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看上去,这家工厂好像与其他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工厂别无两样。 但是这不是一家普通的企业,因为在这儿,宗教信仰与利润一样重要. 事实上,温州伯特利阀门集团的所有者希望其所有员工能够皈依基督教。 这种企业不是个别现象,在中国许多重要的产业园区都有基督教企业家,这家企业只是这些数目正在逐见增多的基督教企业家中的一家,这种成功目前正在被中国政府研究。 公司总经理Weng-Jen Wau带我参观生产车间时告诉我,这里每月制造出价值五百万美元的工业阀门。 40%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个国家。 但他似乎对销售数字的兴趣不大—他更热衷于对我讲述的是他的家庭基督教信仰对其管理工厂的影响。 更好地管理工人…
圣山文摘
中国福音的禾场十分广大,中国福音的前景也是相当远大,神的手从来离开过中国这片神州大地,反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引领扶持和持续做工。 中国家庭教会领袖之一的刘同苏牧师回顾了过去十年中国福音运动显著特点是新兴城市家庭教会的兴起,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兴起意味着神已把福音放在都市化的源头,之后福音也会顺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从上到下陆续影响全国。 这一过程中,新兴的城市家庭教会、传统的农村家庭教会和民工家庭教会这三个进路会互相配搭,使福音遍传中国。整个中国好像神手中的一个“圣局”,不同等级的城市犹如其中的“棋子”在神的大计划中各有位置、特色和优势。 在介绍了在中国福音运动处于重要地位的温州、现阶段中国福音运动的中心北京、以及典型的市民型教会正在兴起的上海这三个处在先导地位的城市中目前的家庭教会现状之后,刘同苏牧师接着陆续介绍了天津、厦门、成都及其他两个江浙一带的两个城市的家庭教会情况。 天津:尚处于新兴城市家庭教会开拓的早期 刘牧师表示,“温州与北京的热潮仅仅是中国福音运动冲击城市的先导。已经有迹象表明城市福音的第二浪将在省会与直辖市一级展开。中国文化的潮流是依城市的规模从大向小流动,所以,省会与直辖市一级城市的福音运动将成为未来福音向中小城市展开的重要环节。” 其中,天津是这级城市福音运动中的一个。刘牧师回忆起2007年春节后他到天津出席《福音》首映式最后一站的活动的感受。“在天津的活动,首先是波及的面小多了,有点孤零零的感觉,家庭教会的发展似乎尚未达到面的水平。教会的发展还停留在团契水平上,尽管弟兄姐妹有热情,可以带领许多人信主,但教会生活的结构松散,人员流动较大,真理触及人们生命的层次较浅。” 他举出一个例子,刚刚聚会完毕,就有许多弟兄在会场外的街上抽烟,这在温州、北京和上海三个城市的家庭教会里面是难以思议的。可以说,比较北京与温州,天津尚处在教会开拓的早期。 厦门:新老两代牧者同工融合自然、没有断层…
“中国福音化、教会国度化、文化基督化”,赵天恩牧师所提出的这一“三化异象”是很多中国教会同工、弟兄姐妹所不断致力的远景和目标,而同时这更是神的手在一直所引领扶持和忙碌作工的,整个中国仿佛神一直在俯瞰和投入其中的“圣局”,每个城市也都仿佛“圣局中的棋子”一般。 在从宏观层次上介绍了过去十年中国福音运动显著特点之一是新兴城市家庭教会的兴起、及未来的趋势即是福音会藉着新兴的城市家庭教会和农村传统的家庭教会、民工家庭教会三个进路配搭,使福音普传神州、并且分析了当下家庭教会所面临的三大内部挑战和外部挑战之后,中国家庭教会领袖之一的刘同苏牧师开始进入到微观层次,聚焦到具体的一个个城市中家庭教会目前的现状。 他将整个中国比喻成神手中的一个“圣局”,温州、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厦门、无锡等不同等级的城市都如同这一个“圣剧”中的“棋子”,在神的大计划中各有位置、各有特色、各有优势,棋子间又互相配搭共同走向神所应许的未来。 温州:处于传统农村家庭教会和新兴城市家庭教会的转折期 “温州教会其实处在一个过渡期,是传统的农村家庭教会和新兴的城市家庭教会的转折期。”刘牧师首先以一句简单扼要的话总结了温州现在的情况。他进一步说:“温州家庭教会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个农村的传统家庭教会,它也把农村传统的家庭教会达到了最高峰。温州家庭教会也是最新的新兴的城市家庭教会,它已经开始从农村传统家庭教会向新兴的城市家庭教会转化。” 刘牧师提起,神在上世纪中叶开始兴起温州家庭教会,并且在之后的80年代成为了中国的福音中心,现在教会在当地也仍旧十分兴旺,看温州的教会话会发现,它的背后有经济的繁荣,特别是之前更加明显,因为之前温州教会的主导力量是很多的个体户、小规模的私人企业家。而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文化繁荣和经济繁荣主要依靠两个力量,一个是个体经济,一个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是中国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主流文化兴旺的因素,而“恰好福音就是在这两方面发达的地方传播的”,刘牧师提到温州和北京的教会作为佐证,“温州就是个体经营者的教会,北京就是知识分子的教会。可见,这也是福音运动会影响到主流社会的标志,因为主流社会文化的承载者恰恰是最兴旺的接受主的这两个群体。” 而温州教会也在多年的教会持续兴旺中积累了整个温州地区的丰富的灵命资源,这在中国各地也是不多见的,比如温州弟兄姐妹在祷告方面的传统,他曾在2006年温州之行中最震撼的场面就是参加当地大学生同工培训营中,每天早上五点钟所有的学生都自发的来到大堂一起祷告,这在他参加过很多世界营会中都很少遇到。而且,温州整体有着相对完整的教会结构的地区,在国内都可以说是几乎没有的,这也是他们的优势之一。温州主流社会对教会的承认也非常明显,比如一些山区每个村子里面都有家庭教会所建造的优美教堂,而在城区几乎所有的家庭教会拥有自己的堂会,不少家庭教会所拥有的教堂内部装修的精美程度可以令很多美国的教会都感到自愧不如,教会和信徒也坦然的贴着有“基督”、“拯救”等字句的对联等。 但是,刘牧师也坦率指出,温州教会在拥有这些优势的同时仍旧存在不可忽视的明显的局限,其中包括文化方面,也包括灵命方面。 看文化方面的话,过去温州是一个很小的县,过去的文化底蕴是比较低的,这也使得教会所采取的文化形式也比较低。刘牧师举出自己去年10月份去温州的时候,他看到温州到处是西餐店和化妆品店。虽然现在温州文化上也有些改造,但是仍旧没有“底气”,“什么都是照搬,有点‘暴发户’的味道。”他…
范亚峰指《宗教蓝皮书》局限性大 家庭教会未被认可 8月18日,北京的基督教家庭教会领袖、原社科院法学所博士,现任北京中福圣山研究所所长范亚峰透过《澳洲广播电台》(Radio Australia)针对中科院发布的《宗教蓝皮书》给予回应,称该调查具有很大局限性,并指出内地家庭教会不被认可的原因,还强调家庭教会当前需加强内部建设。 据国内媒体报导,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日前在第三届当代中国宗教论坛上发布的2010年《宗教蓝皮书》,是该研究所在内地首次公布全国基督教入户调查数据。 中国社科院世界课题组于2008至2009年间,就全国基督教信徒人数和信仰状况等进行大规模的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国国内现有基督教徒约为2,305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其中女性占69.9%,男性占30.1%,而54.6%的学历是在小学或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仅占2.6%。。而从年龄看,35至64岁 信徒占60%以上。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基督徒则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此外,该调查还称,因自己或家人生病而信仰基督教的信徒占68.8%。 调查报告“非常失败”未估算家庭教会在内 范亚峰认为这份蓝皮书所公布的数字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根本未含家庭教会的数字,形容报告为“非常失败”。…
“祝福今天的中國 即祝福明天的世界” http://www.gospelherald.cn/files/gen/gen_20100810_zhao.jpg芝加哥超大型教会柳溪教会一年一度的“全球领袖高峰会”(The Global Leadership Summit)于8月5-6日举行。今届,大会首次邀请了来自中国的讲员著名经济学家赵晓博士,以“中国的领导力与有十字架的变革”为题发表演讲。 国内香柏领导力机构昨日在其新浪官方博客上发表了赵晓博士在此次峰会上的演讲内容,赵晓长篇幅地见证了基督的福音在中国极大的复兴,并预测未来10年中国经济势必跃居世界首位,并会在福音事工上成为世界的祝福。 赵博士指出,目前在与基督文化结合的新价值观的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中国领导力是十分关键的。这要求中国基督徒的灵性日益成长和成熟,西方基督徒也需消除恐惧。赵晓最后说,“种什么得什么,播撒爱就得到爱。上帝给全世界的基督徒们一个机会,去影响今天的中国,即是影响明天的世界;祝福今天的中国,即是祝福明天的世界。”此次演讲效果不凡,结束时赢得了全场近万人起立鼓掌。 赵晓博士成为柳溪教会“全球领袖高峰会”首位中国讲员…
孙约翰牧师出席纽约史德顿岛华人基督教会35周年庆之际,也将自己所总结出的教会兴旺之道向大家倾囊相授。 华人教界资深牧者、逾80岁高龄的孙约翰牧师,曾在温哥华创立多间教会且兴旺发展。孙牧师日前出席纽约史德顿岛华人基督教会35周年庆之际,也将自己所总结出的教会兴旺之道向大家倾囊相授。 孙约翰牧师首先指出教会兴旺的最大关键——传福音,“神设立教会的目的就是要传福音”他说,倘若教会不传福音就等于失去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必然走向没落甚至灭亡。 “欧洲的教会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他们因为失去了传福音的异象和热情,而逐步走向衰落。”对此,孙牧师也常告诫自己的教会,“倘若我们也不传福音,那么过50年、70年之后,必将步今天欧洲教会之后尘。” 接着,孙牧师从马可福音2章1至12节耶稣医治瘫子的经文总结出教会兴旺的三个秘诀。 主的同在 马可福音2章1节说,听见耶稣来到迦百农,人们便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在祂那里。孙牧师从这一节经文总结出教会兴旺的第一个秘诀——主的同在。 他说,只要让耶稣在教会真正作主作王,则非常容易的吸引很多人过来,教会也必然走向兴旺。但问题是今天不少教会失去主的同在,人在那些教会里看不到耶稣、感受不到耶稣。 怎样让神重新回到教会里?在孙牧师看来,复兴祷告会是一个好的方法。弟兄姊妹同心合意的祷告可以点燃教会复兴的火焰,让耶稣在中间作主掌王权。…
周六8月7日上午在八宝山东礼堂举行袁师母的追思会,500人左右参加。北京众教会的许多牧者、同工参加了追思会,追思会10时30分开始,历时1小时30分,苏约翰弟兄证道,林献羔致悼词,一些姊妹做见证和分享。
“中国未来将会成为福音大国”,这是很多海内外华人教牧同工、以及西方很多关注中国基督教的人士的共识与盼望。通过本报之前的系列报导,中国家庭教会领袖之一的刘同苏牧师亦介绍了新兴城市家庭教会的兴起是过去十年来中国福音运动的的一个显着特点、以及福音会藉着新兴城市家庭教会、农村传统的家庭教会以及民工家庭教会三个进路互相配搭,使福音普传神州。 然而,刘牧师亦在随后的分享中坦率表示,虽然前景远大,但整体来看,现在的家庭教会在发展中面临这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三大挑战,这些都是家庭教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什么要谈这些关键问题?其实一个人的生命就是处理问题、回应挑战,一个教会也是如此,要处理这些关键问题。” 他也指出:“教会的主导也是谁能够处理这些问题,谁就能主导教会。”他说到,目前中国家庭教会所面临的这几大关键问题,其实新兴的城市家庭教会都是解决的主导力量,虽然他们人数少,但是如果能够在这些关键问题上处理好了,那么这些所探索的处理方式就可以作为“先导”,就可以引导整个家庭教会。 说到内部的关键问题,意在是信仰生命的内部问题,其一是生命的内容,二是生命形式的转换,三是生命的理念。三大外部的关键问题则是和外界环境相关的,分别是社会参与问题、政教关系问题和与三自教会的关系问题。 内部问题之一:生命的内容——时代已经从“红色殉道”到“白色殉道” 刘牧师介绍说,第一个面临的问题是生命的内容,就是目前的生命的内容和以前的传统家庭教会有变化了,从以前的“红色殉道”已经到了“白色殉道”一个新挑战的时代。 他说,现在能够有中国福音运动的复兴,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过去几十年来特别是文革以及文革之前那些时代的农村家庭教会的坚持。“当时的环境就是‘红色殉道’的时期,是一个在外面的逼迫下我们可以凭借耶稣的十字架、以一个比较惨烈的形式坚守了真道,‘红色’说的是‘流血’,但是‘红色殉道’这只是一种十字架的特定的表现形式,因为当时直接的背景是来自世界的直接的冲突和惨烈的坚守。” 但是,现在的社会已经和以前发生很多变化。“现在虽然还有逼迫,但是已经是逼迫的衰竭期,现在红色殉道已经不是教会的主要挑战,也不是十字架的主要表现形式。现在是‘白色殉道’,‘白色’就是圣洁的象征。”刘牧师解释说,“现在的教会和社会基本处在同样的环境中。过去不一样,过去是一信主就把你监禁了、就把你流放了,现在不是,教会和社会是同样的环境。”因此,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不像以前是坚忍,“而是如何在一个相对平和的、跟世界没有直接明显冲突的环境中,如何保守自己的基督生命。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最近几年里面,教会里面基本的跌倒或者衰落不是由于当局的逼迫,而是权力、金钱、女色的诱惑,或者世界的引诱,这就构成了我们今天主要的挑战。”刘牧师进一步解释说:“今天魔鬼不是用惨烈的方式;来逼迫你,而是用这些。逼迫的内在没有变,唯一改变的是形式。很多教会没有正确的认清这点,还是强调‘为主受苦、为主坐监’,但是教会却在没落,为什么?因为魔鬼进攻的方向改变了,但是我们应对的方面没有改变。”…
北京袁师母于2010年8月2日凌晨一点钟离世回天家了。请在祷告中记念她的家人及追思礼拜的安排。感谢神赐给我们老一代的见证人,愿他们为主而活的生命常激励着我们! 在青草地上–袁相忱师母梁惠珍的见证 原载“生命季刊”总15期 梁惠珍 我丈夫袁相忱原是教会的负责人,1958年为主名的缘故被捕入狱。他离开我们将近22年,按人看来,这个家实在是支撑不下去的了。然而,永活的神却做了我这个困苦人的倚靠和安慰,诗篇23篇成了我真实的经历。 在试炼开始的时候,我心中满是疑虑烦躁,一直和神讲理∶“主啊!我丈夫为着你而被捕,这八口人的重担全落在我一个人身上,实在太重了,我担不起啊!”我越觉得自己有理,心中的担子就越重,我简直被压得透不过气来,前途一片漆黑。感谢主!他竟对我这刚硬的人说话了,我听见主微小的声音∶“这事是出于我。”这句话一直进到我的心底,使我立刻得着安慰和亮光。我在主前俯伏回答说∶“是出于主,我就默然不语。既出于你,求你保守我和家中每一个人不羞辱你的名。”从此,我的心紧贴着主,主的手紧拉着我,而这些重担却彷佛不在我身上了。 在22年漫长岁月里,我经历了各样患难和严峻考验,更经历了主奇妙的带领和丰盛的恩典。下面我要从四方面谈起。 一、生活的压力── 无时不见主施恩的手扶持…
2003年10月,一部名为《耶稣在北京:基督教如何改变中国及全球力量平衡》((Jesus in Beijing: How Christianity Is Transforming China and…