情服务的人群联系到一起。 再举一个例子,‘同志’这个称呼,在孙中山领导革命,组织兴中会和国民党时,对志同道合一起闹革命的人就互称为同志。之后共产党也沿用这个称呼,也是受苏俄文化影响的结果。在改革开放以前这个称呼是很珍贵的。称呼一个人是同志,就表示认可他是革命阵营内部的人。而称呼一个人是先生,就仅仅是客套,不承认他是自己人。但在高校这个圈子里,对德高望重的教授,才尊称其为先生。…

白白的恩典和高贵的代价

六,读经心得(知识和真道的分辨) 第441篇 白白的恩典和高贵的代价 我们查考圣经,知道上帝的恩典是白白地赐给我们的,不是由于我们的修行、积德和立功或者花费钱财。我们是罪人,死在罪恶过犯之中,是无力自救的。 罗马书3:24说:“如今却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 白白地 称义。” 罗马书8:32说:“上帝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 白白地…

悛庵:以《诗篇》祷告的若干原则

一、为何以《诗篇》祷告? (一)因为我们不知如何祷告 1.有关祷告的错误理解一般有以下几种: (1)有求必应式 祷告是满足私欲之手段,纯属人操纵神的工具。这种祷告如同咒语或魔术,是出于低级的宗教意识。这样的祷告会堕落为罪或自私的化身,其逻辑为“我有需要,所以我才祷告”。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的“成功神学”。 (2)宗教义务式 祷告是一种形式主义或徒有其表的宗教活动。这种祷告只能成为一个临时性、边缘化、与生命的核心分开的宗教礼仪罢了。这种祷告好比可有可无的“鸡肋”。其逻辑为“我是基督徒,所以我不得不祷告”。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以本人在基督教小学的经验,就是谢饭祷告。 (3)属灵娱乐式 祷告是为了属灵消遣,为了填满心理上的虚空,解决情绪上的问题,是服务那些处于节奏极快而容易引起焦虑的社会之人。这种把祷告当作属灵消遣的人以为灵性与感情作用完全一致,且以为灵性是有别于或甚至重于神的道和信徒的成圣过程。其逻辑为“我心灵干渴,所以我需要祷告”。要知道,其他宗教也有非常好的操练,祷告如果失去了独特性,祷告的操练未必与知识和生命相称。…

基督徒与性

七,时论(基督徒与生活) 第440篇 基督徒与性 在基督徒的网站和论坛上,会看到一些青年基督徒对性的问题有困惑。一般在教会里,对这个问题多半避讳不谈。我们通过学习圣经,可以看到有一些原则性的教导,可以分享与遵行。 1,上帝看亚当独居不好,为他造了一个配偶帮助他。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2:18-24) 2,禁止嫁娶是不对的,是一种异端,是邪灵和魔鬼的道理。(提前4:1-5) 3,男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当各有自己的丈夫。夫妻不可彼此亏负。(林前7:1-7) 4,独身是一种恩赐,不是人人都有的。倘若自己禁止不住,就可以嫁娶。与其欲火攻心,倒不如嫁娶为妙。(林前7:7-9) 5,不可奸淫,不可贪恋别人的妻子。(出20:14,17)…

无聊没劲烦死了

四,慕道友园地 第439篇 无聊,没劲,烦死了 ‘无聊’‘没劲’‘烦死了’,这3个词是我们常常从青少年的口中听到的。成年人和老年人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不过他们比较少地会说出来。他们会用打麻将或者打扑克等等来消磨时间,填补心灵的空虚。 从表面看,发出‘无聊’‘没劲’‘烦死了’这些叹息和呻吟的人,往往是遇到了不如意的事。如陷在作不完的题海之中,没有朋友谈心倾诉,工作不称心受歧视,找不到工作,学习成绩不好,工作业绩不佳。但有的人,衣食无忧,学习工作的条件和成绩都好,但也觉得心烦意躁。可见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那么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圣经给了我们解答。在罗马书8:18-30的这一段经文把这个问题说得很透彻。是因为我们人类(受造之物)是服在虚空之下,是受败坏的辖制的。 人类为什么会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的,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有的解经家认为,这是指亚当和夏娃不听上帝的话,反而听了魔鬼的引诱,贪吃了禁果,犯罪堕落后受到咒诅的光景。 圣经创世纪3:17-19中,上帝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果子,地必因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地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由于亚当的犯罪,罪和死就临到世界的人类,人们就感到虚空,活着没有意思,终身劳苦,汗流满面,早晚都得死,活在世上没有盼望。…

我的忏悔

七, 时论(个人见证) 第438篇 我的忏悔 最近读巴金晚年写的《随想录》,他勇于说真话,勇于对在历次运动中被自己伤害过的同志道歉,承认错误,表示忏悔。他是用一把利剑勇于对自己的灵魂解剖,使自己的良心得到安宁。 在回忆胡风的短文中,他把几十年与胡风的交往及认识写了下来,非常真实实在。从文中可以知道,胡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是文艺界的革命战士,是与鲁迅在一起战斗的,培养了一大批作家。可是在1954年的肃反运动,是以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开始的。在改革开放以后,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平反了,当局承认是冤假错案。巴金承认当年在那种形势和气氛下,写过批判胡风的书面文字,感到愧对胡风。 在回忆冯雪峰的短文中,他把几十年与冯雪峰的交往写了下来,冯是老共产党员,从抗日到解放前后是代表党联系文艺界左翼作家的。可是在反右派斗争中,他和丁玲、艾青等人都被划为右派,受到批斗。在胡耀邦执政的时候,冯雪峰的错案也改正了,恢复了名誉。巴金在对待冯雪峰的事上,也严于解剖自己,当年也写过批判文章。 在文革中,巴金自己受到了冲击,抄家,批判和斗争。并且殃及他的老伴萧珊。他还违心地应四人帮之一的张春桥一伙人的要求,写过上海文艺界某领导人的材料。 巴金这种严以律己、敢讲真话的精神感染了许多人。巴金没有文过饰非,没有认为自己一贯正确,也没有给自己带大帽子;没有把自己的问题推给大环境,推给时代背景,推给别人;而是实事求是地把自己的软弱和过错显示于世人,是为了防止这类悲剧再次重演。…

在后的将要在前

六,读经心得(默想和心声) 第437篇 在后的将要在前 和我还不满8岁的小孙子下围棋,在3-4个月前我是屡战屡胜,可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经过在兴趣班的学习,再与我对弈时,我是屡战屡败了。可是我的心情很好,长江后浪推前浪,沉舟侧畔千帆过。自己的孙子能超过自己,他可以乘风破浪,扬帆前进,是最可高兴的事。 我的还不满9周岁的外孙,在他妈妈的帮助和要求下,能够流利地背出诗篇第1篇,第23篇,主祷文和使徒信经。而我到今天,使徒信经还背不下来。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兰。 同样,在教会里,有许多年青的弟兄姊妹兴起来,为主证道,传福音。他们从圣灵所得到的恩赐和口才,超过了老一代的人;我们也要感到高兴。千万不应该嫉妒或压制他们,而应该支持、帮助和劝勉他们。 马太福音19:30记载的主耶稣对门徒说的话:“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这段话是对跟从耶稣的人说的,他们为了主耶稣的名撇下了一切。跟随主的人,切不可摆老资格,倚老卖老,老不长进。而应该时刻警醒等候,遵行主道,迎接主的再来,或是自己可以安然见主。 但年青的基督徒,也应该尊敬年老的人。当年的祭司以利,虽然年迈,又尊重儿子过于尊重上帝;上帝要罚他。但在童子撒母耳三次听到有声音呼唤他、而不知道如何应对时,请教了以利。以利指教了撒母耳。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联想,老年的同工同道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年青人不要只盯着老年人的缺点和错误。 2007,8,21

基督徒矿工曹百成的美好见证

七,时论(基督徒与生活) 第434篇 基督徒矿工曹百成的美好见证 2007,7,29日在河南支建煤矿发生透水矿难事件。遇难矿工69人,经过75个小时的抢险救援,全部安全获救。这是中国矿难史上的一个奇迹。 8月8日广州日报登出特别报道《奇迹是怎么炼成的》,报道了一位基督徒矿工、井下开拓队副队长曹百成的事迹。现摘录如下: 1, 在黑暗中祷告 曹百成是农民工,16岁初中毕业后,就到煤矿工作,一干就20多年,现年42岁。他对记者说:“透水时他们离井口有800多米,当时他正在对工人布置工作,大水浸进来时,已来不及跑到巷外,只能抓紧后撤,把队伍带回去,随后又抓紧到最高点去。在矿中被困时,他想到了上帝,并在黑暗中祷告,不久人群中便哭出声来。为了安定人心,曹百成说;“只要有风就死不了,饿上3-5天,没事。” 2,…

亚伯拉罕的软弱

六,读经心得(默想和心声) 第449篇 亚伯拉罕的软弱 亚伯拉罕是信心之父,多国之父,是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的先祖。 亚伯拉罕和他的父亲他拉原来住在美索不达米亚-迦勒底的吾珥,位于今伊拉克境内的南方,古时那里是一个拜偶像的地方。上帝对亚伯兰(当时上帝尚未给他改名为亚伯拉罕)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亚伯兰凭着信心,蒙召的时候,就遵命跟随他父亲离开吾珥,向迦南地去;但走到哈兰(今叙利亚境内)全家就住下来。到他拉在哈兰死后,亚伯兰75岁的时候,亚伯兰照上帝的吩咐出哈兰,到迦南地去。 我们设想,亚伯兰离开家乡到一个陌生的、举目无亲的地方,需要多大的信心和勇气。他不仅是一个人,还有妻子和侄儿罗得以及人口和财物。 亚伯兰到迦南以后,上帝向他显现,他筑坛求告耶和华的名。但他渐渐迁往南地(今以色列国的南方)去。这到迦南后第一次的考验临到了他,遭遇饥荒,亚伯兰就带领全家下埃及暂居。这时他信心软弱了,不敢承认撒莱是自己的妻子,而任由法老王取去,并因此得到许多牛羊等牲畜及仆婢。是耶和华降灾与法老家,撒莱才被领回来。但亚伯兰受到法老的责备。这是亚伯兰的第一次软弱和失败。 在这以后,亚伯兰经过了许多事情,与罗得分开,让罗得选好地方,自己迁往希伯仑;解救罗得,受麦基洗德的祝福;上帝与他立约,生以实玛利,耶和华又一次向他显现,与他再次立约,立割礼作记号;为他改名亚伯拉罕,应许他生以撒;亲睹所多玛和蛾摩拉的覆灭。经历这一切事以后,亚伯拉罕又向南地迁去,又一次经历考验。这一次是在基拉耳王国里,他又一次信心软弱,不敢承认撒拉为妻,而说是他的妹子。撒拉又一次被王取去,上帝又一次救了撒拉,亚伯拉罕又一次受到责备。 通过圣经对亚伯拉罕两次信心软弱和失败的记载,对我们基督徒有什么教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