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祷读(属灵阅读、圣言诵读、灵阅、圣言诵祷、默想式读经、圣言心祷)专题

什么是圣言诵读? https://www.gotquestions.org/img/volume.svg

回答

Lectio Divina是拉丁语,意为“神圣的阅读”,“精神阅读”或“圣洁的阅读”,是祷告和圣经阅读的一种方法,旨在促进与上帝交流,提供特殊精神的见解。圣言诵读的原则在220年左右被提出,后为天主教僧侣所用,尤其是在圣帕克缪,奥古斯汀,巴兹尔和本尼迪克的修道院,被封为清规戒律。

圣言诵读目前在天主教徒和诺斯替教非常受欢迎,新兴教会也逐渐将其视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皇本笃十六世在2005年的一次讲话中说,“我特别想回忆并推荐圣言诵读的古老传统:在祷告的时候勤奋地读圣经文,能使祷告的人和上帝进行亲密对话,可以敞开心扉回应上帝。据说,圣言诵读也适用于其他信仰的人来诵读他们各自的经文,无论是《博伽梵歌》,《摩西五经》还是《古兰经》。非基督徒可对其进行适当修改,以适应世俗的传统。此外,圣言诵读的四项原则也适应荣格心理学原理的传感、思维、直觉和感觉。

开始圣言诵读时,人们要让自己放松,在舒适的情况下,放空世俗的思想和念头。一些圣言诵读的践行者发现,一开始时进行深呼吸可以集中精力,多次重复一个特定的短语或单词有助于放空心灵。他们遵循四个步骤:

诵读——轻轻地,慢慢地读几次《圣经》。文章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读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每一个部分,听每个短语或单词的那种“平静的,微小的声音”。

默想——反思所读文本,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这被认为是一个非常个人的阅读圣经行为,非常个人的圣经应用。

祈祷——对上帝敞开心扉,对所读文章做出回应。这并不是一个智力练习,但是被认为是与神对话的开始。

默观——听神说话。这是一个把人们从自己的思想释放的过程,无论是世俗的还是神圣的,听神对我们说话。打开思想,心灵和精神,接受上帝的影响。

当然,我们鼓励祷告者和圣经阅读建立联系,它们本就应该是一体的。然而,圣经诵读本身含有一些危险因素,其与超觉静思以及其他一些危险的仪式很类似,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很有可能,圣经诵读就变成了追求神秘主义,其目标是解放心灵,使个人变得强大。基督徒应该通过对圣经文字客观的认识,去追逐有关于上帝、智慧和宗教的知识。上帝说,他的子民是因为无知而被摧毁,并不是因为无法与他进行神秘的、个人的相遇。

有的人用超自然的方式解读圣经,意在断章取义,用主观的、个人的和经验上的方式来解读,这是违背圣经的。在这一方面,圣经诵读跟诺斯替教有相似性。基督教的诺斯替教徒认为,人必须有“灵知”(源自希腊语Gnosko,意为“知道”),或者是人们经过适当启发后获得的神秘的、内在的知识。通常,能拥有独特的知识是很吸引人的,因为知道这个知识的人会感觉自己很重要很独特,因为他跟上帝有特别的联系,而别人没有。这些拥有独特知识的人认为,普通大众不具备这种知识,只有真正被“启发”了的人才能体会到上帝。因此,一种冥想式的祷告被再次引进了教堂,这种祷告注重与上帝神秘的互动。冥想式的祷告跟东方宗教中的冥想活动类似,虽然祷告者确实以圣经为起点,但这种方式在圣经中没有丝毫根据。

除此之外,打开思想听从声音这种做法的危险很显然。冥想祷告者们太急于听到些什么了,以至于他们失去了辨识的客观性,以区分上帝的声音、他们自己的想法、以及恶魔灌输到他们脑子里的观念。撒旦和他的随从时时刻刻都希望进入基督徒的大脑,就这样打开我们的思想,就是自寻灾难。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撒旦就徘徊在周围,它以天使的形式出现(哥林多后书11:14),让我们心甘情愿打开自己的思想,试图吞噬我们的灵魂(彼得前书5:8)。

最后,圣经诵读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它攻击圣经的完整性。圣经要求我们过基督徒的生活(提摩太后书3:16),圣经诵读否认这一点。那些人寻求上帝独特的启示,要求上帝忽略他早已昭示给人类的信息,否认他给世界作出的承诺。诗篇19:7-14中用绝对的话语描述了圣经的完整性。“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能。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耶和华的道理洁净,存到永远;耶和华的典章真实,全然公义─都比金子可羡慕,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如果上帝在诗篇中说的都是真的,那就没有必要再有其他的启示了,如果问他别的启示,就是否认他之前已经昭示的。

新约和旧约中的话都是来自上帝,依照其包含的客观的含义,是用来供我们学习、思考、祷告并且记诵的,我们要尊重其权威性,这些不是用来为某些神秘经验或个人力量服务的。先有健全的知识,然后才有持续的经验和平静,作为正确与上帝沟通的副产品出现。人们只要从圣经和祷告的观点出发,他/她就会按照基督追随者们一直以来赞成的方式进行冥想和祷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