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灵修生活”

认识基督,信心加添(宾克)

读经之后,对基督的信心增加,灵命就有得益。我们的信心可以是“小信”(太14:31),也可以是“大的”(太8:10),更要达到“充足的信心”(来10:23)“专心仰赖耶和华”(箴3:5)。我们行走,“力上加力”(诗84:7)是我们成长的体验,我们的信心也是信上加信,“本于信,以至于信”(罗1:17)。我们的信心越强,越坚定,耶稣基督就越得到尊贵荣耀。四福音书里面最明显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对救主的信心。完全仰望救主的人虽然不多,但他们对主的完全仰赖是最讨救主喜悦的。他自己的一生也是信心的表现,当我们也如此行的时候,我们也是如肢体顺服头了。就像帖撒罗尼迦的信徒们被保罗所夸奖的那样,“信心格外增长”(帖后1:3),我们也应当以信心格外增长为我们的至为重要的目标,在祷告中切切的为此祈求。 要信赖基督,首先必须要认识基督。认识越深,信赖也就越深。“认识你名的人要倚靠你”(诗9:10)。基督在我们的心里越真越活,我们越被祂那百般的完美所吸引,祂在我们眼中越为宝贵,我们对祂的信心也会日益加深,直到信靠祂就好像呼吸一样的自然。一个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行事为人凭着信心”(林后5:7)。这句话里,隐含着信心生活不是一挥而就而是持之以恒的意思。在这过程中,主不断救我们脱离我们的疑惑和惧怕,让我们越来越确信祂所应许的,祂必成就。亚伯拉罕被称为信心之父,所以圣经所记载他的生平,就让我们看到什么是对主信靠的不断加深。首先,仅仅凭着神的话语,他抛弃一切他原来视为宝贵的。然后,凭着单纯的对神的信赖,他来到神应许的地方,作为客旅,寄居的,虽然那地他不曾拥有寸土。再后,当他年迈之时,得到的应许,虽知从生理上极难实现,却仍不失坚定信心,并因此荣耀神。最后,当神吩咐他献上那应许所得的,将来要得他基业的以撒为祭的时候,他相信神可以叫他“从死里复活”(来11:19)。 从亚伯拉罕的生平,我们可以看到神的恩典如何能征服邪恶不信的心,看到圣灵如何能战胜肉体,看到神所赐并持续的信心如何能在一个与我们性情相同的人身上结出超自然的果子来。这些记载,是为了给我们鼓励,好让我们可以求神按祂的美意同样在我们身上结出这些果子来。基督已经在万事上让我们看见祂全然可靠,因此,最能让救主喜悦,并得到尊荣的,莫过于属祂的人以孩童般单纯的信心完全的信靠和仰赖祂。对主耶稣与日俱增的信心也就是我们读经得到益处的明证。 (选自《开卷有益》) Read More

立约之血,爱之团契(司布真)

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太二六26-29) 犹太人的逾越节被融合进入主的晚餐里面,就像早晨的星星消失在太阳的光中一样。“他们吃的时候”,逾越节的晚餐正在进行的时候,耶稣设立了新的纪念,这要一直被人遵守,直到他再来。整个仪式是多么简单!“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基督不可能是说这饼是他的身体,因为他的身体正靠在桌边;但是他要说的是,这掰开的饼要代表他即将要在十字架上被破碎的身体。然后接着的是第二个纪念,就是“杯”,装满了“葡萄汁”,对此基督说,“你们都喝这个”。这里没有祭坛,神父的迹象;没有任何关于抬举,敬拜圣饼的意思;主的晚餐和罗马天主教的弥撒没有相似的地方。让我们凡事严守神话语的字句和精义;因为如果一个人加添一点点,另外一个人加上更多,如果一个人更改一点,另外一个人更改另外一点,我们就不知道会偏离真理多远了。 主已经提醒过门徒他们自己是容易去犯罪;现在他们的救主亲自给了他们赦罪的保证,按照马可的记载,他说的是,“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 这样,耶稣就是起了拿细耳人极大的誓言,他要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他在他父的国里,同他的门徒喝新的那日子。他要信守和一切跟从他的人的约定,他们要与他大大欢乐,直到永远。 (选自《马太福音注释》,P254-P255) Read More

林怀阳:基督徒的苦乐观

基督徒的苦乐观 林怀阳 孔子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难道人生真能有如此潇洒的欢乐吗?我们人生所经历的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不然,那些让人舒心惬意、捧腹大笑的喜剧,为何不如那让人凄然泪下、撕心断肠的悲剧更震撼人心呢?!看过喜剧的人最多乐及一时走后忘记,而感受悲剧的人却对悲剧的情节渗入肺腑、摇撼灵魂而记忆犹新、感同身受呢!?其印象之深刻简直是难以言喻的,无论是戏剧、影片中凄凉境遇,还是诗词文章中忧愁感慨,都同样有着催人泪下、悲从心生的至深感受。为什么悲剧比喜剧更有震撼力呢?原因是人类毕竟是生活在充满困苦灾难的世界里,欢乐几时有,苦难常相随的悲情总是在不知不觉降临。何乐可言?人生在世总是无奈地承受各种各样的劳苦愁烦的煎熬,难怪佛教把这个世界命定为“无涯的苦海”。 我们的主耶稣也曾语重心长地告戒门徒说:“在世界你们有苦难”,让我们可得安慰的是主耶稣紧接着又说:“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感谢主,因他应许我们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参看约16:33)。为这缘故,一个信仰基督,在基督里生活的基督徒必然有着因真理而建立起来的特殊苦乐观。 无以否认的,基督徒是蒙神的拣选在基督的救赎上回归到神的面前,被迁入爱子的国度里真真切切地享受从神而来的慈爱和恩典。基督徒站在蒙救赎的地位上,凭着真理的指教透视缕析世界和世界的苦难,藉着真理赋予的责任建立美好向上的人生观,以至于能在遭受苦难的同时仍能满足的喜乐。也就是说,喜乐是基督徒的生命本色,是基督徒真正蒙恩的见证。因为基督徒体认自己的一生所遭遇的一切都是神的应许和定旨,我们只有顺服等候感恩。诚入使徒保罗在监狱里写信给腓立比的信徒说:“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立为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8)由此可见,基督徒在世界上虽然常常经历忧患急难,但却未曾感受苦涩的味道,而且还能在苦难面前照常喜乐感恩。因为我们的神是喜乐的源泉,他乐意把喜乐丰丰富富地恩赐给属于自己的人。 为了便于说明基督徒在患难中的喜乐见证,我们不妨从圣经中所记述的几个属于神的人物身上,力图与他们一同感受体验因真理成圣所缔造的正确苦乐观吧! 首先 ,我们思想旧约里的约伯。约伯居住在乌斯,他是一个非常敬畏神的人,不但自己敬畏神而且还常常为着儿女的信仰在神面前履行自己作父亲的责任。约伯行事为人完全正直,能自觉不沾染任何世俗的邪恶之事。从圣经中我们很清楚地看见,约伯是富甲一方,生活充裕美满,家庭温馨融洽。或是从信仰或是从生活看,约伯都已经拥有乐一个完美的人格的完美的家庭,其人生的欢乐只能让人羡慕倾心。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因为撒旦的挑拨和控告,神就把约伯交在撒旦的手中,但不也许撒旦残害约伯的生命。霎时间,噩耗频传,财产被抢夺,子女呜呼,自己又有毒疮侵肌苦不堪言,只能在炉灰中用瓦片刮身。历经如此惨绝人寰的灾变,除了爱妻就是朋友的慰藉和鼓励,才能从中得到面对现实的些须勇气。可是,谁曾料到事实的严峻几近残酷。自己的爱妻反唇相讥,好友光临数日相对而坐静默不语。紧接着,不是鼓励安慰而是相继大发舆论谴责严词……此时此刻的约伯,内心体肤承受着双重煎熬的苦痛,加上爱妻、朋友枉曲冤解,怎能不痛不欲生呢!难怪他诅咒起自己的生日来。 非常庆幸的是,约伯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冲荤头脑,反而在面对苦难接二连三的冲击时,高唱着赞美的诗歌:“我赤身出自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伯1:21)。并以“难道我们从神手里得福,不也受祸吗!”的正义之词宽慰正在抱怨的爱妻。在朋友们的言语刺激之下,他仍然毫不含糊地见证说:“神知道我的道路,他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神岂不是察看我的道路,数点我的脚步呢?”(伯23:10;36:4),直到最后在神的责问下,猛然喜乐满怀地歌颂:“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伯42:5)由此可见,约伯在忍受苦难的同时,已经透过苦难看见了神,体验了神的同在,认识了神的主权和威严,并在体会神的慈悲怜悯和丰盛恩典的中间明白顺服神的安排和带领。因此,他不但没有在苦难的煎熬中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且还能在经受苦难的同时体认神的同在,心中充满美好的憧憬和盼望。诚如使徒雅各所见证的:“那先前忍耐的人,我们称他们是有福的。你们听见过约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给他的结局,明显主是满心怜悯,大有慈悲。”(雅5:11)因此,我们可以信心十足地宣告说,基督徒在患难中因为有神的同在,仍然可以保持喜乐的心境。也就是说,苦难是我们与神亲近、亲眼看见神荣耀的机会,是神的同在和祝福。…

范亚峰编:基督徒灵修阅读书目(平信徒到教牧同工)

基督徒灵修阅读书目(平信徒到教牧同工) 范亚峰 编 《基督徒灵修阅读书目》的生成首先是基于个人灵修的需要,而在教会侍奉中不断丰富充实,经圣山教会十多年的实践,无论个人灵修,还是指导弟兄姊妹灵修皆效果良好。故发布于此,欢迎大家使用并提建议,以不断完善之。 本灵修书目的基础是圣山教会灵修神学、公共神学、圣经与系统神学并进的恩典神学,圣山教会的灵修神学推崇密契主义的进路,承继大公教会红色殉道、白色殉道和绿色殉道的灵性传统。 一、平信徒 灵修: 肯培:效法基督; 荒漠甘泉;…

慕安得烈 一位爱心永存的圣徒

慕安得烈 (Andrew Murray 1828-1917) 一位爱心永存的圣徒 “但愿我生命的每一刻﹐不会浪掷于神临在的亮光和喜乐之外﹐也无时无刻不将我自己交托﹐作为他的器皿﹐充满他的灵和他的爱。” 是的﹐慕氏的一生﹐诚如他自己所愿的﹐是静水﹐是急湍﹐沁入人的思想﹐解了人的困惑和饥渴﹔是一片湛蓝的浩瀚大洋﹐涵蕴着人生丰富的智慧和宝藏﹐他在世八十八年﹐写下二百四十册动人心弦的书籍和数不清的单张﹐并以十五种不同的语言发行世界各地。 如果你有机会在慕安得烈传道生涯的巅峰时期﹐亲自与他见面~~如果你能与他握手寒暄﹐作为千万会众中的一份子听他证道﹐你将会有什么印象﹖你如何描绘他的音容笑貌﹖以下的文字是一位现场目击者眼中的慕氏”庐山真面目”﹕对这位极富悲天悯人心怀的男子而言﹐称之为”圣徒”是最适合不过了……慕氏希望别人把他看作一位纯粹的”耶稣跟随者”。他每遇见一个人﹐似乎都要从对方的身上审视出基督徒要素。当人们与他交谈时﹐留在他们心中的印象也是这一点。在谈话中﹐只见如饥似渴的眼光﹐注视着对方面孔﹐观察他是否显出基督的生命﹐同时也恳求他﹕务必将忠心事主放在第一位。于是﹐你不禁会对自己说﹕”这个人要我全属基督耶稣呢﹗”凡是跟他交谈的人﹐即使随便聊聊家常﹐也忘不了他那引人深思的一瞥。 他的个性极为虔诚﹐似乎随身弥漫着祷告的气氛﹐他好像永远在敬拜的袍子里。无论讲道或主持聚会整个人都投入其工作。他所表现出来的炽热精神﹐简直不是人类的血肉之躯所能持有。有时候﹐他令听众感到惊骇和震慑。即使他默然不语﹐那种诚挚﹐以及电流般的能力﹐依然影响着广大人群。…

《神本正义论》对宗教信仰有大量的研究,令人叫绝!

《神本正义论》对宗教信仰有大量的研究,令我陶醉! 新的地址 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127118 extra=page page=2 开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论及基督教兴盛的五大原因时,他强调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为信仰而殉难的激情。”他说:“基督教徒对这些殉教烈士出于感激之情的崇敬,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成了宗教的崇拜;那些最出色的先知也理所当然地同样享受到殉教者的殊荣。在圣彼得和圣保罗光荣死去150年后,梵蒂冈路和奥斯提亚路都因为有这些精神的坟墓、或更应说是有这些纪念物的存在而远近闻名。” 在3个世纪中,皇帝们发布了一系列反基督教的敕令,大肆屠杀基督徒。尤为罗马皇帝戴克里先(284~305年在位)所掀起的迫害基督徒的运动最为残酷。戴克里先皇帝命令各地拆毁基督教堂、烧毁圣经、逮捕首领,抗拒者一律处死,信徒财产与教会财产一律充公。在这次运动中,许多基督徒被夺去了生命。基督徒没有采取任何暴动,始终保持着政治上的被动,单单以殉道来厮守真理,赢得了许多新的皈依者。 初期教会的圣徒们将信仰的气节坚持到底,保持了教会的生命力。教会以教产拯救孤寡,在信徒中有很大的权威。早期的教徒笃实虔敬对非信徒有极大的影响。公元2-3世纪,对政治失望的上层人物都加入到了教会。那些逼人喊万岁的皇帝死了,而耶稣却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